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综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方法检索近几年相关的国内文献,进行汇总、分析、总结。结果莫西沙星在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感染性疾病中,疗效显著。结论莫西沙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感染药物,具有广谱、快速、高效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增强了对难治性和对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不断增加的病原体的抗菌能力,同时,莫西沙星静脉制剂和口服制剂在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几乎完全相同,特别适用于抗菌药物的序贯治疗。每天1次给药,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有助于患者心理康复。在临床应用中,莫西沙星不良反应少,耐药率低,也具有减少相应的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负担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辉  林海燕 《海峡药学》2009,21(10):162-164
莫西沙星属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莫西沙星通过抑制细菌的DNA螺旋酶A亚单位和拓扑异构酶IV的活性,阻断DNA的复制,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能力,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有效,对厌氧菌感染有效,尤其对某些临床常见的耐药菌有效。临床应用莫西沙星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继发性腹膜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皮肤组织感染等疾病,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粪肠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对粪肠球菌ATCC29212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和突变选择窗(MSW),比较其抗菌活性及防耐药突变的能力。方法采用4种FQs(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筛选粪肠球菌ATCC29212同源的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用加替沙星筛选第二步耐药突变体;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粪肠球菌ATCC29212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MIC、暂定MPC(MPCpr)和MPC,并计算MIC90、MPCpr90、选择指数SI(MPCpr90/MIC90及MPC/MIC)。结果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粪肠球菌ATCC29212的MPC分别为1.2、1.2、5.6和6.4μg/m L,选择指数分别为3.4、6、8和8;对30株环丙沙星敏感的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MPCpr90分别为2、1、4和4μg/m L,选择指数分别为4、4、8和8;而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15株环丙沙星中介耐药株的MPCpr90分别为32和16μg/m L,选择指数均达到了32。4种FQs药物对ATCC29212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MIC及MPC值均较其源菌株升高;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第二步耐药突变体的MPC已高达32μg/m L;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MSW较源菌株增宽。结论对于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ATCC29212及其同源的耐药突变体,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均高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且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限制粪肠球菌耐药突变体被选择出来的能力强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结合药动学参数,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能限制下一步耐药突变株的产生,而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则很容易筛选出下一步耐药突变株。但对于第二步耐药突变株,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则很容易筛选出对这两种药物也耐药的菌株。因此,临床上为延长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使用寿命,对于环丙沙星非敏感的菌株应避免应用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总结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依据参考文献,列举近年来国内应用莫西沙星引起的少见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注射液及片剂在临床应用中确实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在使用中要密切观察。结论莫西沙星作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仅熟悉掌握其抗菌谱特点,还要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所引起的危害,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莫西沙星属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G+菌、G-菌、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依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2004年联合公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本院制定了“第二炮兵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将莫西沙星列入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而在本院住院病人中,莫西沙星应用十分广泛.现随机调取第二炮兵总医院1个月的莫西沙星使用情况,分析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莫西沙星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耐药结核病患者72例,将其分成莫西沙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应用链霉素、利福平、雷米封、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莫西沙星组3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莫西沙星组转阴率为91.67%,病灶吸收率为88.89%,均高于对照组的75.00%、63.89%,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案中加用莫西沙星,可提高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莫西沙星是德国BayerAG实验室开发的一种新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新型8-甲氧基氟喹诺酮,对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及非典型致病菌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均具有强力、广谱的抗菌活性,尤其增强了对难治性β-内酰胺类抗菌药耐药菌的疗效。本文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抗菌活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目前对NGU主要采用四环索族(如美满霉索)和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抗生索治疗。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因此应寻求疗效好、耐药率低的抗菌药来治疗NGU。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索,具有抗菌谱广、耐药率低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莫西沙星治疗NGU60例,观察其疗效与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研究莫西沙星与其他12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对411株临床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和肺炎链球菌(包括PISP和PRSP)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敏感率为95.8%~100%,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的敏感性较高,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则比较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4种氟喹诺酮类和5种头孢菌素类及阿齐霉素比较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包括产ESBLs菌株)对莫西沙星等4种氟喹诺酮类和头孢美唑很敏感;非产ESBLs菌株对8种抗菌药物均敏感,但产ES-BLs菌株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则显示了较高的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包括产ESBLs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敏感率在40%左右,非产ESBLs菌株对5种头孢菌素均较敏感,但产ESBLs菌株除对头孢美唑敏感外,对其他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结论莫西沙星与其他12种抗菌药物比较,对革兰阳性菌(包括MRSA和PRSP)作用增强,对肺炎克雷伯菌(包括产ESBLs菌株)抗菌活性较强,大肠埃希菌对莫西沙星与其他氟喹诺酮类有一定的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氟喹诺酮(FQ)药物对同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株的MIC和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分析不同药物的抗菌活性及限制耐药突变株选择的能力。方法分别采用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琼脂平板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同源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耐药突变株。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各耐药突变株的MIC和MPC。计算选择指数(MPC/MIC)。