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宫颈粘膜下肌瘤是带蒂的粘膜下肌瘤自宫腔脱出至宫腔外,腹部B超常难以显示。现将我院于1999年3月~2001年9月经阴道超声诊断并手术证实的宫颈部粘膜下肌瘤患者8例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B超监视在宫腔镜电切术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粘膜下子宫肌瘤、宫颈小肌瘤、子宫纵隔及宫腔内组织残留为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作者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在B超监视下行宫腔镜手术8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粘膜下肌瘤术前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常规经阴道超声及三维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结果,并以三维经阴道宫腔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进行妇科手术,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对照。结果:常规经阴道超声及三维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对子宫肌瘤分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99%,两种检查方法对粘膜下肌瘤分型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三维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粘膜下肌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息肉和黏膜下肌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经腹 (TAS)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TVCDS)检查对子宫内息肉和黏膜下肌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宫腔及宫颈病变患者常规行 TAS及 /或 TVCDS检查 ,分析研究病变的二维声像和血流特点。结果  6 8例患者中检出宫腔息肉 16例、宫颈内息肉 2 4例、宫腔黏膜下肌瘤 11例、宫颈黏膜下肌瘤 17例 ,与宫腔镜手术、常规手术及病理诊断对照 ,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87.5 % (14 / 16 )、 91.7% (2 2 / 2 4 )、 90 .9% (10 / 11)、 88.2 % (15 / 17)。结论 子宫内息肉及黏膜下肌瘤各具一定声像特点 ,TVCDS能更清晰显示病变以及病变与宫内膜和肌壁间的关系 ,敏感捕捉血流信号 ,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是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且往往无症状,特别是浆膜下肌瘤和较小的壁间肌瘤。然而,即使很小的粘膜下肌瘤或者肌壁问肌瘤向宫腔内突出致宫腔变形者却常有症状,主要是异常子宫出血,反复流产和不孕。过去,除脱出于子宫颈外口且瘤蒂细长附着于子宫颈管或峡部的粘膜下肌瘤可用长弯血管钳挟持切除外,绝大多数隐匿于宫腔的粘膜下肌瘤的有效治疗不外乎剖腹子宫切除或剖宫切除肌瘤术。我院自1997年起开展芬太尼一氟哌啶联合静脉麻醉实施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下电切割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4 5岁。因白带增多 ,阴道少量流血半月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示 :宫颈明显增厚 ,宫颈管扩张 ,内示约5 .0 cm× 4 .8cm的实性团块 ,边清规则 ,内部回声增强 ,欠均质 ,其后半部外周有少量液性暗区 ,近处宫腔略显扩张 ,余 (- ) (图 1)。B超诊断 :子宫粘膜下肌瘤脱入宫颈术中见 :宫颈管扩张 ,内示 5 .2 cm× 4 .5 cm息肉状肿物 ,呈红色 ,质软 ,顶端有溃疡形成 ,并有一蒂与宫颈前壁相连。术后诊断 :宫颈巨大息肉。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颈粘膜息肉。讨  论宫颈息肉根据其组织结构成分的不同可有几种不同的名称 ,最常见主要由颈管粘膜上皮…  相似文献   

7.
子宫粘膜下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良性肿瘤,是指肌瘤向子宫粘膜面发展,突入于宫腔,表面覆盖子宫粘膜,此类肿瘤较少约占10%。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1998年1月~1999年9月,诊断32例粘膜下肌瘤,均经手术证实,患者年龄25-57岁,平均42岁。均经彩超阴道探头诊断后收住院应用电切镜手术治疗,诊断率98%。 临床表现:患者均有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病史,病程 2月~ 2年,肌瘤最大的 4.6cm× 3.6cm(向宫腔内生长),最小1.5cm ×1.0cm,平均大小 2.×9cm × 2.0cm,有…  相似文献   

8.
