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23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侧胎儿膝关节滑膜皱襞的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膝关节滑膜皱襞有各种形状,主要存在三个部位,髌上滑膜皱襞发生率为99.5%;髌内侧滑膜皱襞发生率为70%;髌下滑膜皱襞发生率为100%。依照结果,作者自1990年 ̄1994年共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23例。21例经1.5年以上随访,15例临床症状消失,6例基本消失,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内侧滑膜皱襞是最常引起临床症状的皱襞,滑膜皱襞综合征常指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滑膜皱襞综合征症状不典型,单纯依靠物理检查医生难以确切诊断,致使患者延误治疗。我院自2001年3月-2003年4月对87例膝关节内侧疼痛患者进行膝关节镜检查,其中被诊断为滑膜皱襞综合征19例,经关节镜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军训伤致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23例,26膝军训所致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诊疗体会。方法:对该疾患采用关节镜下剪除或联合小切口手术切除病变皱襞。结果:23例中20例22膝随诊6个月-1年,其中优18膝,良3膝,可1膝,优良率为95.4%,结论:认为关节镜可以确诊,关节镜下或联合小切口手术切除病变皱襞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膝关节滑膜皱襞及其综合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关节镜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关节镜诊断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20例诊断为膝关节痛或半月板损伤或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患者,其中有70例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按Sakakibara法分析其关节镜下形态,在镜视下行皱襞切除术、挛缩内侧支持带松解术,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70例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中,镜下A型8例,B型13例,C型24例,D型25例。经镜下行皱襞切除,获得随访43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平均32个月,按Lysholm法进行疗效评定,优良率90.7%。结论关节镜仍是该病确诊的"金标准",镜下彻底切除滑膜皱襞、松解挛缩内侧支持带是治疗该病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我院共诊治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87例,其中46例采取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而接受关节镜下手术切除滑膜皱襞。男24例,女22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为41岁。按Sakakibara法对滑膜皱襞进行分类,在关节镜下行皱襞切除术,并随访记录其疗效。结果 46例经关节镜下皱襞切除的患者,其中A型27例,B型15例,C型3例,D型1例;同时合并9例半月板损伤,5例髌股关节内侧面骨关节炎形成。增生的滑膜皱襞均采用篮钳或刨削器将其切除。4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无复发病例。膝关节功能根据Lysholm评分进行评定,术后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治疗结果优良率为90.7%。结论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根据临床症状和MRI表现即可诊断,关节镜下可以确诊,同时镜下行滑膜皱襞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 2 3例、 2 6膝军训所致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诊疗体会。方法 对该疾患采用关节镜下剪除或联合小切口手术切除病变皱襞。结果  2 3例中 2 0例 2 2膝随诊 6个月~ 1年 ,其中优 18膝 ,良 3膝 ,可 1膝 ,优良率为 95 . 4%。结论 认为关节镜可以确诊 ,关节镜下或联合小切口手术切除病变皱襞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和研究。滑膜皱襞是胚胎时期膝关节内隔板退化不完全的残留物,正常情况下滑膜皱襞随着膝关节的伸屈活动而发生伸展和皱缩,无不适症状。部分滑膜因创伤、慢性激惹、炎症和瘢痕化导致其异常增生、肥厚,在膝关节活动时与关节内的其他组织发生碰撞、夹挤,引起膝部疼痛、弹响、打软腿等症状,称滑膜皱襞综合征(synovial plica syndrome)。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2000年3月~2006年12月,对75例(81膝)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进行关节镜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发生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分析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发生机理,探讨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发生率、发生原因与年龄的关系,皱襞的部位、类型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方法:分组观察皱襞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发生原因的异同。结果:滑膜皱襞总发生率为56.78%,分组比较中老年组滑膜皱襞综合征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发生原因比较,中青年组创伤原因高于中老年组(x~2=38.33,P=0.000),磨擦退化原因,中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x~2=45.53,P=0.000)。滑膜皱襞出现部位以髌内侧为主(74.50%),分型以C型和B型为主(91.84%)。结论: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以中老年多见,其中磨擦退化原因占39.70%,提示有必要将磨擦退化列为中老年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之一。滑膜皱襞的部位及分型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9例保留关节囊及滑膜组织的钛合金铰链式人工膝关节置换病人的随访观察,作者发现有41.3%的病人关节活动痛,45%需持拐行走,所有病例均有肌萎缩,膝关节屈伸均小于90°。