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X线结合CT检查在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食管癌患者先行X线造影检查,后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X线食管造影表现为病变段食管黏膜增粗、扭曲或中断破坏,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龛影,管腔狭窄;CT检查表现为病变段管壁不规则肿厚,腔内外肿块,附近结构侵犯,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内转移等。结论 X线食管造影结合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较全面,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术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的转移规律:食管的淋巴主要沿纵行方向引流,食管上213的引流方向主要趋向头端,胸上段食管癌常转移到锁骨下动脉旁、气管旁、颈深和锁骨上淋巴结,淋巴管大部分进入颈段食管淋巴管所达淋巴结中[1].在尸检时发现约有74.5%的病例有淋巴结转移,报告胸内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几率为15%,其中胸上段食管癌占46.39%[2].因此,为探讨食管癌锁骨上预防照射的临床价值,我科自2003年9月-2004年9月,对6D铡胸上段食管癌进行了2组对照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上段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迅速全身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主因吞咽梗噎感6个月,加重20d入院。既往体健,家族中无肿瘤病史。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无黑色素斑,眼鼻口腔黏膜无色素沉着,心肺无异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上消化道造影显示食管腔内肿物长5cm,入院诊断:腔内型食管癌。术中见瘤长5cm,直径3cm,约1cm宽蒂与食管黏膜相连,瘤旁无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肺癌常伴纵隔淋巴结转移,肿大淋巴结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较为少见,易造成误诊。我科收治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受压部位食管上段1例,中下段5例;出现吞咽困难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114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吞咽困难就诊,临宋常先考虑原发性食管癌。经钡剂双重造影可见食管管壁充盈缺损,粘膜紊乱改变,有时食管镜下见食管粘膜破溃,有向腔内突出的肿瘤,酷似食管原发肿瘤。另3例表现为食管管壁外压性改变;同时食管镜直视下见受累的管食粘膜光滑,详细询问病史,结合胸片钡餐检查显示的食管受压征象,考虑为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CT纵隔淋巴区扫描对难以辨别原发或继发肿瘤清楚地显示肿块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比较容易明确为纵隔肿大淋巴结。我们认为必要时行纵隔CT扫描不仅可排除纵隔肿瘤及食管癌治疗后出现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36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行螺旋CT检查。结果:36例中,颈段1例,胸上段4例,胸中段11例,胸下段8例,同时侵及上中段5例,侵及中下段4例,侵及胸段食管上中下段1例,食管下段2例。本组病变最长15cm,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部分病例侵及周围器官。结论:螺旋CT检查对中晚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准确判断对周围组织的侵犯,便于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肉瘤发病率低,临床上罕见。现将我院收治二例报道如下,其中一例为三源发癌肉瘤.贝临床资料倒1患者女,65岁,吞咽不顺lino。胃镜报告:距门齿30cm处,食管后壁有一乳头状新生物,表面光滑,管腔狭窄受阻。胃镜刷片发现鳞癌细胞。X线见食管中下段管腔充盈缺损长约6.ocm。诊断食管中下段恶性肿瘤。左侧剖胸探查见病变处食管呈梭形隆起,腔内有肿块,活动度良好,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切除病变段以下食管,行食管胃弓下吻合术.术后恢复良长随访半年仍健在。病理检查:肉眼观见食管标本距上切缘Icm处有一表浅糜烂面4cmx2.scm。…  相似文献   

7.
