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噪声暴露对工人听力和血压及血脂的影响。随机抽取某汽车制造企业的406名噪声暴露工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听力测试、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压、血脂、血糖等健康检查,观察不同工龄工人的听力损失情况及血糖血脂血压异常情况。结果显示,406名工人的听力损失率为38.9%。语频和高频听力损失率随工龄增加而升高。不同岗位工人的听力损失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组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噪声暴露对工人的听力、血压、血脂和血糖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工龄越长者,其听力损失、血压、血脂和血糖异常情况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天津市11 643名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资料及所在288家企业工作场所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33.81%,高血压检出率19.8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2.11%,男性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女性。高噪声暴露组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女性工人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随噪声接触工龄延长,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增加、工龄延长和高噪声暴露均为高频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P0.05);高噪声暴露情况下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率增加42.00%(男性)和29.00%(女性),工龄每增加5年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增加23.00%(男性)和147.00%(女)。此外,高噪声暴露可增加男性高血压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发病风险(OR1.00,P0.05)。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高噪声暴露是高频听力损失、男性高血压发病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了解兰州市120家噪声危害严重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血压和心电图状况,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2011年4—12月对兰州市噪声危害企业的785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785人中,高血压检出率为19.4%,男女性工人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噪声工龄>20a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工龄<20a者(P<0.05);心电图异常率为9.9%,心电图异常率无明显性别及工龄差异(P>0.05)。提示,职业噪声暴露可影响噪声作业工人的血压,且工龄越长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某石化企业142名接噪工人作为暴露组,另选择某炼化企业122名非噪声作业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听力测定以及心电图、血压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暴露组听力损失率为30.3%,心电图异常率为20.4%,血压升高率为23.2%,均高于对照组(10.7%,11.5%,9.8%),两组资料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2,P<0.01;X2=8.34,P<0.01;X2=3.85,P<0.05).[结论]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有明显损害,且随工龄的增加危害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同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陆强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23-1724
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测定各噪声作业车间的噪声强度,对808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并对听力损失与工龄、工种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000 Hz高频听阈听力损失人数最多;随着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亦增加,不同工龄组间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种组间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作业环境对作业工人高频听阈听力影响显著,随着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建议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健康监护档案,控制职业性噪声聋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四川省噪声作业工人高频段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病例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职业性噪声聋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四川省所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上报的噪声作业工人体检资料,采用SPSS 26.0软件对其高频段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病例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收集379 375名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为0.09%,噪声作业职业禁忌症检出率为1.20%,高频段听力损失检出率为7.59%,语频段听力损失检出率为0.63%,高血压检出率为12.12%,心电图异常率为16.60%。高频段听力损失人员以男性、35~60岁人群居多,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制造业和采矿业,地区分布以成都、德阳和广元为主,听力损失率随年龄和工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2021年四川省噪声危害暴露基数较大,听力损失检出率偏高,应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与中小型企业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降低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抽取梅州市疾病防控中心健康体检收录的资料500份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基本资料及健康体检报告的具体内容,并以200份来自同一厂区同期接受体检的非接触噪声作业职工的健康体检报告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职工在心电图、血压、听力等方面检测结果的差异。同时,分析工龄等对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体检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血压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听力损失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接触噪声作业职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工龄进行分组,可见,随着工龄的延长,其血压异常率、心电图检测异常率、听力检测异常率均显著升高,且工龄>10年的工人、工龄在5~10年之间的工人、工龄<5年的工人每两组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接触噪声活在噪声严重的环境中工作的工人听觉系统、心血管系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随着工人工作时间的延长,损伤不断加重,企业单位需提高对噪声危害的认识程度,从职业健康宣传教育的加强、工作环境的改善以及技术革新的推进保障职工健康的同时,也要定期体检筛查对噪声敏感性较强、损伤易感性高的工人,安排合适岗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职业性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 以山东德州某电动车制造企业521名噪声接触工人为暴露组, 该企业521名管理人员为对照组, 对两组工人进行听力测定、血压测量和心电图的检查, 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 暴露组的听力异常率、耳鸣检出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暴露组的听力异常亚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听力正常亚组,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长期噪声暴露对作业工人的听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温与噪声联合暴露对某钢管制造企业工人的健康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市某钢管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资料和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以132名高温与噪声联合暴露工人作为观察组,147名单纯噪声暴露工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两组工人听力水平、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作业环境夏季平均气温为33.9℃,高于对照组夏季平均气温的28.8℃(P<0.05);两组作业环境中噪声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人语频听阈值[(21.41±7.32)dB(A)]和高频听阈值[(26.38±15.06)dB(A)]均高于对照组[(20.11±3.57)dB(A),(24.23±11.95)dB(A)](P<0.05),且观察组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6.4%,高于对照组的24.5%(P<0.05);血压偏高检出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5.91%)高于对照组(7.48%)(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以ST-T段改变为主,对照组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常熟市某金属材料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加强个人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490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听力损失检出率达22.4%;34~48岁组听力异常检出率最高,达30.49%,≥8年工龄组最高,达38.71%,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多种危害因素工人听力损失率为27.36%,仅接触听力危害因素工人为19.