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10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一般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体、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等。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比。结果 101例患者中,男66例(65.35%),女35例(34.65%);年龄8~88岁,平均(44.5±16.03)岁,无基础性心脏病44例(43.56%),有基础性心脏病57例(56.44%),其中心脏瓣膜病共33例(32.67%),风湿性心脏病占19例(18.81%),先天性心脏病15例(14.85%)。进行血培养98例,69例结果阳性,阳性率70.41%,其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草绿色链球菌(36例,52.17%)和金黄色葡萄球(10例,14.49%)。未手术患者55例:抗感染治疗治愈42例,死亡13例。治愈患者中有5例复发,主要集中在赘生物形成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接受手术患者46例:治愈出院42例,死亡4例。死亡病例均为术前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其中2例为难治性心力衰竭,2例为脑梗塞。结论感染性心内膜...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心内膜炎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60-116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28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内科治疗25例,外科手术治疗3例,全部治愈出院。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IE的主要病因,发热是I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首发症状,超声心动图是诊断IE的主要手段。结论: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提高IE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结果:发热(92%)和心脏杂音(88%)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他包括心力衰竭(56%)和动脉栓塞(20%)。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比例为28%,先天性心脏病比例为36%,本组无基础性心脏病患者所占比例为36%,经胸心脏彩超发现赘生物42例,发现瓣膜粗糙4例。进行血培养48例,阳性率52%。采取药物治疗23例,其中11例痊愈出院,8例未愈,4例死亡;采取外科手术治疗26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发热、心脏杂音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栓塞的发生率较低。心脏彩超的检出率高,血培养的阳性率低。根据药敏试验选药,积极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血和赘生物培养阳性15例,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8例。所有病例在感染活动期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灶,同时纠治先心病。结果:21例治愈,随访5-36个月,均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1例死亡,死亡率为4.5%。结论:(1)心脏结构异常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基础病因;(2)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3)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4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总结提高诊断治愈率.方法 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48例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48例患者中血培养细菌阳性45例(93.8%),其中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患者25例(52.1%)占首位,肠球菌性心内膜炎患者例14(29.2%)真菌性心内膜炎患者6例(12.5%),人工瓣膜置换性心内膜炎患者3例.结论 血培养细菌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直接的证据,及时了解和掌握此病的诊断对治疗预后转归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3~2013-10间我院收治的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血培养情况、超声心动图情况等内容。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94.6%)和心脏杂音(92.9%),71.4%的患者存在基础心脏病,链球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89.3%的患者发现心脏赘生物。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最多见的基础疾病为非风湿性瓣膜心脏病,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心脏杂音,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超声心动图对该病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周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46-146
目的探讨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共18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对本组患者原有心脏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仪器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本组患者均先给予内科治疗,均给予两种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疗程为4周。血细菌培养阳性的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相应敏感抗生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中,内科治愈共15例,3例患者外科治疗,其中2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了解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要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选择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是其内科治疗关键,而对于瓣膜破坏严重,特别是因为赘生物导致瓣膜关闭障碍的,以免赘生物脱落情况下,要及早实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外科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近12年间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26例,其中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5例,包括12例单纯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13例在心脏病基础上引发的感染心内膜炎;继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余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30个月,无晚期死亡。结论早期诊断、适时手术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瑞芳  王磊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269-3270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心内膜、心瓣膜、大动脉内膜的感染性炎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1]。死亡率虽高,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能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本文对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认为超声心动图能为临床提供(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诊断及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择我院近几年来诊断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7岁~65岁,平均36岁。均有心前区杂音,畏寒,持续高热史,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例(1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1例室间隔膜部缺损),主动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笔者医院近8年来确诊并收治的16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同济医院2011~2018年168例符合Duke大学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标准的病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68例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平均年龄43.66±13.76岁,既往有基础心脏病患者112例(66.67%),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所占比例最高,为50例(29.76%),风湿性心脏病22例(13.10%)。临床表现中发热所占的比例最大(135例,80.36%)。血培养阳性患者中,最常见为草绿色链球菌(33例,28.95%),其次为血链球菌(19例,16.6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7例,14.91%)。82例(48.81%)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86例(51.19%)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168例患者中,63例(37.50%)痊愈出院,86例(51.19%)有效,11例(6.55%)未愈,8例(4.76%)死亡,经统计,手术组疗效优于非手术组。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发热仍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手术疗法优于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1.