作者还对5例再手术及2例术后再截肢的关节作了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认为关节活动痛及屈曲受限的原因与关节囊及滑膜增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病理改变有关,指出此病理改变的原因为金属离子的刺激所致,建议术中切除关节囊和滑膜,提出改进人工膝关节研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膝上外侧骨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以膝上外侧动脉或膝最上外侧动脉为蒂的股骨远端皮瓣、骨瓣、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前臂远端皮肤软组织、骨及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在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膝上外侧动脉及膝量上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膝上外侧动脉或膝最上外侧动脉为蒂的股骨远端骨皮瓣。结果:应用膝上外侧动脉蒂骨皮瓣3例、皮瓣、例、骨瓣1例,膝最上外侧动脉蒂骨皮瓣1例、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松解术式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2005年采用肛门后横切口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1例。结果:手术总有效率为96·8%。平均住院时间(10·58±2·35)d,平均切口愈合时间(12·16±2·08)d。结论:采用肛门后横切口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术的方法疗效确切,具有并发症少、切口愈合时间快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后外侧结构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自1996年6月~2000年7月共收治急性膝后外侧结构损伤患者15例,均行损伤结构修补和加强手术.结果 15例平均随访30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11例,中4例,无关节严重不稳而再次手术者.结论详细地了解病史和正确的临床检查,结合MRI和关节镜检查仍是诊断膝后外侧结构损伤的可靠方法,急性Ⅰ、Ⅱ度膝后外侧结构损伤保守治疗,急性Ⅲ度膝后外侧结构损伤应手术治疗,术中避免损伤腓总神经,术后提倡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退行性膝关节髁间撞击征的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退行性膝关节髁间撞击征的概念及分型和各型的关节镜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对30例退行性膝关节髁间撞击征病人症状、体征、放射检查及关节镜下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全部随访,时间平均1年,伸膝受限改善率平均80%。撞击感消失,疼痛明显减轻,优:10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结论:退行性膝关节髁间撞击征是由于股骨髁间窝继发性狭窄和(或)胫骨髁间嵴增生增高和(或)前交叉韧带胫骨起点前缘骨赘增生,造成膝关节伸直位时撞击而出现的相应临床表现。分为3型:A型:股骨髁间窝型,即股骨髁间窝骨赘增生。B型:胫骨髁间嵴型;B1型:胫骨髁间嵴增生增高型;B2:前交叉韧带胫骨起点前缘骨赘增生型;C型:混合型。关节镜下股骨髁间窝扩大成形术和(或)胫骨髁间嵴部分切除术,和(或)前交叉韧带胫骨起点前缘骨赘切除术,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髁间撞击征的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韧带修复重建治疗膝关节三联损伤患者的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对41例术后患者分制动康复训练阶段、保护性康复训练阶段、强化肌力恢复训练阶段、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阶段等四个阶段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按照Lysholm评分87~99分,关节稳定性增强,屈伸活动不受限,部分患者恢复运动能力。结论正确、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半月板囊肿104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成  胡跃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11):1032-1034,1041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2月104例膝关节半月板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和年龄分布、创伤因素、临床表现、囊肿性状、合并半月板损伤等进行研究。结果膝关节半月板手术共计5986例,其中半月板囊肿104例(1.7%),内、外侧半月板囊肿的发生比为1∶12(8∶96)。年龄(30.7±12.2)岁(13~65岁),男女比为1.2∶1。60例(57.7%)有创伤史,创伤因素中以运动伤最多见(32例),运动项目主要为足球(11例)和篮球(8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102例,98.1%)和局部肿物(50例,48.1%),查体可及关节隙压痛(85例,81.7%)和突起(79例,76.0%),可伴半月板损伤的体征。内侧半月板囊肿多见于半月板的体后部和后角(5/8,62.5%),外侧半月板囊肿以前角至体部多见(88/96,91.7%)(χ^2=15.167,P=0.000),半月板损伤以含有层裂的复合裂(52/104,50.0%)及单纯层裂(25/104,24.0%)最多见,盘状半月板合并囊肿占5.8%(6/104)。结论膝关节半月板囊肿发生率较低,多数发生在外侧半月板,发病原因主要有半月板损伤和黏液样退变两种。内侧半月板囊肿多见于体后部,外侧半月板囊肿多见于前体部,大多数合并半月板层裂损伤。  相似文献   

19.
肩锁关节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肩锁关节骨性和静态稳定结构,为肩部手术提供详细形态学资料。方法对26例成人新鲜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肩锁关节解剖形态并测量相关骨性标志和韧带的形态学参数。结果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锁骨止点中心到锁骨远端距离分别为(43.67±6.30)mm和(25.25±3.06)mm,止点宽度分别为(16.92±4.25)mm和(10.33±1.32)mm。锥状韧带长度为(15.54±3.32)mm,角度为(-116.25±10.90)°;而斜方韧带长度为(9.63±2.28)mm,角度为(75.42±11.37)°。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喙突止点相距(8.96±3.00)mm,而锁骨止点距离(13.08±3.50)mm,两条韧带呈"V"形结构。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肩锁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详细形态学参数,为该部位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进行锁骨远端手术时应避免损伤锥韧带和斜方韧带止点,切除锁骨远端应不超过10mm以避免损伤斜方韧带。行喙锁韧带重建时要注意重建其"V"形解剖结构,以更好恢复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