王成  祝会斌  方汉林  卢荣鑫 《安徽医学》2013,34(12):1797-1799
目的 分析150例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分析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探讨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依据.方法 150例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常规清扫各部位淋巴结,并分别标记送病理分析,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清扫方式.结果本组136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本组清扫淋巴结累计1 233枚,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8.3枚,517枚淋巴结有转移,转移率为42.6%.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中上纵隔,颈部食管旁及锁骨上,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在上纵隔、颈部和腹部均能发现转移,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中下纵隔和上腹腔.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越深,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率相关.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胸中段食管癌行隆突下淋巴结,下胸段食管旁,胃小弯侧淋巴结清扫.胸下段食管癌行隆突下淋巴结,下纵隔淋巴结,胃小弯侧,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食管癌病灶长度越长,肿瘤分化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40例食管癌患者的CT表现,总结为以下几点:(1)管壁非均匀性增厚或软组织肿块的形成;(2)管腔不规则偏心性狭窄;(3)狭窄近端管腔扩张;(4)食管周围组织或脏器的受侵;(5)纵隔淋巴结增大;(6)远处转移。还就食管癌的CT诊断,分期及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认为CT在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转移,肿瘤与周围组织脏器有无浸润和远外转移方面,优于食管造影;在食管癌的分期诊断和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治疗计划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3岁。因进食哽咽20天就诊。X线影像见食管下段充盈缺损.诊断食管癌。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5-40cm处不规则隆起。病理诊断:食道下段黑色素瘤。于2003年11月4日入院。查体:皮肤未见黑色素斑。眼鼻口腔黏膜未见色素沉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11月14日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左开胸食道下段肿瘤根治切除.弓上食管一胃吻合术。术中见食道下段贲门上4cm处一肿物。  相似文献   

10.
乔军选  廖银华  欧洪斌  康朝 《医学争鸣》2009,30(11):1013-1013
1病例报告 男,15岁,半年前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于外院行抗结核治疗3mo无效而就诊.查体无异常.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门部3.2cm×2.9cm软组织包块,边界较清楚、密度较均匀,CT值约为46Hu,右肺门部淋巴结肿大,右肺中间段支气管管腔内见结节状软组织影(图1).CT诊断:右肺门及中间段气道内占位性病变.手术见病变位于右肺中间段支气管管腔内,呈白色突起,质地中等,距上叶支气管管口下缘约0.5cm,下肺静脉旁可见2枚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段食管癌的观察和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莉 《中原医刊》2006,33(4):48-49
目的探讨彩超对颈段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探头对30例临床疑为颈段食管癌患者进行经体表超声观察并在可疑区进行彩色血流检测。结果颈段食管癌的超声表现为:病变部位食管壁增厚,结构层次紊乱模糊,回声减低并形成肿块,食管腔堵塞、中断、移位和不显示,经彩色血流显示:病变区可检测出血流信号但不丰富,频谱为高阻的动脉频谱。结论彩超能对颈段食管癌做出比较明确的诊断,图像较为典型,定位准确,可以观察肿瘤对食管壁浸润深度和范围,同时利用彩色血流显像功能(以下简称CDFI),观察肿瘤内的血流状态和性质,以期对肿瘤做出定性诊断。在观察食管的同时可观察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并对淋巴结进行血流信号检测。超声波检查颈部食管方法简单,无痛苦,对那些因食管狭窄和堵塞而不能通过内窥镜和吞钡检查的患者是一种不能缺少的检查方法,而且对能进行食管内窥镜和钡剂检查的患者提供更多更广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段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6例临床疑为颈段食管癌患者进行经体表超声观察并进行彩色血流检测。结果颈段食管癌的超声表现为:病变部位呈低回声团块、食管壁增厚、延续中断、僵硬、结构层次紊乱、食管腔变窄、偏心和不显示,经彩色血流显示:病变区可检测出斑点状血流信号,以高阻力动脉频谱为主。结论彩超能对颈段食管癌做出比较明确的诊断,图像较为典型,定位准确,可以观察肿瘤对食管壁浸润深度和范围,同时利用彩色血流显像(简称CDFI),观察肿瘤内的血流状态和性质,以期对肿瘤做出定性诊断。并可同时判断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并检测其血流信号。超声检查颈部食管操作简便,无痛苦,有助于因食管狭窄和堵塞而不能通过内窥镜和吞钡检查的患者的诊断,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提供更多更广的信息,也可以作为部分吞咽困难、内窥镜不能进入食管的患者和年老体弱患者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痛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可,肝脾未触及。外院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33 cm至贲门见环腔近一周的不规则隆起,表面破溃,触之易出血,活检病理为低分化癌。钡餐造影示:食管下段黏膜破坏,管腔不规则狭窄,管壁僵硬。  相似文献   

14.
