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伸膝装置粘连的练功选择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如娇 《中医正骨》2001,13(4):60-60
伸膝装置粘连是下肢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手术切开松解易致关节感染和皮肤坏死 ,给病人日后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如何正确指导下肢骨折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防止伸膝装置粘连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自 1997年我院收治伸膝装置粘连病人 42例 ,在施实治疗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2例中 ,男 2 8例 ,女 14例 ;年龄最大 6 6岁 ,最小 2 4岁 ;股骨干骨折 2 1例 ,股骨髁部骨折 4例 ,髌骨骨折 10例 ,膝关节三联症 1例 ,外伤性股四头肌挛缩 3例 ,胫骨平台骨折 3例 ;采用内固定 2 9例 ,夹板固定 8例 ,石膏外固定…  相似文献   

2.
髌骨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多见于中老年,青少年少见。一般骸骨折后出现膝部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局部体检出现压痛、骨擦感、浮髌试验阳性,膝关节正侧位X片检查:可见骸骨横行、粉碎、撕脱骨折,诊断容易,但对骸骨纵行骨折,常规摄片常漏诊,必须加摄骸骨切线位片,明确诊断。本文报道我院1993年1月~1998年5月一组骸骨纵行骨折资料。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12例,男8例,女4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31岁,平均48岁;受伤原因为间接暴力。豆.2临床症状:膝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明显,局部皮肤软组织无明显外…  相似文献   

3.
钟海平 《四川中医》2000,18(4):42-42
抱膝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骨折外固定器材。它只适用于无移位或移位小于1cm的骸骨横骨折。笔者在1998年7月~1999年10月通过使用抱膝环结合下肢托板固定、单纯下肢托板固定及不固定三种方法治疗治骨横骨折16例的临床观察,结果发现对院骨横骨折起固定作用的主要是下肢托板而非抱膝环,且抱膝环还易压迫局部组织致缺血坏死,指出使用抱膝环弊大于利,有必要淘汰抱膝环。现将观察资料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资料共收集病例16例,均为骸骨骨折,其中无移位模骨折7例,移位小于Icm的横骨折9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5~68岁。右侧9例,左侧7例。…  相似文献   

4.
股骨于骨折(特别是股骨下段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此种膝关节纤维性僵硬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并辅以必要的功能锻炼来恢复失去的膝关节功能,我们体会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护理。我院自1975年1月~1997年5月共收治膝关节僵硬的病人13例,入院后均行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配合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叙述如下。1临床资料膝关节纤维性僵硬的原因:股骨干骨折7例,股骨髁上骨折4例,胫骨平台骨折1例,骸骨骨折1例。年龄:18~50岁,18~30岁8人,31~40岁3人,41~50岁2人。本组13例均为…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股骨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变得脆而疏松,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骨折可分为外展型、内收型,以内收型多见。2000-2001年,我们对65岁以上的股骨骨折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65~83岁;股骨颈骨折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4例;均有外伤史;保守治疗23列,手术治疗33例;住院时间20~88日,平均54日。2康复指导2.1 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恐惧心理,配合医生做好整复牵引…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8~ 2 0 0 1年采用经皮逆行髓内穿刺固定的方法治疗跖骨干骨折 33例 ,同时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浅淡护理体会如下。1 护理措施1.1 术前护理 ①了解病情 ,遵医嘱做好检查患者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心电图等准备工作。②重视心理护理 ,做好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工作 ,使病人及家属了解穿针手术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及预后效果 ,以稳定情绪 ,取得配合。③按骨伤科护理常规备好手术野皮肤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④训练指导病人在床上排便。1.2 术后护理 ①保持适宜体位 ,复位固定后要求病人卧床休息 ,采…  相似文献   

