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宽QRS心动过速可为室性心动过速(VT),亦可能为伴有室内差异传导、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BBB)或预激综合症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两者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因为处理与预后截然不同。诊断错误和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根据作者的经验,综合文献资料,列举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1 频率 VT100~200次/min,SVT150~230次/min,房颤(Af)150~220次/min。三者心室率重叠较大,很难作为鉴别的依据。但如果室率>200次/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静脉地尔硫艹卓 对老年人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房扑及室上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 5例患者 (7例房颤、3例房扑、5例室上速 )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 1 0~ 1 5mg,有反应者继以 1 0~ 1 5mg/ h浓度持续静点 6~ 1 2 h。结果 用药后心室率比用药前基础心率减少 >2 0 % ;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心室率 <1 0 0次 / min为治疗有反应 ,本组 1 5例患者 1 2例 (80 % )有反应 ;用药后心室率下降最大效应时间 1 1 min,心室率下降幅度 42± 1 6次 / min。结论 地尔硫艹卓 能安全地应用于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或房扑及室上速的老年人 ,并在大多数病人能迅速有效地达到心率的控制和中止室上速的发作 ,而且不会引起或加重心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房肌纤维出现每分钟达350~600次的不协调、不规则的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按发作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多以6周为界);按心室率可分为慢速型(<60次/分)、中速型(60~100次/分)、快速型(100~180次/分)、极速型(>180次/分)。治疗上主要包括病因治疗、控制心室率、恢复心律、防治血栓栓塞等。在临床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智能手表(Apple Watch)心电图应用在不同心室率患者中检测心房颤动(房颤)发作的诊断性能。方法入选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3月3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就诊并完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且明确诊断为房颤或窦性心律的患者, 同时完善智能手表心电图检查。根据12导联心电图的心室率将患者分为3组(A组, 心室率<60次/min;B组, 心室率60~100次/min;C组, 心室率>100次/min)。电生理学家对12导联心电图及智能手表记录的单导联心电图分别判读。以电生理学家判读的12导联心电图结果为金标准, 计算和比较智能手表单导联心电图的节律分类算法和电生理学家判读的智能手表心电图在不同心室率患者中检测房颤发作的灵敏度、特异度、Kappa值。结果共入组248例患者, 其中男122例(49.2%, 122/248), 年龄(74.25±11.67)岁。12导联心电图诊断:129例为窦性心律, 119例为房颤。与12导联心电图结果相比, 智能手表单导联心电图的节律分类算法在A(41例)、B(163例)、C(44例)组患者中检测房颤发作的灵敏度分别为81....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复律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一常见心律失常 ,且随年龄增加 ,至今缺少有效的处理措施 ,成为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社会课题。房颤发生后不同程度地损伤心脏。房颤使心房收缩力丧失 ,减低心室收缩后期流入心室的血流 ,也妨碍房室瓣的关闭和协调 ,这些都减低心排出量 ,在老年人或已有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可诱发心力衰竭。其次 ,房颤突发时心室率往往快速 ,>1 1 0次 /min,除产生症状外也影响血流动力学。长期心室率 >1 0 0次 /min可能是引起心动过速心肌病的一个因素。在电生理学及组织学上 ,房颤必然引起心房重构 ,严重时成为不可逆性。扩大的心房内血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普罗帕酮与毛花苷丙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室率的即时效应及安全性.方法46例房颤患者,心室率≥120次/min,心功能Ⅱ级以上(NYHA).采用随机方法分组,分别静脉应用普罗帕酮与毛花苷丙.结果普罗帕酮、毛花苷丙组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0%和609%(P<005);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35%和25%(P<001);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231±82)min和(507±104)min(P<001).普罗帕酮有1例出现症状性低血压,1例出现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无心衰加重表现.结论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房颤并发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快速心室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不同剂量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5例快速房颤患者[心室率>120bpm(次/min),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随机分成3个不同剂量组,每组15人。第1、2、3组每次静脉给予的负荷剂量分别为75mg、150mg和250mg,首次给予胺碘酮(生理盐水稀释成20ml)缓慢静脉注射10min,如不转复为窦性心律,以相同的剂量每30min重复一次达4次。结果三组控制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78%、91%(P>0.05)。三组心室率在用药30min后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6.84±7.30)bpm、(16.10±9.89)bpm、(20.37±14.55)bpm,第1组与第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1h后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14.91±11.39)bpm、(20.51±13.66)bpm、(32.36±13.59)bpm(P<0.01),用药2h后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31.21±22.73)bpm、(29.82±14.34)bpm、(36.95±18.29)bpm(P>0.05)。各组用药后Q-T间期、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未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静脉应用不同剂量胺碘酮均能快速、安全、有效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患者转复。