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秦竹叶 《中国校医》2005,19(3):289-290
<正>目前,许多科室把HBsAg是阳性还是阴性作为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指标,血站也用HBsAg来筛选献血者。测定HHsAg最常用的方法是ELISA法,一般酶标比色常以CO值0.105作为阴阳性判定的临界值,即标本A≥0.105为阳性,A<0.105为阴性。我科室将呈色介于阴阳性对照孔之间,A值0.075-0.135的标本称为弱阳性标本。笔者对来我院体检的200例HBsAg弱阳性标本的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相关乙肝标志物模式及其临床意义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桂琼 《中国校医》2014,28(2):131-132
目的了解通海县高中入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及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产生情况,探讨预防乙肝的对策与措施。方法对2008—2012年新入学5550名高中学生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表面抗体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3.39%、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72.81%。结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乙肝表面抗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接种以来,有效地控制了乙肝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乙肝前S1、HBV-DNA,探讨LHBs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HBs以及乙肝前S1,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1)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LHBs与HBV-DNA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LHBs与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乙肝前S1的检出低于HBV-DNA的检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可以弥补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HBeAg检测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乙肝患者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4.
王先义  钟萍  叶丽 《中国校医》2012,26(8):583-584
目的调查新生两对半3抗体阳性的成因和差异,以达到控制乙肝传染的目的。方法选取2006—2010年某高校12 915名新生作为调查对象,在新生入学时,于清晨空腹抽取3mL血液,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两对半检测。结果 12 915名新生中,两对半3抗体阳性率为7.25%,男生3抗体阳性率为5.58%,女生3抗体阳性率为7.99%;城市学生3抗体阳性率为8.17%,农村学生3抗体阳性率为5.54%;完成乙肝基础免疫程序后,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加强针的学生,两对半3抗体阳性率为3.68%;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后,曾注射过乙肝疫苗加强针的学生,3抗体阳性率为9.27%。结论两对半3抗体阳性成因非常复杂,它既可以由HBV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以由注射乙肝疫苗引起;它既可演变成慢性肝炎,又可自然转归。因此,应引起临床、流行病学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10届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铁芳 《中国校医》2004,18(2):169-170
目的 为了解大学生的乙型肝炎 (乙肝 )表面抗原 (HBsAg)和抗体 (抗 -HBs)情况 ,以便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进一步搞好预防保健工作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方法 乙肝血清学检测调查。结果 新生检出HBsAg阳性 2 15 7人 ,平均HBsAg阳性率为 13.35 % ,高于全国的平均阳性率指标 ,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抗 -HBs产生率逐渐上升 ,亦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结论 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 ,要广泛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建立乙肝疫苗预防注射的随访制度  相似文献   

6.
麻疹被国家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曾引起过世界大流行,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随着麻疹疫苗的推广使用,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麻疹仍呈散发状态,局部爆发时有发生,而且大多由症状典型转变为症状不典型的轻型感染或无症状隐性感染病例。随着麻疹流行的下降,许多临床医师未见过麻疹病人,也无诊断的经验。因此,依据临床表现作为麻疹诊断的单一标准  相似文献   

7.
8.
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接种小学生抗体反应比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观察国产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批国产、2批进口酵母乙肝疫苗和4批国产仓鼠卵巢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对550名小学生进行了1年免疫效果观察。结果未发现所有接种对象出现严重副反应。完成3针免疫后1个月时,接种各疫苗组的抗体阳转率均达90%以上,其后开始缓慢下降。除两组外,2批国产酵母疫苗组免疫后7个月时抗体滴度显著低于进口酵母疫苗和国产CHO疫苗组,但在第一针免疫后1年时,与Merck公司疫苗和CHO疫苗差异无显著性。除Amgen公司酵母疫苗外,其他各批疫苗抗体滴度峰值均出现在免疫后7个月。2批国产酵母及2批同年CHO疫苗不同批号间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国产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好,对小学生免疫效果达到进口基因重组疫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3 582例患者的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共1 339例,阳性率为9.86%,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0.58%,女性阳性率为8.96%;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者共8 082例,阳性率为59.51%,其中男性阳性率为57.54%,女性阳性率为61.96%;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最高的是年龄为41~50岁的患者,为14.60%;阳性率最低的是年龄为0~10岁的患者,为0.20%;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年龄为0~10岁的患者,为70.98%。结论 男性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的表面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表面抗原携带率随年龄段的降低大幅下降;表面抗体随年龄段的降低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0.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两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阳海  王忠发 《浙江预防医学》2000,12(9):F004-F004,11