7.
Barton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较少见的关节内损伤,此类损伤不稳定,早期固定不当,常可导致骨折的再移位,从而影响患肢功能。自lq89~1995年,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17例,经6个月~3年的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是临床资料本组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17岁,平均34.3岁;工人5例,农民7例,学生4例,干部1例;发病部位左侧5例,右侧12例;单侧型12例,背们型5例;合并腔肿骨骨折2例、骸骨骨折1例,合并吹它骨关节损伤3例。伤后至来院就诊时间最长9天,最短1小时。2治疗方法(以掌…  相似文献   

8.
牛玉贤 《光明中医》2011,26(3):580-581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0例术后x线片示骨折对位良好,均达解剖复位,骸骨爪放置位置满意,固定牢固。术后2周拆线,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内固定无松动、脱落、断裂,无关节强直。骨折均临床愈合,无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结论临床护理工作者要以耐心的态度,细心的指导来帮助患者,同时,应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42例病人均为我院2007-01~2010—02胸腰椎骨折和下肢骨折手术病人,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7.96岁;手术种类为胸腰椎、股骨干、股骨粗隆和胫腓骨骨折切复内固定;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见表1。两组资料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骸骨骨折病人在临床上时常见到,因为骸骨是人体中最大的种子骨,为股四头肌伸膝作用的主支点。它处于膝的前方,与股骨髁上部位形成骸股关节。它有保护膝关节的作用。因此,除不可整复的粉碎骨折外,应尽量加以整复固位,尽量不采用髓骨切除手术。1髌骨骨折分型1.1横形折多于竖形折:这是由于股四头肌突然强烈收缩,将骸骨分成两半,X光片正位看的较清楚,病人滑倒时为了防止倒地膝关节右半屈曲位,骸骨与股骨滑车顶点密切接触成为支点,股四头肌强力收缩,胶骨即发生骨折。骨折线多在下1/3处,有时远折片呈粉碎型。同时骸务健膜和关节…  相似文献   

11.
本奈氏骨折即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并有脱位,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导致拇指功能障碍、疼痛。过去外固定治疗多数往往失败,而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加重了用前的创伤和经济负担。自1990年6月以来,我们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并有脱位病人,采用了改良本奈氏骨折塑形加压板外固定治疗4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17岁至56岁,跌倒手都触地致伤27例,骑自行车摔伤4例,高处跌下伤5例,板钩击伤2例,木棒击伤2例。右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36例,其中并有脱位32例,左第一掌基底部骨折合并脱位4例c病人全…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粘连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引起粘连原因有膝关节手术,膝关节感染及慢性滑膜炎、膝关节内骨折及其临近骨折,股骨于骨折等,手术及长期石羔固定,未能及时,有效地功能练习,导致膝关节粘连,活动受限。作者近年采用手法松解膝关节粘连1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9~54岁,平均41岁。其中半月板术后2例,滑膜炎术后3例,膝关节清理术后3例,膝关节感染、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及股骨干骨折各1例。12例病人分别在受伤术后3~6个月,膝屈不同程度受限.在100°~20°。2手法治疗2.1病人仰卧位,术者双…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92年应用8字结扎加环扎治疗骸骨骨折36例,术后中药薰洗功能锻炼,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3~67岁,平均38.5岁。骨折类型:横形骨折16例,粉碎性骨折20例。左侧11例,右侧25例。全部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后至手术时1~12h,平均 5.3h。1.2治疗方法:新鲜外伤,病情许可,全部予急诊手术。取髌前弧形切口,将髌前腱膜浅层适当向上、下分离,暴露骨折端,清除血凝块。将骨折复位后,用巾钳固定,分别于髌骨上、下极,髌…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功能障碍是骨折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笔者采用中药熏洗加手法按摩治疗骨折后期膝关节功能障碍 14 7例 ,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4 7例患者中 ,男 79例 ,女 6 8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15个月 ;股骨粗隆间骨折 14例 ,股骨干骨折 18例 ,股骨下段骨折33例 ,髌骨骨折 2 2例 ,胫骨踝间骨折 32例 ,胫腓骨骨折 2 8例 ;手术病人 5 6例 ,石膏外固定病人 4 4例 ,小夹板外固定病人 2 9例 ,骨牵引病人 18例。膝关节伸屈在 10°~ 70°范围内 ,且均已达到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2 治疗方法2 1 中…  相似文献   

