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勇  魏盼  周小康 《中医学报》2019,34(2):248-251
《伤寒论》所称"心下痞"即患者自觉心下痞满不舒,按之濡或硬,无疼痛症状。痞证之根本病机为中焦气机壅滞,脾胃升降失和。《伤寒论》中关于心下痞的"泻心汤"有五种,分别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及附子泻心汤。五方均主治痞证,然各方所治主证之病机有所差异: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生姜泻心汤主治太阳少阳并病之胃虚不化水热痞;甘草泻心汤主治少阳阳明并病之胃虚痞;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寒郁化热,热邪壅聚之热痞;附子泻心汤主治热痞兼阳虚之证。五证虽均以痞为患,但病机不同,立法处方也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施治。  相似文献   

2.
封髓丹出自元代<御药院方>,清代中医大家郑钦安非常推崇此方,认为此方"至平至常,至神至妙",在临床中运用此方治疗多种阴盛阳虚,虚阳浮越所致的种种"阴火"病症,并随证加减化裁,疗效满意.总结其临床运用关键,乃辨明"阴火"病机是阳虚火浮,而不是阴虚火旺.  相似文献   

3.
痞证的分类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仲景《伤寒论》对痞证的论述, 将痞证分为热痞、热痞兼表阳虚、呕利痞、水饮食滞痞、胃虚痞、痰痞、气痞等七类。并根据其共同发病机理,探讨其治疗方法。着重探讨半夏泻心汤对各类痞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研读、分析《伤寒论》中与痞证相关条文,厘清痞证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及辨证治疗,并进一步探究张仲景遣方用药特点,以裨益临床。  相似文献   

5.
痞证是以胃脘部痞塞闷满为主证的证候名称,为临床的常见证之一。《伤寒论》中论述的痞证,是指病人自觉心下痞满不舒,按之濡或硬,但不疼痛的一种症侯,其病因病机虽有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等不同,但总的病机都是胃气壅滞。如果心下痞硬疼痛者则名结胸,若仅觉心下烦闷不舒,不硬不满者则名为“心下支结”,此二证均不属于痞证范围。关于痞证的成因,《伤寒论》中多认为是误下所致,如《伤寒论》中所述:“病发于阴而复下之,因依痞也”。(13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及入里则作痞”。(151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心下痞硬而满”。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载有五首名为“泻心汤”的方剂,均是针对“心下痞”这个主证而设,其中半夏泻心汤最为重要。该方原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了泻下药,致使脾胃虚损,外邪乘虚而入,从而形成的寒热错杂、心下虚痞的证候。 心下,主要指胃脘的部位,实际是对胃、肠的统括;痞,是一种自觉满闷的症状,但并不痛。《伤寒论》说是“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可见这“痞”并不是实邪阻滞的结果,按之软而不坚,故说“虚痞”。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还用本方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者”;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第131条争议颇多,笔者认为病发于阳可以理解为发热重恶寒轻的太阳病,病发于阴可以理解为恶寒重无发热的太阳病;"痞"字不能理解为心下痞,当理解为藏结;结胸证中的水饮是下法伤脾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论《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语出宋版<伤寒论>16条,与本条十分相近的条文是267条"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一般认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在"坏病"语境下做出的陈述.但其临床指导意义已远不限于此.可以将其理解为临床诊疗之总则,并将其视为临床诊疗之"公理".[1]公理,具有古典的涵义和现代的涵义.公理的古典涵义要求作为公理的命题比理论中的其他命题都更具有明显的真实性,以至可以被接受为"不证自明",它诉诸的是人们的经验和直觉.  相似文献   

9.
针对《小儿药证直诀》中的"直诀"义进行了考证,通过参考前人已有的认识,对"直"与"真"字义进行考证,并结合文献对二字的使用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直诀"当为"真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中医病机"机"字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实践于临床的重要方法.在"证"的研究发展历程中,曾被诠解为"证候"、"证据"、"症状"、"病机"、"病"和"证型"等不同概念,各家见仁见智[1].梁氏[2]指出:"病机与证是两个同位语."而方氏直指辨证论治的涵义即是"在中医学整体观的思想及藏象学说的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病机分析",确有其道理[3].所以理清"病机"的涵义及古今意义变迁,显得格外重要.一般习惯将病"机"解为疾病的"机转"、"机理"、"机制",义同西医学所谓"mechanism".但这是否为"病机"之真义,还是"以西证中"的误解?中医的"病机"是否有另一层更深的涵义,实有必要作进一步考察与探研.  相似文献   

