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回顾该院的血培养病原菌检出情况以及污染菌的判定分析,了解该院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并证实开展双侧双瓶采血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方法,能有效提高阳性率和血培养污染菌的判定。方法对该院2010年7~12月的1 121份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病原菌分布,对部分患者开展双侧双瓶采血检测,以血培养中最常见的污染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例,评价该方法对血培养污染菌判定的价值。结果血培养阳性检出率为10.0%,主要检出菌种为大肠埃希菌,占25.0%,临床分布和时间分布显示为散发,未见院内感染趋势。其中采用双侧双瓶采血检测的血培养标本98例,阳性检出率达22.5%,高于单侧单瓶采血(9.6%),其中检出CNS的比例为22.7%,双瓶48h内同时检出CNS仅为4.5%,而单瓶检出占18.2%,提示临床CNS可能为污染菌,建议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状态综合判断,指导用药。结论血培养检出病原菌种类仍以大肠埃希菌为最高,同往年相似。开展采用双侧双瓶采血方法对判定CNS是否为污染菌有一定作用,可提示临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减少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该医院2013年血培养阳性瓶的污染情况及检出菌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240及专用培养瓶,阳性血培养瓶转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并同时记录阳性报警时间,阴性血培养瓶经消毒灭菌后放置于专用医疗垃圾袋,另行处理。细菌通过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常规鉴定及药敏,部分细菌药敏采用K-B法和特殊药敏板条比浊法。结果血培养瓶总计18 368瓶,血培养阳性瓶3 172瓶(含假阳性126),阳性率17.27%,血培养阳性瓶分离菌共计3 106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283株(9.11%)和大肠埃希菌224株(7.21%)分列前2位。判定血培养阳性瓶分离细菌为污染菌共计205瓶,224株细菌,污染率7.21%,污染菌分布在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最为密集,分别占56株(25.00%)和54株(24.12%),污染菌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ICU)89株(39.73%)。结论医院血培养阳性污染率较高,其中CNS污染率最高,是常见的污染菌。因此,在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尽可能减少污染,血中分离出CNS时应综合分析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做出正确判断后,再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科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测现况,探讨检测结果对儿科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儿童专用需氧培养瓶、MicroScan WalkAway 40S1微生物鉴定仪与配套阳性菌鉴定/药敏复合板,病原菌报警时间自动记录,频度分析采用SPSS10.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6335份儿童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07株,总阳检率为8.0%。前3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205株占40.4%、人葡萄球菌183株占36.1%和溶血葡萄球菌67株占13.2%。双瓶送检或多次送检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病例共29例,仅占阳性结果5.7%。[结论]本次总结有助于临床医师正确理解儿科血培养结果,同时建议尽可能采取双样或多次取血送检方式,以提高儿科血培养阳性率与结果解释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 :评价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 1995~ 1999年血中分离到CNS的7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判定是菌血症还是血样本污染。结果 :70例患者中 37例 (5 2 .9% )为菌血症 ,其入侵部位 15例 (4 0 .5 % )为静脉插管及人工装置 ,8例 (2 1.6 % )为术后伤口感染 ,4例为呼吸道 ,4例为脐带 ,1例为眼部 ,5例不明。 37例菌血症主要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外科病房和血液科病房。入院 48h内检出的CNS中 ,2 4株 (39.3% )为污染菌 ,入院 48h以后检出的CNS ,均为污染菌 (9株 ) ;污染菌的检出时间显著长于病原菌 (36 .2h/2 1.9h ,P =0 .0 1)。病原菌与污染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5 )。在 15例由静脉插管及人工装置引起的菌血症中 ,10例经拔除导管后 ,菌血症得到控制 ;另 5例还同时使用了万古霉素 ,菌血症才得以控制。结论 :CNS血培养阳性时污染率较高 ,需综合临床和实验室的资料判定其临床意义 ,避免不必要地使用万古霉素等抗微生物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培养仪阳性报警时间(TP)对所检出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36例血培养检出CoNS的新生儿血培养标本TP和定量血培养(QBCs)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根据QBCs、TP,并结合临床资料,判断CoNS是感染菌或污染菌.结果 TP和QBCs呈显著负相关:TP≤16 h时,QBCs>100 CFU/mL;TP>20 h时,QBCs<10 CFU/mL.QBCs检测结果 与患儿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和抗菌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呈明显正相关:QBCs<10 CFU/mL,即TP≥20 h,预示细菌污染;QBCs>100 CFU/mL,即TP≤16 h,预示血液中细菌浓度较高,存在血流感染,需积极采取抗菌药物治疗.结论 TP作为判断细菌浓度的指标,也可用于鉴别血培养检出CoNS是否提示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6.
