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总结1986年至2001年间2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经验。男18例,女8例,年龄43—69岁。食管癌术后14例,贲门癌术后12例。病理证实吻合口复发15例,食管切缘残留癌继发3例,癌残留食管床再发2例,局部淋巴结转移6例。结果:手术切除20例,探查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2例,3年以上3例,2年以上8例,1年以上5例。结论: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患者,若病变未侵及动脉、气管,无远处转移,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术者,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因素,再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36例,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生存5年以上7例,3年以上6例,2年以上4例,1年以上6例,1年内死亡者9例,单纯探查者4例分别于3~6个月死亡.结论对胃癌术后复发者,再手术能否切除病灶主要取决于复发方式,凡证实吻合口或残胃复发者,即使侵及邻近脏器,无远处转移,且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术者,均应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复发的手术治疗及主要并发症防治。方法 :对 3 6例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术后复发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颈部吻合 2 0例 ,弓上吻合 16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根治性切除术 19例 ,姑息切除术9例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 8例 ,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吻合口瘘。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8% ( 2 8/3 6)、3 8.9% ( 14 /3 6)、2 7.8% ( 10 /3 6)。结论 :食管癌根治放疗复发的患者只要一般情况允许 ,无明显转移和无病变严重外侵者均应争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术后切缘癌残留是影响外科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1993— 2 0 0 0年我院行手术切除食管癌 6 5 8例 ,术后切缘癌残留 5 6例 ,发生率 8.5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切缘癌残留 5 6例中 ,男 5 3例 ,女 3例 ,年龄 47~ 6 9岁 ,平均 5 2岁。其中弓下吻合 15例 ,弓上吻合 32例 ,颈部吻合 9例。病理检查示上切缘癌残留 47例 (83 .9% ) ,下切缘癌残留 7例 (12 .5 % ) ,上下切缘癌残留 2例 (3.5 % )。除 4例切除瘤体上端食管不足 5cm外 ,其余 5 2例切除瘤体上下端食管 5cm以上。2 结果切缘癌残留与肿瘤部位、长度、病理分型、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骶尾部畸胎瘤术后复发的因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其手术情况。结果 8例再手术病例中,7例良性者术后近期未见肿瘤复发,1例恶性者术后1年因复发转移而死亡。结论 良性瘤复发原因主要为肿瘤及尾骨残留,恶性瘤复发原因则为肿瘤浸润及转移,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及残存尾骨是避免再次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清扫术后原清扫区域颈淋巴结复发癌的特点及再手术的策略和疗效.方法和结果:回顾分析4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清扫术后不同清扫区域颈淋巴结癌复发频率及再手术疗效.各区域发生颈淋巴结复发癌频率Ⅱ区为35.59%(21/59),Ⅲ区32.03%(19/59),Ⅳ区15.25%(9/59),Ⅰ区10.17%(6/59),Ⅵ区5.08%(3/59),Ⅴ区1.69%(1/59),肿瘤直径<3 cm 13例,3~6 cm 19例,>6 cm 9例,首次颈清扫手术后淋巴结癌复发时间1年以内者7例,1~2年者19例,2~3年者7例,3年以上者8例.颈淋巴结复发癌行单纯肿块切除7例,一个区域8例及两个区域以上者26例再次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同时行颈动脉外膜切除术5例、颈动脉切除端端吻合术2例、大隐静脉颈动脉重建术2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再次手术后生存6~12个月5例,生存1~2年7例,2~3年10例,3年以上14例,失访5例,3年生存率34.15%,1年以上生存率75.6%.结论:颈淋巴结复发癌发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Ⅱ区、Ⅲ区、Ⅳ区和I区,尤以Ⅱ区为甚,再次手术很大程度上能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70岁以上老年患者食管癌的治疗特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7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70~79岁老年食管癌患者62例,男60例,女2例,肿瘤长度4~9 cm,其中上段及中上段癌8例,中段癌34例,下段癌20例.肿瘤根治切除58例,切除率93.8%.切除患者均采用胃代食管术,大网膜包绕吻合口.结果 围手术期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死亡率1.6%,61例好转出院.患者随诊1~5年,4例未能切除者术后2~4个月死于多器官脏器衰竭.57例根治术后随访,1年生存52例,3年生存22例,5年生存4例.