胸段食管癌222例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2 2例胸段食管癌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2 2例中 86例 (38.7% )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 1342枚 ,转移度 15 .7% (2 11/1342 ) ,其中胸上、中、下段癌转移度分别为 35 .2 %、12 .3 %、2 0 .2 % ,胸上段食管癌转移以颈部、食管旁、支气管旁为主 ;中段癌以瘤旁、胃左动脉旁、食管旁、贲门旁及隆突下转移为主 ;下段以瘤旁、贲门旁、隆突下及胃左动脉旁转移为主。不同浸润深度的转移度有差异 (P <0 .0 1) ,不同分化程度的转移度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胸段食管癌病灶部位越靠上转移度越高 ,但胸下段比胸中段转移度高 ,转移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食管气管瘘临床较少见。现将我院遇见的2例报告如下:例1男.65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伴进食时呛咳15天。查体:呈恶病质,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湿性罗音。胸片示两下肺呈斑点状模糊增深影,边缘不清。食管钡餐造影:钡剂行至第五胸椎处受阻,上段食管扩张,病变段管腔呈不规则充盈缺损,管壁僵硬,蠕动及扩张消失,同时发现病变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胸骨后烧灼样疼痛伴呕血、黑便13天于1999年9月3日入院。院外二次食管镜检查诊断:食管癌。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全身皮肤、甲床、脚底及口腔、鼻咽部粘膜未见色素斑、色素瘤、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睛正常。胸腹及四肢查体无异常发现。肛门、外生殖器检查及肛门指诊无异常。上消化道钡剂造影食管中段8cm×7cm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楚,考虑癌肉瘤可能性大。食管镜检查见距门齿27cm~35cm处隆起于管腔团块状肿物,位于食管后壁,质脆,表面附血痂。咬检病理诊断:(食管)低分化鳞癌。术前诊断:食管癌。  相似文献   

17.
姜涛  肖莉 《农垦医学》2013,35(2):132-134
目的:探讨经体表超声在食管癌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经体表超声检查150例食管癌患者,另外以9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观察食管壁厚度、回声特点,并记录淋巴结及肝脏的转移情况。结果:经体表超声对颈段、胸段、腹段食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7%、61.8%、88.1%,食管癌的管壁较对照组增厚(P<0.05),厚度大于5mm,经体表超声显示颈段、胸段、腹段食管癌食管周旁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9%、45.7%、86.2%,显示颈部锁骨上窝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7%及100%。结论:经体表超声对食管癌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胸段食管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与相关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意义。方法:对178例胸段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全部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78例食管癌中发生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21.91%。胸段食管癌病变部位越低、病理分期越晚,贲门旁淋巴结转移越多,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本资料还显示食管旁、隆突下和贲门旁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其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也均在18%以上。结论:食管中下段癌需常规进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这对于有效的控制癌肿术后复发转移,改善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胸部正侧位及食管造影对食管癌纵隔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摄常规胸正位片,必要时加胸侧位片,透视下行正位、双斜位食管造影点片。结果:胸片表现:(1)上纵隔增宽,结节状弧形突出;(2)气管局限性受压,不对称性狭窄,移位;(3)气管分叉下浓度,分叉角变大,主支气管受压变窄;(4)肺门增大,呈结节状,血管边缘模糊不清;伴有阻塞性肺炎、含气不全或肺不张。食管造影表现:(1)食管或胸胃偏侧性半弧形压迹,管腔不对称狭窄;(2)食管或气管旁结节状,偶见气管后局限性增厚;(3)患侧吞咽活动差,梨状窝不对称,钡剂误入气管。结论:胸部平片正侧位及食管造影检查对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食道癌患者采用X线钡餐及CT扫描进行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4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接受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观察影像特征,比较诊断率差异。结果:X线钡餐可见食管癌致食管中度狭窄,局部黏膜迂曲、紊乱,管壁僵硬,其病灶周围可见食管扩张显影等;40例诊断35例(87.50%),早期食管癌诊断66.67%,中晚期食管癌经诊断96.43%。CT检查食管癌主要显示为食管狭窄压迫左支气管、食管壁局限性增厚等特征,可见管腔内肿物低密度影、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40例诊断32例(80.00%),早期食管癌经诊断33.33%,中晚期食管癌经CT影像诊断100.00%。早期食管癌患者X线诊断阳性率高于CT诊断(P<0.05);中晚期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的临床诊断当中,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均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着各自优势和不足,需要合理予以选用,以保证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