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心脏瓣膜外科临床与实验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心脏瓣膜病研讨会于1999年6月11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这次专题性学术会议内容比较集中,展示了心脏瓣膜外科近几年的进展,对生物心脏瓣膜,特别是对无支架生物瓣和Ross手术的进展进行了讨论,也对组织工程瓣膜的研究进行了专题报告和经验交流。1 概  况全世界估计每年约有15万例心脏瓣膜手术,应用了近20种瓣膜。按19861997年收集入英国电脑资料库6.2万例患者置换瓣膜7万个资料分析,在心脏瓣膜领域中总的趋势为:(1)瓣膜置换患者年龄从1986年平均60岁(1887岁)增高到1997年的67…  相似文献   

2.
作者自1978年7月至1982年11月用GD-I型猪生物瓣膜为15例8~14岁儿童进行瓣膜替换术,其中二尖瓣替换13例,主动脉瓣替换1例,三尖瓣替换1例。手术死亡率为6.7%。随访3~10年,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较差。主要原因是生物瓣膜失功能,其生物瓣膜衰坏率达19.37%病人年,远较成年人替换猪生物瓣膜的衰坏率3.69%病人年为高。本文对儿童替换猪生物瓣膜较早出现失功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326例心脏瓣膜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26例心脏瓣膜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庄世才,张大新,法宪恩,冯德广,赵根尚,张瑞成自1984年4月至1994年2月我们施行心脏瓣膜成形术32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中男156例,女170例。年龄14~60岁。病程2~27年。46例曾行闭式扩张...  相似文献   

4.
60岁以上病人心脏瓣膜替换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为43例60岁以上病人行人工瓣膜替换术,占同期心脏瓣膜替换手术的4%(43/1073),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60~67岁;体重44~75kg。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8例,先天性...  相似文献   

5.
248例G—K型人工心脏瓣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48例GK型人工心脏瓣膜的临床应用廖崇先李增棋陈道中陈建平赖天杰翁钦永1988年1月至1994年1月应用268枚钩孔型(GK)侧倾式碟瓣行瓣膜替换术共248例。现报告于下:临床资料本组248例中男112例,女136例。年龄7~66岁,平均35....  相似文献   

6.
60例双瓣膜替换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例双瓣膜替换术的体会刘天起王春祥刘鲁祁王明华马延平宋作瑞我院自1986年5月至1995年10月共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膜替换术60例,现总结经验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8~57岁,平均36.5岁。全组病人均为风...  相似文献   

7.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及其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及治疗效果。方法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45例14岁以下儿童施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14岁,平均10.8岁;≤10岁15例,10~14岁30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瓣膜病32例,风湿性瓣膜病6例,心内膜炎3例,部分型房室管畸形修补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主动脉关闭不全1例。行二尖瓣置换23例,其中2例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行解剖位三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9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4例;三尖瓣置换9例。5例使用生物瓣膜或同种主动脉瓣,余40例均采用机械瓣膜,包括进口双叶瓣34枚,进口单叶瓣3枚,国产单叶瓣7枚。结果本组手术死亡(术后30d内)2例,死亡率4.4%,均死于手术当日,1例因顽固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生存者随访8个月-12年,平均4.9年。4例晚期死亡,晚期死亡率9.3%。置入机械瓣膜者均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未发生血栓栓塞及抗凝相关并发症,病儿术后心功能均Ⅰ-Ⅱ级。结论儿童瓣膜病病人,大多数可以置入合适的成人型号人工瓣膜,保证其术后生长发育,减少二次手术。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经过平均4.5年随访,无血栓栓塞或抗凝有关的出血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160例心脏机械瓣替换术疗效分析杨爱莲,黄达德,陈文广,林一平,张从新,张年伟1981年1月至1991年8月我们应用机械瓣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160例,经过3个月至10年的随诊,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60例瓣膜病人男76例,女84例。年龄12~65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异种生物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应用结果,评价生物瓣膜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和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异种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206例的临床资料,男157例,女49例;年龄44~79(64.7±13.2)岁。置换生物瓣膜227枚,联合置换机械瓣膜11枚;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51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例。结果术后早期(30 d内)死亡7例。院外随访6个月~5年,平均随访23个月,随访134例,随访率67.3%(134/199)。随访患者心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现瓣周漏、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生物瓣膜功能良好,无明显衰败迹象。结论异种生物瓣膜置换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近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总结22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PIE)致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20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病灶清除及瓣膜成形术1例,三尖瓣病灶清除及瓣膜成形术1例。结果手术死亡率13.6%,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1例(4.5%)。随访15例,随访率68.2%,随访时间2~89个月,平均35.6个月;发生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1例(6.6%),再次手术出院后半月猝死,死因不明。其余14例情况良好。结论PIE致瓣膜损害时应积极手术治疗。只要手术方法正确,抗菌素应用合理,则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瓣周漏1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瓣周漏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我们报告2292例植入2575枚人工心脏瓣膜,发生瓣周漏者13例,发生率为0.51%(13/2575)。外院术后瓣周漏转入我院者5例。15例中再次手术,单纯修补5例,重新换瓣10例。本组死亡5例。另3例瓣周漏因心功能尚好,暂未手术。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瓣膜手术的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瓣膜手术的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5~1998年间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或成形、主动脉瓣置换、联合瓣膜置换、Bentall术。结果 瓣膜病病因中,风湿性8例,退行性4例,缺血性3例,手术病死率为6.7%(1/15)‘4例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其中3例需行主动脉内球反博;5例二尖瓣成形术后,反流面积从6.5~15.0cm^  相似文献   

