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维盆底超声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SUI患者,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3个月后分析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后采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记录患者肛提肌裂孔面积、裂孔左右径、肛提肌厚度、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结果:治疗后,肛...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经会阴超声评价肌电刺激盆底治疗的疗效,为产后盆底康复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 选择进行产后盆底康复的31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30例非妊娠年轻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盆底肌电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5次后及治疗10次后,采用经会阴超声于安静状态及压力状态下(Valsalva动作时)分别测量患者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Dr、Ds)、膀胱颈角度(θr、θs)、膀胱颈旋转角度(θ),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研究组Dr及Ds均小于对照组(P<0.05),θr、θs及θ均大于对照组(P<0.05);2在肌电治疗前、治疗5次后及治疗10次后Dr、Ds依次增大(P<0.05),θr依次减小(P<0.05)。结论 自然分娩会对盆底功能造成损伤,肌电刺激盆底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有较好的疗效,经会阴超声检查能够客观地评估肌电刺激盆底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四医院2018年5—9月收治的30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49例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患者纳入A组,将157例接受生物反馈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的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相关指标、尿动力学指标、盆底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漏尿次数、总排尿量、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B组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压漏尿点压、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膀胱顺应性均较治疗前增大,且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静息肌电值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持续收缩力、最大收缩力、最大尿流值均较治疗前增大,且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模式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便秘(C IC)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模式生物反馈疗法,对90例C IC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包括盆底肌放松训练、肛门直肠协调性训练,直肠敏感性反馈训练。观察治疗前后C IC病人临床症状、肛门直肠压力、直肠敏感性、心理测试的变化。结果生物反馈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肛管静息压、肛门括约肌最大缩榨压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模拟排便动作时肛门括约肌的剩余压明显降低(P<0.05;P<0.001;P<0.001);直肠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阈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抑郁、焦虑分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变肛门直肠动力学参数及心理异常,恢复排便的生理功能,是治疗特发性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复健的效果。方法将186例住院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专人于产后盆底肌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照组给予普通宣教。两组产妇分别于产后3月、6月随访,通过排尿状况、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两组产后3月与6月排尿状况评分和腰肌收缩力评分,观察组比较P<0.05,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复健是一个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黄剑婷 《西南军医》2011,13(2):237-238
目的评价盆底肌肉锻炼在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2009年6月住院初次分娩产妇5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7例于产后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27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均于产后3个月及1年通过问卷调查、尿垫试验和盆底肌力测定,评价盆底肌肉锻炼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于产后3个月及1年进行排尿状况评分、尿垫试验阳性率、盆底肌力测定,与新产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3个月及1年压力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或<0.01)。结论早期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较显著,可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生物反馈加电刺激加阴道哑铃方式进行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盆底肌张力及治疗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恢复指标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实施专项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经皮胫神经电刺激(PTNS)应用于中枢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03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本科就诊的中枢性神经源膀胱患者10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TNS,对比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膀胱排尿功能、尿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泌尿症状困扰评分量表(USDS)及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量表(LUTS)水平相较于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平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水平少于对照组,最大排尿量及每日平均排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及膀胱内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NS辅助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中枢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改善排尿功能和尿流动力学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张昕  田有粮  胡菲菲  叶青  高绩真  郭昕 《武警医学》2018,29(11):1078-1080
 目的 探讨五官超短波与SSP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五官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另给予SSP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估,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都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官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效果良好,同时结合SSP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直肠感觉功能及肛管动力学变化,了解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肛管直肠动力学特征,以期研究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发病机理,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ZJ-D3直肠压力测定仪、生物刺激反馈仪,对36例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患者与28例健康对照者分组进行直肠一肛管的压力变化测定及表面肌电状态评估,测定直肠一肛管的压力变化及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直肠的顺应性和表面肌电基线并比较其差别。结果:直肠肛门的收缩压、肛门内外扩约肌的净减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而直肠肛管的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肛管直肠的屏障压、直肠对量刺激的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直肠的顺应性及前基线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1)。