王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6):676-677,679
目的探讨该院近3年血培养中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近3年送到检验科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阳性血培养标本5 921例,检出的病原菌中肠杆科细菌占36.83%(2 181/5 921),非发酵菌30.67%(1 816/5 921),葡萄球菌属10.55%(625/5 921),肠球菌属9.30%(551/5 921),真菌6.92%(410/5 921),污染菌6.08%(280/5 921),布氏杆菌0.98%(58/5 921)。结论血培养中葡萄球菌是极为重要的致病菌,但革兰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也不容忽视。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且具有高耐药与多重耐药的特点,治疗需以药物监测为依据。了解血液感染细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对减少院内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近半年来太原市儿童医院血培养分离菌的特征及其耐药性规律,以此来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血培养样本来源于本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14周岁以下门诊以及住院患儿送检的标本,选择法国生物梅里埃BACT/ALERT 3D 120全自动血培养仪作为培养系统,阳性分离瓶接种于郑州安图儿童专用血培养瓶,采用梅里埃New ATB自动化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药物敏感实验采用手工法。收集最终数据使用WHONET软件进行菌株耐药性分析。结果共采集血培养样本7125份,分离209株病原菌,占比2.93%,209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株166株,占比79.4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革兰阳性菌的69.3%;革兰阴性菌株43株,占比20.57%,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革兰阴性菌30.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MRCNS)的检出率为82.61%,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为68.18%,两者对青霉素G、红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等药物耐药情况较严重,耐药率均高于60%,但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丁以及替加环素等药物敏感性达到了100%。结论儿童血培养标本检出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并且耐药情况较重,临床上因充分利用病原菌检测结果进行用药指导,定期监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来合理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鉴别诊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2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培养结果为CNS的患者73例,分为血流感染组(n=47)和血培养污染组(n=26),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PCT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比较血流感染患者与血培养污染患者PCT浓度的差异及与CRP之间的相关性,以SPSS 17.0软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最佳诊断点。结果血流感染组患者PCT浓度为8.56(2.91~23.53)μg/L,阳性率高达91.4%,而血培养污染组患者PCT浓度为0.19(0.05~0.74)μg/L,阳性率仅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7,P=0.000)。两组PCT和CRP的AUC分别为0.864和0.630,以PCT=0.435μg/L为截点,PCT鉴别诊断的灵敏度为93.6%、特异度为73.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5%、84.2%。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引起血流感染患者PCT浓度显著高于血培养污染患者(Z=-4.117,P=0.000;Z=-2.317,P=0.020),而溶血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PCT浓度与血培养污染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63,P=0.173)。结论 PCT可有效鉴别诊断CNS引起的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不同种类CNS引起的血流感染PCT浓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血培养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血培养中分离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一直都占居新生儿血培养分离菌的第一位,但由于CNS是人皮肤正常菌群,在临床新生儿采血过程中由于操作时间延长或是消毒不充分以及采用使用各种侵入性医疗器械时都会造成污染,因此导致血培养中分离出的CNS常见是污染菌,但又由于CNS可以产生毒力因子而具有严重的致病性,并且随着CNS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对于抵抗力弱的新生儿群体,它的致病性更显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毒素(ET)、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肺炎中的价值。方法将肺炎患者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49例)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46例),并设对照组(40例),检测3组ET、PCT和CRP值,将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3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ET水平和阳性率最高,其次分别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和对照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阳性率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大于对照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CRP水平和阳性率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大于对照组。ET和PCT、CRP均无相关关系(P0.05),PCT和CRP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感染患者时,肺炎患者体内的PCT和CRP的表达差异不大,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体内的ET水平更高。ET比PCT和CRP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性肺炎时有更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方法从288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瓶中分离出204株CNS,共分离出11个菌种。应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了CNS对青霉素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细菌288株,阳性率为14%(288/2057),CNS 204株,占总分离菌株的70.8%,其中溶血葡萄球菌87株,占42.6%;表皮葡萄球菌61株,占29.9%;腐生葡萄球菌34株,占16.7%;其他葡萄球菌22株,占10.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76株,分离率为86.3%;MRCNS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结论 CNS已成为新生儿血液感染居第1位的病原菌,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全身感染最敏感的药物,但不能随便使用,临床医生应根据CNS感染的种类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黄磊  孙立颖  严岩 《检验医学》2013,(12):1099-1101
