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51例均行手术治疗,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双侧者行全甲状腺切除,保留背侧部分组织;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cm)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结果: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3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37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2例,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16例。术后发生神经损伤及甲减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5年以上者46例,无死亡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无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探讨归纳甲状腺癌的检查及诊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46例甲状腺癌的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行术中冷冻切片检查108例,诊断甲状腺癌101例,阳性率为93.5%,行一侧腺叶 峡部切除35例,行患侧腺叶 峡部 对侧大部切除37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13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为27,转移阳性率为32.5%.结论 甲状腺癌术前确诊率低,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确诊甲状腺癌的最佳方法.患叶 峡部或患叶 峡部 对侧大部切除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分析吉林市人民医院甲状腺科收诊患者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状况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市人民医院收诊的204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4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4.5;病理类型明确者195例,其中乳头状癌179例(91.79%),滤泡状癌9例(4.62%),髓样癌6例(3.08%),未分化癌1例(0.51%);甲状腺癌患者中明确淋巴结转移者为161例,男、女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14%、28.74%.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单侧病变行患侧腺叶+峡部及对侧大部切除、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双侧病变行一侧腺叶+峡部及对侧大部分切除、甲状腺全切除术,部分淋巴结转移患者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给予内分泌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131I内放射治疗.5年随访53例,存活50例(94.34%),10年随访15例,存活13例(86.67%).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并结合内分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切除范围及颈淋巴结清扫的方法及意义。方法: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8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1例,近全甲状腺切除术1例,同期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16例,选择性颈清扫术21例,未行颈清扫术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切口内出血1例,为胸锁乳突肌营养支血管出血,给予清创止血,术后1周痊愈出院。出现声调降低1例,3个月后发声恢复正常。无饮水呛咳病例发生。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或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既可避免肿瘤复发,又不致损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而同期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和选择性颈清扫术可以更好地保留患者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腔镜下治疗甲状腺癌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采用经胸骨前径路实施320例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其中17例为甲状腺癌.男1例,女16例,年龄12~48岁,平均(29±10)岁.术前彩超及CT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予以彩超及CT随访.结果 17例均获得成功.双侧腺叶次全切除3例,单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5例,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气管前、气管旁淋巴结切除5例,患侧腺叶近全切除+峡部切除+对侧腺叶切除4例,其中2例行气管前、气管旁淋巴结切除.术后暂时性声嘶1例,暂时性呛咳1例,均恢复.术后随访2~70个月,平均40个月,未发现复发.结论 腔镜下胸骨前径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安全可行,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临床体会 乳头状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癌最多见的类型,约占70%,转移早,以颈部淋巴结组织最常见,一般为40%一50%,高达68.72%-84.6%,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所有颈部肿瘤组织包括甲状腺癌所累及的颈部淋巴结。对原发灶的切除,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是全甲状腺的切除,还是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或对侧腺叶全切。甲状腺多癌灶已有报告并且被专家认可,有资料表明,一侧甲状腺癌行患侧叶切除1年后对侧10%-24%出现甲状腺癌。而全甲状腺切除,对侧多发率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化性甲状腺癌合理的外科治疗术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分化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从甲状腺切除范围、颈淋巴结清除方式等方面探讨分化性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乳头状癌41例,滤泡状癌6例;证实有淋巴结转移10例,右侧甲状腺上静脉癌栓1例.行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45例,其中3例另加行颈侧...  相似文献   

8.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86例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兴中  张胜利 《广西医学》2011,33(4):465-467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4 313例(次),其中86例合并甲状腺癌,占1.99%.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9.
杨明 《实用全科医学》2007,5(7):575-57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本组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17例,患侧腺叶、峡部全切加对侧部分切除13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22例,甲状腺全切9例,1例峡部癌行峡部全切加双侧腺叶次全切。对30例颈淋巴结肿大和5例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阳性的NO患侧行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以下简称颈清),其中患侧改良颈清28例,患侧根治颈清3例,双侧改良颈清4例;27例NO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阴性未进一步颈清。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治疗性颈清组淋巴结转移74.3%(26/35),中央区淋巴结受累88,5%(23/26)。随访4—6年2例高龄患者死于其他疾病,1例颈部复发合并肺转移带瘤生存。3例淋巴结复发再次手术无瘤生存。治疗性颈清组与中央区清扫组复发率分别为5.7%(2/35),7.4%(2/27)(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宜根据具体情况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或加行对侧次全(或大部)切除;淋巴结肿大者应予患侧治疗性颈清;对于NO病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并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阴性者观察随访,阳性者行患侧治疗性颈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2例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术前拟诊为甲状腺微小癌69例,术后慢速病理结果:乳头状腺癌55例,髓样癌12例,滤泡状癌5例,诊断准确率为95.8% (69/72).颈淋巴结转移癌均位于同侧,共13例.72例患者均接受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十峡部切除术,加做对侧部分切除者15例,13例接受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3年,死亡2例.结论 高频超声、细针穿刺及术中冷冻切片检查转移可提高隐匿性甲状腺癌诊断率.无淋巴结转移者患侧甲状腺全切十峡部切除已足够,伴颈淋巴结转者需加行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