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在多发伤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创伤严重程度等级(ISS)评分16分为界,将49例多发伤患者分为轻伤组(ISS≤16分)和重伤组(ISS〉16分),并以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及仪器法检测了正常人和多发伤患者受伤第1、2及3天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多发伤后血浆D-二聚体明显增高,且重伤组高于轻伤组(均P〈0.01),第2、3天明显低于第1天(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纤维蛋白原重伤组第1天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重伤组(P〈0.01)。伤后第2、3天均嘎显高于第1天(P〈0.01),并且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第1、2、3天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与D-二聚体呈负相关(r=-0.591,r=0.548,r=-0.470,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与病情、病程密切相关。重型多发伤初期纤维蛋白原不增高与纤溶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健  周玉贵 《医师进修杂志》2000,23(8):20-21,27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结合唾液酸(FSA)在肝病患者中的意义及其对凝血酶时间的影响。方法:应用饱和硫酸铵制备纯化纤维蛋白原,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22例正常人,133例肝病患者血浆FSA水平,并对血浆和纯化纤维蛋白原脱唾液酸化前后的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单位聚合浊度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FS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肝病组(P〈0.01);脱唾液酸化纤维蛋白原较未脱唾液酸纯化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β-纤维蛋白原(Fg)-455G/A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其与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FMPF)的关系。方法对85例NS患者和8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FMPF的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β-Fg-455G/A基因多态性。结果NS患者血浆Fg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最大吸光度(FMPV/Amax)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患者β-Fg-455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患者β-Fg-455G/A基因型频率与FMPF无相关性(P〉0.05)。结论FMPF的检测可作为评价NS患者高凝状态的重要监测指标,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NS的高凝状态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价值。方法1996年6月~2005年12月,对53例小儿上消化道异物胃镜下分别用鼠齿钳、圈套器、异物网篮、活检钳、三爪钳取出。结果1例食管异物胃镜下取出失败;2例圆钝食管异物送入胃内,1d后经肠道自行排出;余50例异物胃镜下取出成功,胃镜下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成功率94.3%(50/53)。黏膜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3.8%(2/53)。结论经胃镜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有效、安全,怀疑有穿孔时不宜经胃镜下异物取出。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K1对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凝血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维生素K1(Vitamin K1,Vit K1),观察其对凝血因子的作用。方法 3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3组,A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B组:使用VitK1治疗;C组:未使用VitK1治疗。每组各10例,分别检测A组术前、术后、B组、C组术前24小时、麻醉后开胸前、鱼精蛋白中和后10分钟、术毕、术后6小时、1天、3天和5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X因子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压积。结果 鱼精蛋白中和后10分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最长,X因子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最低。与C组相比,B组术后24小时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X因子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术前应用Vit K1可明显提高术后早期凝血因子水平,有利于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 opic submucosa| 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5月~2013年2月,对胃镜及超声胃镜发现的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病变21例进行ESD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以抬高黏膜层;环行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对病变黏膜下层进行剥离,以完整切除病变。结果2l例黏膜病变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证实早期食管癌13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黏膜下平滑肌瘤3例。病变直径1.0~4.0cm,平均2.8cm。手术时间20~115rain,平均55min。住院时间8~15d,平均10.6d。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紧急行内镜下止血夹夹闭、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rgonplasmacoagulation,APC)成功止血;无一例穿孔。结论ESD在治疗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病变中具有病变切除完整性好、切除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患者生存质量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疑似DVT患者进行血浆DD和FIB检测,并计算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值),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DVT组血浆DD、FIB及D/F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VT组与非DVT组比较,DVT组DD、FIB和D/F值明显高于非DVT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D/F值、DD、FIB对诊断DVT的敏感度分别为98%、94%、85%,D/F值在诊断DVT中较单独应用DD或FIB有较高的敏感度。结论检测血浆DD、FIB及D/F比值可提高DVT临床诊断的特异性,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的变化;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炎症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的变化以及脂联素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分析脂联素对炎症、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30例体检健康者与76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凝固法测定血浆Fbg水平。结果:尿毒症组患者血脂联素CRP、Fb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O.05或P〈0.01)。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与CRP、Fbg、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0.37、-0.34(P〈0.05或P〈0.01)。将尿毒症组依据cRP水平分为A、B两组,A组CRP〈5mg/L,B组CRP〉5mg/L。