4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crclitis,IE)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仍为发热占95.2%、心脏杂音占90.5%;血培养阳性率为42.9%,其中草绿色链球菌占38.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3.3%;感染性心内膜炎中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占90.5%,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占31.6%、先天性心脏病占21.4%,瓣膜退行性病变占18.4%;超声技术在心脏赘生物的检出率为92.85%;阳性率远高于血培养。结论:近年来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有所变迁,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也有所变化;早期及时正确诊断,内、外科联合治疗,能显著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心内膜炎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7年8月确诊和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6例。结果2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11例经内科治疗后,治愈4例,好转7例;行手术治疗5例,均不同程度好转;自动出院或转院8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比较中国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试行标准和Duke诊断标准的临床诊断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中病检确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19例.比较Duke标准和中国试行标准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敏感性.结果 119例患者术前,两次以上血培养65例(54.6%),均为阳性且为相同致病菌26例(30.6%),超声心动图示赘生物117例(98.3%),瓣膜或瓣周破坏穿孔14例(11.8%),116例(97.5%)有基础心脏病或易患因素.各指标符合中国感染性心内膜炎试行标准者113例,诊断敏感性为94.95%;符合Duke标准者70例,临床诊断敏感性为58.82%,两者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国试行标准对感染性心内膜炙诊断的敏感性显著高于Duke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的阳性率为57.7%,主要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草绿色链球菌;其基础病因中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无基础性心脏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9%、30.2%以及16.7%;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其次是贫血和脏器栓塞。患者住院期间有14例患者死亡,死亡的原因主要是脑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以及基础病因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且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致死率较高,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王海晨  薛武军  耿希刚  闫炀  刘淼淼 《医学争鸣》2008,29(20):1876-1878
目的:回顾性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1998.1/2008-3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93例,男69例,女24例,年龄8~63(38.8±12.5)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30例(32.2%),瓣膜病变58例(62.3%),无基础病变5例(5.5%).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及赘生物,并纠治瓣膜病变和心脏畸形.其中择期手术80例(86%),急诊13例(14.0%).术前术后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5.4%),术后随访时间3~72 mo,随访78例(87.6%),均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Ⅰ级61例,Ⅱ级17例.结论:早期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的手术矫治和内外科的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依据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基层蒙医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结果对比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药物治疗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5.4±6.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为(62.7±10.56)mm、短轴缩短率为(35.1±5.4)%;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4.3±6.8)%、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为(58.9±9.7)mm、短轴缩短率为(28.8±4.1)%,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结论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药物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显著提高,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诊断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和50例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均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血培养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心电图检查诊断,研究比较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检出情况及两组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结果: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确诊率(98.0%)明显高于血培养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心电图检查的确诊率(76.0%、58.0%、3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与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存在赘生物的比例分别为98.0%和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培养显示阳性的比例分别为76.0%和32.0%,两组患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显示超标的比例分别为58.0%和80.0%,两组患者的T波发生改变的比例分别为34.0%和6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于此类患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袁学琴  芦涛 《中外医疗》2012,31(12):69-69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中,原先患有心脏疾病的47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3例,先天性心脏病17例,老年性瓣膜退行性改变7例,未患有心脏疾病的5例;所有患者中血培养阳性33例,其中链球菌2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43例;经内科治疗后3例患者死亡.结论 基层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在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基础上发病,致病菌仍以链球菌为主,超声心动图及血培养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已不能完全使疾病痊愈,应探讨内、外科及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梁红 《中外医疗》2012,31(15):182-182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用于不典型感染性心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讨论其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的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超声心动图的特征,进行对比和总结。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28例患者中,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基础19例,占64.3%,无明确心脏病基础病变患者9例,占35.7%。其中18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结论对于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病因、鉴别、诊断,超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3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术.结果 39例患者术后早期死亡1例,病死率2.51%,其余远期效果良好.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者,其病死率较高,对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内科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90%,本组手术治疗病死率为2.51%(P<0.001),差异有显著性.外科治疗可减少心脏功能的损害,避免不可逆的器官损害和感染的扩散,明显降低病死率.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手术,正确把握手术的时机、手术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