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女性人群子宫内膜癌(EC)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年1月-2007年12月邯郸市285医院健康体检的女性(包括在职和离退休)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入选标准的19 941例组成观察队列。根据是否有MS,将观察对象分为MS组(5 862例)和非MS组(14 079例)。随访期间观察研究对象EC的发生情况,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C发生的因素。结果 (1)MS组的绝经后女性、高体质指数(BMI)、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吸烟者、高尿酸(UA)、高C反应蛋白(CRP)所占比例均高于非MS组,而高收缩压(SBP)、高舒张压(DBP)、高血糖、体育锻炼程度、饮酒者、结婚所占比例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24.90、1 760.33、3 904.55、936.72、439.85、45.57、434.88、719.24;3 957.30、2 268.89、2 608.89、163.99、97.42、215.85,P<0.001)。(2)随访时间为1~8(6.99±0.42)年,随访期内共发生EC 45例,MS组EC累积发病率(211/10万)高于非MS组(16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均P<0.05)。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S组发生EC的风险是非MS组的2.36(95%CI:1.23~4.52)倍。结论 MS是女性人群发生EC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0年2月间某院治疗子宫内膜癌的300例患者,将随访中发现的133例患者选为复发组,其他167例患者为未复发组。对复发组及未复发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方式、组织学分型、病理学分型、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腹腔细胞学等多方位的对比,以此总结两组的不同,得到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在300例参与研究的子宫内膜癌病例中,133例术后复发,复发率44.33%。复发组中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占65.41%,而手术治疗+放、化疗的患者占34.59%;复发组中G1的复发率为21.05%,G2的复发率为24.06%,G3的复发率为54.89%;内膜样腺癌患者复发率84.96%%,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复发率3.76%,浆液性腺癌患者复发率5.26%,透明细胞癌患者复发率6.02%;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复发率为37.59%,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复发率为62.41%;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占63.91%,阴性患者占36.09%;腹腔细胞学阳性患者占67.67%,阴性患者占32.33%。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复发与患者的治疗方式、组织学分型、病理学分型、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腹腔细胞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注意。  相似文献   

3.
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0年12月~200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收治的189例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合并症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手术病理分期、不同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有无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结果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业意义;有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结果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组织学分级与肌层浸润深度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病理类型、组织学低分化、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期别晚是提示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由于其导致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大幅增加而日益受到关注。MS代表着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聚集状态,包括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紊乱和血压、血糖、致炎性因子和致凝血因子水平升高等。为对MS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合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对MS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复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3至2008年收治入院,手术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38例,与同期经治无代谢合并症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及对照。分析两组患者在复发及生存率等方面差异,以及死亡病例及死亡原因的不同,并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结果代谢综合征不是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在5年生存率上无明显差异,但死亡率较无合并症患者升高,且死于合并症患者多于死于肿瘤患者。结论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在子宫内膜癌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死于合并症几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子宫内膜发生的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年龄为58岁~61岁.占女性癌总数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几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年龄趋向年轻.由于当前妇女病的普查普及,与宫颈癌相比,子宫内膜癌已趋于接近甚至超过。  相似文献   

7.
肥胖增加发病危险 肥胖,特别是绝经后肥胖,明显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体重大于90千克与小于60千克的妇女相比,其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度高出17.1倍;体重超过正常的15%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可增加3倍。值得注意的是,晚年肥胖及矮胖型身材更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驻京某部机关干部的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情况,为MS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体收集调查人群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等数据,按照年龄分为5组,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MS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最高的代谢异常。结果调查人群的MS发病率(20.31%)明显高于中国大、中城市和乡镇20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14%),以46~55岁组患病率最高,MS各组分中以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94.19%)最高。结论该人群MS患病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应以46~55岁组的在职干部为重点控制人群,以控制体重为防治重点,采取针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武汉市女性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该院进行子宫内膜癌症状筛查的1 00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症状进行筛查,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的个人资料进行统计,使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人附睾蛋白4 (HE4)、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 (CA125)、糖链抗原199 (CA199)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对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因素与发病情况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5岁以上的人群、50岁之后绝经的人群、有恶性肿瘤家族病史的人群、12岁之前月经初潮的人群患病率较高,有妊娠史的人群大专及以上人群子宫内膜癌患病率较低(P0. 05);体质指数(BMI)≥25 kg/m~2、有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子宫内膜癌症状患病率相对较高(P0. 05);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群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较低(P0. 05); HE4、CEA、CA125、CA199及AFP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较高(P0. 