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狐之病,属祖国医学杂病范畴,始载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书中对该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论述颇详,其谓:“狐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历代医家多把本病的病因病机归结为感染虫毒,湿热熏蒸,阴虚血热,治疗上总以清热除湿解毒杀虫为法。征诸临床,笔者认为本病之发生,多由阴虚内热,劫烁津液,复因湿热蕴蒸,循肝脾二经上攻于口眼,下注于二阴而成。治疗上宜滋阴清热,  相似文献   

2.
林伟刚 《四川中医》2008,26(1):16-17
本文以动态观和整体观作为研究狐惑病的主要方法,旨在构建起狐惑病从发病到诊断治疗的完整体系.认为"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应为互文,狐惑并存是该病诊断的必需条件.指出狐惑病是现代医学不同疾病在不同人群或同一个体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一类症状相似、中医学病机相类的一组症候群,分析总结了17年来有关狐惑病的临床报导,并结合原著,提出狐惑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及分期辨治特点,指出内外合治是治疗狐惑病的最优方法,苦参是本病外治之要药.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金匮要略》狐惑证候,认为狐惑病因病机在于血热、血虚,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血脉郁热,病情迁延日久导致血瘀,同时湿邪贯穿病程始终。张仲景及现代医家治疗狐惑的理法方药均为佐证。张仲景运用甘草泻心汤、赤豆当归散、苦参汤、雄黄辨证治疗狐惑,以补益中气为本,调治血脉为纲,祛除湿浊为要,内外兼治。现代医家多以凉血活血祛湿、行气活血泄湿、通络清热祛湿等法治疗本病,处方着力点均在祛除血脉之邪。此外,《金匮要略》将百合病、狐惑、阴阳毒合篇论述,百合病病机、阴阳毒证治亦可佐证狐惑“病在血脉”之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4.
白塞病以反复发作性口腔、生殖器溃疡,眼炎和皮肤损害为特征,属中医学“狐惑”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毒邪有关。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本病“皆湿毒所为也”;吴谦《医宗金鉴》认为“每因伤寒病后余毒与淫之为害也”;近代岳美中言:“狐惑病是温毒热性病治疗不得法,邪毒无从发泄而自寻出路的转变重症。”笔者现从毒邪角度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心力衰竭的相关文献,从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专方专药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药注射剂治疗等几个方面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现状进行的阐述,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百合病浅解     
<正>百合病由东汉医家张仲景首次在《金匮要略.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中提出,篇中详细记载了百合病的证候、治疗、病程及预后等。对于百合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多有争论,观点始终未能统一。笔者通过反复研究《金匮要略.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后,对百合病也略有体会,浅述如下。或虫或虫  相似文献   

7.
狐惑源流考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三方面入手对狐惑的源流进行考证,探讨历代医家有关狐惑病名的争议,总结对狐惑病因病机的认识,剖析狐惑的临床治法,以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抗精子免疫性不孕辨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 《四川中医》2007,25(4):23-24
免疫性不孕是1922年Me-aker首次提出来的,近年发现不孕患者中20%-40%是由免疫原因引起的,其中主要为抗精子抗体所致。近年来中医药在对本病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总结了笔者对本病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及预防措施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病(VD)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神志异常症候群。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实有效的方法和药物,而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研究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也是百花齐放。所以应抓住老年病特点,深层次探讨VD病因病机,加快理论创新步伐,找到有效治疗本病或控制本病病程进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百合病浅析     
史琳茜 《河北中医》2009,31(10):1559-1560
百合病由东汉医家张仲景首次在《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篇中提出“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后并详细记载了百合病的症候、治疗、病程及预后等。但因百合病病状复杂,历代医家见解不同,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归纳整理所积累的资料后,对百合病病名、病因病机、病位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前景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小儿抽动障碍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越来越引起社会、家庭及医家的关注;近年来,不同的医家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主要综述了近5年在小儿抽动障碍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医对乙肝肝硬化病因病机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尤其是对贯穿本病始终的基本病机缺乏深入的认识,这直接影响到对该病证候的识别和临床治疗效果。为此,本课题组对古代有关肝硬化腹水论述的文献从病因、病机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试图系统阐明先贤有关本病病因病机的理论认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整理研究发现:其病因主要涉及六淫侵袭、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虫毒感染、他病续发、劳欲过度6个方面;病机主要有脏腑病机、经络病机及水湿痰瘀病机等3类。  相似文献   

13.
凉血活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机及凉血活血法治疗本病的研究概况,强调了凉血活血治疗本病的地位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艳梅  张骠 《河南中医》2008,28(6):81-83
西医认为本病发生与脑损伤或脑发育不成熟有关,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强调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中医对此病的认识散在其他病中,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没有系统、完整的论述。探索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医辨证规律,规范其辨证分型,以期制定出符合临床、科研实际的的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诊断标准,这对指导本病的临床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转归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痤疮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古代医家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论述 由于痤疮大多是发于颜面及上身的损美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对生命无大妨碍,在古代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及生活水平,对本病多不重视,以致古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所论也较少,尽管如此,从所能查到的古典医籍中,自《内经》开始,仍有散在论述,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经断前后诸证"范畴,目前,中医治疗此病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关于病因病机的论述意见庞杂,百家争鸣,故笔者将近年对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晓峰  王青 《陕西中医》2014,(3):338-34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等,从而发掘治疗本病的新思路。方法:通过本病的病理特征结合现代医学全面认识到"瘀、湿、浊、毒"的概念及致病特点。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结其病位在络,本质属于络病。  相似文献   

18.
COPD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明静  吴维平 《光明中医》2009,24(1):168-16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且难根治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学对本病认识有较大进步.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医各家对COPD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方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探索cOPD病因病机、统一中医证型及其标准提供依据,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女性免疫性不孕症病机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免疫性不孕症是妇产科的疑难病症之一,以往称为“不明原因的不孕症”。目前病因病机不十分清楚,亦尚缺乏成熟的治疗方法,笔者试从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诊断与治疗,意在抛砖引玉,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0.
龚长根 《陕西中医》1995,16(10):455-456
分别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对尖锐湿疣的中医证治作了探讨,作者认为不洁性交,感受湿热污浊之邪,伤及阴器,凝聚肌肤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治疗则以外用为主,内服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