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浊毒致病论与现代中医病因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医家提出了浊和毒的致病概念,现代中医学家将浊毒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类,并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利用浊毒致病论中浊为阴邪,毒为阳邪的基本致病概念,将浊毒致病论与传统中医病因学和现代病因学相结合,论述了浊毒致病论的新含义,认为浊毒致病论可以成为现代中医病因学的基础理论,对临床诊治疾病和发展现代化中医中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脂浊致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医家一直把脂浊归入痰浊的范畴。但痰的广义甚广,随着疾病谱的改变诸如高脂蛋白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用痰浊理论去分析脂浊相关病证,往往显得能力不足,科学性不强,从而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的提高。以广义的痰浊理论去研究脂浊病证显得过于宽泛和笼统,因此把脂浊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来研究显得必要和迫切。文章正是依据这个需要,把脂浊的概念从痰浊大概念中剥离出来,辨证看待二者关系,并从脂浊形成的原因、性质和致病特点、脂浊致病与脏腑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以及提出脂浊致病的辨证施治在现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脂浊致病的提出对于丰富中医病因学说、防治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现代病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浊毒致病理论初探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人民的生活节奏、饮食习惯、社会压力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现代病也应运而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不少医家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与研究成果,逐渐认识到浊毒致病的广泛性.目前一些时髦的难治病,如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的发生都与浊毒的存在有关.历代文献虽对浊毒有所记载,但有关浊毒的说法多散见于各类文献的片断描述中,且往往流于症状或病因的记录.对浊毒的系统论述则不多见,缺乏较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所以对"浊毒"进行整理探讨,可以丰富中医病因学理论体系,有利于提高对难治病的生理病理认识及指导临床实践.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对帕金森病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梁健芬结合临床提出肝肾虚损、浊毒内蕴为帕金森病辨证之机要,基于帕金森病本虚标实病机,把握住浊毒在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地位,采用"化浊解毒"法辨治帕金森病,能有效缓解或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机体自身内在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使机体更趋于自稳状态,从而恢复自身或达到一个新的排毒稳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浊毒理论是国医大师李佃贵提出的一个新的中医理论体系学术观点,广泛适用于现代慢性重大疾病临床辨证论治和亚健康人群“治未病”的养生防病。作者复习脑病有关中医“清浊学说”理论基础,除现代医学对器质性脑病本质病理特点外,还说明包括精神障碍功能性脑病的“胺毒”即是“浊毒”性质的概念范畴,探讨中医脑病学科范围和病理机制,试图找出中、西医脑病有机结合点,提出建立“浊毒医学”临床体系的设想,并结合分析当前老年脑病医养和慢性病爆发性增长形势与机遇,建议将浊毒理论运用到现代中医脑病等各临床学科,是浊毒理论发扬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浊毒论     
毛宇湘 《环球中医药》2012,5(7):520-522
毒邪致病理论,是中医学特有的、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之一,浊毒作为毒邪的一种,历代医家鲜见论述.浊毒既是一种致病因素,也是一种病理产物.浊毒之病理特性兼"浊"、"毒"两者之长,胶固难解,其致病更加广泛、凶险、怪异、繁杂、缠绵难愈、变证多端,甚至转为重症坏病,具有"易耗气伤血、入血入络;易阻碍气机、胶滞难解;易积成形、败坏脏腑"的特点.浊毒侵犯人体后蕴蒸缠结导致体内的"浊毒化"过程,形成浊毒证特有的临床症候.治疗浊毒是"化浊毒"的过程,要化浊解毒同时进行,给浊毒以出路,使浊毒尽快排出,以减少对机体的损害,同时截断浊毒的生成,断其浊毒生成之源,使机体尽快恢复健康.对浊毒的认识与研究,是新认识,新理论.本文提出了解决许多疑难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新途径,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投入的中医药事业费逐年增加,“九五”期间国家对中医药的科技投入为1.30亿元,“十五”增加到6.45亿元,“十一五”以来,我国在科技投入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央和地方投入预计超过30亿元。这些变化,对于中医药的发展,的确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浊毒致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金仓 《河北中医》2013,(5):671-672
浊毒学说是李佃贵教授提出的全新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浊毒学是研究中医浊毒学说及其应用的临床学科,引领当今学术潮流。何谓浊毒?毒者,所谓能害人者也;浊者,非清之物也。统而论之,凡非清且又能害人者即为浊毒。何谓郁?郁者,情志不畅达之谓也。临床所见"浊毒致郁"、"郁生浊毒",二者常相兼并见,互相影响。笔者深  相似文献   

