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方治验5则     
李吉祥 《河北中医》2008,30(4):388-389
经方是指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的方剂。《伤寒论》虽为治疗外感的医书,根据其辨证论治的原则,后人推而广之,亦可以治疗内伤杂病。《伤寒杂病论》对后世中医临床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在澳洲运用经方进行辨证论治收效  相似文献   

2.
仲景学说是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及其人文思想为核心的数代医家研究成果的汇集和经验结晶,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作为仲景学说核心的《伤寒杂病论》,无疑是张仲景对人类社会的最伟大贡献。《伤寒杂病论》原书16卷,兼论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可惜原本在战乱中散失。魏晋时著名医家王叔和加以搜集编次,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在中医理论上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一个十分科学的病证结构规范,它对中医学的继往开来具有重大影响。迄今为止,中医学的辨证理论仍未超脱这一规范。鉴于此,本文略陈管见,敬请同道教正。一、病域结构伤寒、杂病合论,这是仲景学术思想的发端,具有深刻的意义。首先,它将人体疾病,划分为伤寒和杂病两大总病域,形成辨病规范的第一级结构。其次,  相似文献   

4.
论《伤寒杂病论》对骨伤科发展的贡献何振辉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510405广州)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公元200-210年),后经西晋王叔和整理为《伤寒论》与北宋林亿等人整理为《金匮要略》。由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存世,使仲景学说...  相似文献   

5.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不仅开辟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还对方剂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仲景所用方剂选药精当,组方严谨,疗效可靠。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甘草的使用规律进行探讨,挖掘甘草在各方剂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正确运用甘草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关于体质理论的学术思想以及对后世体质学说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方法:研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相关条文,并参考有关教材及历代医家的注释进行分析论述。结果:在《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体系中,张仲景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将体质与发病、体质与病位病性、体质与病证转归及预后、体质与治法方药等方面理论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体质学说。结论:《伤寒杂病论》建立了以体质差异性为基础的病因病机学和辨证治疗学思想,开创了体质与病证结合进行辨治之先河,为后世体质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仲景杂病部分何以称为《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全称《金匮要略方论》,是后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伤寒杂病论》是在《内经》、《难经》等医经理论指导下,汇集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结合仲景临床经验凝炼而成的,是对秦汉以来医学成就的总结和概括。《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后,旋经兵燹,原书有散失,晋太医令王叔和首辑伤寒十卷,即成今之《伤寒  相似文献   

8.
<正>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临床实用价值很高的古典医籍,1700余年来长存不衰,倍受推崇。可惜书成之后,几经兵燹,原书无可复睹,致使后世注家蜂起,流派分庭,各抒己见,许多问题,莫衷一是,遂令学者望而生畏。近读平舆蔡德元先生所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一书(1992年12月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顿感别开门径,获益匪浅。兹不揣鄙陋,以荐同道。《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古本》)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12稿,原为广西桂林罗哲初所藏,1939年由黄竹斋刊行(俗称“自云阁本”。见《新中医药》1955年11期),当时鲜为人知,更少有人研究之,甚至有目为伪本者。蔡德元先生首重仲景之书,  相似文献   

9.
论仲景脉学     
<正>1关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有许多版本,目前通用《伤寒论》为明赵开美刻本。但近年来,随着大家对《伤寒杂病论》各种版本的认识,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轮廓全貌愈来愈清晰。明赵刻本《伤寒论》据传为王叔和所得相传,为仲景第七次稿,而桂林古本和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相传为第十二稿,余稿已不得相见,仅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和白云阁藏本比较,白本缺佚"六气主客"一篇,可能为传抄者所误矣。  相似文献   

