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沿淮流域首次暴发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是一种人兽共患病 ,世界各大洲均有流行 ,在我国农村广泛存在。该病原菌群复杂、储存宿主种类较多 ,致病性钩体通过皮肤黏膜及破损伤口迅速进入人体血管 ,沿血管蔓延全身 ,使大多患者临床上出现发热、头疼、全身肌痛、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触痛、淋巴结肿大 ,严重者表现脏器广泛性出血、黄疸 ,肾、肺功能损伤。黄疸出血群的钩体病患者可出现大面积肺出血及突发性咳血而造成死亡。我省自 196 2年证实钩体病存在以来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疫情发生。我省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 ,处于热带与亚热带之间 ,长江、淮河横… 相似文献
2.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113例X线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毒素所致的广泛末梢血管变性,本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常危及患者生命.1989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113例,均经X线检查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螺旋体病弥漫性肺出血型在临床上病死率较高。本结合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综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发病诱因等,重点阐明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救治。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100例随访报告马登宏,潘功玉,蒋惠荷,朱德明,刘晓林,李英欣,陈艺林,顾丽英,邓爱琼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脑动脉炎系钩体感染后神经系统出现的严重后发症,治疗如不彻底易于复发,致残率高,重者致死。为了观察钩体抗体滴度消退规律... 相似文献
6.
低血压休克型钩端螺旋体病2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低血压休克型钩端螺旋体病245例临床分析廖如桂近年来临床发现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表现为低血压休克者较多,该型在临床分型中未曾提出过。该型极易与流行性出血热相混淆,特对此型加以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85年至1991年住院诊断为钩体病共...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地区调查发现拜伦型钩端螺旋体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8月初,北京顺义县51116部队医院收住4例可疑钩体病患者,采集双份血清样本送检定所钩体专业实验室检定,证实均为拜伦型钩体病例,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廖如桂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5,11(2):63-64
886例钩端螺旋体病临床分析廖如桂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在我县流行始发现于1966年的夏天,此后的多年很少发病,1985年以来又在我县散发流行,有的村或邻近几个自然村暴发流行。本文总结1985年至1994年我院住院部收治有病历资料的886例,现将临床...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简介 肺性脑病多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于呼吸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多来势凶险,预后不良,西医对其治疗以无创或有创呼吸机为主,多数患者不能耐受.中医治疗使用安宫牛黄丸配合甘露醇、呼吸兴奋剂等,多能起到较好效果.现将一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安宫牛黄丸对出血性中风大鼠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西药治疗组)、D组(中药治疗组)、E组(中西结合治疗组),以自体血制作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术后1 d、2 d3、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肌力测验、平衡木行走试验)及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测定。结果术后各组之间血常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较A组高(P<0.05),术后2 d、3 d C、D、E组神经功能缺损低于B组(P<0.05),E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低于C组及D组(P<0.05),C组与D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宫牛黄丸能减轻大鼠神经功能损,但对凝血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安宫牛黄丸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安宫牛黄丸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安宫牛黄丸组、西药组、中西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在脑缺血后6 h、24 h、48 h7、2 h进行神经功能行为评分;造模连续给药4 d后,取脑组织,计算脑系数,干湿重法观察脑组织含水量,腹主动脉采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阻断大脑中动脉后4 d内,除了假手术组外,所有大鼠都出现程度不同的运动障碍;脑系数、脑含水量和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安宫牛黄丸组、西药组、中西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脑系数、脑组织含水量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升高血清IL-10水平(P<0.05);以中西药组作用最优,与假手术组、模型组、安宫牛黄丸组、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宫牛黄丸组与西药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是其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15.
Wongsrichanalai C Murray CK Gray M Miller RS McDaniel P Liao WJ Pickard AL Magill A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2003,68(5):583-585
Malaria and leptospirosis are both common in the tropics. Simultaneous infections are possible, although not previously reported. We report two cases of malaria from an area of Thailand on the Thailand-Myanmar border with compelling serologic evidence of simultaneous acute leptospirosis. One was a case of infection with Plasmodium falciparum with acute and convalescent 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 (MAT) titers for Leptospira serovar icterohaemorrhagiae of 1:200 and 1:1,600, respectively. The other was a case of infection with P. vivax that seroconverted to a titer of 1:3,200 for Leptospira serovar bataviae.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five probable cases of leptospirosis with patent malaria parasitemia (three P. falciparum and two P. vivax) detected. Management of dual infections is complicated by their similar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because the confirmatory diagnosis of malaria is readily available as opposed to that of leptospirosis. Treatment focusing on malaria mono-infections instead of dual infections could result in a delay of specific therapy for leptospirosis and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报道了我院收治的1例恙虫病合并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详细描述了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治过程,并做出相应的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Serum lipids in patients with leptospiro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 M Estavoyer B Stimmesse Y Ottignon N Cardot A Boillot M J Dupont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1984,150(6):96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