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0例早产肺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重点分析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影响早产儿出现肺出血现象的因素有孕周、体重、体温低、肺部感染、缺氧等,缺氧问题是影响早产儿肺出血的最主要高危因素。结论:对早产儿相关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特别是针对早产儿肺出血的情况进行早期治疗预防,对影响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减少早产儿肺出血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张智敏 《吉林医学》2013,34(24):4911-4911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方法:选择早产儿肺出血患儿45例,将其设置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无肺出血的早产儿9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相关早产儿肺出血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和肺出血有密切关系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出生体重过低、Apgar评分≤7、低体温、产时窒息、肺炎是导致早产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密切观察早产儿,尽早诊断治疗,对相关肺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曹立杰  李松 《中外医疗》2011,30(17):54-55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分布特征。方法对北大医学部第三临床医院儿科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早产儿中肺出血构成比的特征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1)1378例住院早产儿中肺出血40例,在住院早产儿中的构成比为2.9%。(2)肺出血发生时的年龄85%在生后0~5d;(3)肺出血在性别、前后6年、不同月份、不同分娩地点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肺出血在胎龄中的构成比随着胎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5)肺出血在出生体重中的构成比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结论对男婴、生后0~5d、胎龄和出生体重小,尤其是在家中、外院分娩的早产儿应密切监测肺出血的发生情况,以便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早产儿肺出血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曾春英  张桂香 《吉林医学》2014,(11):2363-2364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病因,提高早产儿肺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选择56例早产儿并发肺出血,占同期早产儿的9.3%,对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给予积极的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早产儿肺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胎龄、出生体重(P<0.05)。所有患儿经过综合治疗后,死亡3例,存活53例,死亡率为5.4%。结论:早产儿肺出血病因包括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胎龄、出生体重等,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生死亡的高危因素,以利临床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发病日龄、胎龄、出生体重、发病季节、硬肿程度、合并症、并发症以及肝素治疗与否的病死发生率。结果 〈24h日龄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重症忠儿、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发肺出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循环障碍等因素死亡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和〈0.01)。肝素治疗忠儿死亡率低于未用肝素治疗忠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5。结论 〈24h日龄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重症患儿、合并HIE、并发肺出血、休克、肾功能衰竭、DIC、MODS等因素是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生死亡的高危因素,肝素治疗可以降低本病死亡率。提示临床:降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死亡率应针对上述高危因素进行积极的早期干预,包括早期使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加强围产期保健,保护早产儿等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麦凤鸣  钟为平  王晓萍  钟柳英 《海南医学》2013,24(12):1756-1758
目的观察早产儿的预后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分娩的889例早产儿,分析早产儿的结局及影响早产儿预后的因素。结果 (1)早产儿的主要并发症有窒息(11.4%)、NRDS(5.29%)、肺炎(6.64%)、贫血(12.37%)、酸碱失衡(27%)、视网膜病变(6.97%)等。(2)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与窒息、NRDS、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与呈负相关(P〈0.05)。(3)早产儿死亡原因前三位分别为肺出血、NRDS及多器官衰竭。(4)早产儿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是:早产儿低胎龄、低出生体重、窒息、NRDS、肺出血、消化道出血、酸碱失衡,孕产妇方面的因素有胎膜早破、子痫前期、胎儿窘迫、羊水过多或过少(P〈0.05)。结论控制早产高危因素,避免或延迟早产的发生,将降低早产儿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杨明光 《四川医学》2002,23(5):532-533
早产儿的死亡率远较足月儿高 ,感染为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降低早产儿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儿科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预防和治疗早产儿感染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病例来源于 1997~ 2 0 0 0年我院儿科收治住院早产儿共 110例 ,其中 5 4例为 IVIG预防组 ,5 6例为对照组。1.2 预防和治疗方法 :IVIG预防组预防剂量为 0 .4~ 0 .5 g/ kg·次 ,1天 1次 ,共 2天。 IVIG组中有 6例伴感染 ,治疗剂量为 0 .5 g/ kg·次 ,1天 1次 ,共用 5天。其他治疗采用保暖、喂养、营养支持等综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并发症,以降低其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针对常见并发症,采取监护生命体征、保暖、呼吸管理、营养支持、防治颅内病变及感染综合措施。结果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有肺透明膜病、肺出血、重度窒息、呼吸衰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结论预防早产儿并发症是提高其存活率的关键,保证其健康成长,需要尽量消除一切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出生窒息、早产、出生低体重儿、肺炎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中出生低体重儿死亡率为足月正常体重的数十倍。早产儿的主要死因为肺出血、肺透明膜变和缺氧性颅内出血;足月正常体重儿的主要死因为产程缺氧、窒息、吸入性肺炎和损伤性颅内出血。做好高危妊娠的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产程各环节的合理处理和提高新生几窒息抢救的效果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蹇涵 《当代医学》2013,(8):155-157
