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HIV多抗原表位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D8^+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CD4’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HTL)为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是有效地控制和清除包括HIV在内的多种病毒病原体的必备条件。因而,人们对于能够诱导CTL和HTL免疫应答的HIV-1疫苗的研究兴趣浓厚,使HIV疫苗很快由学术研究向商品开发和工业生产等领域过渡和延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CD25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丙肝病毒(HCV)单一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单一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离HCV感染组(n=21),HIV感染组(n=14),HCV/HIV感染组(n=28)及正常对照组(n=30)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计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检测外周血CD4^+CD25^+细胞百分含量和CD4^+和CD8^+淋巴细胞表面CXCR3的表达水平。结果CD4^+T细胞表面CD25的表达在HCV感染组轻度升高,而在HIV感染组及HCVIHIV合并感染组CD25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HIV感染组及HCV/HIV合并感染组CD4^+T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降低(P〈0.001)。CD8^+T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升高(P〈0.001);HCV感染组CD4^+及CD8^+T细胞表面CXCR3表达轻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结果提示中国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25和CXCR3分子表达水平和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受到HIV感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IV感染不同阶段感染者与正常人免疫状态及淋巴细胞周期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正常人及HⅣ感染者CD4^+CD8^+、CD3+T淋巴细胞绝对数、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周期进行检测。结果HIV感染者CD44T淋巴细胞数及CD4^+/CD8^+比值进行性减少,CD8^+T淋巴细胞数在感染早期明显增加,在感染后期增加减弱;淋巴细胞周期在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数正常范围内时受促进;当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数低于正常值范围时,淋巴细胞周期各期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结论HIV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及淋巴细胞周期随疾病进程发生异常变化,且淋巴细胞周期变化与CD8+^+淋巴细胞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提示细胞周期变化在CD8叮淋巴细胞数变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雪  焦艳梅  吴昊 《北京医学》2011,33(12):1001-1003
在免疫应答期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发育为功能不同的亚群.并通过分泌特殊的细胞因子.影响细胞免疫,调节体液免疫应答。T淋巴细胞按表型不同可分为CD4^+和CD8^+两大亚群.它们多数表达T细胞受体.但识别的抗原和所受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napatibility complex, MHC)的限制性不同。现将近年来关于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和肠相关淋巴组第(GALT)黏膜部位的免疫应答。探讨弓形虫黏膜疫苗能否在感染起始阶段有效诱导免疫应答。方法将BALB/小鼠随机分为免疫和对照组,免疫组小鼠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μl/只(20μg STAg+1μg CT)滴鼻免疫2移(间隔2周),对照组PBS滴鼻。于末次滴鼻后14d颈椎脱臼处死小鼠,ELISA测定粪便和鼻咽冲洗液IgA抗型水平;计数NALT、NC及PP、IEL淋巴细胞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匀小鼠粪便IgA和鼻咽冲洗液IgA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LT内淋巴细胞明显增生(P〈0.05),其中CD4^+、CD8^+T细胞均有增生(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NC中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以CD4^+T细胞水平为主(P〈0.01)。GALT部位PP淋巴细胞增生显著(P〈0.01),主要以CD4^+T细胞为主;而IEL以CD8^+T细胞增生为主(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结论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NALT和GALT黏膜部位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诱导小鼠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免疫后7、14、28、42d小鼠外周血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外周血PBMC培养上清中IL-4和IFN-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免疫组小鼠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均增高,IL-4和IFN-γ水平亦升高,直至免疫后42d;而CD4^+/CD8^+ T细胞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希望成为预防旋毛虫病有前途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及配体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蛆、HIV感染组、HCV/HIV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XCB3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IP-10浓度。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血清IP-10水平均明显升高,以合并感染升高最为明显;HIV组及合并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升高(P〈0.01);HCV感染组CD4^+和CD8^+T细胞表面CXCIB袁迭轻度升高。结论:趋化因子IP-10及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XCR3与丙型肝炎病毒/史滋病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T细胞是人体重要的获得性免疫细胞,根据T细胞表面CD分子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两大类亚群,二者在免疫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其中CD4^+T细胞主要以分泌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和体液免因应答为主即辅助性T细胞(Th);而CD8^+T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即细胞毒性T细胞(CTL)。  相似文献   

9.
林玉珊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18-1020
目的从免疫学角度探讨麦门冬汤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小鼠膀胱癌细胞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麦门冬汤灌胃,检测其抑瘤率,以免疫学方法检测小鼠治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MФ、NK、IL-2、TNF-α、T淋巴细胞转化率),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结果麦门冬汤能抑制肿瘤生长,其主要机制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免疫监视功能,使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及时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结论麦门冬汤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免疫监视功能,使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及时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0.
T细胞是人体重要的获得性免疫细胞,根据T细胞表面CD分子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两大类亚群,二者在免疫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其中CD4^+T细胞主要以分泌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和体液免因应答为主即辅助性T细胞(Th);而CD8^+T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即细胞毒性T细胞(CT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