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0年(饥荒中期)出生人群成年后糖尿病患病率显著性增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探讨生命早期食物短缺及营养不良对成年后糖尿病患病危险的影响,为国家制订糖尿病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运用重庆某医院体检中心资料,选取1959~1964年出生的4640例成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其中将1959~1960年出生人群作为研究组,1962~1964年出生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人群平均血糖值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以及分布状况.结果: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1960年出生人群的平均血糖(Blood slouse,BG)水平显著高于非饥荒年出生人群(P<0.05).饥荒年出生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饥荒年出生人群(P<0.05). 1960年出生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最高为4.55%.1959、1960、1961年出生人群相对于非饥荒年出生人群的标化后相对危险度为3.33、3.48和3.45.结论:生命早期经历了食物短缺和营养不良等灾害可能会增加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饥荒时期出生人群代谢综合征现时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代谢综合征(MS)是重大的社会问题,通过调查重庆市1959/1961年出生人群MS患病状况,了解历经饥荒的中国人早年营养状况与成年后患MS的关系,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自2005/2008年上半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资料,选取1959/1961年出生的3482例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整群抽样,运用SAS9.1分析MS发生情况.结果:重庆市饥荒年出生人群中MS患病率为11.52%,其中男性16.41%,女性3.78%.与同样采用CDS诊断标准、同样出生于饥荒年年龄段的我国2002年MS调查结果(男性患病率为10.06%,女性患病率为3.2%)相比,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本调查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诊断标准中各单一指标均未超标的只占总人数的1/3左右(31.85%),其中男性462例,占总人数的13.27%;女性647例,占总人数的18.58%.代谢异常(MA)的人群中诊断指标:1种异常占35.07%、2种异常占21.57%、3种及以上异常的占11.52%,对MS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因素,除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饥荒年(1959~1961年)出生的人群当前生活质量现况及其与饥荒年前后出生人群的比较.方法:在重庆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44~54岁的人群,进行一般情况问卷,SF-36健康调查量表第二版本进行自评量表式调查.结果:饥荒年出生人群的生活质量与非饥荒年出生人群的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最高学历与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维度有关,其中对SF、MH维度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工作状况与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RE维度有关,其中对PF、BP、GH维度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婚姻状况与GH维度有关;经济收入与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维度得分有关.结论:本次调查尚不能认为饥荒年出生人群的生活质量与非饥荒年出生的人群的生活质量存在差异,还需扩大样本量和开展社区调查进一步研究,同时还应加强对丧偶人群和退休人群生活质量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生命早期经历大饥荒(1959~1961年)的人群现时膳食结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956~1964年重庆地区出生的具有理解能力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956~1958年出生人群为饥荒前出生人群(G1组),1959~1961年出生人群为饥荒年出生人群(G2组),1962~1964年出生人群为饥荒后出生人群(G3组)。G3组对该人群进行膳食结构调查,采用食物频数法量表问卷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双录入问卷,通过SAS8.1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以及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G2组人群每天食用鱼肉频率低于其他两组;每天食用豆类及其制品、禽肉、坚果、奶类及其制品的食用频率低于G1组人群而高于G3组人群;每天食用内脏、新鲜水果的频率高于G1组低于G3组。G3组每天食用蛋类高于G1和G2组人群,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G2组人群膳食结构分析发现,学历、平均月收入、吸烟情况、锻炼情况、食欲情况以及工作满意度是影响饥荒年出生人群食用豆类、禽肉、鱼肉、蛋类、奶类、坚果及新鲜水果食用频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重庆地区饥荒年出生人群饮食情况同其他两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其饮食习惯主要受经济、文化、生活习惯、食欲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David  St  Clair  Mingqing  Xu  Peng  Wang  Yaqin  Yu  Yourong  Fang  Feng  Zhang  Xiaoying  Zheng  Niufan  Gu  Guoyin  Feng  Pak  Sham  Lin  He  张继志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4):210-214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中度精神障碍。子宫内营养缺乏可增大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其主要依据来自1944~1945年荷兰饥饿冬天(Dutch Hunger Winter)研究,当时食品摄入在短期内极剧下降。这项有关饥荒期间受孕人群的大型队列研究显示,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增大两倍。 目的:确定经受1959~1961年大饥荒的中国人是否有相似的结果。 设计、地点及参试者:发生精神分裂症危险的调查于安徽省芜湖地区进行,这是当初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对饥荒之前、饥荒期间和饥荒以后出生的人群发病率进行比较。芜湖及其周围6个县是由一所精神病院负责的。对1971~2001年所有的精神病病历记录均进行检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和社会人口学资料由对自然灾害暴露情况不知情的研究者摘录。有关饥荒年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的数据是有效可用的,累积死亡率根据以后的人口学调查进行估计。 主要观测指标:饥荒的证据已经核实,计算未校正的以及对死亡率进行校正后的发生精神分裂症的相对危险度。 结果:安徽省的出生率(每1000人)在饥荒期问降低了约80%,从1958年的28.28降至1959年的20.97、1960年的8.61和1961年的11.06。在饥荒期间出生的人,晚年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校正后危险明显增高,从1959年的0.84%增至1960年的2.15%和1961年的1.81%。死亡率校正相对危险在1960年出生者为2.30(95%可信区间,1.99~2.05),1961年出生者为1.93(95%可信区间,1.68~2.23)。 结论:我们的调查重复了荷兰不同种族人群的数据,结果显示,出生前遭受饥荒可增高晚年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饥荒年出生人群50岁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探讨生命早期营养对成人疾病的影响。