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氟康唑、特比萘芬及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NCCLS公布的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特比萘芬及伊曲康唑对22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结果22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9株,敏感12株;对伊曲康唑耐药7株,敏感8株;对特比萘芬耐药12株,敏感3株。结论3种药物中氟康唑的敏感性相对较高,但仍有耐药现象,氟康唑与伊曲康唑存在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 研究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对新生隐球菌及念珠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中的相互作用 ,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提出的标准 (M2 7-A方案 ) ,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 18株新生隐球菌和 10株念珠菌进行了氟康唑和特比萘芬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 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MIC几何均值比单用有显著降低 ,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联合抑菌指数 (FICI)的平均值为 0 .6 2 9。氟康唑和特比萘芬的协同相加作用较为明显 ,未发现有拮抗作用。结论 : 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对致病酵母菌主要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特比萘芬作为一种丙烯胺类的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能有效治疗浅部真菌感染。但是关于特比萘芬对酵母菌的作用,尤其是对白念珠菌的作用,不论是体外药敏试验还是临床疗效,目前的报道结果均具有较大的差异。笔者应用NCCLS M27-A方案对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与敏感株作特比萘芬的体外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4.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M27-A棋盘微量稀释法,检测了分离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二门诊部就诊的甲真菌病患者的51株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3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对51株甲源性白念珠菌的平均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3 μg/mL、3.84 μg/mL、6.52 μg/mL.伊曲康唑在体外对白念珠菌敏感性高于特比萘芬和氟康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治疗系统性耐药性白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建立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应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治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结果联合用药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比单用药组明显延长(P<0.05),肾组织真菌计数显示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单用药组(P<0.05)。结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疗法可增强抗白念珠菌效能,具有临床应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体外对28株甲真菌病白念珠菌的相互作用方式。方法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M27方案(1997)推荐的棋盘微量稀释法,检测了28株分离自甲真菌病患者的白念珠菌体外对特比萘芬分别与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联合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联合用药时,17.9%(5/28)受试菌株表现为协同作用方式,71.4%(20/28)的受试菌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方式,10.7%(3/28)受试菌株表现为无关作用方式,未观察到拮抗作用的出现;特比萘芬与氟康唑联合用药时,17.9%(5/28)受试菌表现为协同作用方式,71.4%(20/28)的受试菌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方式,10.7%(3/28)受试菌株表现为无关作用方式,未观察到拮抗作用的出现。结论特比萘芬与三唑类药物对甲真菌病白念珠菌分离株存在有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1)检测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对临床常见真菌的敏感性;(2)探讨并建立皮肤癣菌的标准药敏试验方法.方法以NCCLS M27-A方案试管法为基础,检测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对24株念珠菌和20株皮肤癣菌的敏感性.结果氟康唑对大部分念珠菌的敏感性较好,对皮肤癣菌的敏感性较差,而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高度敏感.结论NCCLS M27-A方案具有重复性好、一致性高的特点,可应用于酵母菌和皮肤癣菌的体外药敏实验.  相似文献   

8.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M27-A微量稀释法对近平滑念珠菌作了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3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对61株近平滑念珠菌的平均MIC值分别为:3.20μg/mL、0.42μg/mL、2.33μg/mL。体外特比萘芬对近平滑念珠菌敏感性高于伊曲康唑和氟康唑。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常用抗真菌药在酵母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中的相互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标准,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28株隐球菌和念珠菌进行了5种常用抗真菌药相互联合应用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MIC几何均值比单用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性霉素B加氟胞嘧啶、特比萘芬加氟康唑、特比萘芬加伊曲康唑三种联合的协同相加作用最为明显,而且未发现有拮抗作用.其他6组联合用药虽有少量菌株表现为拮抗作用,但其主要仍表现为相加作用.结论5种常用抗真菌药对致病酵母主要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致病菌种及其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致病菌种及其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YBC鉴定卡和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念珠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380例患者共培养出93株阳性标本(24.47%),分离出白念珠菌81株(87.10%),非白念珠菌12株(12.90%)。93株念珠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和特比萘芬的敏感率分别为100%,95.70%,92.47%,67.74%,56.99%,45.16%。结论白念珠菌是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的主要致病菌种,分离菌株对制霉菌素敏感性最高,其次是酮康唑和氟康唑,特比萘芬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白念珠菌的菌丝相和酵母相对特比萘芬、咪康唑和制霉菌素的敏感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制定的M27-A3方案,测定特比萘芬、咪康唑和制霉菌素对从临床获得的14株白念珠菌的菌丝相和酵母相MIC值。结果 (1)特比萘芬对白念珠菌的菌丝相及酵母相MIC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对白念珠菌敏感株和耐药株间MIC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咪康唑对白念珠菌的菌丝相及酵母相MIC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明显较低;该药对白念珠菌敏感株和耐药株间MIC结果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后者明显较高;(3)制霉菌素对白念珠菌敏感株和耐药株间MIC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制霉菌素对白念珠菌菌丝相及酵母相MIC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明显较高。结论特比萘芬对白念珠菌菌丝相无抑制效果,且与氟康唑间无交叉耐药。咪康唑与氟康唑对白念珠菌存在交叉耐药,且咪康唑对白念珠菌酵母相抑制效果优于菌丝相。制霉菌素对白念珠菌菌丝相有抑制效果,且与氟康唑间无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12.
