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32例胸腰段爆裂骨折病例,采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20±18)min;透视时间平均(16±4)min;出血量平均(400±20)ml。术前AMS评分(43.1±11.2)分,术后1年为(78.5±9.7)分,手术后AM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变化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者2例,脑脊液漏者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者1例。结论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24例,经术后随访,取得较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21~57岁,平均43岁;车祸17例,高处坠落伤6例,塌方砸伤1例;骨折部位:T128例,L1 15例,L21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5例,C级6例,D级2例;术前CT、测量椎管  相似文献   

3.
赵辉  纳强  柏涛  徐恒旭 《云南医药》2014,(6):651-653
脊柱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创伤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几乎90%的脊柱骨折发生在胸腰段,其中涉及患者椎体三柱损伤的爆裂骨折占胸腰段损伤的10%~20%[1]。如未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可继发后凸畸形,甚至瘫痪。临床上治疗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的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手术方式常采用单纯前路手术直接减压、单纯后路减压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三种[2-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7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B组54例,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短期手术效果以及中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短期手术效果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0.5~1.5年的回访中发现,A组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B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术在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上具有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截瘫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超  马同敏等 《河北医药》2002,24(2):102-103
目的:分析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引起截瘫的主要原因。评价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的疗效。方法:1994年以来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3-58岁,受伤节段T12 6例,L1 23例,L2 4例。从硬脊膜前方清除椎体后壁,彻底解除硬脊膜前方的压迫,椎体间植骨,Kaneda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23.3个月(11-35个月)。31例不完全脊髓损伤中,ASIS评分提高1-2级30例,12月完全脊髓损伤中,恢复到C级5例,提高1-2级4例,无明显变化3例,术后CT显示,椎管内骨块完全消除,椎管矢状径恢复正常,脊髓减压彻底充分,椎体间植骨融合好,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 减压彻底,内固定可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比例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AF系统治疗胸腰段及下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胸腰椎及下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及下腰椎爆裂骨折28例。结果X线摄片、CT综合评价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疗效满意。结论AF系统是治疗胸腰椎及下腰椎爆裂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以其为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采用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椎体平均刚度、强度、高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改善较为明显,其中观察组患者椎体的平均刚度、强度、高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笔者运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n,Gss)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9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18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4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引起截瘫的主要原因,评价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的疗效.方法 1994年以来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3~58岁,受伤节段T12 16例,L1 23例,L2 4例.从硬脊膜前方清除椎体后壁,彻底解除硬脊膜前方的压迫.椎体间植骨,Kaneda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23.3个月(11~35个月).31例不完全脊髓损伤中,ASIS评分提高1~2级30例,12例完全脊髓损伤中,恢复到C级5例,提高1~2级4例,无明显变化3例.术后CT显示,椎管内骨块完全消除.椎管矢状径恢复正常,脊髓减压彻底充分,椎体间植骨融合好.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并截瘫,减压彻底,内固定可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比例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评价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病例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6h,平均4.5h;出血800~2 000ml,平均1200ml;随访2年以上,植骨均成活,平均3.5个月融合。无内固定松脱及断裂,脊髓损伤的恢复按Franke1分级:D级6例,E级34例,均恢复2级以上。无死亡病例。结论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减压彻底、重建脊柱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应用AF钉内固定加脊柱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胸腰段骨折230例,随访21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经验。方法使用AF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34例。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恢复至0~9°,平均3°,效果满意。结论AF系统结构简单,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操作方便,固定坚固,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骨科2000年2月—2008年2月收治的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减压椎管前壁成形,椎弓根内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治疗78例。结果 7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8个月(10个月~6年)。术前平均角度cobb角32,°术后矫正为10°。78例中72例术后神经功能提高1~3个Frankel分级,恢复率92.3%。无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无感染及异位骨化。结论采用经椎弓根减压椎管前壁成形,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治疗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减压充分、内固定牢固、方便植骨融合等优点,同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椎管容积,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38例行后路椎管减压骨折复位、合并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均有极明显下降(P<0.01)。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具有较好的脊柱稳定作用,应注意患者是否存在神经损伤以决定是否行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根据固定方式的差异,按照其治疗意愿分组为椎弓根螺钉组(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和通用组(通用型脊柱内固定),对比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进行不同方式固定后,通用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椎弓根螺钉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长明显优于椎弓根螺钉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选用通用型的脊柱内固定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创伤性较小,并且其操作简单,手术进行的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黄孔阳  傅声帆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1):172-172,140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多伴有脊髓损伤,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多数该类骨折可通过后路减压椎弓根固定取得比较良好的减压和固定效果,但严重的爆裂骨折存在前中柱骨量不足,单纯后路植骨后期可发生椎体塌陷、后凸畸形,从而影响手术效果。2001~2005年我院对3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枢法模z-Plate钢板内固定术,重建脊柱稳定性,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杜习光 《江苏医药》2002,28(12):941-942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脊柱损伤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作者应用RF系统对 3 9例经CT扫描证实有椎管内骨折块占位的病例进行了骨折块间接复位内固定 ,收到较好疗效 ,兹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 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选择经CT证实有椎管占位的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患者 3 9例进行了RF系统间接复位内固定术 ,占同期脊椎骨折病人总数的 3 9/98。其中女 1 0例 ,男 2 9例 ;年龄 2 1~ 5 5岁 ,平均 3 4岁 ;损伤节段T113例 ,T12 8例 ,L11 7例 ,L2 1 1例。FrankelB2例 ,C6例 ,D1 0例 ,E2 1例。手术距损伤时间 1~ 5天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AF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运用AF系统复位固定,对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植骨技术。结果 32例椎体及椎间隙高度均完全或90%以上恢复,脊柱生理弯曲恢复,平均随访13个月,后方植骨融合满意,5例合并下肢和二便功能障碍等神经症状迅速恢复。结论 AF系统具有三维空间矫正力,结构简单置入方便,因其予制了复位角度,使复位更加准确、有效,使畸形能够得到充分的矫正。  相似文献   

20.
于永江  孙永福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91-1492
目的:探讨AF内固定加脊柱后外侧及经椎弓根双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2月以来收治的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AF内固定加脊柱后外侧及经椎弓根双植骨治疗。结果:合并不完全截瘫病例基本恢复正常,4例完全截瘫病例截瘫平面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均基本恢复.术后一年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AF内固定加脊柱后外侧及经椎弓根双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