11.
半夏泻心汤为历代医家公认的治疗胃肠疾病的有效方剂。但从伤寒论原文来看,对其使用的辨证要点较为模糊,为后世医家临床应用带来难度。另外,原文的适应证是痞证,痞证的症状只是心下痞胀。该文对半夏泻心汤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辨证上,认为其辨证要点为胃脘痞胀而无嗳气,也是与气滞型胃瘅鉴别的关键点;在适应证上,除了治疗痞证外,也可发挥应用于治疗胃痛一类的病证。只要掌握好辨证要点和药物剂量,多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在古典医籍中以辨证论治著称。辨证论治的精神贯穿于全书的始终,理、法、方、药丝丝如扣一脉相承.本文欲以泻心汤的证治加以印证.再者,泻心汤的主证——痞证,不仅是一种病证,而且也是临床常见的证候之一,尤其在脾胃疾病中更为多见,它遍及六经,在《伤寒论》中直接论及痞证的达35条之多。加之,泻心汤亦为临床常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翻译的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归化"还是"异化"入手,以中医术语翻译中的一些实例为证,指出中医术语翻译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运用"异化"手法,以保持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使我国的传统医学得以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4.
"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解疫丹",常用于治疗湿温病湿热并重,酿成热毒,充斥气分之证,由清·叶天士所创,自清代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中将气机阻塞不通所致胀闷窒塞称之为"痞证","痞证"临床中较为常见,但常规治疗方法欠佳,本文从痞证临证特点、历代医家论"痞"、与气血津液关系、分型证治及临证体会等总结副主任中医师龙银玖治疗痞证经验。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倡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原则。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在临床用药上,亦很有特点。我学习《伤寒论》治痞诸条原文后,拟对仲景治疗痞证的特点作一探索。《伤寒论》134条:“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156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的五个泻心汤,都是针对“心下痞”而设。“心下痞”以“热”为主要病机,但由于发病原因、病理变化和人体正气盛衰等差异,而有兼寒兼虚兼实的不同,在治疗上多以清、和为主,根据兼证配以温、补、泻诸法。或苦辛相合,或寒温并用,或攻补兼施。五泻心汤方,药仅十味,由于其组方严密,标本兼顾,虚实兼施,配伍灵巧,随证施治,疗效显著。 1、大黄黄连泻心汤——火热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条)。本方主治邪热内陷心下所致的热痞。《伤寒论》对此证的描述比较简单,只提了一脉一证。一脉,就是“关上浮”。关脉候中焦;“浮”在此泛指阳脉,关上见阳脉,反映了中州有火热之邪。一证,指“心下痞,按之濡”。即心下虽然痞塞,按之却柔软不痛。此非实邪结聚,乃胃气壅滞之故。如把一证一脉联系起来分析,不难看出有  相似文献   

18.
对《伤寒论》中关于“心下痞”证的认识及辨治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本病病位当在心下胃脘部,为中焦脾胃之处。病因病机主要因太阳证误治,里虚邪陷所致,但亦有不因误治,邪热内陷而成者,主要由脾胃气虚,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气机壅滞,导致寒热并存,虚实夹杂而成。同时,对《伤寒论》心下痞不同证型的辨治规律及其类似证进行了归纳对比。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系汉·张仲景治疗痞证的主方之一.《伤寒论》149条(赵本)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由于原文叙证简单,未言病机,故后世医家对此阐发,各有见解,以致后学者临证时莫衷一是,难以把握。本文试从以下两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20.
痞,其病名首见于《内经》,称为“否”、“痞”、“痞满”、“痞塞”。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日:“备化之纪……其病痞。”《素问·至真要大论》日:“太阳之复,厥气上逆……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指出了本病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故又称心下痞。乃无形之气结于心下,自觉胃脘部有痞闷不舒之感,可见于多种证候之中。对于痞满证治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在《伤寒论》中关于痞证的病因、病理变化及证候的特征都有了简要的记载。由于其病因繁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