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在诊断子宫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SHG)在诊断子宫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对40例子宫疾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了观察,并与手术及诊刮结果对比.结果 40例病例中子宫体肥大、子宫肌腺症合并结节5例,宫腔粘连5例,子宫内膜息肉8例、子宫内膜增厚4例、子宫内膜增厚伴囊样改变2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异常回声(怀疑内膜癌)2例、不全纵隔子宫1例、节育环移位嵌顿2例,粘膜下肌瘤与内膜息肉诊断与手术对比均准确.结论 SHG的操作简单易行,患者无痛苦、易接受,诊断效果明确.是一种诊断宫腔内疾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手术治疗月经过多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月经过多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持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对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子宫粘膜下肌瘤所致月经过多患者38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38例中,20例行经管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ranscervi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 ,18例行经宫颈子宫肌瘤技术(Transcervi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无子宫穿孔发生,1例内膜切除者因合并子宫肌瘤病于术后3个月行之宫切除术。1例粘膜下肌瘤切除者因术后20d阴道出血量多,再次行内膜电凝治愈。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出血及子宫粘膜下肌瘤所致月经过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术前明确诊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宫腔声学造影在宫腔内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提高超声对宫腔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生理盐作为造影剂,对60例疑有宫腔占位病变的患进行宫腔声学造影检查。结果 宫腔声学造影可直观地显示宫腔内病变的形态和回声特点,初步作出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流产后组织物残留等疾病的具体诊断。结合病史诊断流产后组织物残留达100%,在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上由常规阴道超声的64%提高到89%,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上由常规阴道超声的75%提高到88%。结论 经阴道超声宫颈声学造影检查是一项简便、准确、无创的宫腔内疾病鉴别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手术B超与腹腔镜监护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宫腔镜手术应用宫腔电切镜经宫颈切除子宫内膜、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子宫纵隔、宫腔粘连等,可代替子宫切除或开腹术,治愈大部分宫内良性病变。但因其有体液超负荷、子宫穿孔并伤及邻近器官的危险[1,2],已成为此术难以普及推广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宫腔镜手术的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电切镜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宫腔电切镜治疗宫颈良性病变251例。其中,宫颈锥形切除治疗,慢性宫颈炎234例(宫颈糜烂138例,宫颈息肉57例,宫颈炎性增生39例);切除宫颈内突肌瘤17例。术后随访1-3个月。结果:宫腔电切镜宫颈锥形切除术后1个月,宫颈上皮覆盖约85%;术后2个月,宫颈上皮覆盖达100%,宫颈恢复正常大小,宫颈表面光滑,慢性宫颈炎一次性治愈率为97.86%。宫腔电切镜切除宫颈肌瘤术后3月治愈率为100%。结论:宫腔电切镜锥形切除宫颈治疗宫颈良性病变治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宫腔电切镜治疗宫颈内突肌瘤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子宫粘膜下肌瘤是妇科的常见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较多。为寻找一种简便,而效果又好的方法,我们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采用经阴道旋转摘除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方法,经38例观察,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浆膜下肌瘤合并粘膜下肌瘤,要求生育或单纯性粘膜下肌瘤均有蒂形成者,蒂根部位于宫腔内任何部位,但瘤体必须脱出宫口或宫口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对子宫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诊治的260例宫腔病变患者,均有完整3D-TVS检查及宫腔镜诊断结果,以宫腔镜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3D-TVS对宫腔病变诊断价值。结果 260例患者经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3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65例,宫腔粘连55例,纵隔子宫10例;经3D-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3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64例,宫腔粘连53例,纵隔子宫9例; 3D-TVS诊断与宫腔镜诊断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 08%(242/260); 3D-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纵隔子宫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 15%、93. 08%、94. 62%、93. 28%、96. 03%)、(89. 23%、96. 92%、95. 00%、90. 63%、96. 43%)、(90. 91%、98. 54%、96. 92%、94. 34%、97. 58%)、(90. 00%、100. 00%、99. 62%、100. 00%、99. 60%); 3D-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的Kappa值分别为0. 892、0. 866、0. 907。结论经3D-TVS对子宫宫腔病变诊断效能好,与宫腔镜诊断一致性高,值得用于宫腔病变诊断中。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30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疗效,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宫腔电切镜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30例。其中子宫粘膜下肌瘤I型20例,Ⅱ型8例,Ⅲ型2例。结果:治疗后随访2-24个月,治愈率96.7%,有效率100%。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微创方法,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92年3月至1992年12月对109例进行了宫腔声学造影,成功104例。诊断病种有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增厚内膜、流产后组织残留、子宫纵隔及宫内节育器嵌顿。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及宫腔镜(HPt)两种方法比较,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如三种方法相互配合,可获得较为正确的诊断。但声学造影简单方便,价格低效果好。因此,宫腔声学造影不失为诊断宫腔病变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对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VCDS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腔镜或手术证实的53例粘膜下肌瘤患者的TVCDS诊断。结果:TVCDS对粘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4.2%,其超声表现分为四型。结论:TVCDS对粘膜下肌瘤诊断准确性高,操作简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经阴道超声及官腔镜对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VCDS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官腔镜或手术证实的53例粘膜下肌瘤患者的TVCDS诊断。结果:TVCDS对粘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4.2%,其超声表现分为四型。结论:TVCDS对粘膜下肌瘤诊断准确性高,操作简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超声宫腔造影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方法采用超声宫腔造影检查,对32例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进行观察,取得不同切面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8例(占25%),子宫内膜息肉14例(占43.8%),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占28.1%),子宫内膜癌1例(占3.1%)。经临床及宫腔镜证实,仅1例内膜息肉误诊为粘膜下肌瘤(其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刮宫后出血、凝集导致周边显像不清所致),准确率达96.9%。结论 经阴道宫腔造影操作简便、易行、准确率高,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宫腔超声造影术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癌等宫腔内病变是妇科常见病.目前经腹部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是宫腔内病变诊断的首选方法,但子宫腔通常处于闭合状态,有些宫内病变经TVS难以辨认其确切病变类型, 仅能显示子宫内膜增厚,不能辨别病变的细节,不能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而宫腔超声造影术(SHG)是指向宫腔内注入造影剂使宫腔扩张,内膜分离后,再在TVS下观察子宫内病变情况,能清晰显示宫腔内病变为弥漫性或局灶性,病变的位置和特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为此作者应用SHG经TVS检查宫腔内病变,并作鉴别诊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