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危害应引起企业重视,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挂车生产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防控职业性噪声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生产企业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对纯音听阈、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检查驻马店市噪声作业工人1 156名,纯音测听检查异常的检出率为15.74%,高血压异常的检出率为17.99%,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为20.85%,各项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组的纯音测听、高血压及心电图检查异常检出率在不同工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企业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只有纯音测听检查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挂车制造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及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常州市武进区职业性噪声作业人群职业健康状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月—12月常州市武进区所有职业噪声接触在岗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收集纯音测听值、血压、年龄、噪声接触工龄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 共46 530名职业噪声作业工人纳入分析,其中男性33 775人(72.59%),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为(24.00±11.16)d B,高频听力损失4 738人(10.18%),血压异常13 379人(28.75%),心电图异常11 675人(25.09%),尿常规异常7 986人(17.16%),肝功能异常3 902人(8.39%),血常规异常7 450人(16.01%)。男性高频听力损失率、血压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和肝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女性(P均<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频听力损失、血压异常、尿常规异常和血常规异常率患病率逐渐增加(P均<0.05);工龄越长高频听力损失、血压异常、血常规和尿常规异常率患病率显著增加(P均<0.05);企业规模小(χ^(2)=130.73,P<0.001)、私有经济企业(χ^(2)=198.16,P<0.001)的作业人群的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更高。结论 性别、年龄、工龄、企业规模、经济类型可影响常州市武进区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提高噪声接触者的身体健康水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生产性噪声对钨钼厂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某钨钼厂接触噪声作业的393人为接触组,另选非噪声作业工人386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血压测量及心电图检查,两组检查结果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噪声接触组的血压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的噪声接触组的血压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年龄及工龄的增加,血压异常率有增加的趋势;年龄在20 ~ 30岁及工龄在0~10a的噪声接触组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年龄组及工龄组间的噪声接触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噪声对钨钼厂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洗煤厂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 选择某洗煤厂粉尘及噪声作业工人592名作为接触组,另选择某甲醇厂作业工人362名作为对照组,对高千伏X射线胸片、电测听、心电图及血压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接触组胸片异常率为13.2%,听力损失率为41.4%,心电图异常率为32.3%,血压升高率为3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洗煤厂粉尘及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有明显损害,且噪声危害程度随工龄的升高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庆市噪声岗位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探讨噪声暴露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重庆市2 130名噪声岗位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资料,按其是否接触噪声分为对照组及噪声暴露组,综合分析两组人员血压、心电图、肝功能及听力损失等情况。结果噪声暴露组听力损失类型分析显示,暴露组听力异常的485例中,双耳高频平均听力下降145例,占29.90%;语频听力下降61例,占12.58%;语频、高频听力下降5例,占1.03%。噪声暴露组血压(30.28%)、心电图(25.10%)、肝功能(26.22%)及听力(49.29%)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人员听力损失以双耳高频平均听力下降及语频听力下降为主。随工龄的增长,血压异常检出率(χ~2=12.3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χ~2=16.24)、肝功能异常检出率(χ~2=9.47)及听力异常检出率(χ~2=13.33)略呈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职业噪声暴露可对血压、心电图、肝功能及听力等造成损害。相关岗位作业人员应加强个体防护,并做好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6.
无锡市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员工纯音听阈测试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鹏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52-1353
目的了解无锡市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员工听力损失情况,防止噪声危害,保护员工健康。方法根据GBZ 188-2007和GB/T 16403,对283名噪声作业员工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不同性别和听力损失没有直接联系(χ2=0.24,P>0.05);4个工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5);2010年听力异常率显著高于2009年听力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结论该钢铁厂噪声危害较为严重,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对作业场所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惠州市直属五金、印刷、食品、电子等行业8个工厂进行噪声作业场所调查,并对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及纯音听力测定。另选择相应办公室不接触噪声的职工164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听力损失率随着接触噪声的工龄增加而增高,随着接触噪声强度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反应关系。听力损失率接触毒物和噪声组明显高于噪声组(P<0.05)。结论噪声强度、接噪工龄是影响作业工人听力的主要因素,毒物与噪声联合作用加重听力损害。  相似文献   

18.
探讨企业中噪声作业对工人听力的影响。选取某企业中的350名噪声作业工人作为噪声组,另选取该企业中的120名非噪声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工人进行听力测试及职业健康检查,比较两组员工的听力损失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现场噪声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听力损失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不同年龄段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随着工人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不同工龄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随着工人工龄的增长而升高(P0.05)。研究组的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职业性噪声会对工人的听力以及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企业应积极做好减震降噪工作,保护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韩青芳 《中国校医》2021,35(10):739-741
目的 掌握丰县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分析不同职业噪声暴露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丰县722名丰县接噪工人(噪声组)和536名低噪声工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工人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血压、心电图与纯音听阈测试进行检查。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工龄进行分层,分别比较噪声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工人健康损害的差异。结果 噪声组听力损伤率22.58%,高于对照组听力损伤率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P<0.001);噪声组血压异常检出率22.02%,高于对照组血压异常检出率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08);噪声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4.13%,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P=0.003)。结论 长期噪声暴露对人体影响是全身性的,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保障接噪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洛阳市某热电厂噪声对其作业工人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 选择同一部门接触噪声作业的126名工人为接噪组,从事其他工种的81名工人为对照组,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和血压检查。 结果 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检出率17.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2.5%,听力异常检出率1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噪组不同工龄段工人的高血压检出率、听力异常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期接触噪声污染,对作业工人听力和心血管系统均产生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