13.
间接瓣膜成形术治疗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片一期股浅静脉间接瓣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例的临床效果。16例疗效显著,2例良好,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效。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并对手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 14岁以下儿童心脏瓣膜成形术病例 ,探讨儿童期心脏瓣膜成形的手术特点、评估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自 1993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 ,共为 376例 14岁以下患者施行心脏瓣膜成形术 ,成形病种包括先天性心脏病 349例 (92 .8% )和后天性心脏病 2 7例 (7.2 % ) ,成形瓣膜为二尖瓣 79例 (19.4 % )、三尖瓣 15 9例 (39.1% )、主动脉瓣 4 0例 (9.8% )和肺动脉瓣 12 9例 (31.7% )。 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 12例 ,手术死亡率为 3.2 %。随访 2 97例 ,随访时间 1个月~ 10年 (平均 4 .9± 2 .4年 ) ,远期死亡 2例 ,死亡率为 0 .7%。由于瓣膜原因再手术 5例 ,再手术率为1.7%。 结论 儿童期心脏瓣膜病变的治疗 ,应该首先考虑瓣膜成形 ,瓣膜成形效果影响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5.
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2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手术治疗。在体外循环下行机械瓣置换术16例19个瓣膜,行瓣膜成形术7例8个瓣膜,同时矫治先天性心脏病10例。结果:死亡3例,随访中死亡1例。结论:在心内膜炎致瓣膜损害后手术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术中应尽量修补保存自身瓣膜,术后必须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心内膜炎15例许锁春黄庆恒李兆志孙立1990年2月~1995年12月,我们为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施行急诊或亚急诊瓣膜替换(VR),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8~58岁,平均34岁。本组主...  相似文献   

17.
应用CarboMedics机械瓣行瓣膜替换手术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arboMedics机械瓣行瓣膜替换手术70例朱平龙国粹李中学冯树生招伟贤李斌CarboMedics人工心脏瓣膜是一种新型低瓣架的双叶机械瓣。于1986年应用于临床,现已成为全世界广泛使用的人工瓣膜之一〔1,2〕。1989年7月至1995年7月...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心脏瓣膜肿瘤1O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心脏瓣膜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1983年11月至2002年11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原发性心脏瓣膜肿瘤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的临床经验和远期结果。结果本组原发性瓣膜肿瘤占心脏肿瘤的2.65%(10/378),其手术约占所有心脏手术的1/4000。10例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66岁,平均30岁。所有患者均有症状,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心慌、气促7例,脑血管栓塞症状2例,紫绀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8例,术中确诊2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肿瘤切除。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例。术后早期恢复均顺利,晚期死亡3例。死亡病例中,1例为三尖瓣囊性畸胎瘤患者,术后2个月死于电解质平衡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2例为二尖瓣恶性肿瘤,其中1例术后11个月死于肿瘤局部复发所致的心功能衰竭,另1例术后12个月死于肿瘤脑转移。长期生存的7例均为瓣膜良性肿瘤患者,随访8个月~19年,平均随访5.7年。所有患者活动量恢复正常,心功能均为I级。最后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瓣膜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近、远期结果良好。恶性瓣膜肿瘤的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003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例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手术在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术(MVR)555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BVR)27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139例,三尖瓣置换术(TVR)26例,三瓣置换术10例。全组病人按≤40岁、41—59岁、≥60岁分为3组,分别为152、572、279例。结果975例(97.2%)恢复出院,死亡28例(2.8%)。3组死亡率分别为3.3%,1.7%,4.7%。死因分别为呼吸循环衰竭1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0例、室性心律失常5例、肾功能衰竭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74例次。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瓣膜病变的有效手段,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改进和完善体外循环技术,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尽量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能减少瓣膜置换术的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主动脉瓣置换时应尽量去除钙化的瓣叶,置入大一号的瓣膜,减少跨瓣压差,有利于左室重构。术中应常规探查三尖瓣,对瓣环明显扩大的病人予以三尖瓣成形术。心脏大的病人尤应注意围术期电解质的变化,防止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生物瓣的术后抗凝较机械瓣方便,并发症也少,应提高生物瓣的应用比例。围手术期处理得当,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老年病人术前合并症多、病情重,应加强围手术期监护。  相似文献   

20.
118例再次或多次心脏瓣膜替换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8例再次或多次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行135次手术,替换了145个人工瓣膜。其中男48例、女70例,年龄7~74岁。初次手术以风湿性瓣膜病居多(83.9%)。再次手术以人工瓣膜失功为多(71.7%)。结果示118例中早期死亡29例,晚期死亡1例,总死亡率25.42%。其中因手术并发症死亡23例,占手术死亡人数的77%。76例生存者平均随访7.3年,效果良好。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减少手术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