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体外联合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在酵母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中的相互作用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 (NCCLS)提出的标准 (M 2 7 A方案 ) ,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 2 8株酵母菌 (隐球菌和念珠菌 )进行了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发现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MIC几何均值比单用有显著降低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的协同相加作用较为明显 ,而且未发现有拮抗作用 ,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FICI)的平均值为 0 .72 7。结论 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对致病酵母主要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1)检测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对临床常见真菌的敏感性;(2)探讨并建立皮肤癣菌的标准药敏试验方法。方法:以NCCLS M27-A方案试管法为基础,检测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对24株念珠菌和20株皮肤癣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酮康唑、萘替芬、特比萘芬及酮康唑、萘替芬联合应用对55株临床分离致病酵母菌株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测定上述三种抗真菌药及联合用药对55株临床分离致病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结果酮康唑、萘替芬、特比萘芬及酮康唑、萘替芬联合应用的M IC均值分别为0.281855μg/m l,1.528111μg/m l,1.000443μg/m l,0.199125μg/m l。结论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用酮康唑、萘替芬、特比萘芬(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液基微量稀释法观察双相真菌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将54株申克孢子丝菌临床株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连续传代获得酵母相,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微量稀释法M27-A2检测菌株酵母相对碘化钾、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的体外敏感性,并观察碘化钾对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质控株为克柔念珠菌ATCC6258。结果碘化钾体外无抑菌作用;氟康唑最小抑菌浓度(MIC)几何均数大于64μg/mL;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MIC几何均数分别为0.98μg/mL和0.17μg/mL。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的MIC值分别高于伊曲康唑+碘化钾及特比萘芬+碘化钾(P均<0.05)。来源皮肤固定型的菌株与来源皮肤淋巴管型菌株相比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M27-A2方法适用于检测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体外敏感性;酵母相时碘化钾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体外抑菌作用有一定的加强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玫瑰挥发油的体外抗念珠菌活性,同时比较NCCLS-M27-A常量和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先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玫瑰挥发油抗念珠菌的活性进行初筛,再应用常量法和微量法检测其对61株临床分离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与最小杀菌浓度(MFC),并以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作为质控药物;同时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15株念珠菌进行玫瑰挥发油与氟康唑的体外联合抑菌实验。结果玫瑰挥发油对临床分离念珠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两种方法测定念珠菌对玫瑰挥发油的M IC值一致率为92%,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8)。玫瑰挥发油与氟康唑联用对氟康唑敏感株及耐药株均表现出较好的协同相加作用,两组间分数抑菌浓度指数(FIC 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45)。结论玫瑰挥发油对临床常见致病性念珠菌有抗菌活性;常量和微量液基稀释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玫瑰挥发油与氟康唑联用对念珠菌在体外具有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液基微量稀释法测定酮康唑、联苯苄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环比酮胺7种抗真菌药物对马拉色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方法液基微量稀释法,制备微量药敏板,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中,真菌生长情况。结果7种药物的M IC范围为酮康唑<0.125μg/m l,联苯苄唑0.5~2μg/m l,伊曲康唑<0.125~0.25μg/m l,氟康唑8~32μg/m l,咪康唑8~32μg/m l,特比萘芬0.5~4μg/m l,环比酮胺16~32μg/m l,对照二甲基亚砜>64μg/m l。结论7种药物抑菌效力从高到低依次为酮康唑、伊曲康唑、联苯苄唑、特比萘芬、咪康唑、氟康唑、环吡酮胺,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比较浅部、深部感染来源的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体外对8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基因突变。方法 26株深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耐药株、33株浅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耐药株,参照CLSI酵母菌检测方案M27-A4测定上述菌株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特比萘芬、米卡芬净8种药物单独或联合的体外敏感性。提取所有耐药菌株DNA,通过PCR检测ERG3、ERG11、FUR1 3种耐药基因的突变情况。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的定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者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氟胞嘧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浅部感染组和深部感染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性霉素B、米卡芬净的MI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96.6%的菌株特比萘芬MIC值>64 μg/ml,无法进行组间对比。15株白念珠菌(7株深部感染来源、8株浅部感染来源)特比萘芬 + 唑类(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联合药敏试验均显示为协同效应,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0.033~0.187;氟胞嘧啶 + 唑类、氟胞嘧啶 + 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 + 氟康唑组合均无明显协同作用,FIC指数0.56~1.125。浅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ERG3基因突变包括错义突变V351A(33株,100%),深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包括错义突变V351A(13株,50%)、A353T(4株,15%);浅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包括错义突变I437V(32株,97%)、Y132H(23株,70%)、T123I(16株,48%)、K128T(6株,18%)、D116E(5株,15%)、A114S(4株,12%)、E266D(2株,6%)、G448E(2株,6%)、G465S(2株,6%),深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包括I437V(23株,88%)、E266D(13株,50%)、E260G(5株,19%)、V488I(4株,15%);浅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 FUR1基因突变包括错义突变R101C(11株,33%),深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未检出错义突变。结论 浅部与深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及基因突变位点均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9.
口服特比萘芬治疗生殖器念珠菌病多中心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年来,体外敏感性试验表明特比萘芬对念珠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1,2],临床研究表明特比萘芬治疗皮肤念珠菌病或念珠菌性甲真菌病有效[3,4]。为验证口服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白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疗效,于2003年9月至12月对口服特比萘芬治疗生殖器白念珠菌病进行了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特比萘芬对白念珠菌菌丝相和酵母相敏感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M27-A微量法测定白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了解特比萘芬对酵母相和菌丝相的敏感性有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