A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脂联素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亚甲蓝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实验研究及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亚甲蓝(MB)对腹膜粘连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1组为假手术组;2组为模型组;3、4和5组制成粘连模型后,按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MB处理。术后14d处死动物,用半定量评分方法观察腹膜粘连,并取标本检测组织中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比值(Fibrinogen/Fibrin)。结果假手术组粘连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MB处理的大鼠腹膜粘连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P值均〈0.01);SOD处理组与MB处理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MB处理组大鼠腹膜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Fibrinogen/Fibrin比值显著增大(P〈0.01)。结论MB能抑制腹膜粘连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包括减少氧自由基损伤和增加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研究结直肠癌的术前肠镜活检标本中能否发现黏膜下层浸润证据与肿瘤临床病理学以及肠镜取材特点间的关系。方法 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例相应的肠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进行回顾性阅片,观察是否具有黏膜下层浸润证据,利用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肿瘤临床病理学特点与能否在活检标本中发现黏膜下层浸润证据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1例结直肠癌病例中,共216例(67.3%)可以发现黏膜下层浸润,单因素分析显示活检组织块直径较小的病例(P=0.042)、黏液腺癌(P=0.003)、高级别肿瘤(P=0.001)、淋巴结阳性的病例(P=0.011) 以及深层次浸润病变(P=0.092)中发现黏膜下层浸润证据的比例显著下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级别肿瘤(OR 2.155,95% CI 1.081~4.296,P =0.029),以及活检组织直径较小的病例(OR 1.944,95% CI 1.149~3.290,P = 0.013)与活检组织中无法确定黏膜下层浸润相关。结论 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恶性的结直肠肿瘤,虽然肠镜活检标本中未发现黏膜下层浸润,不能简单的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应怀疑为晚期或者恶性程度较高的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的影响。方法 30例DCM患者,年龄26~70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或Ⅳ级,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n=15)。治疗组L3,4或T4,5棘突间隙穿刺置管于硬膜外腔,每间隔2h硬膜外腔注射0.5%利多卡因3~5ml,辅以适当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常规予药物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心脏彩超检查,用微量毛细管加热沉淀法测定静脉血血浆FIB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左室舒张末内径减小,左室射血分数增加,血浆FIB浓度降低(P〈0.05)。结论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能改善DCM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FIB浓度。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5岁。因“左上腹部隐痛1月余”于2010年5月13日人院,胃镜活检诊断“胃窦部黏膜内癌”。AFP25.29)、CEA和肝肾功能检测正常,全腹CT和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6月9日行胃癌根治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无异常:胃窦部可触及直径约1.5cm结节,  相似文献   

13.
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胆汁中凝血和纤溶状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研究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胆汁中凝血纤溶状态与交联纤维蛋白生成和降解的关系来探讨胆囊结石的形成机制。方法:收集胆固醇结石(简称胆石)患者胆囊胆汁20份和非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胆汁15份,测定胆汁中的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D-二聚体抗原和部分凝血纤溶因子抗原和活性水平。结果:胆囊结石组建者胆汁中D-二聚本抗原高于非胆囊结石组(P<0.01),抗凝血酶Ⅲ抗原高于非胆囊结石组(P<0.05),抗凝血酶Ⅲ活性低于非胆石组(P<0.05),胆石组抗凝血酶Ⅲ抗原与活性之比与非胆石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胆石组纤溶酶活性较非胆石组增高(P<0.05),纤溶酶活性与凝血活性指标之比明显低于非胆石组(P<0.05),两组间纤溶酶原激活性抑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胆固醇患者胆囊胆汁中的凝血和行 性均高于非胆石组,但纤溶活性增高的程度与凝血活性比则明显减低,从而使交联纤维蛋白折生成增多,而降解相对减少,导致成石组胆囊胆汁中交联纤维蛋白积累,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检测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796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5 d进行血浆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水平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30例并发DVT组术后与术前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并发DVT组术前、术后与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动态检测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具有早期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辅助肛瘘及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110例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肛瘘患者110例作为B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IL-6、CRP及FIB水平,并探讨肛周脓肿患者血浆FIB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和B组患者IL-6、CRP及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肛周脓肿患者FIB水平与IL-6水平、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肛周脓肿患者血浆FIB水平高于肛瘘患者,可作为肛瘘与肛周脓肿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及其二者比值(D/F值)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接受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3至5天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73例,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VT组66例(男15例、女51例,中位年龄66岁)和非DVT组207例(男70例、女137例,中位年龄63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至5天血浆D-D值(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Fg值(凝固法检测)及D/F值的差异,并对术后血浆D-D和D/F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 术前血浆D-D值及Fg值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血浆Fg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浆D-D值及D/F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VT组高于非DVT组。术后血浆D-D和D/F值诊断DV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8和0.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Fg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急性DVT没有诊断作用;而血浆D-D值和D/F值对筛查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准确性较低。  相似文献   

17.
