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125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术后卧床休息20 d后才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则于术后第2天即开展早期功能锻炼,并由责任护士制定锻炼计划、全程指导、协助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②方法 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79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术后即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包括心理康复、主动功能锻炼及被动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术后3周后按传统康复方法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测量.③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措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赵先玲 《中原医刊》2006,33(15):61-62
目的为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周后在指导下进行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1周与12周评价两组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周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2周膝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说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时机及方法。方法 采用AO内固定技术,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49例。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27个月。在49例患踝中,术后关节活动功能达到优艮45例,可5例,差5例。结论 优良的复位加坚固的内固定5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踝关节骨折并发症,并能及早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时机及方法。方法 采用AO内固定技术,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49例。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27个月。在49例患踝中,术后关节活动功能达到优良43例,可3例,差3例。结论 优良的复位加坚固的内固定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踝关节骨折并发症,并能及早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内固定技术,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41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41例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功能达到优32例,良9例。结论精确的复位、坚固的内固定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踝关节骨折并发症,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罗宣  何荣 《中国医学创新》2007,(10X):101-101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方法对3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进行护理,指导早期功能训练,辅以CPM等多种康复干预措施,规范功能锻炼。结果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功能训练,辅以器械锻炼,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8.
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累及关节面的移位跟骨骨折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是否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结果。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而制动的时间不同 ,A组32例患者 (36例骨折 )术后 1周开始功能锻炼 ,B组 1 6例患者 (2 0例骨折 )术后石膏外固定制动 6周开始功能锻炼 ,所有的患者随访时间至少 6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法 ,A组平均为 85 .6分 ,B组平均为 74 .8分 ,两组的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移位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 (A组 )在Maryland足部评分中疼痛指数和距下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B组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PM)机辅助早期功能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FTP)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手术治疗的FTP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膝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锻炼,观察组术后CPM机辅助早期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术后1、3及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胫骨平台内翻角(TPA)与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PSA)的变化,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及12个月ROM及Rasmusse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TPA与PSA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PM机辅助早期功能锻炼用于FTP患者术后不仅可提升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而且可减少FTP患者术后内外髁塌陷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18例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2组常规早期康复锻炼、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活动功能、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50例股骨髁上骨折,术后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即术后72h开始指导患者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舒缩锻炼及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结果50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在3-8个月内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6%。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稳定性高,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安全的特点,术后指导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固定后系统早期功能锻炼护理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骨科的220名采取早期功能护理锻炼的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康复护理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情况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10天及30天肘膝关节活动度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功能护理锻炼能使四肢骨折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如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及其重要性。方法自2002年5月-2006年9月,对12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60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67例按常规锻炼。结果随访1-2年,早期功能锻炼较常规锻炼患者关节活动灵活、正常,恢复更满意。结论早期功能锻炼组比对照组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更好,肌力更大。  相似文献   

14.
CPM机在下肢骨折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琳  马爱玲 《西部医学》2008,20(3):600-601
目的动态观察并了解下肢骨折术后早期采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对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根据住院病历调查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采用CPM机后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26例,随访118例。住院天数缩短5天;术后卧床时间缩短6天;下肢水肿消退提早7天,关节功能增加30°。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早期采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明显起到快速消肿、减轻疼痛、最大程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皮下钢板治疗胫骨骨折术早期康复锻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早期康复锻炼对皮下钢板治疗的胫骨骨折病人的作用。方法:对进行胫骨骨折皮下钢板治疗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常规锻炼组20例与干预锻炼组20例。常规锻炼组只进行常规锻炼,干预锻炼组实施早期康复功能锻炼配合CPM机锻炼。结果:干预锻炼组患者术后2周肢体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早期康复功能锻炼能提高胫骨骨折皮下钢板治疗病人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患者术后均在护理人员指导和协助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3个月-6个月完全恢复。结论髌骨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需要正确的指导;正确、早期、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能使膝关节早日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骨折患者系统功能锻炼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9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早期功能锻炼依从率为95.92%,对照组早期功能锻炼依从率为81.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骨折患者系统功能锻炼中,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8.
徐翠宝  朱月英  史荣花 《中外医疗》2013,32(3):163+165-163,165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护理及早期不同锻炼方法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符合Pilon骨折诊断标准的患者共7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A组)和综合护理康复治疗组(B组),所有患者均按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术后两组分别接受相应的功能锻炼方法,并观察6个月后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B组的功能恢复优于A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合理综合的功能锻炼对Pilon骨折后的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优于常规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锻炼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91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46例行早期康复锻炼。对比两组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6个月应用肩关节Neer评分和视觉VAS模拟评分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肩部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肩关节Neer评分和视觉VAS模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锻炼可减少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关节活动功能,降低肩部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
持续性被动活动(CPM)即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理论,是关节术后康复中避免关节强直、恢复关节功能十分有效的手段,不仅可以使关节的活动度较传统的术后康复方法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早期愈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1].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对60例行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根据术后功能锻炼的时间分为2组进行分析研究,均使用CPM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