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艳 《护理学报》2007,14(6):42-42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病人的装置,使用时先用棉垫包裹病人的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上,使肢体不易脱出,又不影响血液循环,然后再将带子系于床缘上。在临床工作中,约束带滑脱导致意外拔管或双套结在病人躁动时易被拉紧而影响肢体局部的血液循环,甚至致局部皮肤破损等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本科于2006年6月对用于上肢的约束带进行了改进,经6个月临床应用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柏素萍  严翎 《护理研究》2007,21(1):150-150
钓束带是一种保护病人的装置,使用时先用棉垫包裹病人的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上,使肢体不易脱出,又不影响血液循环,然后再将带子系于床缘上。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双套结在病人躁动时易被拉紧而影响肢体局部的血液循环,甚至致局部皮肤破损。为此,于2005年对约束带进行了改进,经40例病人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约束带是保护谵妄、躁动患者,限制肢体活动,防止患者伤害自己或他人,达到维护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的一种保护性护理用具。以往我院常用棉垫包裹患者的手腕或踝部,然后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上,再将带子系于床栏上。但约束时间长绷带会变成绳状,局部皮肤被勒伤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对原普通约束带进行了改进,自制衬垫式约束带,经临床应用观察一年后,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球拍式约束带预防长时间置管患者管道拔脱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用球拍式手掌约束带约束双上肢或健侧肢体手掌部,对照组采用普通约束带,即先用棉垫包裹手腕,再用棉布约束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将带子系于床缘上.观察约束的效果,有无脱出、管道拔出、肢体肿胀、皮肤损伤、家属接受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使用约束带发生不良事件(约束带脱出、管道拔出、肢体肿胀、皮肤损伤)4例,对照组发生33例,经比较χ2=32.61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家属对约束的接受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属比较接受球拍式约束带约束.结论 球拍式约束带能有效预防长时间置管患者的管道拔脱,家属愿意接受,可以长时间使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新型肢体约束带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上为了防止病人因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1],常需应用约束带(restraints)固定身体的某一部分,限制其活动.传统肢体约束带使用中,常因病人躁动,使包裹的棉垫脱出或卷成一团,绷带活结过紧,影响肢体血液循环或绷带过细导致断裂等.为了病人安全,我们设计制作了新型肢体约束带,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正>约束带是一种临床常见保护患者安全的物品,在日常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护理中使用不当会造成患者局部皮肤出现勒伤甚至会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引起局部水肿、皮肤破溃等。为此,我们根据临床需要设计了一款简单方便的约束带病员服来约束患者的肢体,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病员服1套,约束布带4条(宽约9 cm,长约180 cm),约束布带中间部位有长约25 cm内衬棉垫。  相似文献   

7.
神经外科ICU病人常带有躁动、兴奋等精神症状,常采用包布外加绷带来约束四肢[1],如约束时间长,病人躁动明显时,常被搓成绳状,越拉越紧,包布易松脱,局部皮肤易被勒伤,甚至影响肢体血液循环,甚者损伤神经,引起肢体功能障碍[2].我们对普通的约束方法进行改进,并自制了约束带,经临床应用1年多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改进后约束带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外科ICU病人常带有躁动、兴奋等精神症状,常采用包布外加绷带来约束四肢[1],如约束时间长,病人躁动明显时,常被搓成绳状,越拉越紧,包布易松脱,局部皮肤易被勒伤,甚至影响肢体血液循环,甚者损伤神经,引起肢体功能障碍[2].我们对普通的约束方法进行改进,并自制了约束带,经临床应用1年多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肢体约束带经改良后应用于临床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改良后的肢体约束带应用于75例患者,观察约束不良反应如关节疼痛、皮肤勒伤、肢体肿胀,自行松解率及约束后舒适度的评价,与传统的双套结约束法(82例)相比较。结果改良后的肢体约束带不良反应及自行松解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舒适度提高,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肢体约束带应用于临床,减少了不良反应,舒适度高,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体液渗出期穿刺时宜选择大静脉,先用消毒棉垫复盖创面,于棉垫上系压脉带,再用干消毒棉签轻轻拨开破溃皮肤,常规消毒下压迫局部水肿组织,使血管充分暴露后细心进针,见回血后,用布绷带环绕肢体两周,再用胶布固定在布绷带上。急性感染期穿刺部位应  相似文献   