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术式,精细操作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0年5月-2006年5月,对3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D3根治术.手术完整切除Toldt筋膜及胰头十二指肠前筋膜,游离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根部结扎肠系膜血管,清扫N3淋巴结.肝曲癌再切除右肾前筋膜,清扫幽门下淋巴结.肿瘤侵出Toldt筋膜清扫其下腹膜下筋膜(Gerota筋膜),作右半结肠切除.结果 手术清扫淋巴结每例达15-76枚,平均28枚.术后并发症21.88%(7/32),其中切口感染3例,术后炎症性肠梗阻2例,急性左心衰及肺部感染各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32例患者随访8-72个月,平均38个月,生存36个月以上22例,6例分别于术后8、14、18、24、25和32个月死亡.随访期间失访4例.结论 右半结肠D3根治术是减少肿瘤复发的有效术式,仔细操作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外耳道囊性腺样癌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7-2001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外耳道囊性腺样癌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7-60岁,平均41.3岁。6例局限于外耳道者行外耳道磁样切除加部分外耳道骨壁磨除或乳突根治术;5例侵及范围广累及中耳、乳突,甚至岩锥者行颞骨侧位切除加腮腺部分或全切除术;1例侵及颅内者行颞骨切除及侧颅底手术,切除颅内肿瘤并以帽状腱膜、带蒂颞肌瓣修补。结果:1例随访1年,9例随访均在2年以上,最长者13例,其中8例(初诊4例,复发者4例)术后无复发,2例复发并有肺转移,其中1例死亡,1例带癌生存至今,2例失访,结论:广泛彻底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7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癌的再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再手术是一较复杂的过程,尤其是手术入路及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1995年10月~2000年11月本院治疗此类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34~66岁,平均55.3岁。病理诊断均为腺癌,经腹行食管 -胃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复发间隔6个月~7年,1年以内者3例,2年以上者4例。1例上切缘病理癌残留。6例再次吞咽不适或梗阻,1例上消化道出血。X线吻合口狭窄,钡剂受阻,吻合口部可见充盈缺损,黏膜破坏。病理均证实为复发癌。腹部B超及CT均无其他脏器转移。全麻下行再手术,经腹2例,经胸3例,胸腹联合2例;行吻合口部食管-残胃部分切除,食管- 胃弓下吻合术5例。2例病变广泛未能切除,行剖腹探查1例,空肠造瘘术1 例。术后切口感染 1例,脓胸1例。随访至今,未切除复发癌者2例分别于术后1月和2月死亡。余生存,时间最短者已6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胃癌术后复发行再手术治疗69例病例进行分析。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4年4月收治69例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给予再次手术治疗,并在术后随访患者的基本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生存率明显不同,从术后第1年85.51%,至术后第五年下降到2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所导致的并发症及存活年度有明显差异。结论只有在初次胃癌术后早期对患者行详细检查、排除病变及尽早行复发性手术治疗才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收治的12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初次手术残癌率54.3%,淋巴结转移率31.5%;再次手术暂时性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1%(4/127)及1.6%(2/127),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分别为4.7%(6/127)及0.8%(1/127)。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均无甲状腺肿瘤复发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局部切除术后,有必要据首次手术情况和术后病理结果等合理选择再次手术方式。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术中仔细操作,可有效降低再次手术并发症,减少癌残留与淋巴结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13.
张建群 《黑龙江医学》2012,36(9):661-662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外科治疗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4-03~2010-03间,我院收治的35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均采取再手术治疗,其中:再次行Dixon术者17例,Miles术者12例,姑息性手术6例,观察其术后复发时间与切除率、首次手术方式与切除率的关系,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生存率.结果 术后5年内复发者切除率明显>2年内患者(P〈0.01);首次手术为Dixon术复发病灶切除率明显>Miles术复发病灶切除率(P〈0.01);行Dixon术的中位生存时间,3年存活率、5年存活率明显>行Miles术和行姑息性手术(P〈0.01).结论 通过综合评估病情后,进行直肠癌外科手术可以增加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再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超  徐万里  李伟文 《河北医学》2005,11(3):211-21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8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接受再次手术52次,二次手术发现总的残癌率58.3%(28/48),其中原发部位残癌率48.0%(23/4.8),5年生存率71.0%(34/48),8年生存率31.3%(15/48)。