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脂蛋白脂酶,肝脂酶及载脂蛋白在兔胆囊结石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采用日本杂交大耳兔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周后、2周组、3周组和4周组为实验组,实验组饲以1.2%高胆固醇膳食诱以胆囊结石,测定各组脂蛋白脂酶、肝脂酶、血清载脂蛋白和脂质的动态变化,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采用圆周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脂质采用酶法测定。结果 随着高胆固醇膳食进食时间延长,2周组、3周组分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脂蛋白脂酶,肝脂酶及载脂蛋白在兔胆囊结石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日本杂交大耳兔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周组、2周组、3周组和4周组为实验组,实验组饲以1.2%高胆固醇膳食诱以胆囊结石,测定各组脂蛋白脂酶、肝脂酶、血清载脂蛋白和脂质的动态变化,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采用圆周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脂质采用酶法测定。结果随着高胆固醇膳食进食时间延长,2周组、3周组和4周组分别有4/10,6/10和7/10只动物出现胆囊结石;肝素化血清中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增加,以3周组和4周组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血清载脂蛋白apoB100,apoCⅡ,apoCⅢ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5),apoAI在4周组时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组份有降低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胆固醇膳食后,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增强,血清载脂蛋白和酯质代谢异常变化,促进了胆囊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3.
研究胆囊结石病人Apo B基因中Xba I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190例胆囊结石病人组和442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分析Xba I多态性的基因型,测定血脂。结果:胆石组的X~( /-)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16.7%比8.0%,P=0.01;女性:26.7%比7.7%,P<0.001;总体:20.6%比7.9%,P<0.001)。胆石组的X~ 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8.33%比4.01%,P<0.05;女性:14.47%比3.85%,P<0.001;总体:10.79%比3.96%,P<0.001)。胆石组携带X~ 等位基因者的血清总胆固醇(4.85±0.75mmol/L比4.54±0.89mmol/L,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4±0.58mmol/L比2.49±0.69mmol/L,P<0.05)均高于不携带X~ 等位基因者,对照组携带X~ 等位基因者的血脂也有类似的增高趋势。结论:Apo B的X~ 等位基因有增高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特点,可能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近年研究发现 ,在脂蛋白脂肪酶 (LPL)基因的非编码区存在多种遗传多态性位点 ,其中第Ⅷ内含子HindⅢ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s)与人群中高甘油三酯 (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h)血症有关。本研究探讨人类LPL基因遗传多态性的分布规律以及和胆石成因的关系。材料和方法胆石组 1 35例 ,男 55例 ,女 8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 0 6例 ,男 45例 ,女 61例 ,平均年龄 48± 1 0岁。提取外周血细胞的DNA ,PCR扩增。目的基因扩增片段长度为 1 30 0bp ,酶切后出现 60 0bp、70 0bp两个片段者为…  相似文献   

5.
胆固醇结石与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胆固醇结石病与载脂蛋白(Apo)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位点XbaⅠ、EcoR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01例胆固醇结石病作50例对照者进行研究。结果 胆固醇结石组X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X等位基因者其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ApoB水平显著高于非X者;胆固醇结石组和对照组在Edisp  相似文献   

6.
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载脂蛋白E(ApoE)由 3个等位基因 (ε2 、ε3、ε4)分别编码 3种异构体(ApoE2 、E3、E4) ,组成 6种表型 (E2 /2、E2 /3、E2 /4、E3/3、E3/4、E4/4)。本研究旨在探讨胆固醇结石形成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本院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 40例 ,其中男 1 1例 ,女 2 9例 ,平均年龄 ( 52± 4)岁。正常对照组为门诊体检者 ,共 60例 ,其中男 1 6例 ,女44例 ,平均年龄 ( 50± 4)岁。2 .方法 :( 1 )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 :基因组DNA提出 :取外周静脉血5ml,乙二胺四乙酸 (EDTA)抗…  相似文献   

7.
载脂蛋白E的基因多态性,异常脂血症和胆囊结石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分子遗传学水平探讨胆囊结石病的发病机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研究了87例胆囊结石患者和50例非结石者的apoE基因表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了不同apoE基因表型的胆囊结石患者的血脂质代谢特征。结果显示:E2/3表型胆囊结石患者血脂质代谢最明显的特征是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E3/3表型胆囊结石患者脂质代谢最典型的特征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2C、HDL3C)显著下降;E3/4基因表型胆囊结石患者与E2/3、E3/3患者比较,VLDLC轻度下降、LDLC轻度升高。由此表明:同一apoE基因表型胆囊结石患者的血脂质变化比非结石者突出,不同apoE基因表型的胆囊结石患者有不同的血脂变化特征,ε2等位基因可能是国人胆囊结石病的一个高危易患因子。  相似文献   

