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评估接受门静脉切除(PVR)的胰腺癌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总体生存情况。本研究前瞻性地调查了1983年10月至1995年8月间332例组织学诊断为胰腺癌并接受胰腺切除的患者资料。其中58例(17%)合并孤立的门静脉受累,并接受了连同PVR的胰腺切除。以同期接受不需PVR的治愈性胰腺切除患者作为对照。 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胰切除或远侧胰腺次全切除。两组患者手术时年龄和性别比相似。PVR组中38例行门静脉直接端端吻  相似文献   

2.
胆管下段癌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管下段癌早期诊断困难,中晚期须结合腹部超声、CT、磁共振、MRCP、ERCP和超声内镜等进行诊断.胆管下段癌的切除率为50%-75%.根治性手术.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多数主张采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胃次全保留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进行肝十二指肠韧及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的淋巴结廓清.根据病例情况,可以进行门静脉合并切除,血管重建.不能切除病例,采用各种减黄方法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道了放疗加化疗治疗31例食管癌术后复发的经验。31例中男30例,女1例,平均57.5岁。18例肿瘤位于食管中段,10例位于下段,3例位于上段。根据AJCC/UICC病理学分类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评估,其中Ⅰ级3例,Ⅱ_A 15例,Ⅱ_B 2例,Ⅲ级11例。切缘有肿瘤浸润者9例。在确诊食管癌有复发时,患者一般健康状况(根据WHO的分级):O级17例,Ⅰ级14例。多数病人体重无变化。其中24例有局部或区域淋巴结、吻合口或胃成形  相似文献   

4.
1992年 1月始 ,我院对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在传统手术基础上 ,再将切缘周边门静脉进一步局部切除 1~ 2 cm,术中经胃网膜右静脉注入丝裂霉素冲击化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术前经 B超或 CT证实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5 9例随机分为两组 :1对照组 ( 2 8例 ) :男 1 8例 ,女 1 0例 ;平均年龄 47岁 ;病程 3~ 6个月。肿瘤位于 段 4例 , 段 8例 , 段 3例 , 段 7例 , 段 6例 ,肿瘤直径 6~ 7cm2例 ,~ 8cm2 0例 ,~ 9cm6例。癌栓位于门静脉左支 1 2例 ,门静脉右支 1 6例。 2观察组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钩突优先切除”技术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采用先切除胰腺钩突而后再切断胰颈的“钩突优先切除”的PD患者资料.结果 共收集19例患者,其中壶腹周围腺癌5例,胰腺癌11例,十二指肠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主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IPMN)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各1例.术中发现3例(21%)患者存在异位或副肝右动脉.11例胰腺癌中7例见胰周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3~7个,平均4.8个;8例见神经侵犯.所有病例的NI6组淋巴结阴性,胰腺断端、胆管切缘、十二指肠切缘和腹膜后切缘等均阴性,全部病例符合R0切除.平均门静脉的阻断时间为16 min.平均手术时间约4h.无术中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平均失血量约600ml.术后未见顽固性腹泻的发生.结论“钩突优先切除”的PD给术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精确和全程可控的胰头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6.
胆管损伤与损伤性胆管狭窄处理不当将引发反复胆管炎、肝胆管结石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等严重后果。论述了胆管损伤及狭窄修复疗效的影响因素、修复的原则、修复或重建的时机及方式和技术。认为损伤局部无明显炎症且胆管壁缺损2 cm,应力争对端吻合修复;如缺损2 cm,应进行胆管空肠吻合重建。胆管壁上壁缺损过多而下壁连续性完整,可利用带蒂脐静脉瓣或带蒂空肠壁浆肌瓣或胃壁浆肌瓣进行修复。损伤局部充血水肿严重者应行损伤胆管充分外引流,择期修复或重建。肝叶或肝段肝管狭窄并伴有肝组织萎缩可行肝叶或肝段切除。