目的探讨阳性报警时间(1vrP)在预测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8至2012年血培养阳性标本中SA、CoNS的1TrP,根据SA对苯唑西林的敏感性判定为MRSA或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同一患者分离的重复菌株,仅留取第1株纳入本研究。分别比较SA和CoNS的TTP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MRSA和MSSA的TTP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1TrP的诊断价值。结果收集到SA共101株(其中MRSA为51株,MSSA为50株),CoNS共253株。SA和CoNS的TTP分别为(16.63±7.47)h和(24.61±11.09)h,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和MSSA的TTP分别为(18.22±8.15)h和(15.01±6.40)h,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表明TTP≤16.90h可作为区分SA和CoNS的切点,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TTP〉12.58h可作为区分MRSA和MSSA的切点,AUC为0.630。结论TTP对预测SA和CoNS的准确度为中等,对预测MRSA和MSSA的准确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处理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方法共调查国内外医院37所,国外医院采用电子邮件、国内医院采用电话方式调查并记录。结果 10家国外医院对血培养阳性结果均采用电话快速分级报告方式,且处理方式规范。国内仅部分医院(33.3%)采用电话报告方式,且未制定污染菌判断相关标准。结论中国血培养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缺乏适当的标准化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感染的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血清PCT、hs-CRP、血培养检测,并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血清PCT、hs-CRP、血培养单独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并统计血清PCT、hs-CRP水平。结果 本研究100例疑似感染的新生儿中,经临床综合诊断阳性47例、阴性53例,经hs-CRP诊断阳性30例、阴性38例,经PCT诊断阳性28例、阴性37例,经血培养诊断阳性34例、阴性27例,经联合检查诊断阳性46例、阴性42例。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血培养、hs-CRP、PCT单独检测高,且联合检查误诊率、漏诊率较血培养、hs-CRP、PCT单独检测低(P<0.05)。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PCT、hs-CRP水平高(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PCT、hs-CRP水平明显上升,血培养联合血清PCT、hs-CRP水平检测在新生儿感染可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固相免疫色谱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PCT、hs-CRP浓度,并与血培养结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败血症组患儿中PCT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败血症组患儿血培养结果与PC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患儿血培养结果与hs-CRP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与hs-CRP均可作为早期识别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我院三年来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种类及耐药情况,以期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所帮助。方法:应用Bact/Alert-120全自动血培仪对2012例血标本进行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三年来血培养标本2012份,检出细菌236株,培养阳性率11.7%,革兰氏阳性菌137株,革兰氏阴性菌87株,真菌12株。结论: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仍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多(共69株)达到29%,其次较多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达到50%左右,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达到80%以上;大肠埃希氏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阿莫西林/棒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阿莫西林/棒酸耐药率高达80%以上,所有革兰氏阴性菌对氧苄西林耐药率已高到90%以上.提示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血培养这3项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该院2011~2013年的8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及同期91例患非感染疾病的新生儿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同时进行CRP、PCT及血培养检测。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CRP、PCT水平分别为(23.14±10.15)mg/L,(11.34±3.56)ng/mL,均高于非感染组[分别为(5.21±1.24)mg/L,(0.27±0.11)ng/mL];败血症组中的CRP、PCT、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9.66%、94.25%、52.87%)均高于非感染组(分别为7.69%、12.09%、0.00%);三者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联合检测CRP、PCT及血培养可以提高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18.
黄奕然  白顺  肖波 《临床医学》2020,40(10):32-33
目的分析血培养联合血清内毒素、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对重症感染并发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80例重症感染并发败血症患者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分析病原菌在观察组的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PCT、IL-6和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共分离出80株致病菌,其中45株革兰阴性菌(56.25%,45/80),主要为13株鲍氏不动杆菌(16.25%,13/80)和10株脑膜炎奈瑟菌(12.50%,10/80); 29株革兰阳性菌(36.25%,29/80),主要为13株表皮葡萄球菌(16.25%,13/80)和10株肺炎链球菌(12.50%,10/80); 6株真菌(7.50%,6/80),主要为4株白假丝酵母菌(5.00%,4/80)。观察组患者血清内毒素、PCT、IL-6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培养联合血清内毒素、PCT、IL-6和CRP水平检测可以早期鉴别、诊断重症感染并发败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血培养这3项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该院2011~2013年的8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及同期91例患非感染疾病的新生儿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同时进行 CRP、PCT 及血培养检测。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 CRP、PCT 水平分别为(23.14±10.15)mg/L,(11.34±3.56)ng/mL,均高于非感染组[分别为(5.21±1.24)mg/L,(0.27±0.11)ng/mL];败血症组中的 CRP、PCT、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9.66%、94.25%、52.87%)均高于非感染组(分别为7.69%、12.09%、0.00%);三者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联合检测 CRP、PCT 及血培养可以提高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快速鉴定血培养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结合临床快速判定是否为污染菌。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鉴定血培养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CoNS,杂交结果若为CoNS,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判断,并与文献推荐的污染判断法进行结果比较。结果 探针的特异性经由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证实。金黄色葡萄球菌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CoNS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5.5%。179株CoNS中117株判断为污染菌,污染率为68%,与文献推荐的污染判断方法一致。结论 荧光原位杂交法适用于血培养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CoNS的快速鉴定,以排除CoNS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