8.
载脂蛋白B基因XbaⅠ多态性和胆囊结石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B基因Xba Ⅰ多态性和胆石病关系。方法对75例胆囊结石病人与112例对照者确定APOB基因Xba Ⅰ多态性的基因型,并对其中41例胆囊切除术病人和11例对照者分析胆汁成分。结果胆石组携带X+/基因型和X+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石组病人胆汁胆固醇摩尔百分比和胆固醇饱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总脂质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携带X+等位基因的胆石病人胆汁胆同醇摩尔百分比和胆固醇饱和指数高于X-/-纯合子病人,而总脂质降低。结论 X+等位基因可能是胆石病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位于脂氧酶12(LOX12)基因编码区Arg261Gln单核苷酸多态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148例胃癌患者和148例无肿瘤正常对照人群的LOX12的基因型,并以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LOX12 Arg261Gln等位基因频率在胃癌组中(0.544)高于正常组(0.443)。与Arg/Ar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ln/Gln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OR=2.26,95%CI=1.15~4.46,P=0.018),而杂合基因型Arg/Gln不增加胃癌发病风险(OR=1.37,95%CI=0.77~2.44,P=0.284)。结论:LOX12编码区Arg261Gln遗传变异可能是胃癌发病的重要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按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62例胃癌患者和61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提取DNA进行MPO-463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MPO-463 GG、GA和AA 3种基因型的频率在胃癌组中分别为87.1%、11.3%和1.6%,在对照组中分别为72.1%、23.0%和4.9%;将携带MPO-463 GA和AA型者合并后与携带MPO-463 GG型相比较,患胃癌的风险显著增高(P=-0.039,DR=0.383,95%CI:0.151-0.972).相对于G等位基因,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显著降低(P=0.026,OR:0.399,95%CI:0.174~0.916).结论 MPO-463 G/A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其中A基因是一个保护基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myeloperoxidase (MPO)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gastric cancer. Methods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performed including 62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61 healthy controls. Peripheral blood was collected for genetic analysis of MPO-463.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ge, and smok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However, the two groups differed in drinking, family history of gastric cancer, and Helicobacter pylori(HP) infection(P<0.05). The frequencies of MPO-463GG, GA and AA were 87.1%, 11.3% and 1.6%in the study group, and were 72.1% , 23.0% , and 4.9%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Carriers of MPO-463 GA or AA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of gastric cancer than those of MPO-463 GG (x2=4.253, P<0.05, OR=0.383, 95% CI:0.151-0.972). Carriers of G allele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risk of gastric cancer compared to carriers of A allele (x2=4.935,P<0.05, OR =0.399,95% CI:0.174-0.916). Conclusion MPO-463 G/A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gastric cancer with A being a protective gene.  相似文献   