强调显露并解除肝门胆管高位狭窄是修复成功的关键,而肝Ⅳb段切除能够充分显露左右肝蒂,有助于切开左右肝管及二级肝管,是显露高位狭窄胆管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型环形胰腺(PAP)是指胰腺发育过程中胰腺钩突部与胰体部融合, 并包绕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的先天性解剖变异, 该变异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PA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手术过程和围术期处理等具体措施, 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AP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发生率高,病情进展快,现有治疗方法有限且效果不佳。虽然国外指南推荐索拉非尼为唯一治疗手段,但临床研究显示部分患者,尤其是伴癌栓侵犯至门静脉一级或二级分支的患者(程氏分型Ⅰ/Ⅱ型),通过手术切除可以取得比其他非手术疗法更好的效果。然而临床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病灶范围较广无法根治性切除,或者由于癌栓侵犯到门静脉主干(程氏Ⅲ型),术后癌栓残留可能性高,需要通过降期切除的方法改善预后。研究发现通过新辅助三维适形放疗、经肝动脉钇-90微球放射性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等姑息性治疗方法,部分患者(5.7%~26.5%)可出现门静脉癌栓消退乃至消失、肿瘤体积缩小、卫星灶消失等现象,从而使病灶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多学科综合治疗对于进一步提高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降期切除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造影增强EUS在胰腺占位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8例临床疑有胰腺占位病变或慢性胰腺炎的患者为检查对象,以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和(或)组织病理学结果为最终诊断,另选择5例正常胰腺作为对照,观察不同胰腺组织造影增强EUS检查下目标区域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灌注的增强特征.结果 造影增强EUS显示,5例正常胰腺实质呈均匀分布的点状或棒状彩色血流信号(Ⅰ、Ⅱ型);而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实质呈棒状或斑块状彩色血流信号,且分布不均匀(Ⅱ、Ⅲ型).13例胰腺癌病变内部均呈少量点状或棒状增强(Ⅰ、Ⅱ型),部分肿块伴周边局部增强血流信号,且大部分呈慢进快退型;而3例胰腺良性占位胰岛细胞瘤病灶内部则呈整体斑块状明显增强(Ⅲ型),其中有2例呈快进快退型.此外,正常胰腺及各类胰腺疾病的增强强度也呈不同等级.结论 造影增强EUS诊断技术安全、可行,正常胰腺及不同胰腺疾病之间可显示不同的增强模式、时相特点及增强强度分级,为胰腺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Abernethy畸形即先天性肝外门体分流,为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是由于门静脉系统发育异常导致的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异常吻合[1]。1793年Abernethy对1例死因不明的10个月女婴尸体解剖时首次发现并对该病进行了描述。1994年,Morgan和Superina将此病分为两型,Ⅰ型,肝内门静脉缺如,门静脉血完全分流至下腔静脉;Ⅱ型:肝内门静脉发育不良,门静脉血部分回流肝脏。1997年,Howard和Davenport将此病命名为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并门静脉及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响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胰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对伴有门静脉、肝转移者是否行扩大根治切除尚有分歧.本文就外科切除范围、手术方法、外科治疗适应证以及远期疗效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组近6a来收治46例按美国癌肿联合委员会(ALCC)的TNM分期标准晚期胰头癌住院患者,选择性剖腹探查33例扩大根治30例,其中27例合并门静脉浸润转移部分切除2。~4ctn吻合9例,门静脉右侧壁梭形切除缝合修补10例(有5例浸润转移)、肝左外侧叶孤立性及l—3枚小结节转移的肝左叶、肝段及楔形切除8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42岁~67(57±9.4)岁.术后均经病理切片诊断证实并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采用改良术式问置空肠Y形重建消化道和门静脉血管重建.结果本组扩大根治切除率占剖腹探查的90%,术后均无胆。胰瘘、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发生,平均住院24d.临床治愈出院,术后至今生存16例,死亡11例术后1mo~36mo经X线胃肠吞钡透视随访无回例钡剂进入间置空肠拌,亦无Y拌综合征及胆道送行感染和胆汁碱性反流性胃炎发生,2a存活率为51%(14/27),最长达4a~5a者5例.讨论①胰头癌并门静脉及肝转移外科治疗适应证为:原发病灶及门静脉浸润转移部分可以完全切除;肿瘤与后腹壁未固定以  相似文献   

12.