方法:2011年从安徽省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整群抽取出生于1957~1963年的体检者4 214名。按出生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1957~1958年出生的982人为饥荒前暴露组;1959~1961年出生的1 233人为饥荒暴露组;1962~1963年出生的1 999人为饥荒后暴露组。比较组间空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不同年份出生的体检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饥荒前暴露组男性三酰甘油低于饥荒后暴露组(P0.01)。女性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饥荒前暴露组均高于饥荒暴露组和饥荒后暴露组(P0.05~P0.01)。结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能对成年后血糖、血脂代谢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对50岁以上男女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孕期女性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从根源上预防子代成年后慢性代谢性疾病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中山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探索中山市慢性病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社区干预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 ,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 筛查危险因素.结果 中山市社区人群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8.51%、6.65%、0.89%、2.79%、0.78%、2.07%;中山市社区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超重和家族史.结论 慢性病的防控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关系密切,积极引导社区群众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西城区德胜社区部分职业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和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德胜社区6类单位(机关、中小学校、国企、私企、科研院所、宾馆饭店)的990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健康状况评价采用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制定的社区人群功能测定量表(COOP/WONCA).结果:被调查人群中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者占22.8%,感到压力大者占78.9%,不经常参加锻炼者占75.2%,BMI≥24者占36.6%;中小学校教师在情感项、日常活动项、社会活动项及整体健康项上自我评价均最低;年龄、单位类型、慢性病患病情况、锻炼情况及自感压力情况是影响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结论:该区职业人群存在一些共性的健康危险因素,应及时开展相关健康危险因素的防控工作;应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干预,缓解其职业紧张,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首都机场地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为机场地区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607名调查者,通过统一作答和入户的方式调查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结果97.9%的调查人群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因素,吸烟率、饮酒率、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6%、40.4%、43.0%、18.5%;调查人群中体育运动不足者占61.8%。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6.0%、39.9%、7.6%。结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处于高水平状态,危险因素的持续存在可能造成慢性病的发病率增高,应迅速开展对慢性病的干预活动,控制慢性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白纸坊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现状,为制定社区慢性病管理及慢性病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抽样法抽出25~64岁常住居民2 500人,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文化水平、个人饮食生活习惯、慢性病患病情况及自我保健情况、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肿瘤的患病率分别为16.07%、5.46%、4.26%、2.13%和0.68%。调查对象中吸烟、饮酒、不进行体育锻炼、高盐饮食和不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23.50%、28.49%、48.25%、20.93%和11.53%。结论白纸坊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均较高,加强居民对于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并且给予积极准确地指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人群生命早期经历营养不良与成年后三高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2018年体检人群中1956年10月至1964年9月出生的7 466例成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为减少年龄因素对分析结果造成的偏倚,将饥荒年前(1956年10月至1958年9月)出生的1 818人和饥荒年后(1962年10月至1964年9月)出生的4 156人合并为对照组(n=5 974),饥荒年(1959年10月至1961年9月)出生人群定为饥荒暴露组(n=1 492)。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人群三高症检出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命早期经历营养不良对三高症发生的影响。结果:研究人群总体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1.3%,对照组、暴露组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7%和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暴露组的空腹血糖平均值较对照组高[(5.89±1.86) mmol/L vs.(5.76±1.65) mmol/L,P=0.005]。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总患病率分别为29.7%和35.3%,对照组和暴露组之间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分析成年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34例成年人的临床资料,结合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以上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26.7%11.2%),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阶段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成年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到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以及结石等是诱发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需要重点予以防控。  相似文献   

13.
