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下颌运动轨迹仪评价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下颌运动的变化.方法:对1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例正常(牙合)对照组,采用ARCUSDigma下颌运动轨迹仪测定受试者最大开口运动,前伸及左右侧边缘运动距离,记录由计算机通过切牙运动模拟的双侧髁突的运动轨迹间的最大差数(MRC).通过自身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比较,评价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下颌运动的变化以及髁突运动的对称性.采用团体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患者除开口度外,其他运动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前伸运动差异显著(P<0.05);开口时MRC值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开口度及左侧运动距离下降,前伸和右侧运动略有增加;MRC呈上升趋势.术后6个月时,下颌运动距离均有所增加,除开口度外其余均超过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MRC小于术前水平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运动水平与正常(牙合)存在差异,髁突运动对称性较差.正颌手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下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下颌运动轨迹仪评价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下颌运动的变化。方法:对15例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例正常牙合对照组,采用ARCUSDigma下颌运动轨迹仪测定受试者最大开口运动,前伸及左右侧边缘运动距离,记录由计算机通过切牙运动模拟的双侧髁突的运动轨迹间的最大差数(MRC)。通过自身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比较,评价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下颌运动的变化以及髁突运动的对称性。采用团体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患者除开口度外,其他运动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前伸运动差异显著(P<0.05);开口时MRC值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开口度及左侧运动距离下降,前伸和右侧运动略有增加;MRC呈上升趋势。术后6个月时,下颌运动距离均有所增加,除开口度外其余均超过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MRC小于术前水平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运动水平与正常牙合存在差异,髁突运动对称性较差。正颌手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下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按Helkimo指数整理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上测量髁突水平位及冠状截面最大径、髁突短轴径、髁突颈部宽度、髁突高度、不同角度(45°、90°、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双侧髁突间距及髁突角度(水平角、垂直角、受力角),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 BSSRO术前与术后的Helkimo指数均为Ai、Di 0级或1级,二者之间无差异。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髁突水平角、45°及90°下关节间隙宽度增大,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减小(P<0.05);术后12个月时,除髁突水平角增大(P<0.05)外,其余测量项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BSSRO不会对Helkimo指数为Ai、Di 0级或1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TMJ症状及髁突位置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殆)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TMJ)变化.方法 选择2002-201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殆)患者30例,采用正畸治疗加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SSRO)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案,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矫治结束时拍摄标准薛氏位片,采用Cohlmia测量法对关节片进行关节间隙及关节窝形态测量,观察髁突位置及关节形态的变化.结果 (1)关节间隙变化: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双侧关节各间隙均明显变大(P<0.05);矫治结束后关节间隙测量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髁突位置和关节窝形态变化:术后1个月髁突位置与术前比较,矢状向髁突位置后移,垂直向髁突位置下移.矫治结束后与术前比较,髁突位置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关节窝形态的指标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矫治结束后三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30例患者中治疗前9例有关节弹响,治疗后5例弹响消失,术前无关节弹响者术后均未出现弹响,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出现关节疼痛及开口受限.结论 (1)BSSRO术后1个月关节间隙增大,髁突位置稍偏后,矫治结束后恢复正常.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未引起关节窝形态的改变.(2)所有患者均未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且部分患者治疗后关节弹响消失,提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能对TM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成人骨性Ⅲ类错袷患者开闭口时下颌运动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成人骨性Ⅲ类错袷患者24例,以及10例正常耠对照组,利用下颌定位仪进行开闭口运动时双侧髁突运动中心点以及切牙点在矢状向、冠状向、水平向移动范围的比较。结果从矢状方向看,骨性Ⅲ错抬患者双侧髁突点的运动轨迹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而切牙点运动轨迹在三个方向上的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措患者开闭口时髁突点运动小于正常组(仅矢状向),切牙点运动大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正畸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颌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颌患者,分别在术前正畸完成前后检查并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测量髁突各径值(d)、髁突高度(h)、不同角度下关节间隙(L)、双侧髁突间距(R)及各髁突角度值,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正畸前后关节症状无明显改变;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各测量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术前正畸不会对患者TMJ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正畸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颌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颌患者,分别在术前正畸完成前后检查并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测量髁突各径值(d)、髁突高度(h)、不同角度下关节间隙(L)、双侧髁突间距(R)及各髁突角度值,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正畸前后关节症状无明显改变;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各测量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术前正畸不会对患者TMJ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口腔医学》2017,(8):707-711