10.
学用《伤寒杂病论》是历代医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重点与难点,是诊治常见病与疑难病的向导,欲学好用活《伤寒杂病论》,若没有合适的参考用书作指导,则直接影响学习效率与应用能力,《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130万字)的出版,则为深入学习、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参考用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桂林古木《伤寒杂病论》的内涵,充实方证内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分别与其他古本《伤寒杂病论》、宋本《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进行比较。结果:桂林古本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内容丰富,理、法、方、药连贯紧凑。结论:桂林古本对进一步完善仲景理论体系,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六朝(公元2 2 2~5 87年)承汉启隋,是3世纪初到6世纪末前后三百余年的历史时期的泛称。在这段时期里,有关《伤寒杂病论》的医学文献数量很少,但鉴于这个时期对于《伤寒杂病论》流传史的重要性,检索和探讨这一阶段的历史资料对于《伤寒杂病论》的文献研究是不可回避的。《伤寒杂  相似文献   

13.
一、《金匱》的源流及其与《伤寒論》的关系《金匱要略》和《伤寒論》齐名,都是汉代张仲景的杰出著作,其实仲景在《伤寒論自序》(原名《伤寒卒病論集》)里仅說:“为伤寒杂病論合十六卷”,并沒有提到著《金匮》的話。但現行《伤寒論》不仅无杂病,卷数亦只有十卷,这是什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三部《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其中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影响最为广泛。本文就前贤时彦很少论及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的两个中医文献问题——"删王叔和按语而暗用其义""删林亿校语而暗用其义"进行论证,从而揭示该本的伪本属性。  相似文献   

15.
对《辅行诀》30味加减药的药证进行归纳和比较后发现,其中28味药的药证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相符;地榆在《伤寒杂病论》中未见,其药证与《神农本草经》同;而山萸肉的药证在《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中均未见论及。因此,从药证的角度看,《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间的有着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云其“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医籍 ,创作了《伤寒杂病论》 ,可见《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为《伤寒杂病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 ,通观全书 ,《内经》学术思想始终贯穿其间。今择其要者略述如下。1 整体观念《金匮》在《内经》学术思想的基础上 ,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整体观念 ,一是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是人体各脏腑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1 1 天人相应 《金匮》第…  相似文献   

17.
仲景著作原本有二,一为仲景自序中所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二是曾在隋唐时期流传而于唐以后不复再现的《张仲景方论》。后来得以传世的是王叔和整理撰次的《伤寒杂病论》。这部书在晋、南北朝、隋、唐至宋的浸长时期内,基本上是伤寒与杂病合论的,并无外感与杂病的明显界定,也无王叔和把《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伤》和《金匮要略》的记载,更未见单独形式的《金匮要略》的分化流行。《伤寒杂病论》删分为二的现象并非叔和所为  相似文献   

18.
桂枝汤由医圣张仲景所创,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桂枝汤临床应用本应颇为广泛,疗效卓著,但限于教学及临床水平,却应用较受限。桂枝汤滋阴和阳、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同时也可调节升降,本文主要从伤寒杂病论原文探讨张仲景桂枝汤治疗升降失常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形成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中医药地域文化。如绵延千年至今而不衰的新安医学、上古名医岐伯故里的庆阳医学、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孟河医学、具南国特色的岭南医学等等。伤寒学说作为中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学说以《伤寒杂病论》作为研究对象,《伤寒杂病论》系医圣张仲景所著,作为一部论述伤寒和杂病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祖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千百年来,它不但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并对其理论研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伤寒学说与湖湘医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在《伤寒杂病论》的版本研究与注释、临床运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湘伤寒学说,在近代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经方药物的度量衡折算问题,需要先确定《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钱超尘从《伤寒杂病论》原序推论:"《伤寒》应在建安七、八年,即西元202~203年写成,但亦有认为可在建安十年到十五年(西元210年),甚至建安二十年后,而且尚有考证,认为"建安"乃"建宁"之误,则《伤寒论》成书应在建宁十年,即西元178年之后"。纵使准确的成书年份尚未肯定,《伤寒论》成书在东汉(西元25~220年)仍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在折算《伤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