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腓动脉降支皮瓣修复手掌疤痕挛缩一例马海燕,谢静,方光荣,全占坤,程国良患者男,20岁。因右手掌电烧伤后疤痕挛缩,2~4指屈曲畸形8个月入院。检查:右手掌疤痕,远端至2~4指指蹼、拇指近端指横纹处,近端在大、小鱼际的外侧缘内1cm处。手指有主动屈曲活动...  相似文献   

2.
以腓动脉终末降支为蒂的足外侧皮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989年6月至1993年12月,我们应用以腓动脉终末降支为血管蒂的足外侧皮瓣6例,修复虎口挛缩5例,跟腱外露1例,获得满意效果。该皮瓣质地较薄,有神经支配,血管蒂长,解剖位置恒定,操作方便,供区隐蔽,是手外科临床应用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新皮瓣。详细介绍了解剖要点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肩胛区岛状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方法 以旋肩钾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钾区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 本组共9例,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钾区岛状皮瓣6例,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3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 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与腋窝接近,转移方便,操作简单,是修复腋窝瘢前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逆行腓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逆行腓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其中,以腓动脉终末穿支的升支为蒂19例,以其降支为蒂6例。软组织缺损大小10cm×9cm~4cm×3cm,皮瓣面积11cm×9.5cm~6cm×5cm。结果 23例皮瓣完全存活,另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植皮修复。皮瓣术后轻度肿胀,无瘀血。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蒂部无臃肿。结论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质地优良,是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肩胛区岛状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方法 以旋肩胛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胛区岛状皮瓣 ,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 本组共 9例 ,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 6例 ,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 3例 ,皮瓣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结论 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 ,与腋窝接近 ,转移方便 ,操作简单 ,是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改进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利用腓动脉终末穿支的降支在外踝与源自胫前动脉的外踝前动脉及踝周血管网的逆向吻合,将转轴点下移,设计切取逆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转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 结果 临床应用23例,皮瓣面积最大12 cm x 13 cm,最小5 cm×4 cm,逆行穿支血管蒂长5~10 cm.皮瓣完全成活21例,大部分成活2例.随访6~21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以腓动脉终末穿支降支为血管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转位更灵活方便,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血流桥接手掌毁损血管重建血运的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对11例手掌毁损伤创面进行修复并桥接手部缺损动脉,重建手指血运。对术后的外形功能随访。结果 11例皮瓣和手部组织全部成活,皮瓣供区创面直接闭合10例,1例皮瓣供区植皮修复。术后行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桥接血管吻合良好,手部组织和皮瓣血运恢复良好,手部伤口供区Ⅰ期愈合,皮瓣恢复感觉,改善关节活动度。皮瓣质地、颜色、薄厚均较好,患者对皮瓣外形较为满意。结论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血流桥接手掌毁损伤血管既可覆盖创面又可恢复血供,是目前重建手掌毁损伤血运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HT5”H方法以旋肩胛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胛区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本组共9例,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6例,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3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与腋窝接近,转移方便,操作简单,是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9.
腓动脉穿支为蒂小腿远端骨皮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小腿创伤后骨皮肤缺损的临床修复。方法:通过解剖学观察,设计了腓动脉穿支为蒂的小腿远端骨皮瓣顺行转位术,该骨皮瓣以穿支的升支及降支分别供应皮瓣及骨瓣。结果:临床应用8例用于修复小腿中远段骨皮肤缺损,全部取得成功,效果满意。结论:腓动脉穿支为蒂的小腿远端骨皮瓣可以治疗小腿中、下段骨皮肤复合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不同形状肩胛区游离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肩胛区游离皮瓣形态学研究,提供理想的颈部瘢痕挛缩修复材料。方法 依据颈部瘢痕切除后的不同创面形状而设计相应的肩胛区游离皮瓣,并尝试扩大皮瓣面积的方法,研究旋肩钾动脉各皮肤分支可能的供血范围。结果 1992年以来,共应用不同形状的肩钾区游离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73例,其中梭形皮瓣41例,三叶形皮瓣26例,两叶形皮瓣6例。坏死2例,皮瓣成活率97.26%。结论 由于旋肩胛动脉皮肤分支有升支、降支和横支,故可将皮瓣设计成不同形状以适应于颈部瘢痕挛缩之需;同时,旋肩胛动脉各皮肤分支供血区的临床研究,可以充分运用皮瓣所能提供的面积。  相似文献   

