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为了解北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专业技术骨干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北京市疾控系统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练兵活动,并进行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包括盲样测试和现场技能两方面)的考核。现对参加公共卫生与流行病专业知识和现场技能两次考核的共50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分析薄弱环节,并将积极寻找对策,及时查漏补缺,开展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北京市疾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水平。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北京市18个区县疾控中心及燕山疾控中心,参加公共卫… 相似文献
4.
和谐家庭的"三感"标准 幸福家庭的标准应包括:自我感觉美满和外人感到美满两方面.具体的应使人产生以下感觉: 归属感:人们建立家庭,不仅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职业紧张与工人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开发区某3家工厂497名工人采用职业紧张问卷和工作能力指数进行调查。[结果]女性组的工作能力指数得分为36.48±4.46,男性组得分为36.13 ±4.2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与工作要求关系一项女性(4.13±0.73)高于男性(3.96±0.72),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付紧张能力、了解自己、兴趣、尊重别人、心理满足、信心充足和心情平静7项指标与工作能力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职业紧张可降低工人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应对资源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 (OSI 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 (WAI)测试 2 2 70例不同职业类型者的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应对资源和工作能力变化。结果 ( 1)不同性别间工作能力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职业紧张男性高于女性 (P <0 0 1) ,而应对资源女性高于男性 (P <0 0 5 )。≥ 5 0岁年龄段紧张程度较 <3 0岁年龄段得分高 ,而应对资源 <3 0岁年龄段均高于其他年龄段 (P <0 0 5 )。工作能力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且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 (P <0 0 5 ) ,40~岁年龄段开始下降。 ( 2 )工作能力分级为好者 ,职业任务总均分及紧张反应得分显著降低 (P <0 0 5 ) ,而应对资源得分显著升高 (P <0 0 5 )。 ( 3 )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紧张反应总均分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1) ,而与应对资源呈正相关 (P <0 0 1) ;职业任务与紧张反应总均分呈正相关 ,二者与应对资源总均分呈负相关 (P <0 0 1)。 ( 4 )职业任务各子项与紧张反应各子项 (除工作环境子项与业务紧张反应外 )呈正相关 ;任务不适、任务模糊、任务冲突与应对资源各子项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或P <0 0 1)。紧张反应各子项之间互为正相关 ,并与应对资源 (除人际关系与休闲外 )呈明显负 相似文献
7.
供电所职业人员工作能力与紧张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不同职业人群的工作能力和紧张程度,评价工作能力与紧张程度的关系。方法:用芬兰职业卫生研究所研制的工作能力指数(WAI)表和紧张自评量表(SCLS),对某供电所的498名不同劳动类型的职业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长,职业人员的WAI得分显著降低(P<0.01)。混合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最好,工作能力状况的分布优、良占大多数(88.1%);不同年龄、劳动类型的职业人员WAI与SCLS得分呈明显的负相关,体力劳动者和35岁到45岁的脑力劳动者职业人员WAI与SCLS得分相关系最大。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职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下降;职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紧张程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在开展职业卫生服务时,应当针对不同的劳动性质提出不同的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职业紧张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职业紧张测量问卷和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对深圳市龙岗区社康医院27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优、良、中、差的分布比例分别为43.5%、41.3%、14.5%、0.7%。与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指数呈负相关的因素是物理环境、缺乏社会支持、缺乏提升机会、缺乏参与机会、工作前景、工作危险、工作冲突、工作负荷(P<0.01)。引入逐步回归方程的4个因素是工作负荷、缺乏社会支持、工作危险和缺乏参与机会。结论多种职业紧张因素可降低社康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该区各医疗机构应尽量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 相似文献
9.
职业紧张对化工工人工作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为了解化工工人的职业紧张水平及工作能力状况 ,探讨影响工作能力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应用工作能力指数问卷 (WAI)和职业紧张问卷 (OSQ) ,对某市化工行业10 30名工人 (研究组 4 81名 ,对照组 5 49名 )进行调查和工作能力降低的危险度评价。结果 研究组的WAI和OSQ评分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两组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P <0 0 1) ,研究组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工作能力随着紧张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研究组工人随年龄的增长工作能力逐渐降低。以工作能力降低为结局变量 ,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在研究组中引起工作能力降低的主要紧张危险因素是肌肉骨骼疼痛 (OR =2 884 )、健康状况估计 (OR =2 6 5 1)、疾病的影响 (OR =2 4 98)、情绪情况 (OR =2 4 0 7)、缺乏体育锻炼 (OR =1 95 6 )、体力负荷 (OR =1 2 5 4)等 ,这些紧张因子都与工作能力降低有密切关系。结论 化工工人的职业紧张水平及不同紧张因素对工作能力降低有一定的影响 ,为工人的健康监测和提高工作能力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做男人,似乎一生都在担心.年轻的时候担心阴茎和睾丸,年老的时候担一心前列腺。有些担心是必要的,有些担心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11.
男性40岁以后,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生理机能开始下滑,再加上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家庭压力巨大,男性往往容易忽视自身健康。其实,正如中年女性要重视雌性激素的补充与卵巢的保养一样,男性步入中年以后,也应该重视对睾酮激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特征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工作紧张测量量表(Job Stress Survey,JSS)和工作能力指数表(WorkAbility Index,WAI),测量某市1363名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能力,并探讨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结果①职业紧张水平:男性高于女性(P〈0.01);工龄〈10a者高于工龄〉10a者(P〈0.01)。②工作能力:工龄〈10a者好于工龄〉10a者(P〈0.01);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者好于本科以下者(P〈0.05)。③汉族与少数民族职工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职业紧张分组,工作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紧张指数、工作压力指数、组织支持缺乏指数与工作能力呈负相关(r=-0.14,,=-0.11,,=-0.12;P〈0.01);随着各项紧张指数的增加,工作能力有所下降。结论性别、工龄是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影响因素;工龄、文化程度、职业紧张水平是脑力劳动者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紧张水平增加,工作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睡眠问题及相关疾患成为影响公众健康最常见的病症之一。睡眠科学也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逐渐兴起的新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相似文献
14.