11.
胆囊结石病人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胆囊结石病人Apo B基因中XbaⅠ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190例胆囊结石病人组和442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分析XbaⅠ多态性的基因型,测定血脂。结果;胆石组的X^+/^-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16.7%比8.0%,P=0.01;女性:26.7%比7.7%,P〈0.001;总体:20.6%比7.9%,P〈0.001)。胆石组的X^+等位基因频率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载脂蛋白B(ApoB)基因XbaⅠ位点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探讨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与胆石症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收集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与胆石症的有关研究文献.对各研究结果应用CMA2.0软件以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合并,并评价合并值的发表偏倚.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13篇,其中胆石症组1 672例,对照组1 9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群中,X+等位基因在胆石症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76,95% CI=2.12~3.59),而X-X-基因型在胆石症组的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35,95%CI=0.27~0.47)(均P<0.05).发表性偏倚检验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稳定性较好.结论:亚洲人群中胆石症的发生与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有关,等位基因X+可能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基因型X-X-可能是胆石症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3.
胆石病(Gallstone disease,GD)是一种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呈现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表明其具有遗传倾向。胆石的形成与脂质代谢和血脂成分的改变关系密切。近年来,有关血脂代谢的相关基因与胆石病关系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探索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Xba Ⅰ、EcoR Ⅰ位点多态性与胆石病患者血脂成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hPOT1)IVS13-98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12月至2006年7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武威市人民医院、武威市凉州区医院16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56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行基因型分析,比较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采用X~2检验比较胃癌组和对照组hPOT1IVS13-98G/T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用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是否具有群体代表性.相对危险度和95%CI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结果 胃癌组hPOT1IVS13-98G/T位点GG、GT、TT型的频率分别为21.4%、41.7%、36.9%,G、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42.3%、57.7%;对照组GG、GT、TT型的频率分别为24.4%、51.9%、23.7%,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9.7%和50.3%.两组G、T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8,P>0.05).以TT型作为参照基因型,GT和GG两种基因型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439(95%CI:0.251~0.767,P<0.05)、0.514(95%CI:0.264~0.999,P=0.05).hPOT1IVS13-98G/T位点各基因型与性别、吸烟及肿瘤家族史对胃癌发病没有影响.结论 hPOT1IVS13-98G/T位点的CT和GG型可能与胃癌的易感性降低有关,hPOT1IVS13-98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为胃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L-17基因rs2275913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有关IL-17基因GA多态性位点rs2275913(G197A)与胃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4 371例,对照组5 3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IL-17基因rs2275913位点多态性的等位基因模型(A vs.G)(OR=1.22,95%CI=1.10~1.37)与相加模型(AA vs.GG)(OR=1.58,95%CI=1.23~2.04)胃癌风险增加,显性模型(AG+GG vs.AA)(OR=0.63,95%CI=0.48~0.84)、隐性模型(GG vs.AG+AA)(OR=0.86,95%CI=0.78~0.94)胃癌风险降低(均P0.05),但共显性模型(AG vs.AA+GG)(OR=0.91,95%CI=0.78~1.07)与罹患胃癌的风险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IL-17基因rs2275913多态性的与胃癌易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补体B因子(CFB)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IgA肾病发病和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463例有长期随访资料的中国北方汉族IgA肾病患者和296例地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的外周血,提取DNA后PCR法扩增基因组B因子片段,双脱氧核苷酸测序法对B因子中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4151667、rs12614、rs641153、rs 117314762进行基因分型.比较4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IgA肾病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分析IgA肾病患者组SNP位点与临床、病理表现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FB基因中rs117314762位点的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频率在IgA肾病患者中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FB基因rs4151667、rs12614和rs641153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IgA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gA肾病患者中,未发现CFB基因的4个SNP位点与临床、病理表现以及预后有关联关系.结论 补体B因子基因rs117314762位点与IgA肾病发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提示补体B因子或其所在区段可能存在与IgA肾病发病有关联的功能变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rs207578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瘦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297例胃癌患者、10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及402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基因多态性,采用病理学诊断和13C尿素酶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结果:rs2075786位点CC、TC、TT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与萎缩性胃炎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组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6%VS125%),TT基因型携带者患胃癌风险增加2.23倍(95%CI:1.46~3.40),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40.3%、64.8%、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值分别为2.73(95%CI:1.74~426)、196(95%CI:1.44~2.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感染与基因突变无明显交互作用。结论:TERT基因rs2075786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明胶酶A基因表达对胃癌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胃癌组织明胶酶AmRNA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癌旁和胃癌组织明胶酶A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是8.3%,35.7%和83.3%,三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有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1%,和90.6%,无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9%和25.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明胶酶AmRNA表达定位于肿瘤浸润边缘的基质成分,以巨噬细胞为主,结论:明胶酶A mRNA高表达可促进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检测明胶酶A mRNA有可能成为判断进民期胃癌及其严重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胃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微创优势,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计对312例胃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有10例患者发生了术中出血,3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均成功救治。现总结这组病例资料,对腹腔镜胃癌手术中和术后常见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分别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P组)及开腹胃癌根治术(OPEN组)的20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LAP组78例,OPEN组12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结果 手术时间LAP组为(202.9±45.6)min,显著低于OPEN组的(219.8±45.2)min(P<0.05);术中失血量LAP组为(144.5±146.5)ml,显著低于OPEN组的(245.0±146.4)ml(P<0.05).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LAP组为(3.1±1.1)d,OPEN组为(4.5±1.6)d(P<0.05);术后第1次进食时间LAP组为(5.2±1.9)d,OPEN组为(7.0±3.6)d(P<0.05);术后住院天数LAP组为(10.8±1.2)d,OPEN组为(12.4±3.8)d(P<0.05).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LAP组10.3%,OPEN组12.7%(P>0.05).手术上、下切缘距离肿瘤为LAP组为(4.0±1.9)cm和(3.6±1.7)cm,OPEN组则为(4.2±1.7)cm和(3.5±1.8)cm(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数LAP组为(13.1±6.5)枚,OPEN组则为(14.5±8.2)枚(P>0.05),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术后LAP组中位随访22(2~64)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OPEN组中位随访24(3~65)个月,1例死于肿瘤腹膜转移.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治疔早期胃癌安全、可行、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