目的探讨哈尔滨地区个别正常与骨性Ⅲ类错青年患者颞下颌关节CBCT影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健康的个别正常志愿者及高角骨性Ⅲ类错患者各40例,两组样本均为哈尔滨地区青年人(年龄为20~28岁)。获取两组牙尖交错位的颞下颌关节CBCT影像,采用Mimics16.0和Simplant O&O软件对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形态进行测量,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Ⅲ类错组和个别正常组测量结果比较有8个测量项目有明显差异(P<0.05),分别为MI指数、髁突相对位置、髁突半径值、关节窝深、髁突指数、关节窝指数、两侧关节窝外径、两侧髁突长轴夹角。结论哈尔滨地区骨性Ⅲ类错患者与正常人群颞下颌关节位置形态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咀嚼时下颌运动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咀嚼不同食物时的下颌运动.方法: 对成人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14 例,不伴有下颌偏斜患者10 例,以及10 例正常对照组,利用下颌定位仪测量咀嚼运动时双侧髁突运动中心点以及切牙点在矢状向、冠状向、水平向的移动范围的面积比值.结果: 咀嚼软食时,从矢状方向和水平方向看,偏斜组双侧髁突点的运动轨迹与非偏斜组和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而3 组样本切牙点运动轨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咀嚼脆食时, 3 组样本在三个方向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咀嚼韧食时,在矢状方向上偏斜组偏斜侧髁突点和切牙点运动面积比值明显高于非偏斜组和正常组(P<0.01),而非偏斜侧髁突点运动面积比值仅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下颌运动受食物形态和质地的影响相对较大,下颌偏斜患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对下颌前突患者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ARCUSdigma下颌三维运动轨迹描记仪,以髁突运动中心为参考点,研究30例正常受试者、14例下颌前突患者手术前后开口、前伸和左右侧向髁突运动的轨迹。用SPSSV11.0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和成组t检验。结果:下颌前突患者术前、术后、正常组左侧髁突的运动轨迹与右侧基本相同,左侧髁突与右侧的开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范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组与正常组髁突运动轨迹差别较大,术前开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范围均小于正常组(P<0.05);术后与正常组髁突运动轨迹接近,术后开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范围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前与术后组髁突运动轨迹差别较大,术前开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范围均显著小于术后组(P<0.05)。结论:下颌前突患者手术后,随着术后正畸治疗及咬合自我调整,建立了正常的咬合引导关系,使下颌功能运动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在正颌外科治疗的术前与术后正畸的特点及难点。方法: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病例35例,对该类畸形的临床特点、正颌手术前后正畸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前正畸治疗必须完成个别牙齿错位的调整,纠正牙弓形态与宽度的不调和牙齿代偿的去除;术后正畸的主要目的是牙弓内残留间隙的关闭和咬合关系的进一步精细调整。结论:只有完善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与正颌外科手术相互配合,才能较好地完成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茎突过长引起各种类型的面部疼痛有许多报道。正颌外科中,茎突过长致下颌后退困难的处理方法也有论述。但是,正颌外科术后茎突与下颌骨融合引起假性颞颌关节强直尚未见报道。作者临床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某男,30岁,Ⅲ类错(牙合)畸形。经口内进路双侧髁突下垂直截骨,术中同时截除了左侧喙突。骨创未结扎,单行颌间固定。手术顺利。术后X线片显示左侧近中骨段向前下旋转,致髁突稍前移达关节结节处,右侧正常。颌间固定8周后拆除,患者出现张口困难。经被动张口锻炼,张口度小于12mm。几个月后仍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正颌手术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颜面部不对称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正畸临床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颜面部不对称患者20例,20例患者均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方法,在正畸前(T0)和正颌手术后6个月(T1)后使用CBCT对患者进行三维扫描获得颅面部DICOM数据,采用Dolphin 11.0对颌骨进行三维重建,选择描述颌骨骨性结构特征的20个点进行描记,测量分析20个变量。结果 20例颜面部不对称患者,正颌手术改善上颌骨下部水平向及矢状向的不对称性,双侧下颌体的长度及下颌支的倾斜度得到纠正。结论 正颌手术能有效改善成人颜面部不对称,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颜面部不对称患者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上颌骨下部水平向及矢状向的对称性改善,以及下颌体长度不协调的纠正,正颌手术前三维测量对正颌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MRI影像学方法,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简称Ⅲ类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颞下颌关节(TMJ)的盘突关系的空间位置变化。方法:24例下颌发育过度的Ⅲ类畸形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及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SSRO),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MRI检测、头颅定位侧位片以及关节症状记录,比较矫正前后关节症状、关节盘长度以及移位量的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正前有关节弹响的患者3例6侧髁突中,矫正后弹响消失1侧;矫正前关节区有疼痛1例,手术后3个月疼痛消失,术后半年疼痛症状重新出现;治疗前未发现有关节症状者20例,矫正后也未发生。48个关节盘长度测量,矫正前关节盘长度最大12.928mm,最小3.040mm,均数为8.288mm;矫正后关节盘长度最大11.589mm,最小3.699mm,均数为8.097mm。2组均数自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盘移位测量结果:矫正前关节盘位置最大前移6.090mm,均数为1.383mm;矫正后关节盘位置最大前移11.931mm,均数为2.193mm。2组均数自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性Ⅲ错畸形可以被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良好地矫正,达到面形美观和最大牙尖咬合位的效果。