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特需服务患者对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调查每月医疗服务满意度。结果:每月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特诊中心患者对服务满意度在90%以上。结论:综合提升口腔护理服务水平有利于满足患者牙科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叶慧铭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2):3970-3971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特需服务患者对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调查每月医疗服务满意度。结果:每月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特诊中心患者对服务满意度在90%以上。结论:综合提升口腔护理服务水平有利于满足患者牙科服务需求。[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3.
人性化护理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莉萍 《护理研究》2006,20(8):2239-224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近年来特需医疗服务在我国应运而生。特需病房作为特需医疗服务的一种运作方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强大的发展潜力。我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强化医院经济体制改革,满足目前社会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尤其是较高层次病人对住院环境、医疗服务质量的高要求,从2002年11月开始建立特需病房,现已由建立初期的3张床位发展为12张床位.到2005年12月为止共收治病人426人。特需医疗服务的特点不是医疗原则和医疗质量的特殊,而是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时间、空间、生活设施、就诊环境和强化优质服务来突出其特点。在工作中为了体现特需病房的自身优势,满足病人对高质量护理的需求,使病人的身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理想的状态,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以爱为先”的思想,牢固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广大的病人提供温馨服务,从而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临终病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建立家庭式临终关怀病房,控制癌症晚期病人的疼痛,制定个性化临终护理计划,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给予临终病人家属心理支持,尊重其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遵照病人生前愿望进行尸体料理,帮助家属办理后续事宜。结果提高了临终病人生命质量,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要,病人及家属满意度较高。结论在特需病房实施的临终护理模式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特需医疗服务信任度,扩大了特需医疗服务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张亚卓 《护理研究》2007,21(16):1481-1482
特需医疗服务是指那些有别于常规医疗的高层次医疗服务,是具备了支付特需医疗服务费用能力,要求高档次,高质量服务的病人[1]。特需服务的产生,是因为有市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高收入阶层和追求高生命质量和高健康水准者[2]。而对于广大急诊病人,因发病急,无预测性,危及生命,他们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特需医疗中心实施护理管家服务后对护理服务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设立护理管家岗位,制定岗位职责及实行方案,制定考评方法及监督机制,将管家式服务贯穿患者入院-治疗-出院-院后随访全过程。结果 实施护理管家主导的护理服务模式后,科室的危重症护理技术、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急救药品与器材、病区质量管理、患者满意度等明显提高。结论 在特需医疗中心试行开展护理管家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面对竞争激烈的特需医疗服务行业,以往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固然起到满足大多数患者的基本需求,但是离特需服务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而宾馆、医院和家庭(hotel、hospital、home,3H)及医院客户关系管理(hospital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HCRM)式护理模式[1]是借鉴企业管理经验,融入医院经营理念、业务流程、医疗护理技术和客户关系等建立起来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其目的是维护和保留现有客户(患者),吸引潜在客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化服务路径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特需诊疗中心住院165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应用优化服务路径前后医疗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状况。结果与应用优化服务路径前比较,应用优化服务路径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特需病房将优化服务路径应用临床护理工作,可使临床工作系统化、标准化,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化服务路径在提高特需病房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病人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前的不同时段设计服务路径表,护士根据路径表的内容对病人实施程序化和标准化的责任制护理。比较实施优化服务路径前后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服务路径后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士知识技能、护理服务、信息化管理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服务路径可使护理工作循序渐进、程序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产后家庭特需护理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新 《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54-554
当前护理服务正从疾病护理、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 ,工作范围已从医院拓展到社区。我国现代城市家庭多为独生子女 ,产妇多为初产 ,缺乏产后自我保健及育儿经验。自 2 0 0 1年起 ,我院根据出院产妇的情况及需求 ,开展了产后家庭母婴护理 ,保健咨询 ,健康教育等护理服务 ,从中总结出一套经验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2月在我院母婴同室出院 ,居住在市区的初产妇 10 0例 ,其中剖宫产 4 6例 ,顺产 4 3例 ,产钳助产 11例。1 2 方法 产妇出院时选择护士 ,按其需要的时间上门服务 ,一般每隔 5d上门 1…  相似文献   

11.
12.
13.
张缨 《护理研究》2009,(11):2984-2984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和人性化的服务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院在特需病房推行了一种“3H”式护理服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冬梅 《妇幼护理》2022,2(14):3247-3249
目的:分析临床进行急救儿科护理服务期间对比其常规护理服务、动态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儿科临床救治患者80例,作为分析对象,研究时间自2018年6月开始,收集临床相关数据,并拟定出研究计划,直至2021年11月截止,期间将参与本次研究案例患儿依照其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并制定研究小组人数上限为40例,待成功组建研究小组后,对其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予以动态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临床指标等。结果:据统计,两组患儿家属对其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对比,满意度结果分别为(95.00%)、(7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差;两组护理质量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态度、专业能力、护理效果等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对比,对照组患儿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情况,相比较研究组较差,(P<0.05)。结论:临床实施儿科紧急救护期间予以患儿动态急救护理模式,效果极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临床急救时间,提高其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情况,全面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等,极具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New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codes were created by the Current Procedural Terminology (CPT) Editorial Panel to ensure more accurate and consistent reporting of physician services. The new hospital inpatient codes describe three levels of service for both initial and subsequent care. Critical care services are reported according to the total time spent by a physician providing constant attention to a critically ill patient. Consultation cod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office/outpatient, initial inpatient, follow-up inpatient and confirmatory. Emergency department services for both new and established patients are limited to five codes. In 1992, nursing facility services are described with either comprehensive-assessment codes or subsequent-care codes. Hospital discharge services may be reported in addi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facility assessment. Since the 1992 CPT book will list only the new codes, and since all insurance carriers will not be using these codes in 1992, physicians are encouraged to keep their 1991 code books and contact their local insurance carriers to determine which codes will be used.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