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疹八法     
中医治疗麻疹十分注重透托,使疹毒从内达表。在透疹法中,临床上可归纳为辛凉、辛平、辛温、清热、养阴、扶正、活血、通腑八法。现分述于后。一、辛凉透疹该法即用辛凉的药物疏散风热,以促使麻疹透发。适用于气候暄热、麻疹初期热象较重者。症见发热、咳嗽、口渴、  相似文献   

2.
汗法,即服用有发汗作用的药物,通过发汗,解除表邪。汗法有退热、透疹、消水肿、祛风湿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痈肿、麻疹、水肿早期等[1]。汗法包括药物发汗法及针灸、熏蒸、热熨、火疗等。药物微汗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寒凝证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麻疹十分注重透托,使疹毒从表达外。在透疹法中,临床上可归纳成辛凉、辛平、辛温、清热、养阴、扶正、活血、通腑八法。现分述于后。一、辛凉透疹该法即用辛凉的药物疏散风热,以促使麻疹透发。适用于气候暄热,麻疹初期热象较重者。症见发热、咳嗽、口渴、目赤羞明、眼泪汪汪、口颊粘膜见有小白点(即费-柯氏斑),舌苔薄白稍黄,脉浮数,指纹红赤而显露。方用银翘散、桑菊饮加减。如咳嗽痰多。加杏仁、川贝母;便泻,疹点不显,加升麻、葛根;疹色深红,加浮萍草、紫草;小便短黄或赤涩,加木通、芦根。若症见高热,无汗或少汗、气粗、鼻煽、唇绀,舌红、苔薄黄,宜用麻杏石甘汤,同时  相似文献   

4.
小儿麻疹在历代医学典籍中对它有很多专门的论述。其治法,就是根据麻疹病程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初热期、见形期、收没期,分别采取透表、解毒、养阴三大法。一、透表法用于麻疹初热期:麻疹患者由于感染麻疹病毒,肺卫受邪,出现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等症状,热毒内侵,可见唇腮两眼红赤、目泪汪汪、倦怠嗜睡、小便短黄、脉浮、指纹紫等征。初热期的各种症状,是疹毒将要向外透发的  相似文献   

5.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塞用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闭塞不通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以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腹泻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及瘀血所致的崩漏...  相似文献   

6.
鉴于小儿皮肤娇嫩,局部敷药更容易吸收;脏腑气机灵活,对药物作用反应灵敏;还可以克服小儿不愿服药或不能服药的困难,所以穴敷疗法特别适宜于儿科。现介绍几种以供参考应用。小儿麻疹应出不出或疹出不透者:芫荽菜300g,荆芥9g,鲜西河柳60g。煎煮沸后,连渣...  相似文献   

7.
洪旗  马其南 《中医药学刊》2002,20(3):354-355
化湿法适用于湿温病,暑湿快湿证和伏暑等湿热相关的病证。是由于湿热之邪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热性病,其内因与人体正气和脾胃的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常用化湿七法,如芳香宣肺化湿法,适用于湿阻上然,湿重于热,燥湿化浊法,适用湿阻中焦,疏利湿浊,透达膜原法适用膜原证。化湿清热法,适用湿温病湿渐化热,清热化湿法,适用湿温病湿热并重;清热湿热,豁痰开窍法,适用湿热之邪阻于气分,淡渗利湿法,适用于湿阻下焦,下阻膀胱之证。  相似文献   

8.
托法浅谈     
托法是中医外科用以治疗疮疡的一种常用内治法。依据组方中补益药物与透托药物配伍主次的变化,托法可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种。临床依据疮疡的性质,在辨证时要考虑毒聚透托行,补溃补拖施;阳证透托泄毒,阴证补托起疮;疔疮透托防散,疽发补托遏陷。  相似文献   

9.
鲁凌飞老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三法长春市中医院(130022)张坚石【关键词】鲁凌飞,病毒性肝炎,中医经验鲁凌飞是吉林省名老中医,其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有独特见解,一般常用以下三法治疗.一、健牌清利湿热法:本法适用于病毒性肝炎的初期,即湿热毒邪侵袭阶段。证...  相似文献   

10.
透刺治疗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碧霄  孙瑜 《中国针灸》1996,16(3):45-48
透刺治疗及其临床应用高碧霄,孙瑜,王湃(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银川750004;宁夏医学院中医系)主题词:透针透刺疗法又称透刺法、透针法、透穴疗法。即刺入某一穴位后,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针刺角度和不同的针刺深度,以同一根针作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穴位...  相似文献   

