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高浓度氯化钾微泵大静脉注射治疗低钾血症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做好护理。方法对我院50例低钾血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分组给予微泵大静脉补钾和传统静脉滴注补钾,区别补钾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补钾后4h、8h、16h血清钾水平均差是否有显著性。结果采用微泵大静脉推注补钾并发症发生率和补钾后4h、8h血清钾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泵静脉推注补钾见效快、并发症少,明是优于静脉滴注补钾。  相似文献   

2.
张媛媛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24-182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低钾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42例,对照组(西医组)42例,在治疗前及治疗以后每4 h抽取静脉血测血清钾1次,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血钾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以及治疗8 h后的疗效情况。结果患者肌力及血清钾恢复正常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肢体肌力、血清钾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8 h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低钾血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对照组,治疗组低钾血症得到更迅速安全地纠正,缩短了疗程,减少了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低钾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诊断指标是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补钾方法是10%氯化钾液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中稀释后,缓慢静脉滴入.我科在补钾时用微泵输液代替普通输液,效果显著,现将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浓度氯化钾微泵注射治疗老年重度低钾血症的疗效。方法老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补钾,试验组行高浓度氯化钾微泵注射治疗,不同的方法补充氯化钾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泵注射高浓度氯化钾治疗老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化钾微泵注射治疗低钾血症的方法及近期效果。方法:收集我科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治疗低钾患者8例,采用10%KCI 50ml微泵注射,给药速度10ml/h,4小时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果:给药过程中须每小时查血钾一次,一般4小时后血钾浓度可恢复到3.5mmol/L以上,患者呼吸平稳,神经、肌肉应急性增强,四肢肌力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由于10%KCI溶液对静脉有较大的刺激性,常会出现输液过程中的局部疼痛现象,为减少患者的痛苦,微泵给药时宜选择较粗的静脉,有利于疼痛症状的减轻。通过精心护理,患者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的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血清钾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近 2年来 1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最初、2 4h、4 8h以及 4 8h以后的血清钾浓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最初有明显的血钾降低 ,随着时间延长血钾逐渐回升。结论 早期血钾的下降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钾血症的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0例肝硬化速水合并低钾血症患者给予微量泵补钾。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及家属表示满意。结论:肝硬化腹水病人应用微量泵补钾的方法能短时间内纠正严重的低钾血症,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低于3.5mmol/L的状态。引起低钾血症的疾病有:长期大量腹泻、肾小管疾病、原发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而胰岛素抵抗是指为使胰岛素的生理效应正常进行,需要超常剂量的胰岛素。低钾血症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补钾能纠正胰岛素抵抗。引起低钾血症的疾病与胰岛素抵抗常见的能引起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9.
低钾血症临床上较为常见,一般用氯化钾稀释成3%后静脉滴注治疗,但经常遇到心力衰竭合并低钾血症者,一方面心力衰竭不允许大量补液,另一方面按照常规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需要大量补液,二者非常矛盾。近年来,笔者受微泵静脉注射心血管药物的启发,采用微泵静脉注射氯化钾[1],在临床  相似文献   

10.
低钾血症临床上较为常见,一般用氯化钾稀释成3%后静脉滴注治疗,但经常遇到心力衰竭合并低钾血症者,一方面心力衰竭不允许大量补液,另一方面按照常规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需要大量补液,二者非常矛盾。近年来,笔者受微泵静脉注射心血管药物的启发,采用微泵静脉注射氯化钾,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低钾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79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研究患者发生低钾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结果:79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低钾血症发生率为10.1%,其中37.5%的低钾血症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低钾血症与其临床用药方法、住院时间、季节以及饮食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和年龄等因素无关(P0.05)。经临床对症治疗,8例发生低钾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钾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病死率为0.0%。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需医护人员及时检查、及早发现患者血钾异常情况,改善或调整相关影响因素,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辅助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将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常规补钾,治疗组30例在常规补钾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定时复查患者肌力、血钾浓度,观察比较两组血钾浓度、肌力恢复速度.结果:治疗组血钾及肌力恢复速度较快,与对照组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静脉补钾时加用黄芪注射液能提高血清钾浓度及肌力恢复速度,缩短补钾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认识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确诊为dRTA并低钾呼吸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可因严重低血钾致呼吸肌麻痹。本组中10例及时补钾及呼吸机治疗四肢瘫痪恢复,自主呼吸恢复;1例因补钾不及时出现心室纤颤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应提高对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重度低钾血症致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患者可应用电子微泵深静脉持续静脉泵入高浓度氯化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对25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补心气和滋心阴口服液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心功能级别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的每分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有明显提高。提示该药可增强冠心病患者心脏的泵功能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低钾血症的不同补钾途径及相关护理进展,包括口服补钾、静脉补钾、雾化吸入补钾、保留灌肠补钾、连续性血液净化补钾,认为如何合理联合使用多种补钾途径及补钾过程中加强监护和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类患者常合并胃肠功能紊乱,加之利尿剂的应用,易引起低血钾的发生,严重的低血钾患者常常因呼吸肌麻痹及心律失常危及生命。过去多通过静脉输液及口服补钾的方法纠正低血钾,但由于这类患者需要限制过多的液体短时进入,纠正低血钾时间较长。本院通过微泵补钾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高钾血症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心电图对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高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改变和血清钾测定存在一定的差异,肾功能不全所致排钾困难有较好的一致性,而细胞内钾外移所致的血清钾升高无心电图改变。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升高,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递增,合并多种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会加重心电图改变。结论高钾血症的心电图改变比血清钾测定更具有临床价值,是一种简单、快速诊断高钾血症的重要检查方法,对预后的判断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急诊、ICU 收治的急危重病人常伴有不同的电解质紊乱,其中严重低钾血症是最常见而且必须及时处理的并发症,常规的补钾方法因受制于某些因素而不能取得良好疗效.我们根据具体情况经中心静脉置管使用微量泵注射10%的氯化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持续微泵联合阿托品与氯解磷定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将5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间歇性静脉推注阿托品和氯解磷定,观察组患者给予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和氯解磷定,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及氯解磷定使用剂量、CHE恢复时间、血糖浓度水平稳定时间、APACHEⅡ评分及IgA水平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应用持续微泵联合阿托品与氯解磷定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能明显改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微量泵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3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应用微量泵输注小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胰岛素,观察2组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微量泵输注胰岛素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单,适用于基层医院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