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投递方式,能够在不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移植动物源性的细胞和组织。该技术已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对其进展及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微囊化肿瘤细胞生长及其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为模型,探讨肿瘤细胞在微囊化环境中的生长特性和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微囊化MCF-7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和代谢特性;待微囊内的细胞体外生长成团后固定、石蜡包埋、制作连续切片,HE染色并免疫组化检测HIF-1、cyclin D1、VEGF、p53、PCNA、BrdU等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平面培养细胞做对照。结果:人乳腺癌细胞微囊化后可继续生长增殖并聚集成团,同时消耗葡萄糖产生乳酸。微囊化肿瘤细胞表现出较强的增殖活性;当微囊内的细胞团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中心可出现坏死区,但分布于团块外层的细胞仍具有增殖活性;HIF-1和cyclin D1主要在位于细胞团内部的细胞表达;VEGF的表达与细胞所处位置无关;未检测到p53的阳性表达。平面培养MCF-7细胞可检测到PCNA和VEGF的表达。结论:微囊化肿瘤细胞呈三维立体方式生长并存在相关基因的表达,是一种介于体外单层培养和体内移植瘤试验之间的新型肿瘤细胞特性研究、抗肿瘤药物筛选的模型,具有简单、方便和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aspin在抗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微囊化基因修饰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将微囊化Maspin基因修饰的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O细胞)与乳腺癌细胞Bcap37进行共同培养,观察Bcap37细胞运动功能的变化;观察Bcap37细胞对同质细胞(Bcap37)和异质细胞(人血管内皮细胞ECV204)黏附功能的变化;同时观察被干预后的Bcap37细胞黏附分子CIM4v6和E-Cadherin表达的改变。结果经微囊化Maspin基因修饰的CHO细胞处理后的Bcap37细胞,其迁徙功能明显减弱,对Bcap37细胞同质黏附功能明显增强,对ECV204细胞异质黏附功能明显减弱;经微囊化CHO/Maspin细胞处理后,Bcap37细胞的黏附分子E-Cad表达增强,而CIM4v6表达有所降低。结论微囊化Maspin基因修饰的CHO细胞对乳腺癌细胞Bcap37的运动和黏附功能有一定影响;Maspin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运动功能、异质黏附功能和增强同质黏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微囊化基因修饰细胞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组装阿霉素微囊对兔肝脏VX2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肝脏左中叶VX2肿瘤组织块接种,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10d至肝脏肿瘤直径大于1cm后行药物肝动脉灌注.分别经肝动脉给予生理盐水(A组),阿霉素4mg/kg(B组),阿霉素微囊等效药物剂量4mg/kg(C组)。治疗后1d、3d、5d、7d、10d、14d分别PET/CT显像测定肿瘤体积、肿瘤生长率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变化。14d显像结束后处死动物,常规病理HE染色观察。[结果]治疗1周后B组和C组肿瘤体积及生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P〈0.05),10d后C组肿瘤体积增长率及生长率最低。C组药物给予后肿瘤SUVmax值降低,与其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E切片并可见到凋亡细胞增多。[结论]自组装阿霉素微囊可明显抑制兔肝脏VX2肿瘤糖代谢与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提高肝脏肿瘤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镜、光镜及免疫组化法对9例胃印戒细胞癌进行研究,发现大部分印戒细胞癌是由胞质内大量粘液颗粒积聚所致少数则由胞质内微囊形成所致。由此,我们把胃印戒细胞癌分为粘液型和微囊型两型。根据癌细胞质中有无粘液分泌颗粒,粘液印戒细胞癌又可分为颗粒型,粘液池型和中间型3种亚型。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细胞,也是当前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DC的表面标志、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机制以及将其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细胞,也是当前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DC的表面标志、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机制以及将其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方案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强化移植排斥免疫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抑制移植排斥免疫是为了使移植器官能够在受者体内长期存活,而本文试图用强化移植排斥免疫的方法来达到抗肿瘤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实验1中用人k562细胞强化免疫的小鼠,其存活期为45.4±17.6天,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2.0±10.1天和BCG组的25.0±14.0天,在实验2中用人Raji细胞或异种肿瘤RA759肺癌细胞、大鼠脾细胞加BCG强化免疫的昆明系小鼠,在十天后接种H22肝癌细胞,其存活期分别为:40.0±7.6天,41.9±5.4天,39.3±7.5天及45.0天,均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5.3±6.6天(P<0.04),尤以大鼠脾细胞加BCG强化免疫的昆明系小鼠预防肿瘤的效果为好,在45天内无1只死亡,且有5/10的小鼠出现肿瘤消退或局限的现象。在接种H22肝癌细胞后第45天处死荷瘤鼠,取肝、脾及胸腺称重,各组间肝、脾及胸腺重量无统计学差别(P>0.05)。提示强化移植排斥免疫不影响荷瘤鼠的主要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9.
