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适宜的注水方法。方法:选择从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需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导尿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水方法,实验组采用导尿管插入膀胱后先注水5ml向外轻拉尿管使气囊部分贴于尿道内口上方,再注入余量水,两组均以有无出现漏尿为判断指标。结果:对照组尿液渗漏者有80例,实验组尿液渗漏者有15例,两种注水方法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χ2=50.47,P<0.01)。结论:实验组采用的注水方法降低了漏尿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双腔气囊尿管表面硅弹性无菌性的双头尿管,尿管全长为30cm,供一次性使用,管可分为两层。内层是将尿液流出,外层是将无菌性盐水或空气直接注入气囊内,生物相容性好,可较长时间留置膀胱内,并且感染的机会少,不易脱出。1双腔气囊导尿管优点我科1997~199...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无菌、安全、超滑、使用方便,不易脱落,近年来得到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认可,现在临床上导尿一般都使用这种导尿管,术前保留导尿管是必不可少的。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导尿管一人操作不太方便,甚至根本无法操作:尿管上的夹子夹得时问过长,可使注水管腔发生粘连而堵塞,至使尿管不易拨出。按说明中注入  相似文献   

4.
张锦琼 《医学文选》1999,18(4):682-683
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因为操作简单,固定性能好,不易脱出,避免了反复插尿管引起逆行感染的危险,而深受护士们的欢迎并乐于使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使用期间管理不严,将会发生并发症,使病人身心受到伤害,也增加病人的住院时间和费用。现将近几年来我院所遇到的几例教训报道如下。1 病历资料  例1:男,58岁,农民。因前列腺肥大尿潴留,医嘱留置导尿管。常规消毒后正规操作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尿潴留解除,病人强烈要求出院回家过春节,经反复劝说无效,于腊月二十九带管出院。大年初一10AM,病人急诊入院,自诉昨晚半夜起床时,不慎踩着尿袋,使尿…  相似文献   

5.
1 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意义双腔气囊导尿管多用于女性 ,其优点是易固定 ,避免滑脱 ,减少因重复插管增加感染 ,深受临床欢迎。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产生不良影响。例 1:女患者 ,6 5岁 ,因脑出血 ,患者尿失禁 ,使用了单囊导尿管 ,在常规消毒后按常规操作 ,将导尿管插入尿道 4~ 6cm处 ,然后注入 10ml生理盐水固定。 2 0天后患者自觉能排尿 ,要求拔掉导尿管 ,值班护士按要求抽吸囊内盐水后反复几次均未抽出 ,急请泌尿外科医生 ,医生也反复抽吸几次均未抽出盐水 ,于是开始往气囊内注入大量生理盐水 ,结果听到气囊破裂声 ,尿管仍拔不出来 ;往气…  相似文献   

6.
导尿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护理操作。我们自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代替以往的导尿管后 ,发现其具有以下优点 :易固定 ;不易滑脱 ;避免了胶布过敏 ;保持会阴部的清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插管前的护理1.1 心理护理 向病人解释导尿的必要性 ,取得信任 ,配合操作 ,以减轻痛苦。1.2 选择合适的导管 按病人情况而定。老年人、昏迷、尿失禁病人以 16~ 18号为宜 ,因这类病人常有膀胱松弛或失去控制 ,型号小了 ,尿液易从尿管外溢出 ,青少年及尿滞留病人以12~ 14号为宜 ,因尿官太粗 ,可损伤尿道黏膜。1.3 检查尿管 插管前先检查气囊是否漏…  相似文献   

