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巢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52例卵巢癌患者及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所有卵巢癌患者均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了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相比,卵巢癌患者精神症状多,焦虑及抑郁程度重,伴有中,重度抑郁及焦虑的患者其外周血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CD4/CD8值降低,NK细胞活性低下。结论:大部分卵巢癌患者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中,重度的抑郁及焦虑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在对卵巢癌患者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有必要同时提供心理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采用 90项症状清单、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 ,对 52例卵巢癌患者及 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所有卵巢癌患者均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了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 :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相比 ,卵巢癌患者精神症状多、焦虑及抑郁程度重 ,伴有中、重度抑郁及焦虑的患者其外周血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CD4 /CD8值降低、NK细胞活性低下。结论 :大部分卵巢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中、重度的抑郁及焦虑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在对卵巢癌患者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 ,有必要同时提供心理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3.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自然杀伤(NK)细胞、T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Th)1、2亚群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40例肺癌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外周血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亚群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异常,CD+3、CD+4、CD+8 T细胞及NK细胞均较术前降低[(52.6±4.2)%、(31.2±1.3)%、(23.8±3.5)%],而CD+4 CD+25 CDlow127调节性T细胞水平则较术前明显增高[(10.6±2.1)%]。肺癌患者术后TH1亚群细胞因子较术前明显降低[(8.62±0.93)%、(6.83±1.35)%、(6.34±1.02)%],而TH2亚群细胞因子水平则较术前升高[(2.87±0.38)%、(2.87±0.76)%、(2.46±0.48)% ]。结论 围手术期T细胞亚群、NK细胞和Th1、Th2亚群细胞因子的监测是反映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客观指标,对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CD4+T细胞在抗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IK细胞中CD4^+T细胞中Th1/Th2亚群分布情况。方法:体外大规模扩增CIK细胞,磁珠法纯化其中CD4^+T细胞.采用胞内染色、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培养前后Th1/Th2细胞亚群的比例、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富集CD4^+细胞纯度达96%,CIK中Th1亚群和Th0亚群的比例较PBMC显著升高(P〈0.05),而Th2亚群无显著变化。CD4^+CIK细胞中IL-2和IFN-γ等Th1类细胞因子释放量增高(P〈0.01),而IL-10和TGF-β等Th2类细胞因子释放量降低(P〈0.05)。但CD4^+CIK细胞中除IFN-γ/的mRNA显著升高外(P〈0.05).IL-2和IL-4的mRNA变化不明显。结论:CIK细胞中的CD4^+T细胞具有明显的Th1优势。  相似文献   

5.
CIK细胞中CD4+T细胞亚群抗肿瘤免疫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CIK细胞中CD4+T细胞亚群抗肿瘤免疫活性。方法:体外大规模扩增CIK细胞,利用磁珠分离系统富集纯化CIK细胞中的CD4+T细胞亚群。采用胞内染色法分析其中Th1/Th2的比例变化; LDH法和荧光染色法比较4 h和20 h其对raji细胞的杀伤率和raji凋亡。结果:经磁珠分离法富集的CD4+CIK细胞纯度高达96%, 其中Th1/Th2的分布较PBMC有显著的改变:Th1亚群、Th0亚群明显升高,Th2亚群无显著变化。CD4+CIK细胞虽然不能在4 h之内溶解raji细胞,但可在20 h时产生同CD4-CIK细胞同样强大的杀伤活性,荧光染色可见其在4 h之内诱导raji出现早期凋亡的迹象。结论:本研究提示CD4+CIK细胞具有明显的“Th1优势”可以调节宿主免疫细胞活性;同时CD4+CIK细胞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对肿瘤的抑制和杀伤。  相似文献   

6.
陈小燕 《中国肿瘤》2011,20(11):830-833
[目的]调查食管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情况,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食管癌患者配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影响心理状态因素的差异程度经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处理。[结果]食管癌患者配偶的焦虑(48.53±7.67)、抑郁程度(58.91±8.20)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7.23±12.59,41.88±10.57)(P<0.05);食管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程度在不同年龄、月收入、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夫妻感情的情况、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及配偶是否合并慢性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食管癌患者配偶焦虑程度的因素为:性别、夫妻感情的情况、年龄及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影响食管癌患者配偶抑郁程度的因素为食管癌的临床分期。[结论]食管癌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况;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均可影响食管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程度。该研究结果对医务人员为食管癌患者配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玲  施军平  邵喜英 《中国肿瘤》2014,23(7):580-584
[目的]评价术后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16例术后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偏低,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关注状况和生理状况得分均偏低。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收入、病程、医疗费用等均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而肿瘤分期、焦虑总分、抑郁总分等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其生活质量越差。建议医护人员对乳腺癌患者加强疾病宣教、情绪疏导,促进其社会支持、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患者一般临床特征调查表对128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数据采集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28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有抑郁障碍者87例(67.97%),平均得分62.61±6.97分.有焦虑者38例(29.69%),平均得分58.84±9.49分.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均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来源、临床分期、慢性癌痛呈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KPS评分、日常锻炼无相关性.[结论]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高.对于老年、肿瘤晚期、伴有慢性癌痛等因素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生理方面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9.
李建  胥润  吴雪莲 《肿瘤学杂志》2016,22(9):722-726
摘 要:[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治疗对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同时接受心理社会治疗。于入院、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采用汉密顿焦虑(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率及散射浊光计免疫法测定血清补体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HAMA及HAMD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而在术后3个月时则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明显较轻(P<0.05)。入院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间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率、血清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试验组中CD3+、CD4+、NK细胞、CD4+/CD8+比值、血清补体和免疫球蛋白均比对照组高,而CD8+细胞比对照组低。[结论] 在胃癌患者中,焦虑、抑郁是较普遍的并发症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社会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过CIK细胞治疗的58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16+ CD 56+和CD3+CD16+ CD 56+细胞的表达水平;42例患者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治疗过程中监测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果: 患者CIK细胞培养液体取样标本中CD3+总T淋巴细胞、CD3+CD4+T辅助淋巴细胞以及CD3+CD8+T抑制淋巴细胞的亚群水平分别为(8279±11.98)%、(30.32±11.23)%和(49.10±11.65)%,CD4+/CD8+的比值为0.67±0.34,而CD3-CD16+CD56+NK细胞和CD3+CD16+CD56+CIK细胞亚群水平分别为(16.58±11.83)%和(13.74±8.66)%。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患者外周血中CD3+总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CD3+CD8+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和CD3+CD16+ CD 56+CIK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CD3-CD16+ CD 56+NK细胞亚群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经过CIK细胞治疗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关系均得到很好的改善(P<0.05)。自体CIK细胞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可控制。 结论: 自体CIK细胞治疗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