较大剂量组能够更快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心房纤颤并快速心室率(简称快速型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新发快速型房颤患者,10 min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观察10 min,未转为窦性心律者再次于10 min内推注150 mg,仍未转复者则以0.5~1.0 mg/min静脉滴注24 h,转为窦性心律者则随时终止滴注。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同时比较老年组(18例)和非老年组(16例)有何不同。结果:34例患者在24 h内均转为窦性心律。两组患者用药后30 min,1 h,6 h,24 h心室率分别为(96.00±8.39)次/min与(98.00±8.35)次/min,(88.13±9.98)次/min与(86.47±8.68)次/min,(84.88±10.19)次/min与(82.88±8.25)次/min,(74.88±9.80)次/min与(78.88±7.80)次/min,较用药前的(138.58±9.15)次/min与(130.36±8.26)次/min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用药前、后无显著差异。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未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房颤安全有效,老年人用药剂量不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64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15min后无效时重复应用,然后用微泵静脉维持1mg/min,6h后改为0.5mg/min维持18h。结果负荷量为150~300(198±46)mg,转复成功率为78.1%,副作用发生率9.4%。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并发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是有效、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观察静脉、口服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48例快速房颤患者首先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之后以1mg/min静脉维持6h,改为0.5mg/min静脉点滴24~48h;同时用药当天给予口服胺碘酮1200mg,第二天为600mg,3天后改为200mg/d维持。结果:24h内房颤转复9例,转复率39.6%;3天内45例转复率93.8%。应用胺碘酮后心室率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呈减慢趋势。结论:负荷静脉、口服胺碘酮用药治疗快速房颤可明显减慢心室率,转复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心室预激伴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8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心室预激伴心房颤动(房颤),3个月后感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曾以“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心肌病?”反复来我院治疗。由于药物转复心律后不能维持窦性心律,且心室率常在140次/min以上(动态心电图多次监测),心力衰竭难以控制,于1997年10月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查体:颈静脉怒张,双肺无异常体征,心浊音界向左扩大,肝脏肿大,双下肢水肿。心电图(图1A)为B型心室预激伴房颤,心室率160~180次/min。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扩大(5.5cm),右心房扩大(5.6cm),右心室扩大(4.0cm)。入院后在心力衰竭控制后用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联合应用索他洛尔与地高辛控制持续性心房颤动 (房颤 )心室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 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 ,应用地高辛 0 .2 5mg /d治疗 1周后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维持原治疗 1周 ,另一组联合应用索他洛尔 80~ 16 0mg/d治疗 1~ 2周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静息心室率、运动耐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索他洛尔联用地高辛组治疗前及治疗 1周以后静息的心室率分别为 (95 .6± 17.6 )次 /min及 (75 .3± 8.3)次 /min ,降低幅度 2 1.2 %(P <0 .0 5 )。治疗后运动耐量活动时间由治疗前的 (2 .9± 1.2 )min延长到 (4.1± 1.8)min ;负荷功率由 (81.8± 2 3.6 )W增加至 (114.5± 2 9.4 )W ,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同时运动负荷后的心室率亦有所下降 ,由用药前的 (171.1± 2 2 .4 )次 /min降至 (15 4 .0± 2 1.5 )次 /min ,降低幅度 17.1%。未见不良反应。单用地高辛治疗者的静息心室率有所下降 ,但运动后的快速心室率无改变。结论 :索他洛尔与地高辛合用可更有效地控制房颤的心室率 ,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6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房颤动(房颤)。因患膀胱癌行手术治疗。血压150/9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110次/分,ST-T及Q-T间期正常,B超示主动脉硬化、增宽,左房室增大,室间隔肥厚,左室收缩功能不良(EF32.8%)。手术顺利,术后17小时患者感胸闷、心慌,测心率145次/分,血压150/90mmHg,心电图示房颤伴频发多源室早并频繁的短阵室速,给予心得安100mg及普鲁卡因胺0.5g。服药11小时后症状消失,病情平稳,复查心电图(图1)示房颤,心室率约70次/分,当前R-R间期≥1.0s时,T波深倒置,其余时候T波呈相对浅倒置或直立。T波深倒置时,Q-T间期最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地尔硫革(Diltiazem)及西地兰-D对心房颤动(房颤)心室率控制的安全性和有效率以及对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对43例房颤患者随机地接受0.4mg西地兰-D(n-22)或0.25mg/kg地尔硫(?)(n=21)。120 min时无效者重复同剂量地尔硫(?)或0.2 mg西地兰-D。记录用药前后5、10、20、30、60 min的心室率及血压。无效者观察120 min及第2次用药者180 min的心室率及血压。19例窦性心律患者随机分为西地兰-D(n=10)和地尔硫(?)(n=9)组行希氏束电图检查测量PA、AH、HV间期而评估西地兰-D及地尔硫(?)对传导系统的影响。记录药物注射前及注射后的5、10、20、30 min的希氏束电图。结果:地尔硫(?)及西地兰-D组中180min内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分别为20及15例(95.2%:68.2%,P<0.05)。地尔硫(?)及西地兰-D均延长AH间期,但对PA、HV问期无影响。结论:地尔硫(?)及西地兰-D均能减慢房颤心室率,但地尔硫(?)的有效率、心室率下降幅度优于西地兰-D。地尔硫(?)对心室率快的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药物,在密切监护下应是安全的。两药均不影响HV、PA间期而通过延长AH间期减慢心室率。  相似文献   

15.