结论:甲状腺癌的误诊是造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提高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认识水平,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胃癌患者再手术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胃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85例复发性胃癌再次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结果 本组85例中,复发局限于残胃46例,复发时间<2年58例.全组再手术切除45例,其中根治性切除34例,姑息性残胃切除11例,联合行脏器切除19例.根治性残胃切除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7%和21%,中位生存期56个月;姑息性手术及其他综合治疗者的生存时间为6~26个月,中位生存期16个月;未切除患者均于半年内死亡.结论 术后定期复查有助于复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复发性胃癌以残胃复发多见,具有较高切除率,应积极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调强辅助放疗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41例术后调强辅助放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用SPSS17统计软件处理,分析1、2年的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及治疗副作用。结果:全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是79%、51%,复发率是43%、70%,转移率是47%、72%。主要副作用为轻度(Ⅰ、Ⅱ级)毒性,消化道反应占75.7%,呼吸道反应占29.2%,白细胞计数下降占75.6%,贫血占31.7%,血小板减少占7.3%。单因素分析显示,放化疗前CT分期、术后淋巴结转移个数、放疗剂量与生存率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有无癌性浸润是转移率的影响因素(χ^2=4.12,P=0.04)。结论:食管癌术后调强辅助放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但未显示出短期生存优势。虽有较高的消化道毒性,但可耐受。术中有无癌性浸润是转移率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肝癌再次肝切除7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0年1月至1991年7月,对复发性肝癌施行再次肝切除共72例,其中2次肝切除60例,3次和4次肝切除各为9例和3例,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已12年11,无肝癌复发,全组1、3、5年术后存活率分别为98.6%、69.9%、和49.5%。2次肝切除后1、3、5年术后存活率分别为90.7%,53.5%和36.1%。3次术后1、2、3年存活率分别为100%、85.6%和36.7%。作认为对术后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用显微声带撕皮和黏膜缝合法治疗早期喉癌的初步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5月行8例手术,随访24-54个月,平均28个月,男6例,女2例。48-78岁,平均67岁。5例术前活检为声带鳞癌,2例声带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标本为鳞癌),1例手术前后均为重度不典型增生。手术在全麻下行气管切开喉裂开术,显微镜下辨认病灶边缘。黏膜下浸润麻醉以使局部水肿,用微型钳提起肿瘤周边黏膜,在黏膜下分离疏松组织,完整切下肿瘤。周边黏膜下稍作分离,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复盖好可能暴露的杓状软骨角。2例术后组织标本示癌浸润范围较大行放疗。每月随访1次,内窥镜摄照,半年后3月随访1次,2年后6个月随访1次,无失访者。结果:患者均无瘤生存,6例有复发征象,发声有改善。1例2年后术侧无复发,而对侧声带出现肿瘤,间接喉镜下病理证实为癌,后在显微支撑喉镜下行激光切除,又随访半年以上未再见有病变;另1例原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2年患侧前联合处出现息肉样生长,显微喉镜下病理报告为I级鳞癌,行激光手术,随访半年。结论:显微撕皮法治疗早期喉癌疗效肯定,功能恢复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手术范围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37例因首次手术按良性肿物行局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再入院行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行患侧残余甲状腺切除加对侧甲状腺全切除78例,对侧甲状腺全切除11例,对侧甲状腺近全切除4例,双侧残余甲状腺切除22例,患侧残余甲状腺加峡部切除15例,对侧残余甲状腺切除7例;同期行单侧淋巴结清扫46例,双侧淋巴结清扫15例。再次手术暂时性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9%(4/137)及0.7%(1/137),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分别为3.6%(5/137)及1.5%(2/137)。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均无甲状腺肿瘤复发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局部切除术后,根据首次手术情况和术后病理结果等合理选择再次手术方式,术中细心操作,可有效减少再次手术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