11.
<正>临床上对病人进行约束时,手腕、足踝部的约束对一些狂躁的病人根本起不到约束作用,必须对其肩部、膝部进行约束。传统的约束方法是采用床单对角折叠加棉垫进行约束。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保护带会随着病人的扭动而下滑,直接影响病人腋部的血液循环;且约束部位放置的棉垫也容易因病人的躁动而脱落;同时,由于床单不够长,也容易滑脱。另外,用床单将病人绑在床上,病人家属心理上难以承受。为了更好地对狂躁的病人进行约束,我们设计了"新  相似文献   

12.
截石位是常用的手术位之一,摆放前其用物准备有腿架、棉垫和约束带.手术室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进行此种手术体位的摆放时,需在病人的腿与腿架之间垫一棉垫,并用约束带缠绕固定.  相似文献   

13.
刘桂华 《全科护理》2011,(6):556-556
临床上大多数约束带都是采用棉布做成,薄片,由于它没有弹性,遇到病人非常烦躁时,就会因牵拉而使约束带约束过紧。影响病人血液循环,长时间使用可以使皮肤发生破溃,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大多数约束带都是采用棉布做成,薄片,由于它没有弹性,遇到病人非常烦躁时,就会因牵拉而使约束带约束过紧。影响病人血液循环,长时间使用可以使皮肤发生破溃,后果较为  相似文献   

15.
水枕约束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红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431-1432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病人的装置,用于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或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活动^[1]。目前,国内上肢约束带以手腕式约束带最为普遍,使用时易出现约束带松脱、管道拔出,影响约束效果;病人躁动挣扎产生约束部位血液循环不良、皮肤破损、手肘及腕部过度伸张甚至手部骨折等并发症;拉下床栏、翻身或改变姿势时需将约束带解开,使用不便。为此,我院研制了水枕约束带,2007年1月~2009年1月经神经内科、ICU126例病人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精神科护垫式约束带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约束是精神科一件经常性的工作 ,精神病人因精神症状所致 ,常可出现严重的兴奋躁动 ,自杀、伤人 ,毁物等危害行为 ,为防止意外 ,临床上常采用普通布制约束带于手腕及踝部。但在实践中发现普通约束带缺点颇多 ,如病人兴奋躁动或约束时间略长时 ,约束带越来越紧 ,易造成皮肤破损 ,甚至影响肢体血液循环。为此 ,我院对原普通约束带进行了改进 ,自制护垫式约束带、经临床使用观察 32例 ,效果满意 ,无一例出现血循环障碍及皮肤破损现象。1 材料与制作方法本约束带由护垫、约束带二部分构成 ,护垫由 3层布质材料缝制 ,面积为长 2 8cm、宽 9…  相似文献   

17.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病人的装置,用于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或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活动[1].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时,病人需要取双上肢上举的平卧位.以往采取一次性肢体外固定带固定前臂和手腕的方法,操作繁琐且手臂易松动影响术中透视.为此,经过反复试验,将一次性肢体外固定带进行改良,经试用效果满意,并已申请专利(专利号申请号:2010 2 0116510.2).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素然  赵文颖  刘翠霞  曹素文  v 《护理研究》2010,24(9):2349-2349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病人的装置,用于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或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活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时,病人需要取双上肢上举的平卧位。以往采取一次性肢体外固定带固定前臂和手腕的方法,操作繁琐且手臂易松动影响术中透视。为此,经过反复试验,将一次性肢体外固定带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9.
贾彩虹  李园园 《护理研究》2006,20(30):2752-2752
手术体位一般采取被动体位,既要满足手术的需要又要保证病人的舒适、安全。因此,保护性制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便于病人术中输液方便、麻醉师管理以及加药及时方便,一般选用上肢末梢血管穿刺。传统采用双套结上肢固定法,该法由于接触面窄,病人由于长时间的手术及烦躁时上肢活动容易损伤皮肤,制动效果不佳,并容易使液体脱出。鉴于以上弊端,我们对传统的约束带做了改进,经过半年480例次病人使用未发生一例上肢液体针头脱出及肢体肿胀、损伤。1约束带的制作将1块长36cm,宽20cm的白棉布,缝制成1个长36cm,宽10cm左右的枕套式的套子,其开口处…  相似文献   

20.
约束带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外科患者常有躁动、谵妄等精神症状,常采用普通布制约束带来约束四肢,如约束时间长时。约束带常被搓成绳状.越拉越紧,局部皮肤易被勒伤,甚至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尼龙粘扣清洗不方便,且使用时间久,黏性就会减弱,约束带易滑脱。我们对原普通约束带进行了改进,自制衬垫式约束带,经临床应用观察51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