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耳区穴位按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101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1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药物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耳区穴位按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28%,对照组为86.7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耳鸣缓解率观察组为94.83%,对照组为83.0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耳区穴位按摩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独特疗效,并能明显减轻耳鸣症状,可用于临床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2014年5月~2015年5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非激素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27.50%,总有效率为87.50%,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情况,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安珂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42-14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对37例经电测听力等检查确诊为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针刺进行治疗,同时设对照组37例。对两组的疗效及治疗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针刺组在疗效和治疗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疗法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引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突发性耳聋采用内听道充氧配合药物疗法与单纯药物疗法治疗突发性聋进行疗效观察。方法:39例(43耳)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21例(23耳)和单纯组(单纯药物疗法)18例(20耳)。治疗前后比较听力变化,分别进行纯音测听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听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尤其对伴有耳鸣的患者采用内听道充氧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更明显。结论:采用内听道充氧配合药物疗法比单纯药物疗法组疗效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科收治的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耳操+放松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以高压氧治疗,将两组患者经过30 d康复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8,P=0.011)。结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高压氧与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4.00%,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率为18.37%,总有效率为59.18%,观察组总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火龙罐疗法干预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H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我科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耳穴埋豆法;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火龙罐疗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罐疗法干预对SHL患者临床疗效有显著影响,有助于患者听力恢复,提高了其生活和工作质量,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对照组58例,仅选用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耳鸣、眩晕残存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61.0%,对照组为34.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鸣眩晕残存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降低耳鸣、眩晕残存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配合中药及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友  沈世英 《医学综述》2013,(19):3620-3622
目的 探讨西医结合中药及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重庆市南川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200例)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结合组(2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将结合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组有效率高于西医组(91.5% vs 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对脑梗死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心理干预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凯时(脂微球载体前列腺素E1,LipoPGE1)加高压氧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并静脉注射凯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62%和62.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时加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有协同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3例,观察组7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身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观察组患者听力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注药的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良好的效果,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怡静  王晋  罗启荣 《四川医学》2010,31(9):1279-1281
目的观察突发性聋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探讨突发性聋发病的免疫因素;在突发性聋治疗过程中,比较是否使用皮质类固醇,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和治疗效果。方法①采用流式细胞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突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取普通治疗(乙组),另一组(甲组)加用强的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状态以及疗效。结果①90例突聋患者IgG、IgA、IgM、C3、C4浓度分别为(12.80±3.50)、(2.29±1.39)、(1.75±1.01)、(1.54±0.28)、(0.28±0.19),与健康对照组比有升高趋势,其中C3、Ig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分别为(62.08±5.01)、(39.92±4.30)、(29.03±7.04)、(1.52±0.65),其中CD4+、CD4+/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体液和细胞免疫各指标皆趋向正常,但甲组IgG下降、CD4+、CD4+/CD8+升高较乙组明显(P〈0.05)。③非激素治疗组有效率为51.5%,激素组有效率为7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聋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出现异常,表明突发性聋的发病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能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并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刘媚 《中外医疗》2012,31(17):17+19-17,1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与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对照组相应的治疗措施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人数为19(86.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人数为15(68.1%),且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有明显的作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并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磷酸胞苷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12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三磷酸胞苷加地塞米松等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治疗期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轻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三磷酸胞苷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其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期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ITD联合静脉地塞米松及传统方法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院治疗的67例(67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Ⅰ (n=17)、观察组Ⅱ(n=16)、对照组Ⅰ(n=17)及对照组Ⅱ(n=1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Ⅰ加高氧液,对照组Ⅱ加高压氧;观察组Ⅰ ITD加高氧液,观察组ⅡITD加高压氧.结果 四组治疗后PTA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Ⅰ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Ⅰ,对照组Ⅰ、对照组Ⅱ、观察组Ⅱ治疗后0.25 kHz纯音听阈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Ⅱ治疗后8 kHz纯音听阈低于治疗前(P<0.05);中重度、重度及全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中度(P<0.05).结论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鼓室联合静脉地塞米松及活血化瘀中药、维生素、高氧液或高压氧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5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51例60耳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36耳,予以川芎嗪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24耳,只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后比较听力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49,P<0.05)。结论 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聋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星状神经节封闭疗法综合治疗特发性突聋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15例患者采用高压氧和应用血管扩张剂、皮质激素及维生素摄入 (简称药物组 ,A组 ) ;另 3 5例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封闭疗法为主 ,并结合高压氧治疗和血管扩张剂应用、皮质激素及维生素摄入 (星状神经节组 ,B组 ) ,以改善内耳微循环及增加患耳局部血液供氧量。结果 药物组 ( A组 )和星状神经节组 ( B组 )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73 .3 %和 85 .7%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 ,且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星状神经节封闭疗法综合治疗特发性突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对溶栓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影响,评价其重要性,进而推进临床上对突发性聋的治疗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108例,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分为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各54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巴曲酶溶栓滴注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检测患者的纯音听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疗程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或黏膜处是否有出血点。结果在各疗程结束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组的患者,通过溶栓治疗,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为24.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患者,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5%。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降纤溶栓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高效,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的突发性聋患者,应尽量采用其他疗法,以免耽误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督灸改善强直性脊柱炎腰背部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腰背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非甾体类及免疫抑制剂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督灸治疗,治疗3周,每周治疗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C反应蛋白指数(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CRP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灸疗法可以明显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的腰背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