危重患者抗凝血酶与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抗凝血酶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变化。方法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87例(病例组),病例组按不同的临床表现,以有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将患者分为SIRS组(n=68)与非SIRS组(n=19)、MODS组(n=37)与非MODS组(n=50)。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1人,作为对照组(n=31)。分别测定病例组患者进入ICU第1、3、5天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进入ICU第1天血浆AT:A、PLG:A、PLT降低,血浆F1B、D-D浓度升高(P<0.01);与非SIRS组、非MODS组比较,SIRS组、MODS组各时间点血浆AT:A、PLG:A、PLT降低,血浆D-D浓度升高(P<0.01);与进入ICU第1天比较,第3、5天SIRS组、MODS组血浆D-D浓度升高,第5天血浆PLT,FIB浓度下降(P<0.05或0.01);第5天MODS 组血浆PLG:A降低(P<0.05);第5天非MODS组血浆AT:A、PLG:A升高(P<0.05)。结论血浆AT :A、PLG:A、PLT、FIB及D-D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SIRS和MODS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作为SIRS 和MODS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助于早期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李彦贵  马泽龙  张蜀华 《中国骨伤》2013,26(11):932-934
目的:通过比较初次骨折与二次骨折术后机体凝血状态的变化,探讨骨折手术病史对于二次骨折后机体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新西兰大免10只,5-6月龄,雌雄各半,体重2.4~2.6k,无孕。先制作初次创伤骨折术后模型,12周后再进行二次创伤骨折术后造模,分别于两次骨折术后1d、5d取静脉血测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5个指标,比较两次骨折术后同一时间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二次创伤骨折术后1d与初次创伤骨折术后1d比较,PT、AP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FIB、D—D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创伤骨折术后5d与初次创伤骨折术后5d比较,F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TT、FIB、D—D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手术病史使二次创伤骨折后血液更加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7月—2017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为NSCLC的患者377例。根据患者术前Fbg、FDP及D-二聚体水平分组,设定Fbg<3.498 g/L,FDP<3.165 g/L,血浆D-二聚体≤289.005μg/L为正常值,三项指标均为正常值者为低危组,仅1~2项高于正常值者为中危组,三者均高于正常值者为高危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统计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各组间生存曲线的差异,多因素分析术前血浆Fbg、FDP及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FDP、Fbg和D-二聚体单独及三个指标联合对NSCLC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前FDP、Fbg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及术后化疗相关。各组5年总生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生存曲线提示高危组患者预后较差(低危组=94.4%;中危组=82.4%;高危组=64.4%,P <0.001)。多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在困难插管中的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方法。方法在胃镜下用异物钳钳夹空肠营养管,胃镜反复推送,将其送至Treitz韧带以下。1例在胃镜下经活检孔放入扩张器导丝,通过导丝放入空肠营养管。结果本组28例经胃镜引导空肠营养管插管均获得成功。有2例后退胃镜时空肠营养管脱出;其中1例毕罗Ⅱ式手术后患者放置3次才成功。插管时间8~115分钟(耗时115分钟者为胆囊癌术后十二指肠弥漫浸润狭窄,胃镜无法通过,改用经胃镜活检孔置入扩张器导丝后置管成功)。除胆囊癌患者术后出现咽痛症状外,其余患者置管后均没有出现咽痛、呛咳、呕吐、食物返流等,无腹痛、穿孔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胃镜引导空肠营养管插管在困难插管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