7.
双腔气囊导尿管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对双腔导尿管的结构、质量掌握不好及护士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病人尿道损伤等事故时有发生,加重病人的身心痛苦,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要严格掌握操作的注意事项,增加责任心,减少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使临床护士熟练掌握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操作技术,减少操作失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需留置导尿的内科住院病人,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对从插管到拔管的整个过程进行护理。结果 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 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留置导尿,刺激性小,固定简便,不易造成尿路感染,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双内镜尿道会师术双内镜进行治疗手术方法的临床价值和操作技巧。方法:对9例尿道断裂伤患者运用双内窥镜技术,进行尿道会师术治疗。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08 min,平均72 min。术后4~5周拔除导尿管,患者均自主排尿,定期尿道扩张,随诊6~12个月,7例无尿道狭窄,2例失随访。结论:双内镜尿道会师术微创治疗尿道断裂伤是一种操作简单、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根据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在实践中依据企业成功的改革经验积极探索和试行了“质量管理,两全双赢”的管理办法。对医院进行了全面管理,摒弃了一些旧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在医院管理中引入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的30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例,分为双管法组160例和单管法组145例,分别采用沿背阔肌前缘置腋下引流管及胸骨旁引流管的双管引流法和背阔肌前缘置腋下引流管一根接负压的单管引流法;观察两组引流量、引流时间及皮下积液情况。结果:(1)引流时间双管法(8.2±1.39)d与单管法(10.4±2.09)d比较拔管时间缩短,引流量双管法总引流量(470.77±23.52)ml,较单管法总引流量(442.90±26.40)ml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145例单管引流法出现皮下积液15例;160例双管引流法出现皮下积液7例,双管法出现皮下积液的几率较单管法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现皮瓣坏死和术侧上肢水肿情况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引流法患者带管时间较单管引流法短,总引流量较单管法多,对防治皮下积液的效果优于单管引流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心肌保护方法 在双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效果评价. 方法 整群选取90例行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顺行灌注组、逆行灌注组、顺行+逆行灌注组,各30例,比较3组相关观察指标. 结果 顺行灌注、逆行灌注及联合灌注组乳酸浓度分别为(14.8±1.2)、(17.5±1.2)、(14.6±1.2);血清CK-MB 分别为(63.2±25.5)、(78.3± 21.3)、(66.7±19.1)U/L;血清cTnl分别为(1.4±0.3)、(1.8±0.5)、(1.4±0.2)ng/mL;顺行及联合灌注组患者心肌乳酸浓度低于逆行灌注组(P<0.05);顺行灌注组及联合灌注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均显著低于逆行灌注组(P<0.05). 结论 顺行灌注、逆行灌注及联合灌注保护心肌均具有一定的效果,顺行及联合灌注效果更佳,顺行灌注操作更加简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双腔支气管定位,寻求满意的双腔支气管定位方法。方法20例行择期开胸手术并术中需单肺通气的病人。全麻诱导插管后首先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当调整位置满意后,采用纤支镜检查定位。结果17例为左侧双腔导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并且纤支镜检查定位准确的有6例,3例右侧双腔导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并且纤支镜检查定位准确的有1例,而且经调整均达到准确定位。结论证实经纤支镜调整可解决双腔气管导管定位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在双膝关节同期置换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接受双膝关节同期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37例,14例A组患者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术后自体血回收,11例B组患者采用单纯术后自体血回收,12例C组患者采用单纯术后引流管引流,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急性失血量及异体血输注量。结果:三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h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有变化;A组急性失血量(145.30±37.60)m L、异体血输注量(721.80±186.30)m L与B组急性失血量(192.00±50.60)m L、异体血输注量(586.40±148.50)m L明显低于C组急性失血量(423.00±112.40)m L、异体血输注量(1076.10±286.40)m L,三组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术后自体血回收及单纯术后自体血回收均可减少异体血输注,且前者减少术后急性失血量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的消毒方法。方法对两种水处理系统的消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氧化电位水消毒的方法可使有效氯浓度低于次氯酸钠,消毒达到一样的效果,护士省时省力,可节约大量反渗水。结论用氧化电位水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消毒可以杀灭各种细菌,确保透析水的质量,从而提高透析的质量。同时氧化电位水安全、可靠,有利于环保,有利于护士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我部利用C57BL/6小鼠在半屏障系统环境设施条件下进行剖腹产术。采用触诊法、推算法判断妊娠小鼠分娩期获得剖腹产仔鼠成活率分别为89.52%、91.75%.两种方法结果十分接近,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认为触诊法对半屏障系统下清洁级剖腹产小鼠分娩期的判断更为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双J管管壁结石形成的基本情况,探讨分析双J管管壁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2~7月在我科因上尿路结石接受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共84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使用电脑体式显微镜观测双J管管壁结石形成情况,对临床资料与管壁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J管平均留置时间(17.0±6.0)d,67例(79.8%)双J管形成管壁石膜。石膜形成组较未形成石膜组更年轻〔(44.9±11.5)岁vs.(54.4±12.6)岁,P=0.004〕;尿蛋白阳性患者的管壁石膜形成率更高〔62/73(84.9%)vs.5/11(45.5%),P=0.002〕;尿路感染阳性者较阴性者石膜形成率高〔26/28(92.9%)vs.41/56(73.2%),P=0.035〕;血尿阳性者较阴性者石膜形成率高〔67/80(83.8%)vs.0/4,P=0.001〕。不同性别、双J管留置时间、血清钙、无机磷、尿酸、尿pH、结石类型之间石膜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5例双J管管壁结石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发现与原发结石成分完全一致。Logistic回归发现石膜形成与低龄和尿蛋白相关(P<0.05),与血尿和尿路感染无关(P>0.05)。结论影响管壁石垢形成的因素众多,尿蛋白阳性和低龄是双J管表面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