9.
浊毒浅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有关"浊"和"毒"的概念上迄《黄帝内经》,下至明清民国时期,医学文献均分别有散在论述。李佃贵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浊毒并称,提出浊毒理论。认为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多种病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正常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浊毒致病有3个特点:(1)黏滞难解,易阻遏气机;(2)入血入络易伤气阴;(3)气血失调易瘀易积。浊毒为患所造成的病证,属于浊毒证,是指以浊毒为病因使机体处于浊毒状态从而产生特有临床表现的一组或几组证候群。临床常表现为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常伴有颜面晦浊、黯滞、少泽,大便黏腻不爽,小便黄,舌质黯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等脉证表现。因此,概括来说,浊毒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浊毒证则是广泛存在于多种疾病中的病理状态。浊毒学说是研究浊毒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学说。浊毒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与浊毒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辨证论治规律的应用理论体系,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浊毒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规律,对完善中医学术理论、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并提高多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病症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完善浊毒理论体系,扩大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本刊将从2010年1月号起开辟"浊毒证治研究"专栏,欢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踊跃投稿,共同探讨、研究浊毒理论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论毒邪在肾脏病中的致病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邢济臣,池勇,路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吕晓星通河县人民医院张力,张文汇“毒”是历代医家所公认的一种致病因素,包括能够对机体产生毒害(或毒性)作用的各种致病物质。“毒”有内、外毒之分。外毒是指由外...  相似文献   

11.
干燥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记载,大多数医家将此病归为"燥证"范畴,本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本论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病专方、针灸治疗等方面对本病进行综述,指出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具有一定优势,同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析了中药注射剂的中西药归属定位问题和中药注射剂的辨证使用。  相似文献   

13.
符彬  刘贵云 《中医药导报》2006,12(12):90-92
文章综合介绍了目前小儿肺炎的常用中医药治法。包括基本方与自拟方的运用、辨证分型论治、中药制剂的使用、西药配合中药外治、雾化吸入、中药灌肠等,显示治疗途径较多。但目前临床疗效报道多,相关实验研究少。  相似文献   

14.
认知科学是当今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内容包括知觉、学习、记忆、推理、语言理解、注意、情感和统称为意识的高级心理现象,目标是实现人类的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提升智能和技能水平。本文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研究中医需在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认知逻辑学等认知科学的大背景下进行,以丰富中医研究的思路,希望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异常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根据症状分属于中医"腹痛"、"泄泻"或"便秘"等病症的范畴。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IBS中医药治疗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中医药在IBS的临床治疗上已经形成了中药汤药、中成药、针灸、中药灌肠、推拿、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等多种措施并用的治疗方法体系,其中又以中药汤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主体。在中药汤药治疗中,以自拟方、传统方药化裁、以法论治及辨证论治为主。在对具体证型及治法的分析中,理脾类与调肝类在IBS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肝脾同治是IBS疾病治疗的重要特点,反映了肝脾不和为IBS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Mellitus,PDM)又称为糖调节受损(Impaired sugar regulation,IGR),是正常糖代谢发展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具有不稳定性和可逆性,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的中医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玉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2):111-112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例噎膈(食管癌)患者,分4个证型治疗:痰气交阻型12例,采用理气化痰,开郁散结法;气滞血瘀型24例,采用理气活血,祛瘀散结法;津亏热结型18例,采用滋养阴液,清热散结法;气虚阳微型6例,采用健脾益气,温阳散结法。以上各型方药均:1剂/d,水煎服。另外,合理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总结中医治疗食管癌的理、法、方、药。结果:60例患者,治愈4例(6.7%),好转49例(81.7%),未愈7例(11.7%),总有效率88.3%。平均住院15天,吞咽困难明显改善,只能进食全流者均可进食半流,而只能进食半流者多数可进食软饭;进食后均无呕吐发生;27例胸骨后疼痛者有18例已无疼痛,余9例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存活均大于1年。结论:针对食管癌不同分期给予相应治疗及术后针对本虚治疗是预防复发转移的关键。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提高,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痛经是由于情志所伤、六淫为害、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导致冲任受阻,出现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的小腹疼痛。痛经被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本文主要探究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辨证治疗,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为原发性痛经,中医学称为经行腹痛,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几年内,占痛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探讨过量服用药物中毒从三焦辨证论治之思路。将过服用药物致中毒从三焦分治,兼有侧重,上焦病证重用"清"法,中焦病证宜用"和"法及"下"法,下焦病证则"清""补"兼施,"祛邪为主,扶正为辅"贯穿始终。中西结合治疗药物过量中毒,能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例Cronkhite-Canada综合征患者用中医方法治疗。结果:其症状缓解程度难令人满意,总体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