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钛网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1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椎板钛网成形术 ,对结果进行临床和X线片评定。结果 平均随访 2 1 7个月 ,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无局部和全身异常反应。颈椎板成形术后椎管矢状径平均增加 4 7mm ,钛网位置无变化 ,已被再生的自体骨固定。结论 钛网椎板成形术在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Centerpiece钛板固定椎板)和对照组(24例,采用丝线悬吊固定椎板)。记录颈椎管矢状径和颈椎管横截面积,采用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两组颈椎管矢状径、颈椎管横截面积、JOA评分:术后2、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与术后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对维持椎管扩大的效果优于丝线悬吊法。  相似文献   

3.
交叉椎板切除扩大减压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术在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方法 选择2 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术治疗 ,随访 3年~ 4年 6个月 (平均 4 1年 ) ,测量术前、术后 1年及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的腰椎管面积 ,记录患者主观对腰腿痛的Greenough和Fraser评分 ,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术前、术后 1年及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上述数值的差异。结果 狭窄节段钛网椎管成形前横截面积为正常横截面积的 6 4 4 %± 9 8% ,术后 1年面积为 118 6 %±6 3% ,最后一次随访时为 12 1 9%± 10 1%。术前Greenough和Fraser评分为 2 6 3分± 6 9分 ,术后1年为 6 7 4分± 3 2分 ,最后一次随访时为 6 8 1分± 9 0分。椎管横截面积、Greenough和Fraser评分术后 1年与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椎板切除钛网椎管成形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 ,可以实现有效减压与脊柱稳定的重建 ,并可有效防止瘢痕组织对马尾与神经根的压迫 ,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交叉椎板切除对颈椎管狭窄的减压效果;结果:采用交叉椎板切除扩大减压治疗颈椎管狭窄36例,根据40分评分法评定;36~40分24例,31~35分9例,26~30分2例,〈25分者1例;结论:交叉椎板切除扩大减压对颈椎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介绍一种椎板减压后椎管成形、后路脊柱融合的方法 ,评价其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3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行常规椎管减压解除神经根及硬膜囊压迫后 ,应用钛网行椎管成形并脊柱后路融合。分别于术前、术后 1年及术后 2年进行下腰痛Greenough和Fraser评分。 结果 :33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 3个月复查 ,钛网位置无变化 ,已经被再生的自体骨固定。术后 1年时下腰痛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 ,术后 2年时 ,评分与术后 1年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椎板减压术后应用钛网椎管成形植骨融合有利于保持治疗效果 ,避免下腰痛复发。钛网应用操作简单 ,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12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采用特制线锯纵割棘突,以自体髂骨作棘突间隔物,行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JOA评分、测量扁平率、CT及MRI复查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经10~28个月随防,术后JOA评分及扁平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脊髓压迫解除,植骨全部融合,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充分,疗效确切,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2~81岁,平均65.2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9例,4个节段狭窄15例,5个节段狭窄6例。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术后3d、6个月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5节段椎管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5±20min,术中出血量为215±75ml,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出现C5神经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个月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9~20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7±0.8分,术后6个月为15.2±1.1分,改善率为(75±8)%。影像学复查示术后3d、6个月时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0.8mm,术后3d、6个月均为15.9±1.2mm,椎管扩大率为(71.8±11.0)%。术后6个月时门轴侧均达骨性愈合,无1例出现关门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早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作采用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5例。随访0.5~3.5年,优8例,良5例,进步2例,无术后症状加重病例,优良率87%,有效率100%。随访1年以上13例,优良共12例,保持了术后早期效果。对该手术的优点、适应证、操作要点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报道1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后路单开门式椎板成形术治疗。经5个月~3年随访,全部症状缓解,无复发病例。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锚定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lamino-plasty,ELP)治疗氟骨症颈椎管狭窄症(flurosis cervical stenosis,FCS)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并采用后路手术治疗FCS患者44例,20例采用锚定法完成ELP(研究组),另24例采用常规丝线悬吊法(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24个月,对手术前后临床和影像学指标作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4个月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明显改善,轴性症状发生率锚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1)。24个月随访,研究组未见锚钉的松动,两组患者均未见"再关门"现象。结论锚定法ELP与传统丝线固定ELP相比,固定椎板更牢靠,同时避免了对门轴侧关节囊和椎旁肌的干扰,术后颈部轴性症状轻微,临床疗效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2.