陈娴  杨艺  谢帆  何源  王强  李丽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4):357-361,426
目的了解宁夏沙坡头区常住居民主要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2004、2007、2010年沙坡头区调查人群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5%、3.4%、7.9%,糖尿病标化患病率分别为0%、0%、1.5%,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2004-2010年标化后的超重和肥胖合计率分别为29.1%、31.6%、37.5%,呈上升趋势;静态行为过久率分别为8.1%、32.4%和70.1%,呈显著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被动吸烟、饮酒、钙质摄入不足、禽肉类等摄入不足情况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宁夏沙坡头区常住居民中普遍存在缺乏体力活动、超重、肥胖、膳食习惯不合理、高血压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在男性居民中处于较高流行水平,应根据不同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采取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对慢性病进行综合防控,降低危险因素水平,有效地控制慢性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天山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符合当地实情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天山区840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7种慢性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并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被调查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为78.1%;7种慢性病患病顺位依次为:高血压(59.6%)、冠心病(37.9%)、糖尿病(24.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8%)、脑卒中(4.1%)、恶性肿瘤(1.3%)、哮喘(1.0%);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最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8.5%的老年人患2种慢性病,有19.1%的老年人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多因素分析显示:超重等多种危险因素在老年人中存在.结论 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同时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较多,老年人存在多种慢性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天津市大港区35岁以上居民的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地区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地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15.33%,男、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14.71%、15.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年龄、饮食情况、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入、压力、体质指数(BMI)、纤维蛋白原(Fib)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调查地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科学整合慢性病的临床特征以确定高危人群和个体,并采取特异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苏泰州市城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泰州市城区35岁以上人群8 356人进行了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5岁以上城区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35.6%,标化患病率为31.0%,居各种慢性病之首,其中新检出高血压患者占63.7%,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肥胖、缺少体育锻炼、高脂饮食等是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接受医生正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仅占既往已知患者的30.6%,且88.9%的已知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控制,同时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抓好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综合防治是今后该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社区居民慢性病的基本情况及危险因素,为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我社区l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对5 828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所患慢性病按患病率的高低排序前五位分别是:高血压(18.09%)、冠心病(2.78%)、肿瘤(2.09%)、糖尿病(1.84%)和脑卒中(0.86%),男性高血压和肿瘤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吸烟和饮酒等.结论 加强社区卫生健康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严  韩正民  斯钦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2):886-887
目的:分析赤峰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城区居民4种慢性病的现 患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慢性病总患病率19.9%,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升高,慢性病患病与 多种因素有关(如:家族史,饮食行为,睡眠状况,体育锻炼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族史, 体重指数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良好的睡眠状况则显示为保护因素。结论:慢性病防治要采取人群策略,以 防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老年人慢性病流行特征。方法:调查2015年6月-2018年8月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常住老年人群10 000例的慢性病患病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患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结果:10 000例老年人调查发现,慢性病患病率为76.50%;城市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病率多于农村(P0.05),农村老年人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超重、肥胖及其他患病率多于城市(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食习惯、吸烟、文化程度、饮酒、功能锻炼均是影响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太和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年龄、饮食习惯、吸烟、文化程度、饮酒、功能锻炼是影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老年慢性病管理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饥荒年出生人群50岁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探讨生命早期营养对成人疾病的影响.方法:2011年从安徽省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整群抽取出生于1957~1963年的体检者4理214名.按出生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1957~1958年出生的982人为饥荒前暴露组;1959~1961年出生的1 233人为饥荒暴露组;1962~1963年出生的1 999人为饥荒后暴露组.比较组间空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不同年份出生的体检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饥荒前暴露组男性三酰甘油低于饥荒后暴露组(P〈0.01).女性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饥荒前暴露组均高于饥荒暴露组和饥荒后暴露组(P〈0.05~P〈0.01).结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能对成年后血糖、血脂代谢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对50岁以上男女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孕期女性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从根源上预防子代成年后慢性代谢性疾病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