05);年龄、BMI、恶性肿瘤家族病史以及HE4、CEA、CA125、CA199及AFP高表达等因素均为子宫内膜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BMI、恶性肿瘤家族病史以及HE4、CEA、CA125、CA199及AFP高表达等因素均为子宫内膜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这些因素的女性需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为子宫内膜癌症状的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河北省成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流行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2017年7月至9月进行的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析河北省成人MS流行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6491名20Symbol~A@80岁成人,1300人患有MS,其患病率为 20.03%(标化率:16.51%),男性为 24.57%(标化率:21.86%),女性为 17.05%(标化率:13.52%),汉族人为22.48%(标化率:18.86%)和满族人为 16.38%(标化率:12.9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龄是MS的危险因素,女性、满族、文化程度较高者和重体力劳动者是保护因素。结论 本研究表明,河北省MS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男性、汉族、文化程度低、轻体力活动者。该结果为MS预防和治疗的循证决策提供基本信息,以便决策者可以采用精准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查恶性肿瘤,为其病因、发病机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6 050例,年龄在20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53.0±3.4)岁。其中男3 826例,女2 224例,男女比为1.7∶l。按代谢综合征(metaholic syndrome,MS)诊断标准分为MS组与非MS组,MS组再分为肿瘤组与非肿瘤组,比较两对应组间MS各组分的数据,分析MS各组分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符合MS诊断标准986人,患病率为16.3%(986/6 050)。发现肿瘤患者43人,占MS人群4.36%(43/986)。肿瘤组MS各组分明显高于非肿瘤组(P<0.05)。腰围、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与肿瘤相关(P<0.01),其中腰围、TG、和FPG是肿瘤的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因素。结论伴发MS组分可能与肿瘤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中华糖尿病学会(CDS)诊断标准及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NCEP-ATPⅢ)的诊断标准在无锡人群的适用性及异同。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无锡市社区20岁以上人群10 833人进行现况调查。分别采用三种标准诊断MS的患病率和一致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锡市社区人群IDF、ATPⅢ和CDS的MS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7.33%、35.78%和20.33%。IDF标准诊断的MS患病率女性(20.90%)高于男性(17.03%)(P<0.05),ATPⅢ标准男女没有差异(P>0.05),而CDS标准男性(15.76%)高于女性(12.02%)(P<0.05)。以IDF与ATPⅢ符合率较高为91.46%,Kappa值为0.81。结论从预防疾病的角度出发,采用ATPⅢ标准更易早期发现心血管病、糖尿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1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必要性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2年美国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为47130例,占女性恶性肿瘤总数的6%;发病率居美国女性恶性肿瘤第4位(前3位分别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妇科恶性肿瘤第1位;死亡病例为8010例,占美国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3%,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8位。在美国,反对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的理由主要是:①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上升趋势,仅次于子宫颈癌.而5年生存率却逐年下降[1].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也更趋于年轻化[1],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流行病学显示子宫内膜癌与代谢综合征、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药物激素、月经史与生育史、吸烟与饮酒、饮食保健品等作用因素有关,本文针对以上提及的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临床医生对具有子宫内膜癌发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予以早期关注。1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是子宫内膜癌三联征,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在美国,子宫内膜癌每年的新发病例估计有40000例,死亡病例有7000例。虽然其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女性,但有25%的患者为绝经前女性,且其中有3%~5%发生在40岁左右甚至更年轻时期。年轻妇女EC的年龄界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部分学者认为年龄≤40岁的EC患者为年轻妇女EC,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年龄≤45岁者为年轻妇女EC。由于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有不孕、不育史。因此,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仍有可能保留其生育功能、生理功能,以及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后给予激素替代治疗以改善其生活质量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临沂市成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多级抽样法抽取30岁以上的I临沂城镇居民1883人,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胆固醇亚组分(HDL2-C、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结果BMI≥25kg/m^2组MS的发生率为20.9%;BMI(25kg/m^2组为5.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重与肥胖组的MS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超重与肥胖组血清FBG、Fins、TCH、TG、LDL-C、VLDL-C显著增高;BMI与TCH、TG、LDL-C、VLDL-C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HUA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调查饮食和疾病史,检测生化指标,测量一般身体指标。结果多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BMI、收缩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血糖、啤酒和海鲜摄入、血脂异常病史与HUA及HUA合并MS的危险性升高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中度锻炼、蔬菜、豆类摄人被证实为两组不同疾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高血尿酸水平在MS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应针对HUA和MS之间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广东深圳居民代谢综合征与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关系,为制订膳食营养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15岁常住居民3 498人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协会推荐的标准.结果 调查人群MS患病率为7.20%(252/3 498);男性MS患病率为9.42%( 146/1 550),高于女性的5.44%( 106/1 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43,P<0.001);15~,45~,60~69岁MS患病率分别为3.84%、12.50%、21.37%,MS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x趋势2= 148.53,P<0.001);15岁~组和45岁~组男性MS患病率均高于同年龄段女性,≥60岁的女性MS患病率超过男性;深圳居民MS患者的钠、铁、锰摄入量明显高于非MS患者(t-- 2.92,t= 2.91,t= 1.98,均P<0.05),而视黄醇的摄人量明显低于非MS患者(t= 1.8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膳食维生素B2、维生素E和铁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膳食影响因素.结论膳食营养素的摄入与深圳居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关;采取针对性的膳食营养干预对预防和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蓝莉  张莉萍  苏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1-12,15
[目的]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某院2002~2010年收治的86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时收集86例同期体检无子宫内膜癌的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对雌激素水平、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绝经年龄、哺乳年龄及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雌激素水平、绝经年龄为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危险因子。而初次哺乳年龄、生育史为保护因素。[结论]重视高危因素,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早诊断子宫内膜癌,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