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下颌骨BSSRO未引起关节盘明显移位和关节盘长度明显改变,但是也未发现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对TMJ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骨性下颌前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探讨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对于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15例骨性下颌前突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人,行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与正畸矫治联合治疗,分别在术前两周和术后半年拍摄许勒式X线片,测量BSSRO术前、术后双侧髁突在关节窝内前、后、上间隙的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术前术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情况。结果:15例病例经BSSRO配合正畸治疗后均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恢复了口腔功能,改善了面部容貌;正颌术前:左侧关节前、后、上间隙均数为1.91、2.30、2.51 mm;右侧前、后、上间隙均数为2.14、2.65、2.98 mm;正颌术后:左侧关节前、后、上间隙均数为1.99、2.38、2.62 mm;右侧前、后、上间隙均数为2.14、2.66、2.60 mm。术后半年双侧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上、前、后间隙与术前两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SSRO)配合正畸治疗,能够安全有效的矫治骨性下颌前突,并且未使其出现新的关节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性和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在正畸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变化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矫正薛氏位X线片在正畸前后对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前 19例和正畸后 11例、功能性错牙合正畸前 2 0例和正畸后 18例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髁突居关节窝中的位置 (前移、居中、后移 ) ,从上述两类错牙合患者中各选 5例做双侧颞下颌关节矢状位核磁共振扫描 ,观察正畸前、后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变化。结果 正畸前Ⅲ类功能性和骨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前位 ;正畸后Ⅲ类功能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中位 ,Ⅲ类骨性错牙合髁突仍居关节窝前位。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关节盘位置及形态均基本正常 ;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后有少部分患者髁突明显前移 ,关节盘形态异常。结论 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颞下颌关节结构基本正常 ,与TMD关系不密切 ;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后关节结构表现出异常 ,提示与TMD有关 ,对于已过生长期的Ⅲ类骨性错牙合不能单纯考虑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双侧髁突骨折的分类方法,根据分类将双侧髁突骨折进行分别治疗,比较治疗后的关节功能。方法 63例双侧髁突骨折按照髁突是否骨折以及升支高度是否发生降低分成3类,每类中有3个亚类,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检查最大张口度、张口偏斜、单侧侧方运动、双侧侧方运动、前伸运动、关节弹响及杂音、有无前牙开等。结果无一例患者出现前牙开,有6例最大开口度小于35mm,都在Ⅰ型双侧髁突骨折,Ⅱ型双侧髁突骨折出现单侧侧方运动障碍、前伸障碍、开口偏斜、关节弹响及杂音各占10%,Ⅲ型双侧髁突骨折无明显关节功能障碍。结论双侧髁突骨折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治疗,有无髁突骨折对于关节功能的预后有很大影响,是否有升支高度降低对于采用哪种治疗方法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骨性和功能性Ⅲ类错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矫正薛氏位片对Ⅲ类骨性错19人,功能性错20人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髁突居关节窝的位置进行评价,并依据髁突居关节窝中的位置(前移、居中、后移),从上述两类错中各选5人做双侧颞下颌关节矢状位核磁共振扫描,观察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变化。结果每一类型错髁突居关节窝中的位置并不一致,但位置分布比较集中,Ⅲ类骨性和功能性错髁突明星居关节窝前位,当髁突居前位或中位时,关节盘位置在正常范围且形态为正常的双凹形,髁突居后位时,关节盘位置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前移,形态也都表现正常。结论Ⅲ类骨性和功能性错颞下颌关节结构基本正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下颌定位技术,观察颞颌关节绞锁应用于(牙合)垫治疗前后髁突运动轨迹的变化。方法对21例单侧颞颌关节绞锁患者使用下颌稳定性(牙合)垫治疗。运用三维超声下颌定位技术观察绞锁性颞颌关节在(牙合)垫治疗前后健患侧髁突运动轨迹在最大开口运动、最大前伸运动和侧方运动中运动范围的变化。结果通过三维超声下颌定位技术可观察到患者髁突运动轨迹表现为双侧的不对称性。患侧关节在(牙合)垫治疗前后运动范围的比较发现,在最大开口运动的矢状位、冠状位、轴位的髁突运动范围增大(P〈0.05);前伸和侧方运动的矢状位、冠状位的髁突运动范围增大(P〈0.05)。结论(牙合)垫治疗后绞锁性颞颌关节健患侧髁突的运动轨迹更加对称,患侧关节运动轨迹的范围增大。三维超声下颌定位技术可作为(牙合)垫治疗颞颌关节绞锁髁突运动轨迹改变有效的观测与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20.
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骨性和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在正畸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变化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矫正薛氏位X线片在正畸前后对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前19例和正畸后11例、功能性错(牙合)正畸前20例和正畸后18例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髁突居关节窝中的位置(前移、居中、后移),从上述两类错(牙合)患者中各选5例做双侧颞下颌关节矢状位核磁共振扫描,观察正畸前、后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变化.结果正畸前Ⅲ类功能性和骨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前位;正畸后Ⅲ类功能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中位,Ⅲ类骨性错(牙合)髁突仍居关节窝前位.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关节盘位置及形态均基本正常;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后有少部分患者髁突明显前移,关节盘形态异常.结论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颞下颌关节结构基本正常,与TMD关系不密切;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后关节结构表现出异常,提示与TMD有关,对于已过生长期的Ⅲ类骨性错(牙合)不能单纯考虑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