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7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对其病因、病死率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7例昏迷患者中急性脑血管意外致昏迷者最为常见,计48例,占37.8%,其次是各种休克,计37例,占29.1%,再次是外源性中毒,计24例,占18.9%。共27例最终死亡,病死率为21.3%,少尿或无尿、高热以及血压异常为致死的直接因素。【结论】昏迷患者原发病因较多,病情较急、较重,快速准确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急症危重昏迷病人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科急诊ICU自1994~1995期间,抢救由颅脑外伤、多发伤等引起的重症昏迷病人101例。其中昏迷>1个月49例、>2个月37例,>3个月12例。最长者昏迷286天后神志转清,机械迫气121天成功脱机。根据昏迷愈后评分(GOS),82例患者恢复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8例患者神志转清但严重残疾,11例患者死亡,其中昏迷<1个月组死亡占10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不同程度昏迷原因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昏迷原因构成、发病率及预后.评估每位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积极治疗24 h,再次评估每位患者的GCS评分.统计治疗14 d内患者的... 相似文献
4.
严重脑外伤长期昏迷病人促醒治疗及预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6年7月-1995年12月,本院对72例严重脑外伤长期昏迷病人集中后续治疗。并进行头颅CT、脑于诱发电位及脑电功率谱随访检查。51例(70.8%)在经过平均96天的昏迷期(30天-334天)后恢复意识,其中i9例(37.3%)恢复工作或学习中残17例(33.3%),重残15例(29.4%)认为脑外伤长期昏迷经过积极治疗,部分病人可望恢复意识。认为头颅CT、脑于诱发电位及脑电功率谱可从不同角度怙价脑外伤长期昏迷病人预后并提供明确的额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6.
621例急诊昏迷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621例急诊昏迷病人进行急救,结果99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22例经过2天 ̄5天急救,无一例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安全转入病房治疗,提出:采取正确体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是抢救急诊昏迷病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急诊昏迷病人的接诊分诊及紧急抢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15例急诊昏迷病人临床资料、接诊分诊情况、紧急处理措施及诊断治疗预后的情况。结果总病死率29%,急诊病死率13%,急诊1h内病死率7%,分诊正确率91%。结论急诊昏迷病人病死率高,护士正确的接诊分诊及第一时间的及时有效处理,可降低昏迷病人病死率或伤残程度。 相似文献
8.
急诊昏迷病人的鉴别分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迷是常见急症的一种.它具有病情危重、病因复杂、病死率高、容易误诊等特点.接诊后及时准确的鉴别分诊对提高救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急诊科1990年1月~1990年12月共收治昏迷病人163例.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对散发性脑炎深度昏迷患儿预后的影响吴伟王巍于桂菊散发性脑炎病理生理改变的中心环节是脑组织微循环障碍,矫正脑组织微循环障碍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由于高压氧能够大幅度提高脑组织细胞含氧量,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和减少乳酸的生成〔1〕,故有可能减轻患儿脑损... 相似文献
10.
11.
12.
昏迷是急诊科常见危重症,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因患者的不配合导致诊断治疗困难。本文报告我科2011-02—2012-02收治的128例昏迷患者抢救治疗情况。98例抢救成功,成功率76.6%;30例死亡,占23.4%,其中院前死亡14例,占死亡病例46.7%。昏迷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均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急诊医务人员必须不断强化对昏迷的认识,熟练掌握救治流程,及时正确诊断、尽早干预抢救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急诊昏迷3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昏迷是急诊科的常见危重症,约占急诊总人数的3%-5%,涉及多专业、多学科知识,病因、病种复杂,病人病死率高达20%。虽然细致的体格检查可以发现一些诊断线索,但昏迷病人自身不能提供详细的病史及病情,加上不能配合查体,给诊断、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无论是从时间还是费用角度考虑,我们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完成所有可能的检查,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初步诊断,所实施的抢救措施是否得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医院急诊科的专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体位是患者休息、检查及治疗时采用的姿势,临床分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昏迷是一种危重症,表现为意识丧失,需护理人员为其采取被动体位。作为急诊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体位对于昏迷患者的重要性,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以尽快明确病因诊断,提高急诊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急诊昏迷患者18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3例昏迷患者中,脑卒中54例(29.5%),急性中毒42例(23.0%),严重创伤39例(21.3%),低血糖昏迷15例(8.2%);死亡43例(23.5%).结论:急诊昏迷患者可首先考虑脑卒中、急性中毒、低血糖昏迷等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相应检查有助于缩短病因诊断时间,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治疗昏迷具有激动剂的独特功效,这种作用在于能够尽快全面的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缩短病程,促进清醒,减少后遗症及致残率。本组应用高压氧治疗各种原因所致重症昏迷患者28例,有效率达83%。 相似文献
17.
对曲马多致老年昏迷抢救成功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80岁,体重75kg。入院诊断: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来时神清,BP140/80mmHg,HR72次/min,R18次/min。入院后给予防压疮气垫床护理及伤肢皮牵引,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术前检查无明显异常指标,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顺利,于14:00安返回房, 相似文献
18.
重型病毒性肝炎62例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我院 2 0 0 0 - 0 1~ 2 0 0 4 - 0 1重型病毒性肝炎 (SVH) 6 2例治疗及预后的有关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男 4 6例 ,女 1 6例 ,年龄 1 4~ 6 8岁 ,平均 4 0 .3岁。符合 1 995年第 5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 ] 。入院后均给予促肝细胞再生、免疫调节、防治并发症、支持等综合治疗。1 .2 方法 根据患者预后不同 ,分为存活组 2 8例 ,死亡组 4 3例 ,分别观察临床分型、病原学类型、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血清总胆红素 (TBil)、胆固醇 (Ch)、甘油三酯 (TG)、周围血象等 ,分析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诊断要点及救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新乡公立医院159例昏迷患者的诊断和抢救资料。结果 159例昏迷患者中,脑血管意外61例,急性中毒43例,糖尿病并发症36例,继发性脑部病变及其他19例。159例昏迷患者好转或治愈142例,急诊抢救中死亡8例,住院后死亡9例。结论昏迷患者病因复杂,以脑血管意外,急性中毒、糖尿病并发症占大多数,应详细询问病史,必要的查体和辅助检查,尽快明确病因,提高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电图对昏迷患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95例昏迷患的脑电图进行研究,分析其脑电图的改变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脑电图慢波型67例中死亡10例(14.93%);α型6例中死亡4例(66.67%);β型2型和纺锤型2例均存活;发作波型5例中死亡1例(20.0%);平坦波型13例中死亡11例(84.62%)。结论 脑电图对昏迷患的预后有肯定的预测价值;脑电图为平坦波型和α波型死亡率高,β波型和纺锤型则可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