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积极降脂,有效防治冠心病--从指南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平 《临床荟萃》2006,21(2):79-81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一般是指血清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血脂异常也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主要指血清总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已证实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密切。现就如何依照血脂异常的治疗指南处理药物治疗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血脂异常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医学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关系密切。我国血脂代谢异常防治指南将血脂异常分为:高胆固醇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四类,并将以往的降脂药物也改称为调脂药物。临床上调脂治疗是设法使血中过高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降低,使过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以期达到防治心脑血管病的目的。血脂,尤其是血清胆固醇浓度除受遗传、性别、年龄等不易改变的因素影响外,还与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甘肃定西地区血脂异常流行状况,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定西地区20~74岁5年以上的常住人口1 702例,并发放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诊断标准,评估甘肃定西地区受检人口血脂异常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甘肃定西地区血脂异常的总体患病率为37.0%,其中男性44.1%,女性30.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χ2=27.86,P=0.00)。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病率分别为23.0%、4.0%、16.5%和4.5%。性别和肥胖程度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甘肃定西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性别、肥胖程度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部分职业人员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上海市职业人群血脂水平状况,分析其性别差异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检测3068名职业人员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3068名职业人员中血脂异常检出率为17.05%,其中男性为12.03%,女性为5.02%。结论上海市职业人群血脂异常明显偏高,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血脂异常的发生有逐年增加和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周口地区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及其血脂异常患病率。方法:对地区1158例成人空腹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体血脂异常率59.1%(684/1158),男性63.3%(580/916),女性43.0%(104/242);合适水平者40.9%。结论:周口地区成人中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并且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男女性别间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颈动脉硬化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颈动脉硬化组和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I℃)、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参数.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TC、TG、LDL-C、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患者中存在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血脂异常为糖尿病剩留血管风险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更应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正常,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较低这种特异血脂异常,本文综述糖尿病剩留血管风险近年研究,提高对糖尿病剩留血管风险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空腹血脂水平的调查,了解安宁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及高血脂的患病率。方法应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体检人群的空腹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结果TG、TC、LDL-C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结论安宁地区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男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血脂研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评估和防控方面取得众多进展,国内外血脂防治指南指出胆固醇是AsCVD核心致病性危险因素,并且在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主要靶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全面的血脂管理要求,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荐。该文整合了近年血脂领域在LDL-C、non-HDL-C和ApoB100临床研究和指南推荐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0.
血脂异常的临床防治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虽然尚低于多数西方国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平均血脂水平正逐步升高。现就血脂异常的防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肪肝发生与血脂水平的关系,为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3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62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检测。结果 (1)脂肪肝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脂肪肝组血脂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TC、LDL-C是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对于辅助脂肪肝确诊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力平脂对高脂血症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脂主要指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血脂检查常用指标主要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南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维吾尔族人群血脂异常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人群血脂异常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地区≥18岁的维吾尔族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主要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分析该人群血脂异常的分布特点,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4 504人,该人群总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0.84%,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患病率为46.65%,其次为高甘油三酯(TG)血症(12.79%),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3.46%),高总胆固醇(TC)血症患病率最低,为1.18%,年龄标化率分别为49.41%、45.87%、11.47%、2.98%和0.95%。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是女性的1.56倍(OR=2.56,95%CI:2.22 ~ 2.95),超重(男:OR=1.52,95%CI:1.16 ~ 1.98;女:OR=1.55,95%CI:1.27 ~ 1.89)、肥胖(男:OR=3.15,95%CI:2.16 ~ 4.61;女:OR=2.09,95%CI:1.69 ~ 2.60)、腹型肥胖(男:OR=2.01,95%CI:1.53 ~ 2.65;女:OR=1.78,95%CI:1.43 ~ 2.22)及女性糖尿病(OR=1.64,95%CI:1.27 ~ 2.12)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增加。 与女性体质指数(BMI)<24 kg/m2相比,男、女性超重、肥胖者血脂异常患病率随BMI逐渐增加(χ2=384.69,P<0.001),男性超重(OR=5.55,95%CI:4.03 ~ 7.63)、肥胖(OR=11.77,95%CI:7.94 ~ 17.45)使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增加更为显著(P交互=0.030),且该人群低HDL-C血症的患病风险也显著增加(P交互=0.039)。 结论 该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以低HDL-C血症为主。 体质指数与性别间对于血脂异常及低HDL-C血症患病率增加具有显著协同作用。 应重点关注超重、肥胖、腹型肥胖者,特别是男性超重、肥胖人群的血脂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与糖尿病患病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现况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 479名年龄≥18岁的天津市居民进行相关研究,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关系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发生血脂异常的天津市成年居民患病率为30.65%,其中总胆固醇(TC)边缘升高率为22.73%,升高率为7.08%;甘油三酯(TG)边缘升高率为12.75%,升高率为14.1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边缘升高率为18.9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率为15.61%;糖尿病患病率为13.31%,其中TC边缘升高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8.47%,TC升高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7.76%;TG边缘升高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9.26%,TG升高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30.55%;LDL-C边缘升高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6.88%;HDL-C降低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8.45%。 研究人群的TC、TG和LDL-C均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关系(r=0.210、0.353、0.109,均P<0.001),HDL-C与空腹血糖之间是负相关关系(r=?0.069,P<0.001)。 血脂异常是天津市成年居民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95%CI)为2.28(1.89~2.75);TC升高、TG升高和HDL-C降低是天津市成年居民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1.68(1.25~2.26)、2.88(2.32~3.58)、1.38(1.10~1.75);TC边缘升高和TG边缘升高是天津市成年居民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1.27(1.03~1.57)、1.66(1.28~2.15)。结论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密切相关,随着血脂水平的升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逐渐升高,应对血脂异常和糖尿病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8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存在多种血脂异常,我科应用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参照1998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全部为符合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低脂糖尿病饮食、降糖治疗及停服降脂药物1个月后检测血脂,其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未达标者即入选。具体标准:血总胆固醇(TC)〉5.2 mmol/L、甘油三酯(TG)〉1.7 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mm o 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共入选病例86例,男53例,女33例,年龄50~75岁,除外肝肾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引起的血脂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体检职工的血脂检验结果,了解导致职工血脂异常的相关原因,以便针对性地制订相关健康教育对策,有效预防疾病。方法以500例体检职工为研究对象,在空腹条件下,抽取上臂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0例体检职工中,有152例检测出高脂血症,占总数的30.4%,男性职工血脂异常率为34.7%,女性职工血脂异常率为24.4%。从年龄段看,≤30岁组的血脂异常率最低(12.9%),>45~50岁组的血脂异常率最高(45.8%),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职工血脂异常率有差异,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将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引起CHD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血脂异常最为重要。一系列临床试验证实冠心病的预防可从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入手。胆汁酸是胆固醇分解的终产物。血清中胆汁酸含量的高低能够反映人体胆固醇代谢能力的高低,因此研究改变胆汁酸在血清中含量的方法对于治疗CHD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相似文献   

18.
血脂第7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各国或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指南(ATP Ⅲ)于2001年正式发表。本文重点介绍ATP Ⅲ。  相似文献   

19.
王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1):4153-4154
我们2002—01~2004—06对在本院体检及住院的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卒中患179例进行了血脂检查,并对血脂检查结果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估血脂异常与上述疾病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调查发现,中国人群血清脂质水平和异常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特点是城市显著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