结果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第一步耐药突变的MPC值(1—2μg/ml)明显低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帕珠沙星(4—16μg/m1),以上5种FQ药物对第一步耐药突变的MPC值和选择指数分别为ATCC25923的2—8倍和1-4倍。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第二步耐药突变的MPC值为8—16μg/ml。结论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同源的第一步耐药突变株。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限制下一步耐药突变株选择的能力强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帕珠沙星,结合药动学参数,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帕珠沙星很容易选择出下一步耐药突变株;而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则能够限制下一步耐药突变株的选择。对于第二步耐药突变株,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则很容易筛选出对这两种药物也耐药的菌株。临床上为延长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应用时间,对于已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菌株应避免应用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莫西沙星与其他12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对411株临床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和肺炎链球菌(包括PISP和PRSP)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敏感率为95.8%~100%,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的敏感性较高,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则比较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4种氟喹诺酮类和5种头孢菌素类及阿齐霉素比较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包括产ESBLs菌株)对莫西沙星等4种氟喹诺酮类和头孢美唑很敏感;非产ESBLs菌株对8种抗菌药物均敏感,但产ES-BLs菌株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则显示了较高的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包括产ESBLs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敏感率在40%左右,非产ESBLs菌株对5种头孢菌素均较敏感,但产ESBLs菌株除对头孢美唑敏感外,对其他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结论:莫西沙星与其他12种抗菌药物比较,对革兰阳性菌(包括MRSA和PRSP)作用增强,对肺炎克雷伯菌(包括产ESBLs菌株)抗菌活性较强,大肠埃希菌对莫西沙星与其他氟喹诺酮类有一定的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综述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泌尿生殖系感染,急性鼻窦炎等感染性疾病中,疗效显著。结论:莫西沙星是一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好的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莫西沙星的药理特性及最新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加强对莫西沙星药理特性及最新应用进展的认识。方法:检索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对其药理作用、抗菌活性、临床应用进展、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莫西沙星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征,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呼吸道能起到较高的药理浓度,与其他氟喹诺酮类的药物相比,抗菌谱广、耐药性低、药物相互作用少、不良反应轻。结论: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慢性鼻窦炎、泌尿系生殖系感染疗效显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莫西沙星属于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通常在肺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治疗中能够发挥出较为理想的效果。近年来,随着莫西沙星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本文综合分析我院使用莫西沙星的不良反应报告,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建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种抗菌药物对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等20种常用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60株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0种抗菌药物对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60株肺炎链球菌中有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42株(71.7%),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18株(28.3%);其中,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有2株(3.3%)。对PSSP菌株,20种抗菌药物中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均为100%;耐药率较高的药物有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3-3%,83-3%,74.7%,74.7%。对PNSSP菌株,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莫西沙星、头孢噻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00%,100%,88.8%,94.4%,94.4%;耐药率较高的药物有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均为66.7%。20种抗菌药物对60株肺炎链球菌的累积抑菌百分率曲线显示莫西沙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抑菌能力最强。结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复方新诺明、磷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第三、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对肺炎链球菌(包括PNSSP)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提示其可作为高度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莫西沙星作为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常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其抗菌活性强,人体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莫西沙星的药动学、药效学和用药安全性问题进行综述,以为莫西沙星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莫西沙星药理特性与用药安全性研究进展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186-187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药理特性,关注用药不良反应,提出应对措施。方法检索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从药动学、药效学、作用机制、耐药性、抗菌谱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不良反应病例的探讨,提出应对措施。结果莫西沙星具有良好的药动学、药效学特性,抗菌谱广、耐药性低、药物相互作用少,针对其不良反应,按照过敏史、年龄、基础疾病等对使用者进行严格选择。结论莫西沙星对细菌的结合能力和细胞膜的穿透能力强,抗菌后效应强大而持久,在临床各科都有广泛的应用。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8.
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特性与应用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增进对莫西沙星药理作用特性的了解及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方法:检索近年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对其药动学、抗菌活性、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莫西沙星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征,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感染的关键部位特别是在呼吸道能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独特的作用机制,与早期喹诺酮类药物相比,广菌谱更广,除保持了早期喹诺酮类药物对G-菌良好抗菌活性的同时,增强了对G 菌、非典型病原菌和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耐药性低,药物相互作用少,不良反应轻微,无光毒性。结论: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急慢性鼻窦炎、泌尿生殖系感染等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莫西沙星致29例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坤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78-179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近3年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患者用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29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症状,且老年患者更易发生。结论临床应重视莫西沙星的抗菌效应及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0.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作为第四代喹诺酮类超广谱抗菌药,其最低抑菌浓度低、抗耐药特性较强,在抗结核药物中具优势和潜力。耐药结核菌群不断出现、一线药物临床疗效下降、患者顺应性差等使结核病临床治愈率低。为此,开发适合肺部介入给药的莫西沙星缓释制剂,以减少给药次数、增加患者顺应性,具有理论意义与临床价值。综述近年来出现的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子等莫西沙星缓控释制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