颈椎管狭窄症是一种直接或间接原因导致颈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导致脊髓损伤;压迫营养脊髓的血管,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自2000~2002年共收治1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潜行式椎板内板切除扩大颈椎管术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 ,并介绍椎板棘突复合体翻转 90°回植椎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 1995年 6月~ 1998年 6月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的 6 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35例患者行椎板切除术 ,33例患者行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 ,分别于术后 1年及 5年进行JOA疗效评分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后 1年疗效优良率椎板切除组为 91.4%,椎管成形组为 94%,两组疗效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 5年疗效优良率 ,椎板切除组为 6 8.6 %,椎管成形组为 90 .9%。术后 5年椎板切除组疗效下降显著 ,椎管成形组疗效下降不显著。且两组疗效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 1年所有患者X线检查未显示有腰椎不稳 ,术后 5年X线显示7名患者有腰椎不稳或Ⅰ度腰椎滑脱 ,均在椎板切除组。结论 :椎板切除术和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狭窄症 ,近期疗效均满意 ,远期疗效椎管成形组明显优于椎板切除组 ,且腰椎不稳或腰椎滑脱的发生率明显较椎板切除组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后路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加钛网植入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将第3颈椎椎体开门侧椎板切除,第7椎椎板上缘穹窿状切除潜行减压,第4~6颈椎椎板于关节突内侧约0.5~1.0cm处,在症状较重侧用磨钻将双侧骨皮质磨除作为开门侧,另一侧椎板上侧皮质磨除为门轴侧,将颈椎管扩大成形,再将钛网修剪成条状,将开门侧椎板骨折端用钛钉固定,门轴侧骨粒植骨16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中,术前有脊髓受压、共济失调、四肢麻木无力12例,4例单一髓节障碍加神经根受压,出现双上肢疼痛麻木、双手功能障碍。术后随访6个月~4年,脊髓受压症状改善,共济失调,四肢麻木及行走功能恢复。双上肢麻木疼痛及双手功能障碍明显改善。1例出现颈5神经根牵拉麻痹,左肩麻木,肩外展功能受限,术后被动功能锻炼,6个月后恢复。无症状复发及加重病例。结论经后路将第3颈椎开门侧椎板切除,第7颈椎椎板上缘穹窿状减压,第4~6颈椎单侧开门,加钛网植入,经改良后的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病人康复快,症状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为(120±25)min;术中出血量为(675±105)ml.术后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3周保守治疗症状逐渐消失.2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JOA评分术前为(9.4±1.0)分,术后6个月为(14.6±1.3)分,JOA改善率为(68.2±9.2)%.X线片及CT示椎管扩大满意,门轴侧均骨性愈合,均未见椎板塌陷和再关门现象.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1.0)mm,术后6个月为(14.5±1.2)mm,椎管扩大率为(57.6±13.8)%.结论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抬起椎板获得即刻稳定的同时,可以恢复椎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35例单侧椎板开窗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采用单侧椎板开窗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的有单侧症状的腰椎狭窄症病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优25例(70.6%),良7例(20%),好转2例(5.9%),差1例(3.5%)。其优良率达90.6%。结论:与后路椎板全切除或半切除相比该术式减少了手术损伤风险,保持了脊椎的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少,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作者采用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5例。随访0.5~3.5年,优8例,良5例,进步2例。无术后症状加重病例,优良率87%,有效率100%。随访1年以上13例,优良共12例,保持了术后早期效果。对该手术的优点、适应证、操作要点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研究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37.5个月,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上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总的运动范围(总活动度)、各椎体间活动度。结果:术后3年颈椎总活动度、总屈曲及总仰伸角度均减小(P≤0.001),与术前相比平均下降15%,其中42例伴有颈部僵硬、疼痛等症状。颈椎总活动度的改变与神经功能的改善无相关性。各椎体间的屈伸运动范围从C2至C6均明显减小,而C6/7却稍有增加;椎体间滑移在C3/4、C4/5两个节段明显减少(P≤0.05)。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以使颈椎总活动度和各椎体间活动度均减少并伴有颈部僵硬和疼痛。术后短期围领制动并早期主动伸、屈颈部的锻炼可能有助于减少颈部僵硬和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单侧显露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侧显露的颈椎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单侧显露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行CT复查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6例患者21个颈椎节段,有3例共发生4处椎弓根骨折。结论:该术式的可行性存在疑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2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44例颈椎OPLL患者。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57.1±8.5岁(28~72岁);术前改良JOA 17分法评分为11.39±3.27分(1.5~16分),颈痛VAS评分为2.32±2.59分(0~10分)。OPLL骨块累及3.20±1.64个(1~6个)椎体节段,骨块的椎管侵占率为(46.05±13.67)%(22%~72%)。手术范围:C3~C7 34例,C2~C7 7例,C2~C6 3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分别测量颈椎侧位X线片上颈椎整体曲度及曲度指数、颈椎MRI中矢状位T2加权像C2/3~C6/7各节段脊髓整体后移距离(PCS)、脊髓前缘后移距离(PAS)、脊髓膨胀度(ESC)。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36.8±16.8个月(24~96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4.70±1.96分(9.5~17分),颈痛VAS评分为3.59±2.97分(0~10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57.59±30.88)%,其中神经功能恢复为优者12例,良19例,不理想13例,优良率为70.45%。末次随访时的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整体曲度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C2/3~C6/7各节段脊髓均有明显后移、脊髓前后径增加,PCS及PAS在C3/4~C6/7节段均明显高于C2/3节段(P0.05);而ESC在C3/4~C5/6节段明显高于C2/3及C6/7节段(P0.05)。1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术后2~8年)观察到OPLL骨块继续生长。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OPLL可获得脊髓症状的中长期缓解,但轴性症状较术前加重。减压节段的头端脊髓后移及膨胀程度幅度较小,应注意保证该节段的充分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