15.
髌骨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治疗上以膝关节功能能否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和能否减轻或避免创伤性关节炎为依据,现将我院伤科从1990~1996年5月治疗髌骨骨折136例,分为抱圈固定,切开复位绢丝荷包缝合固定及钢丝张力带固定3种方法治疗,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见表1)2治疗方法2.l抱膝固定适用于移位Icm以内或老年各型碳骨骨折(含分离较多者),用扎带、棉花加绷带按骸骨大小做成圆形抱膝圈,固定于骸骨上,膝后置一加棉垫的杉皮长托板,先行手法对挤复位后,外敷消炎散,再用四根扎带将抱膝圈与长托板固定,而后用伤痛外…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颈,粗隆间骨折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老年股骨颈、粗隆间骨折,传统中医方法如髓部夹板固定或软固定,难以使骨折复位、稳定,多致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功能较差。单纯西医手术治疗,骨折虽较易复位、固定,但关节功能恢复亦较慢,软组织疼痛消除时间较长。本科自1978年至1996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将资料较完整的120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男62例,女58例,年龄:60-69岁61例,70-79岁47例,80-89岁12例,平均为71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52例,按Garden分类法分为四型.其中Ⅰ型7例,Ⅱ型10例.Ⅲ型20例,Ⅳ型15例。租隆间骨折68例,按Eva…  相似文献   

17.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俊亚 《吉林中医药》2003,23(10):18-18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而增高 ,为了使病人骨折发生后减轻疼痛 ,早日离床 ,预防畸形 ,减少骨折后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减低死亡率 ,提高老年患者早期康复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 ,手术内固定是一种比较理想和重要的治疗手段。我院骨科自 1995年以来对 15 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病人运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选择其中6 0例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 ,男性 4 0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6 5岁。左侧骨折 35例 ,右侧骨折 2 5例。骨折分类以Kyle和Evans分类 :1型 2例 ,2型 8例 ,3型30例 ,4型…  相似文献   

18.
出院回访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明霞  李卫平 《中医正骨》2007,19(12):57-58
为观察出院回访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我们对2006年1月~12月我院出院的100例骨折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后的病人按来诊顺序分为回访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回访组采用出院指导后每月固定回访1次,对照组出院指导后不做定期回访,出院6个月后观察两组骨折病人康复的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对照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2006年1月~12月出院的100例骨折病人按来诊顺序分为回访组和对照组。回访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6~20岁7例,21~40岁13例,41~60岁14例,60岁以上16例,平均42岁;干部6例,工人16例,农民18例,学生10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9…  相似文献   

19.
骨折后经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而造成的骨折迟延愈合临床中常见,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如内外固定不牢,过早负重,不合理功能锻炼,局部创伤较严重,体质虚弱等。笔者自1994~1997年共收治该类病人46例,应用中药辨证施治,同时配合有效外固定及合理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6例骨折术后迟延愈合病人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平均38.5岁,其中肱骨骨折14例,前臂骨折6例,股骨干骨折8例,胫骨骨折18例。应用加压钢板内固定4例,普通钢板内固定18…  相似文献   

20.
骨折的手法整复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特色之一。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很多骨折在外伤早期得到了及时、正确的处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很多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或者伴有多发伤、复合伤,骨折在早期失去了最佳的整复时机,或者由于骨折的不稳定、早期整复的失败、不合理的外固定等原因,使骨折的移位、畸形依然存在。而这种骨折的移位、畸形的存在,如果不能达到功能对位要求,将对患肢造成功能影响,在临床一般都会采用手术开放复位固定术。然而手术开放复位固定术,除了有诸多的并发症外,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自2000年7月~2005年7月,作者运用骨折的二期补救复位固定术治疗该类骨折23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