结论:直肠感觉功能异常及盆底肌肉动作不协调是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主要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经阴道触发点与手法按摩分别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myofascial pelvic pain,MFP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 05至 2019-11医院顺产后6~9周的产妇,根据MFPP诊断标准纳入5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7例)和对照组(252例),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触发点联合经皮骶3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电刺激联合按摩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痛觉评分,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性交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VAS评分、性交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阴道触发点联合经皮骶3神经电刺激治疗产后MFPP患者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疗效以及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相比的优势。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9月行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患者75例(PVP组)及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对照组)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年龄,病程、术前IPSS、术前最大尿流率,术前残余尿、前列腺质量)、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输血,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疗效(术后最大尿流率,术后IPSS)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年龄、病程、术前IPSS评分、术前最大尿流率、术前残余尿量等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前列腺质量(60.715±30.253)g,小于TURP组的(71.580±28.914)g(P=0.012 9)。两组手术后的IPSS以及最大尿流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而两组内手术前后的IPSS及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输血、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技术安全、疗效可靠,与传统的电切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信号组)、传统低频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低频组)、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组(简称肌电组)以及无电刺激治疗组。入组后,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的康复治疗。此外,各电刺激组患者予以相应的电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0天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功能进行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两项评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0天时,各组上肢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但肌电组、低频组、信号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电刺激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0天后,肌电组、信号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FCA评分与无电刺激组、低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信号组与肌电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号式功能电刺激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FCA恢复的效果近似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但好于国产低频电刺激和无电刺激。  相似文献   

14.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盆底支托组织的松弛或断裂是主要发病基础之一,妊娠及分娩是重要的高危因素,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盆底超声既能动态观察盆腔脏器脱垂及盆底肌肉受损情况,评估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又能确定植入材料的功能和位置,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评估治疗效果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指由于患者排便时盆底部肌肉反射性弛缓功能失常,导致耻骨直肠肌及肛门外括约肌等反常收缩,以粪便不能顺畅排出体外为基本特征,是由于支配盆底肌肉的神经反射异常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其临床症特征为排便时盆底肌不松弛甚至反常收缩,从而阻塞盆底出口,引起排便困难,是出口梗阻性便秘(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的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迟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失迟缓性便秘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对照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治疗前后肛管排便舒张压、肛管静息压和表面肌电评估基线值均显著改善,总有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迟缓性便秘疗效确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生物反馈治疗军事飞行员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飞行员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0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进行为期8周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2次/d,每次30 min。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压、额肌肌电值的变化,并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其心理状况。结果经8周治疗后,患者额肌肌电值、S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和P<0.01)。收缩压自治疗第2周起显著降低(P<0.05),舒张压自第4周起显著降低(P<0.05),至治疗结束时,血压仍保持相对稳定(P<0.01)。而治疗前后SDS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肌肉紧张度,改善心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飞行员原发性高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动态MRI来评估正常女性的盆腔脏器及盆底肌肉在静息状态与盆腔最大用力排便时的运动情况以及形态的变化。使其一定程度上为盆底功能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拟定相对正常的影像学标准。方法本研究对20例志愿者进行盆腔动态MRI检查,用于观测前、中、后盆腔脏器的位置、运动范围和盆底肌肉形态及运动程度。结果对本组志愿者以耻尾线(PCL线)为参考线,测量盆腔脏器最大用力排便时平均下降距离,子宫颈为(21.37±5.8)mm,膀胱颈为(9.51±2.6)mm,肛直肠连接为(-14.75±5.73)mm。而肛提肌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动态MRI是研究女性盆底解剖与形态学的有效方法。正常女性盆腔动态MRI与静息状态相比,力排时盆腔器官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形态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人,应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进行选择性膝关节股内侧斜肌肌力训练;对照组19人,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上下楼梯)、表面肌电图VMO/VL活动比率评价。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表面肌电图VMO/VL活动比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针对股内侧斜肌进行肌力训练可有效缓解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古艳  林梅清 《放射学实践》2016,(10):1006-1009
目的:采用经会阴超声评价肌电刺激盆底治疗的疗效,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进行产后SUI盆底康复的40例产妇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30例产后非SUI和非妊娠年轻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盆底肌电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5次后及治疗10次后,采用经会阴超声于安静状态及压力状态下(Valsalva动作时)分别测量患者的盆膈裂孔面积(Sr、Ss),耻骨直肠肌厚度(dr、ds),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Lr、Ls)、膀胱颈角度(θr、θs)、膀胱颈旋转角度(θ),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SUI组治疗前Sr、Ss、dr、ds和θr、θs及θ均大于产后非USI组和未孕组(P<0.05);Lr及Is均小于对照组(P<0.05);SUI组经盆底肌电激治疗5次后及10次后,与治疗前相比,Sr、Ss、dr、ds和θr、θs及θ均逐渐缩小,而Lr、Is逐渐增大(P<0.05),并逐渐接近产后非USI组;产后非USI组Sr、Ss、dr、ds和θr、θs及θ均大于未孕组(P<0.05);Lr及Ls均小于未孕组(P<0.05).结论:经会阴超声检查能对骨盆功能损伤和康复提供客观准确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