体力劳动者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现状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体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现状,探讨其紧张水平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能力指数(WAI)量表和职业紧张(OSI-R)量表,对不同职业体力劳动者1 309人(调查组)和732名非体力劳动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组的工作能力及应对资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经性别分层后的职业任务紧张程度及个体紧张反应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偏相关分析,两组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均与职业任务紧张及个体紧张反应呈负相关关系(r为-0.270~-0.493,P<0.01),而与个体应对资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为0.286~0.349,P<0.01)。经列联表卡方检验,调查组年龄与工作能力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χ2=29.406,P<0.01),而对照组年龄与工作能力间无明显相关(2χ=15.617,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调查组工作能力评价的主要因素是心理紧张反应及任务不适因素,躯体紧张反应、理性处事、工龄、业务紧张反应、民族、工作变动及经济收入因素对工作能力的评价有一定影响。结论体力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普遍低于脑力及脑体混合工作者,通过增进劳动者的应对资源,调整职业心理紧张反应因素及改善工作适应状态可提高其工作能力,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医师与教师职业紧张水平及工作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医师与教师的职业紧张水平与工作能力。方法:应用职业紧张(修订版)(OSI-R)和工作能力指数(WAI)两份量表。对某市医师289例。中小学教师355例,共644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医师的职任务和紧张反应均显著高于教师(P<0.01),医师组与教师组应对资源总分及WAI得分差异无显著性,职业任务1项中,医师组在任务不适,任务冲突和责任感3个子项得分较高,而教师组在任务过重和工作环境2个子项得分较高,紧张反应显示,医师在业务,心理,人际关系紧张反应3个子项得分均显著高于教师,应对资源中,医师的自我保健及社会支持2个子项较教师强,而理性处事1项较教师弱,职业任务与紧张反应呈正相关,二者均与应对资源呈负相关(P<0.01),工作能力与紧张水平,紧张反应及应对资源的相关性在教师组表现较明显(P<0.01),而医师组却尚未同显著意义(P>0.05),结论:医师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高于教师,两组紧张因素各异,随着紧张程度增高,教师工作能力显著降低,应针对不同的紧张源,从不同角度着手缓解医师和教师的职业紧张,以提高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外来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来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WAI),对深圳市来自不同行业的644名外来工的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测试。结果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外来工紧张反应水平增加,而随着应对能力的降低,外来工职业紧张程度增加;职业紧张程度越强,工作能力越低。应对资源与工作能力呈正相关(P<0.01),并在低度紧张组职业任务与工作能力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职业紧张可导致外来工工作能力的降低,保护和促进外来工的工作能力是职业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不同个体特征职工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个体特征职工发生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的变化。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 (OSI 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 (WAI)测试 2 2 70例职工的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应对资源和工作能力变化。结果 不同性别 :职业紧张、紧张反应男性高于女性 ,而应对资源女性高于男性 (P <0 0 1) ;而工作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不同年龄 :≥ 5 0岁年龄段紧张程度较<30岁年龄段得分高 (P <0 0 5 ) ,而应对资源低于其他年齿 (P <0 0 5 ) ;工作能力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 (P <0 0 5 ) ,4 0岁年龄段开始下降明显。不同文化程度 :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及工作能力总均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主要紧张源是任务冲突及责任感 (P <0 0 5 )。不同婚姻状况 :职业紧张、应对资源及工作能力总均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已婚、离异职业任务及躯体、心理紧张反应显著高于未婚 (P <0 0 5 ) ,而应对资源未婚者显著高于已婚、离异 (P <0 0 5 )。工作能力分级为好者 ,紧张反应显著低 (P <0 0 5 ) ,而应对资源显著高 (P <0 0 5 )。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1) ,而与应对资源呈正相关 (P <0 0 1) ;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休闲、自我保健、社会支持、理性处事、 相似文献
19.
职业紧张对石油作业工人工作能力影响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研究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抽取 12 2个不同工种石油作业工人 12 30人 ,填写职业紧张调查问卷表和工作能力指数问卷表。结果表明 ,不同性别石油工人的工作能力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0 1) ,女性工作能力指数显著高于男性。随年龄、工龄的增长工作能力逐渐降低。石油工人工作能力随紧张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紧张强度越高工作能力越差 (P <0 0 0 1)。工作负荷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与工作能力呈负相关。提示职业紧张可降低工人的工作能力 ,不良的工作环境因素、过重的工作负荷是影响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女性高血压疾病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针对影响因素的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浙江省安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123例女性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家庭自测血压依从性情况分为依从性较好组及依从性较差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高血压疾病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另选取108例女性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外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家庭自测血压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干预措施;记录其干预6个月后家庭自测血压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差异。结果 123例女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依从性良好53例(43.09%),纳入依从性较好组;依从性不佳70例(56.91%),纳入依从性较差组;两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较好组年龄低于依从性较差组(P<0.05),而受教育程度、并发症、高血压疾病病程、服药次数及服药种类均高于依从性较差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并发症、高血压疾病病程1~5年、服药次数1~2次/d、服药种类1种均为影响高血压疾病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依从性较差的危险因素(OR=1.933、2.130、2.100、1.766、2.250、1.861,P<0.05)。观察组干预后家庭自测血压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女性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依从性影响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并发症、高血压疾病病程、服药次数及服药种类,给予相关防控措施,能有效提升其依从性,改善血压控制现状,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