11.
结扎腓动脉穿支的外踝上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道应用结扎腓动脉穿支的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小腿外侧设计结扎腓动脉穿支的以腓动脉终末穿支降支为血管蒂的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对足背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7例,皮瓣面积15 cm×9 cm~7 cm×3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经3~12月随访皮瓣外形、色泽、质地满意.踝关节活动良好. 结论 通过结扎腓动脉外踝上穿支利用该穿支降支在足背部丰富的血管吻合网提供皮瓣的血运,增加了血管蒂的旋转半径,方法 简便、安全,为修复足背尤其是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可取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腓动脉穿支的分布规律和内径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研究,进而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15例健康志愿者双侧小腿30侧腓动脉的穿支数目、分布、类型及直径进行检测研究;术前对25例患者行腓动脉穿支精确定位并设计皮瓣修复缺损部位,术后观察不同类型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效果。结果 15例志愿者双侧小腿30侧腓动脉的穿支总数为110支,其中肌皮穿支45支(占40.9%),肌间隙穿支65支(占59.1%);穿支起始处内径平均为(1.06±0.31)mm。25例患者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缺损,术后随访3~18个月,20例皮瓣完全成活,5例皮瓣出现局部坏死,其中3例采用皮肤移植修复后愈合,2例经换药后创面自愈。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具有稳定可靠的血管蒂,是重建软组织损伤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含深筋膜血管网的三种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总结1994年10月~1996年5月,应用三种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的临床效果。利用腓肠浅动脉在小腿远端与腓动脉肌间隙支、胫后动脉穿支和腓动脉外踝支在深筋膜内的广泛吻合,分别设计成小腿后外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后内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和后外踝逆行筋膜皮瓣。临床用于修复足跟及踝关节周围创面共18例,皮瓣切取面积6cm×5cm~15cm×8cm。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创面完全修复。认为,该组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基本可满足小腿下段、足背、足跟及踝关节周围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5年以来应用几种岛状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共7例,其中采用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脱套伤、腕部外伤后疤痕挛缩畸形各1例,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虎口外伤后疤痕挛缩1例,足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慢性溃疡2例,足外侧  相似文献   

15.
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32,自引:15,他引:17  
目的 为改良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30侧新鲜下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腓动脉终末穿支降支及其交通支的起始、长度、外径、走行、分支及毗邻关系等。结果 外踝上动脉降支在外踝下与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跟外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之间均有广泛的吻合支存在,且吻合血管恒定,外径在1mm左右,可以此设计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的旋转轴点以扩大皮瓣的应用范围。结论 改良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血运可靠,质地佳,血管蒂长,可逆行修复前足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前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足前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设计切取以外踝上穿支或其降支为蒂,经其升支、胫前动脉皮穿支及腓浅动脉跨区供血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 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于临床应用17例,最远修复至第2、3趾基底部及第5跖骨头负重区,最大切取面积20 cm×8 cm;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足踝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皮瓣神经血管丛粗大而丰富,蒂部供血确切,旋转修复距离可达足趾,适用于涉及足前部的足背中、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终末支为蒂携带多个穿支血管的小腿外侧皮瓣修复幼儿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儿7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2.3岁,以腓动脉走形为轴线切取小腿外侧皮瓣,均携带2~5支腓动脉穿支血管,远端蒂部解剖至腓动脉终末支近端周围,完全裸化其周边筋膜组织,皮瓣切取面积大小为5 cm×8 cm~6 cm×10 cm,供区创面一期腹部全厚皮打包加压。结果 6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远端约1.5 cm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5例进行了二期皮瓣修整,其中3例行趾伸肌腱缺损修复重建术,术后患足功能和外形均满意。结论以腓动脉终末支为蒂携带多个穿支血管的小腿外侧皮瓣可以移位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血管解剖恒定,血运丰富,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2月,应用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面积平均:4.0 cm×7.0 cm(3.0 cm×5.0 cm~4.0 cm×7.0 cm)。结果 13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术后第4天皮瓣远端出现暗紫,经无菌换药、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后成活。随访2~18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外观均满意,皮瓣无臃肿及挛缩。结论 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操作简单,对供区损伤较小,皮瓣无臃肿,质地良好,外形满意,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优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2月,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37例。足踝部感染创面先行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并用臭氧水冲洗,直至创面感染控制、肉芽新鲜实施皮瓣手术。结果术后29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2~18个月,皮瓣肤色正常,无瘢痕挛缩,受力处无溃破及窦道;6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逐渐愈合;2例皮瓣完全坏死,经游离股前外皮瓣移植创面愈合。结论清创、VSD联合臭氧水冲洗,二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1990年3月开始,我们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以腓动脉终末支为血供的踝后足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和跟腱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均获得成功。并发现该皮瓣血供丰富,感觉良好,耐磨性强且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供区无明显功能丧失。1 应用解剖研究11 材料及方法 通过8具尸体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解剖及2具新鲜尸体腓动脉灌注5%明胶墨汁,然后摄片,测量其在足部皮肤的范围。12 结果 足背外侧皮肤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腓动脉的2条终末支即跟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支降支,少数来自于胫后动脉。①跟外侧动脉来自胫后动脉与腓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其口径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