目的探讨早产儿死亡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为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死亡的5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儿死亡数占同期早产儿的2.83%,死亡原因中肺透明膜病(RDS)仍居首位,其他原因依次为肺出血、窒息、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气胸、败血症、肺炎、畸形等,胎龄或体重越小,早产儿病死率越高。结论坚持开展围产期健康教育,加强高危妊娠的病情观察及监护,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提高产、儿科防治水平,早期发现各种危险因素,减少及预防早产儿发生率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高早产儿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预防为先,防治并重的治疗理念,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极早产儿成活率。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5月本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小于32周的极早产儿作为治疗组,应用INSURE策略早期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早预防;应用气管内吸引早期诊断新生儿肺出血,早诊断;应用高频振荡通气、常频通气、全自动外周静脉换血,早治疗,将关口前移,早期中止早产儿疾病进展,为基层医院创造抢救机会;选取2009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小于32周的极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仅采用一般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58例,发生NRDS 13例,发病率22.4%;发生肺出血2例,发病率3.4%;上机10例,上机率17.2%;抢救成功率达93.1%。对照组54例,发生NRDS 23例,发病率42.6%;发生肺出血10例,发病率18.5%;上机率31.4%;抢救成功率达74.1%。治疗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NRDS发病率、新生儿肺出血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预防为先,防治并重的治疗理念,可提高极早产儿抢救成功率,降低NRDS、新生儿肺出血发病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即未成熟儿,系指胎龄大于28周末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由于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低下,死亡率是足月儿的10倍。早产儿肺出血是较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极高。但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正在逐年降低。我院于2000年3月一2005年3月共收治早产儿肺出血28例,通过加强早期观察,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和精心护理,疗效肯定。现将有关护理诊断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沐舒坦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HM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77例早产儿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A组 (n =37,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 ) ,对照组B组 (n =4 0 ,仅予常规治疗 ) ,比较两组早产儿HMD发病率和两组早产儿的死亡率。结果 :A组HMD发病率、死亡率均为 5 .4 % ,B组分别为 2 2 .5 %、15 % ,两组比较HMD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沐舒坦能降低早产儿HMD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死亡的4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早产儿死亡顺位原因为窒息、肺透明膜病变(RDS)、颅内出血、败血症、吸入性肺炎等。其中胎龄小于33周者占71.11%,胎龄越小,早产儿死亡率越高。早产诸因素中以妊娠合并症(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和胎膜早破为引发早产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治疗早产诱发因素,预防早产是减少早产儿发生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姜立双 《中外医疗》2009,28(20):60-61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死亡率和影响其成活率的相关因素分析。探讨基层医院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提高治愈卒的措施。方法将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6年间在我科的441例早产几分为前后2组,对2组早产儿的死亡率,治疗护理措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比较早产儿的死亡率由前3年组的9.8%下降到后3年组的4.26%,有非常里著性意义,改进的防治措施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结论对早产儿的综合防治,基层医院要特别注意加强预防感染和呼吸管理,这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和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临床≮见并发症,分析其胎龄、出生体质量、孕期高危因素与并发症关系,为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08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新生儿室收治15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胎龄、出生体质量、高危因素与并发症关系。结果主要并发症有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窒息、呼吸暂停、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硬肿症等;28~32周早产儿和出生体质量〈1500g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32~37周早产儿及出生体质量≥1500g早产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有高危因素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高危因素组(P〈0.01)。结论胎龄愈小,体质量愈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愈高,高危因素影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应加强孕期保健,早期干预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肺出血3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分布,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31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病史、病因分布、临床检查及治疗结果等特点,分析它们在肺出血病理生理中的影响。结果引起新生儿肺出血的主要因素:非感染因素有早产、低体温、窒息、吸入性肺炎、寒冷损伤、硬肿症等;感染因素包括败血症、肺部感染等。加强呼吸支持治疗使部分患儿抢救成功(3/9)。结论预防非感染因素如早产、低体温、窒息、吸入性肺炎、寒冷损伤等,感染因素败血症、肺部感染等,可预防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生。新生儿肺出血发生后应积极给予呼吸支持,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诊治病房(NICU)收治的60例确诊为新生儿肺出血的患儿为观察组,纳入同期非肺出血患儿120例为对照组,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性肺炎、低体温或寒冷损伤等为新生儿肺出血主要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新生儿肺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对预防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索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寻找积极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研究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3月的47名肺出血的新生儿患者,命名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的没有发生肺出血的新生儿47名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命名为对照组。从两组新生儿的性别、体重、出生胎龄、并发症疾病等因素上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影响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新生儿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的体重,体温,胎龄都明显比对照组的新生儿低(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的并发疾病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新生儿多伴有循环衰竭、严重感染、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等疾病。结论:影响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主要因素有新生儿的体重、胎龄和循环衰竭、严重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竭、低血糖等疾病。要尽早的发现并预防这些因素,避免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早产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48例早产儿肺出血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组加用PS制剂固尔苏200mg/kg气管内滴入。观察2组患儿在治疗6﹑24﹑72小时后的肺氧和功能及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和死亡率,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应用PS后,在6小时﹑24小时﹑72小时的氧和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05),对照组仅在72小时后才有明显改变,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住院天数和死亡率均小于对照组,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PS治疗早产儿肺出血能明显改善肺的氧和功能,而且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