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1989~2002年经胃镜检查并手术证实的早期胃癌84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小胃癌检出率为7.65%,其中,一点癌4例,小胃癌25.59%内镜下平坦、隆起、凹陷等各类型及组织学类型的分布与文献相似。结论微小胃癌检出率的高低可以反映胃癌早期诊断与研究水平,内镜检查时宜注意病变区和相邻粘膜的辨认及全貌观察,才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198 8~ 1997年 ,我们通过内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早期胃癌 4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 49例 ,男 36例 ,女 13例 ;年龄 30~ 78岁 ,平均 5 3.2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34例 (6 9.4% ) ,腹胀 30例 (6 1.2 % ) ,食欲不振 2 4例 (4 9.8% ) ,消瘦 15例 (30 .6 % ) ,黑便 14例 (2 8.6 % ) ,上腹部压痛 38例 (77.6 % )。1.2 内镜检查结果1.2 .1 癌灶部位 癌灶位于胃窦部 18例 ,其中 1例有 2个癌灶 ;胃体部 15例 ,其中 1例有 2个癌灶 ;胃角 6例 ;贲门胃底部 10例。1.2 .2 癌灶大小 ≤ 0 .5 cm者 2例 ,0 .6~ 1.0…  相似文献   

4.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及治疗进展葛莲英(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室南宁530021)早期胃癌是指癌细胞浸润局限于胃粘膜下层,而不管其浸润范围及有否淋巴结转移。近几年来,由于内镜的发展和普及,使得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愈来愈高,有的国家甚至高达50%[1]。...  相似文献   

5.
6.
早期胃癌的内窥镜诊断63例分析大丰县人民医院任世银关键词早期胃癌,内窥镜诊断中图号R735.2本文就我院1981年至1992年收治的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分析,对其内窥镜诊断价值作如下初步报告。1临床资料本组中男51例,女12例,男...  相似文献   

7.
冯业全  陈雪  陈万宁  杨清清  刘倩 《重庆医学》2012,41(25):2626-2627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94例,根据不同内镜检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04例行亚甲蓝色素内镜检查的为实验组,对照组90例行普通胃镜检查,比较亚甲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腺上皮肠化、不典型增生及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腺上皮增生和腺瘤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更高,有助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及诊断,具有方法简单、安全、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发病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 ,其预后与癌浸润的深度有关。据统计早期胃癌手术后 5年存活率 :粘膜层癌为10 0 % ,粘膜下层癌为 90 % ,固有肌层癌为 70 % ;浆膜下层癌为 5 0 % ,浆膜层癌为 70 %~ 40 % ;无淋巴结转移者为 80 % ,远处淋巴结转移者为 2 3% ,有远隔脏器转移者几近于零。可见提高胃癌预后的关键 ,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1 早期胃癌的定义和分型  早期胃癌是指癌细胞浸润仅局限于胃壁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者 ,不论其范围大小 ,有否淋巴结转移。这是日本胃肠道内镜学会 196 2年制定的标准 ,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9.
内窥镜对早期胃癌的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100050)于中麟自消化内镜问世以来,使胃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发现早期胃癌使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95%以上。可以说采用传统的外科疗法已完全达到根治的目的,有何理由还要开展内...  相似文献   

10.
胃平滑肌瘤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内镜诊断早期胃癌29例的体会万益胜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医院(430081)关键词肿瘤/诊断,胃,内镜笔者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977年开展胃镜工作以来经活检和术后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earlygastriccancer,EGC)29例,并结合工作体会对EGC...  相似文献   

12.
13.
早期胃癌的双对比造影诊断:附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明 《青海医药杂志》1996,26(10):20-21
早期胃癌的双对比造影诊断(附11例分析)西宁钢厂职工医院徐明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肿瘤的首位[1]。近十几年来胃肠双对比造影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胃镜的问世,提高了早期胃癌的诊断[2]。我们采用双对比造影(DC)法,并经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小胃癌及微小胃癌51例。方法用低张胃双对比造影结合内镜检查进行诊断。结果本组20例均于内镜检查前先做胃双对比造影,12例诊断为小胃癌,3例疑系早期小胃癌。25例X线检查在内镜检查后其中12例并经活检诊断为癌之后进行,与内镜对照均找到病灶。根据25例X线表现,10例诊断为小胃癌,5例诊断为早期胃癌,3例可疑胃癌,2例误诊为糜烂性胃炎,5例误诊为良性小渍疡。6例内镜活检诊断为早期胃癌,未做X线检查。结论低张胃双对比造影是检诊早期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25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有胃黏膜病变的病人纳入该研究。采用FICE对病变进行胃小凹及黏膜微血管形态观察,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分析胃小凹及黏膜微血管与病理组织学关系,明确早期胃癌FICE下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特点。结果胃癌组胃小凹呈E型、F型,且E、F型胃小凹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Ⅲ型、Ⅳ型血管改变,早期胃癌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Ⅲ型血管改变,黏膜层癌与黏膜下层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型血管改变黏膜层癌与黏膜下层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小凹呈E、F型,特别是F型改变及Ⅲ、Ⅳ型胃黏膜微血管改变是早期胃癌FICE下特征性改变。应用FICE对胃黏膜病变处胃小凹及微血管观察,利于指导靶向活检,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2月2005年12月225例确诊的胃癌病例,探讨胃癌发病率与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肿瘤的发生部位、分型和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