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股动脉穿刺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35例介入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有效溶栓治疗,给予预防性护理。结果:33例患者治愈,2例转外科治疗。结论:为了减少介入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士应对患者术前进行风险因素评估,并针对风险因素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泌尿系感染、褥疮和呼吸道感染为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报告国内尚属少见。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一分院对住院截瘫病人进行临床观察,有8人出现下肢明显水帅伴体温升高,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  相似文献   

3.
陈书琴 《全科护理》2011,(24):2178-2178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对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12例病人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12例病人均得到有效治疗,患肢肿胀消退,未发生肺栓塞。[结论]早期及时给予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保证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并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患肢护理、下腔静脉滤器的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20例,有效10例,无病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及早的治疗,及时的观察诊断,强而有效的护理,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自2003-02-2008-08的10例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结果:本组LDVT左侧6例,右侧4例。术后早期发生的LDVT有8例,平均发生于术后第9天,另2例术后半年到一年发生。10例均得到彩色B超检查证实,表现为下肢肿胀。本组患者早期用抗凝,溶栓治疗后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LDVT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CT肺动脉成像(CTPA)联合下肢静脉成像(CTV)技术,分析肺动脉栓塞(PE)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关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4例因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接受CTPA联合下肢CTV检查的患者资料,分别评估左下肢、右下肢、双下肢DVT并发PE的风险,分析PE与下肢DVT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出下肢DVT 288例,PE 155例;下肢DVT合并PE共145例.共检出DVT病变血管321条,左下肢DVT的发生率(211/321,65.73%)明显高于右下肢(110/321,3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83,P<0.001).50.35%(145/288)的下肢DVT患者合并PE,左下肢、右下肢、双下肢DVT合并PE患者分别占44.38%(79/178)、58.44%(45/77)、63.64%(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3,P=0.032).93.55%(145/155)的PE患者合并下肢DVT,PE合并左下肢、右下肢、双下肢DVT的患者分别占50.97%(79/155)、29.03%(45/155)、13.55%(21/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25,P>0.05).PE与DVT呈正相关(r=0.8).结论 PE的发生与下肢DVT呈正相关,应用CTPA联合下肢CTV诊断下肢DVT可同时判断是否合并PE,有利于及时合理治疗,减低PE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不同部位下肢静脉血栓与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之间的关系,为PE患者的病情评估以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12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及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分为PE组和非PE组,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及病史资料的差别作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肺癌合并情况、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部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E组肌间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和腓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P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下肢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发生有显著关联(OR=8.344,95%CI 4.867~14.304),其中存在肌间静脉血栓(OR=2.996,95%CI 1.630~5.509)、腘静脉血栓(OR=5.536,95%CI 1.646~18.623)、胫后静脉血栓(OR=6.685,95%CI 1.789~24.990)均与更高的PE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发生PE的风险显著增加,肌间静脉血栓、腘静脉血栓、胫后静脉血栓均为P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了介入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26例患者中,痊愈23例,痊愈率88.46%,留有后遗症3例,后遗症发生率11.54%。结论介入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之一,约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20%。急性期因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导致下肢明显肿胀、疼痛,给病人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不便。1999年7月-2003年7月,我科治疗此类病人30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入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据统计普通人群中每年下肢DVT发病率67/100 000[1].DVT如得不到及时治疗,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致命性肺栓塞,并可能发展为静脉血栓后遗症、慢性肺动脉高压等远期并发症,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进的颈静脉穿刺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对56例需要经颈静脉入路者,对颈内静脉穿刺进行了导丝标记法和细针穿刺法两种技术改进,观察穿刺技术改进后颈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8例采用导丝标记法,均一次穿刺成功,其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无1例误穿动脉;18例采用细针穿刺法,其中12例一次穿刺成功,3例多次穿刺成功,3例反复穿刺失败,2例误穿颈动脉。两种穿刺技术均未发生颈部血肿、气胸、血胸等与颈静脉穿刺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上述两种改进颈静脉穿刺技术,操作简单,成功率和安全胜高,创伤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介入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并因其微创、可反复操作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膳静脉穿刺血栓抽吸及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患侧胭静脉入路综合性介入治疗,在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前提下,先行球囊扩张机械性破碎血栓及IOF改良下腔静脉支架输送鞘行血栓抽吸,然后行接触性溶栓治疗,4例患者于溶栓后行骼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等指标评价疗效,患者随访1年以上。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30例患者于治疗6个月复诊,双下肢周径差〈1.5cm,行下肢静脉造影复查,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分别为(9.5±2.6)、(3.6±2.1分),Z=1.65,P〈0.01],静脉通畅率为(69.5±13.2)%。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胭静脉综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前瞻性干预措施对预防脑卒中下肢血栓形成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3月脑卒中住院患者368例为对照组,选2009年3月-2010年2月41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评估,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比较2组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评估危险因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前瞻性干预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Acute limb ischemia (ALI) is a limb-threatening and life-threatening disease process. Mural aortic thrombosis (MAT) is a rare cause of ALI. While 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on the use of bedside ultrasound for the detection of ALI or MAT, duplex ultrasound remains the standard in the diagnosis and ultimate medical decision-mak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chronic limb ischemia. Point-of-care ultrasound may be used i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signs and symptoms of this disease entity. This is a case of a 79-year-old female with a complicated medical history, who presented with a pulseless right leg and abdominal tenderness. The patient quickly decompensated requiring intubation for airway protection. A post-intubation arterial blood gas (ABG) was unsuccessfully attempted in the right femoral artery, prompting an ultrasound-guided ABG. On B-mode ultrasound evaluation, echogenic material was visualized in the right common femoral artery without evidence of Doppler flow signal. Additionally, a partially obstructing echogenic material was also noted at the femoro-saphenous vein junction with only partial compressibility by compression sonography. A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f the aorta was performed indicating extensive infrarenal aortic thrombosis. The patient expired despite the relatively prompt diagnosi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acute arterial occlusion.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特点,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给予50例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术,分析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5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一次性成功穿刺40例,再次穿刺成功7例,单侧失败改对侧穿刺3例。治疗过程发生感染2例,导管堵塞5例,导管松动脱落3例。结论深静脉置管后可发生穿刺部位感染、导管堵塞、导管松动脱落等,应合理选择穿刺静脉,加强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导管通畅;加强患者及家属并发症的预防意识,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危重病人抢救、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各种引流等方面阐述了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并对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危重病人抢救、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各种引流等方面阐述了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并对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股浅静脉环缩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恢复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阻止血液倒流的功能,治愈静脉曲张及合并症。方法 用5/0无损伤血管缝合线于管腔外环形缩窄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使其周经缩小1/3,再抽剥曲张浅静脉,结扎交通静脉。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慢性溃疡愈合,踝关节区域水肿消失,色素减退。结论 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环缩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股静脉置管在老年脑卒中患者行静脉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将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股静脉置管,对照组使用留置针,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或家属对使用该穿刺方法的主观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行股静脉置管后患者或家属在减轻痛苦及费用方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P〈0.01)。结论:股静脉置管为老年脑卒中患者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保护了患者的外周静脉;为护理提供了方便,确保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值得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