在梅毒的临床诊断中 ,血清学诊断意义重大 ,尤其是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确认试验 )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各性病实验室基本上采用TPHA作梅毒的确认试验 ,经过几年的应用与观察 ,我们发现TPHA有一致命的缺点是对早期梅毒检测的灵敏度较低 ,有时甚至会发现TRUST滴度 1∶3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抗体的两种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狂犬抗体的检测方法很多,一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也有用酶联免疫法(ELISA)来检测.过去我们常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没有进行比较,但总觉得ELISA法显色很浅,判断结果比较困难.为了搞清哪种方法检测狂犬抗体比较合适,我们于2002年12月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根据国标,麻疹抗体IgG定量检测一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包被抗原过夜,将血清稀释成4个稀释度加麻疹抗原与对照抗原,比较OD值得出血清的抗体效价。此方法费时、麻烦、工作量大,我们采用国外较先进的麻疹抗体Ig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定量检测试剂盒,操作简便、快速,判断结果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13.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抗原)均为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定性检测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的常规指示,而HBsAg与Pre-S1抗原定量检测,则对乙型肝炎临床早期诊断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分析HBsAg与Pr-S1抗原定量检测结果,进一步对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传染病,在我国乙肝感染率高达10%左右[1],乙肝也因此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乙肝在中学生中的感染情况,并为今后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从2002年开始对桃源县部分中学新生开展了乙肝感染情况检测工作.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是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我国人群感染率为3.1%。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抗体)检测是目前诊断丙型肝炎的常有指标。为了寻找一种能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高危人群、献血员、孕妇等体检的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抗HCV抗体检测方法,笔者对70例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进行了抗HCV抗体检测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法及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两对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5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TRFIA法及GICA法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TRFIA法测定结果为金标准,ELISA法和GICA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杭体(HBcAb)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1%(57/80)、45%(36/80),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HBeAb、HBcAb阳性符合率分别为33%( 1/3)、0(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项或者多项联合检测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和GICA法敏感度在HBs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eAb、HBc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在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检测HBsAg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与TRFIA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CA法与TRFI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检测HBsAb、HBeAg、HBeAb、HBcAb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检测HBsAb、HBeAb阳性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LISA法、GICA法与TRFIA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IA法测量范围敏感度、特异度最高,但价格高;ELISA法准确率处于三种方法的中间水平,价格便宜,与TRFIA法同样适合于批量检测;GICA法准确率低,但快速简单,适合于前两种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人群,来自全国各地,在极短时间内聚集到一起,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为了解高校新生乙肝感染情况,笔者对某校2006级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进行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山西有偿献血地区某村HBV、HCV、HIV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山西省农村有偿献血地区HBV、HCV、HIV感染状况及有偿献血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对某村的946名20~65岁居民进行调查,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anti-HCV和HIV抗体.结果HIV抗体全为阴性,HBsAg、HBsAb、HBeAg、HBeAb、anti-HCV的阳性率分别为5.3%、54.5%、2.5%、22.5%、1.7%;其中有偿献血人员108名,相应的阳性率分别为0.9%、63.9%、0.9%、18.5%、4.6%,从未有偿献血人员838名,相应的阳性率分别为5.8%、53.3%、2.7%、23.0%、1.3%.与未有偿献血的研究对象相比,曾经有偿献血的研究对象HBsAg、HBsAb和anti-HCV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该村未发现HIV感染者,HBV、HCV感染与其他地区无明显不同,有偿献血人员HCV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硒)免疫层析(GICA)两种不同方法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方法采用ELISA和6个不同生产厂家GICA法检测,比较其最低检测下限。结果 6份样本稀释数万倍后ELISA法仍为阳性,GICA与ELISA法OD与值比较,不同生产厂家GICA法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ELISA法OD值<0.5,GICA法无一厂家试剂检出阳性,OD值>0.5只有1个厂家试剂检出阳性,其他厂家试剂均在ELISA法OD值>1.5~2.0才能检测出阳性。结论 ELISA法敏感性远高于GICA法,选择GICA法做HIV抗体筛查须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110份梅毒病人血清和890份健康献血者血清进行检测比较.结果:TP-ELISA共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09份、TPPA共检出108份阳性,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91%和982%.TP-ELISA从890份健康献血者中检出2份阳性,TPPA未检出阳性,后经确认2例为假阳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22%.结论:ELISA和TPPA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ELISA试剂成本低,操作方便,可使用酶标仪判读,是大批量样本筛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