1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儿发病后最好到传染病医院或疾病防控中心进行治疗,在家隔离治疗时应尽量减少患儿与他人接触;家长要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开窗通风使病毒迅速排出室外;集体单位发生病例后医学观察期内停止集体活动;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麻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议银翘散之君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王雯 《陕西中医》2005,26(10):1102-1102
银翘散是中医临床上常用之方,是由药物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甘草、芦根组成。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温热病初起卫分证。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现代医学把本方常用于流感、急性扁桃体炎、乙脑、流脑、腮腺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麻疹、水痘等一切发热流行病的初期,而且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透皮药物起源于中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透皮药物起源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儿童医院(266011)张仲源主题词:透皮给药药物起源中国中医内病外治的主要方法是用中药制成不同的药物剂型,通过外敷法达到治疗内在疾病的目的。中医称之为外治药物;现代药剂学称之为透皮给药系统(简称TDS)或透皮治疗系统(...  相似文献   

14.
电致孔法透皮给药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电致孔法透皮给药研究的最新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文献,综述电致孔法透皮给药的机制、与离子导入法的比较、影响电致孔法透皮给药的因素及应用举例等。结果:对电致孔法透皮给药的可行性进行了适当的评价。电致孔法是采用瞬时的高电压脉冲在细胞膜和皮肤上产生暂时的、可逆的、亲水性孔道而增加分子渗透,起效快,效率高,且可脉冲方式给药,与离子导入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脉冲电压是决定电致孔法透皮给药的最重要因素。结论:电致孔法透皮给药非常适用于大分子药物的体内传递,但还存在电屏蔽、仪器微型化等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15.
香菜:肛门脱出,用香菜100克切碎,烧烟熏患处即有疗效;小儿麻疹初起,用鲜香菜煮汤,趁热放在患儿鼻旁熏或蘸汤擦颜面和颈部,能使麻疹快出并出透。  相似文献   

16.
前言汗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主要是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其作用是驱逐侵袭体表的外邪,适用于外感病的初期,或水肿病、疮疡病初起以及麻疹不能透发等阶段。《伤寒论》里把外感病归纳为六经辨证,其治疗法则,备尽汗、吐、下、和解、温、清、消、补等八法,尤其是对“汗法”的论述最详,因此汗法是《伤寒论》中治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7.
中药,内病外治,透皮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病外治这一既古老又新型的治疗方法,正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系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课题之一。1中西医内病外治的比较中医内病外治以膏药为代表,西医以TTS(透皮治疗系统)为代表,比较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医优于中医的主要是在透皮吸收上,利用西医之长,必将有利于中医内病外治事业的发展。2增强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药物透皮吸收途经有二:一是表皮途径,主要是要透过角质层;二是附属器途径,即通过毛囊、皮脂腺、汗腺的开口透入.除离子导入法主要是经附属器途径外,其它大部是经表皮途传。透皮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熏蒸疗法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陆继娣  沈鹰 《中医杂志》2006,47(7):556-557
熏蒸疗法属中医外治法。广义的熏蒸疗法,包括烧烟熏、蒸气熏和药物熏蒸三法;狭义的熏蒸即药物熏蒸,指在中药煎煮或燃烧时乘热行药气熏疗,或间有洗浴。熏蒸疗法又可分为熏法和蒸法,熏法是利用药物的气味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病目的,也有“闻吸疗法”之称,蒸法是利用一定温度的药物蒸气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病的目的。现代的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汽雾透皮疗法,具发汗解表、散寒止痛、活血通脉等功效,其理法方药与内治疗法一致。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记载了用熏蒸治疗痔瘘、烧伤、毒虫咬伤等多种病症,仅痔瘘的熏蒸治疗就分直接熏、埋席下熏、置器皿熏、地下挖洞燔药坐熏等多种;另记载用当时的熏洗器治疗小腿外伤、烧伤久致溃疮者;煮汤药于容器,内置滚动木踏,患者置足于药汤熏洗时,足踩木踏,可随意滚动木踏,这是对熏洗外用器械的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19.
叶天士说:“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因此存津液是治疗温病的一个重要原则。笔者运用这一原则于临床,在治疗温病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3个病例,谈谈个人对“存津”原则的运用和体会:1 麻疹唐某某,男,4岁。木榴赤水人,于1962年12月1日因麻疹不能透发而就诊。患儿发热五日,服宣发透疹药物2剂,麻疹仍不能透。证见精神萎靡,双目畏光,喘逆息促,鼻冀煽动,时作干咳,心烦不宁,唇舌红赤乏津,耳垂、四末发凉,口腔颊膜有麻疹斑,小例短赤,便溏,脉浮小无力,体温39.7℃,既往有盗汗,腹泻。据证分析,病属麻疹无疑,而发热已达5天,为何疹不能透?现脉不浮  相似文献   

20.
成人麻疹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  周红  罗翌  刘涛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5):351-352
目的 探讨成人麻疹的诊治规律。方法 对1998年1月-2001年7月我院急诊留观病房收治的34例成人麻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成人麻疹特点主要有:发病年龄大多在18-30岁,高热伴消化道症状多见;早期易被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诊时多已进入疹出期,辨证为毒邪外透型。结论 进行了1次接种麻疹疫苗并不能获得对麻疹的终身有效免疫,应考虑2次接种,以彻底控制麻疹的流行;成人麻疹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疗效可靠,可使疾病按照病程规律自然转归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