肝圆韧带重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圆韧带重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可行性。方法对4例实施胰十二指肠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患者.手术中用肝圆韧带重建切除的静脉。结果静脉切除长度3.5~6.5cm.重建切除静脉时利用肝圆韧带长度4.0~7.0cm,术中门静脉阻断时间30~126min,无手术死亡者。术后随访10~39个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通畅,无血栓形成。结论在胰十二指肠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术中利用肝圆韧带重建切除的静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肝包虫病灶压迫侵犯门静脉可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其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常规肝切除不能有效根治。简述了肝包虫病合并CTPV的病因、分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总结了其治疗策略。认为肝包虫病合并CTPV的治疗应在包虫病灶切除的基础上有效缓解门静脉高压,血管重建、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的应用在根治性切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采用计算机3D重建模型,研究肝动脉的解剖和肝脏第4段动脉的解剖,并讨论其在活体肝移植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该中心99例低位梗阻性黄疸病例的DICOM格式的薄层增强CT影像,以Intrasense Myrian工作站进行肝脏、肝动脉、门静脉、胆管的3D模型重建,并对肝动脉和A4进行描述性解剖学研究。结果 99例均成功完成肝脏、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的3D重建。按照改良的Hiatt分型,肝动脉的解剖类型1型79例(79.8%),2型14例(14.1%),3型3例(3.0%),4型2例(2.0%),5型1例(1.0%)。Couinaud分段第4段动脉参考Jin等的分型分为3型,1型38例(38.4%),2型52例(52.5%),3型9例(9.1%)。结论 肝动脉及A4均存在各种变异形式,对活体肝移植具有重要影响。计算机3D重建是评估肝脏脉管解剖的良好工具。术前利用计算机3D重建进行个体化解剖学评估有利于手术设计和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在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多期增强CT图像及包括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的后处理方法,重点观察胰腺肿瘤与周围结构、邻近血管、胆管的关系,进行肿瘤能否手术切除的评估,并与实际手术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5例患者中9例共27支血管受侵犯;19例总胆管、12例胰管受侵犯;7例十二指肠受侵,2例胃后壁受侵,1例脾肿大伴区域性门脉高压;14例次胰头周围淋巴结肿大,4例次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3例肝转移.CT术前评估手术可切除21例,最终19例行胰腺癌根治术,2例行姑息术;术前评估手术不可切除14例,均行姑息术.根治术、姑息术术前评估与术后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0%、88%.结论 MSCT重建技术能提高对胰腺癌局部侵犯、转移的诊断,可提高对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李杰  徐宗珍 《山东医药》2005,45(36):66-67
腹腔镜在胰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已有30余年的历史,但与腹腔镜在胆囊疾病中的应用相比,其发展并不迅速。原因有:①胰腺的解剖位置较深,与周围大血管关系密切;②对器械设备的要求较高;③术者需要娴熟掌握胰腺开腹手术技巧。近来,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的广泛开展,腹腔镜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也开始受到重视。1胰腺癌的诊断与分期利用腹腔镜探查技术,能更好地观察胰腺癌的局部浸润、胰头淋巴结转移和血管浸润,尤其是能发现和确诊胰腺癌在腹腔的微小转移灶(<1cm)。腹腔镜探查要求系统地检查结肠、腹膜腔、肿瘤原发灶、肝脏、肝门和门静脉周围…  相似文献   

17.
外科手术是目前为止唯一能达到胰腺癌治愈目的的治疗手段, 其中根治性切除切缘阴性对患者长期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几年随着新辅助治疗概念的提出, 对交界可切除和局部晚期胰腺癌进行术前放化疗, 可以使其转换为可切除的胰腺癌, 但是要保证根治性切除且边缘阴性就需要对受侵犯的血管, 如肠系膜上动脉、静脉, 肝动脉, 腹腔干, 门静脉等进行切除和重建。当前, 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性血管切除重建没有统一标准, 疗效也各不相同。本文旨在对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性切除血管重建的方法和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是一种交界恶性的胰腺实体肿瘤,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目前主要采用肿瘤局部切除术、胰腺节段切除术、肿瘤扩大切除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对肿瘤恶性程度的判断,术后并发症以胰瘘为主,保守治疗有效,完整切除肿瘤后,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放射、化学治疗等辅助治疗效果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何远琴  崔毅 《胰腺病学》2005,5(4):252-254
慢性胰腺炎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胰腺局部、节段或弥漫性慢性炎症,常有不同程度的腺泡萎缩或胰管变形,有部分或广泛的纤维化、钙化及假性囊肿形成,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呈进行性衰退,这种解剖和功能上的损害都是不可逆的。近年,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步升高,但由于临床表现缺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不能耐受或不同意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寻找一种根治方法.方法①单纯的肿瘤局部切除,切除范围不超过2cm,仅限于肿瘤周边的十二指肠粘膜与胆总管、胰腺管壁.②扩大的肿瘤局部切除,切除范围超过3cm,扩大到邻近的十二指肠全层和部分胰腺组织.结果病理诊断壶腹腺癌8例,腺棘癌1例.全组无远处转移,切线亦未查见残癌细胞.随访1例生存20mo,死于胃癌出血,1例生存30mo,死于肿瘤复发,2例生存50mo,死于心肌梗塞,5例健在(包括1例术后2a局部复发,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最后生存期超过5a.该术式操作简便,死亡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结论经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壶腹部肿瘤,是不能耐受或不愿意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一种根治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