高剂量化疗(HDC)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是近年来对实体瘤化疗的新进展,人们对小细胞肺癌(SCLC)也进行了一些尝试。1 SCLC常规治疗的效果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自然病程约3个月[1]。其占原发性肺癌的15.0%~20.0%,而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不到5.0%,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70.0%~90.0%的患者在就诊时出现了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2]。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尚未认识到SCLC的特殊生物学行为,把它与其他的上皮性肿瘤同样对待,首选手术治疗,然而疗效极差,单纯外科手术治疗仅能使一小部分患者获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胃癌HGC-27细胞及其肿瘤球细胞在裸小鼠皮下产生肿瘤的能力。方法:用DMEM培养液(SSM)培养HGC-27细胞。用含有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液(SFM)在低吸附6孔培养板中诱导肿瘤球的生长。分别将溶于200μL PBS的1×102、1×103、1×104、1×105、1×106和1×107肿瘤细胞或肿瘤球细胞注射到裸小鼠皮下。常规方法制作组织切片。结果:在SSM培养液中HGC-27细胞呈贴壁、伸展状态生长。在SFM及低吸附的培养条件下观察到了肿瘤球的形成,呈悬浮状态。注射了1×106、1×107肿瘤细胞的裸小鼠产生了移植瘤,注射了1×104、1×105、1×106和1×107肿瘤球细胞的裸小鼠产生了移植瘤。移植瘤组织癌细胞间连接疏松,瘤细胞分化程度低。结论:HGC-27肿瘤球细胞比非肿瘤球HGC-27细胞具有更强的致瘤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国际肿瘤学杂志》2013,40(8):659-661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two-dimensional (2D) culture, in vitro three-dimensional cell culture (3DCC) can mimic the microenvironment more exactly. Compared to in vivo animal models, 3DCC is less time-consuming and can be real-time recorded. Thus, 3DCC fills the gap between 2D culture and animal models, which is used for oncologic research quickly. In 3DC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ncer cells, such as morphology, the capability of invasion and migration and the resistance to chemo-radiotherapy,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2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3DCC technology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oncology, organization engineering and gene or drug screening.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的二维(2D)培养系统相比,体外的三维细胞培养(3DCC)系统能够更准确地模仿癌组织的微环境,与动物实验相比,3DCC系统实验周期短,并可以进行实时或固定成像.因此,3DCC体外模型填补了2D模型和动物模型之间的间隙,在肿瘤学研究中发展迅速.在3DCC系统中生长的癌细胞的形态、侵袭迁移能力、放化疗耐受性与在2D培养系统中的癌细胞相比有明显差别.3DCC技术的发展为癌症生物学、组织工程以及药物或基因筛选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3.
实验小鼠在人类癌症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u EQ  Kitajima S  Morimoto M 《癌症》2005,24(2):249-254
小鼠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使用数量最多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小鼠体型小,繁殖力强,饲养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小鼠遗传资源丰富,已经成功培育478个近交系,通过自发突变、诱发突变和转基因技术等途径培育并保存了2000多个突变品系。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小鼠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也已经完成,发现小鼠遗传组成与人类非常相似。人类利用小鼠模型进行癌症研究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小鼠大量的遗传变异可作为研究人类癌症的借鉴。特别是近20多年来,培育成功的转基因(transgene)、基因敲除(knock-out)、基因封闭(knock-down)等遗传工程小鼠(geneticallyengineeredmouse,GEM)模型,使我们对人类癌症发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为评估癌症的诊断方法、革新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平台。本文着重介绍了小鼠的生物学特性、癌症研究中常用的小鼠模型、GEM模型、建立复杂GEM模型所采用的最新策略及取得的最新进展等,分析了小鼠模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多重基因表达遗传分析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基因表达谱定量分析平台.它采用荧光毛细电泳分离技术,巧妙地将通用引物与特异引物相结合,实现对多重PCR产物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该技术简便快捷,产率高效,在肿瘤分型及标志物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照射在控制肿瘤进展同时,通过局部神经灭活或受压减轻,而使癌性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在胃癌、大肠癌、头颈部等全身肿瘤的治疗中显现了不凡的止痛效果,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为癌性疼痛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转录后基因沉默,也称为RNA干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它能特异而有效地阻断靶基因的表达,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肿瘤的研究,在胃癌方面,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病的相互关系、胃癌化疗的多药耐药问题、胃癌相关基因功能以及胃癌的治疗等方面都有许多积极的研究探索.虽然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尚不成熟,但它在胃癌的治疗方面仍然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转录后基因沉默,也称为RNA干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它能特异而有效地阻断靶基因的表达,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肿瘤的研究,在胃癌方面,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病的相互关系、胃癌化疗的多药耐药问题、胃癌相关基因功能以及胃癌的治疗等方面都有许多积极的研究探索.虽然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尚不成熟,但它在胃癌的治疗方面仍然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24(IL-24)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细胞抑制因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形成,又可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等.研究表明,IL-24与化疗、放疗、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等治疗方法综合应用能明显提高抗肿瘤效应.IL-24有望成为肿瘤临床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let-7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miRNA之一.在肿瘤中,let-7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同时在不同的人肿瘤组织和细胞中,let-7表达的下调伴随其靶基因的表达变化,表明let-7与肿瘤呈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