房颤(Af)伴宽大畸形的QRS波,心室率大于180次/min,多为Af合并预激综合征。但我院近遇1例极速型Af伴束支阻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冠心病手术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195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97例术前口服胺碘酮,开始为200mg,3次/天,连服7天后,改为200mg/天至手术前,术后当天静脉使用胺碘酮,能进食后改为200mg/天口服。B组98例,按常规不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情况,房颤发生率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A组房颤发生率、房颤时心室率均低于B组(分别为12.4%vs38.8%;112±12次/分vs134±15次/分,P均<0.05)。结论胺碘酮能安全有效降低冠心病手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减慢房颤发生时的心室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在伴长RR间期(RR间期>1.5 s)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持续性房颤伴RR间期>1.5 s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25 mg每日2次,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和清醒状态时有RR间期≥2.5 s的患者比率,最长RR间期、平均心室率、最大心室率、最小心室率及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参数[24 h 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和频域参数[高频(HF)、低频成分(LF)]。结果除3例自发转复为窦性心律,1例应用地高辛,1例失访外,最终入选95例。治疗后,最长RR间期从2 200±540(1 500~3 520)ms延长到2 400±490(1 510~3 560)ms(P<0.001);平均心室率、最大心室率、最小心室率均显著降低(79.78±13.31次/分vs 93.67±15.74次/分,151.82±25.08次/分vs 175.64±24.32次/分,40.78±9.79次/分vs 47.04±11.49次/分,P均<0.01);SDNN、RMSSD、HF和LF均显著增加(233.9±40.8 ms vs 209.7±54.2 ms,270.1±74.0 ms vs 240.2±40.8 ms,18 572.2±6 667.4 ms2 vs 13 997.0±5 491.3 ms2,11 373.7±4 486.6 ms2 vs 8 599.4±3 669.3 ms2,P均<0.01);全天有RR间期≥2.5s的患者,治疗前后无差异[36.8%(35/95)vs 28.4%(27/95),P>0.05];清醒状态有RR间期≥2.5 s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增多[8.4%(8/95)vs 6.3%(6/95),P>0.05]。无近似晕厥及晕厥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有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伴有长RR间期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口服美托洛尔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杂志》2006,14(7):584-587
59岁,男性。主诉突然发生心悸。病人过去有轻度高血压,正服用异搏定。Holter监护发现房颤,心室率157次/min。病人无劳力性呼吸困难,无端坐呼吸,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痛。病人不饮用咖啡,不吸烟,少量饮酒,入院做进一步检查。体检:生命征,脉搏180次/min(不规律),BP150/94mm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杂志》2006,14(5):411-411
59岁,男性。主诉突然发生心悸。病人有轻度高血压,正服用异搏定。Holter监护发现房颤,心室率157次/min。病人无劳力性呼吸困难,无端坐呼吸,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痛。病人不饮用咖啡,不吸烟,少量饮酒,入院做进一步检查。体检:生命征,脉搏180次/min(不规律),BP150/94mm Hg。  相似文献   

20.
观察静脉应用各种剂量地尔硫(艹卓)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之效果及其副反应。 方法 62例房颤患者和22例房扑患者在静脉用药前心室率>120次/分,首先在2分钟内静推20mg地尔硫(艹卓)。如在15分钟内没有获得预期疗效(转为窦律,心室率<100次/分,或心室率比发作时降低20%以上)或临床上需进一步降低心率,可以静推25mg如仍无效,该病例退出,另选治疗方案,对上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