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跟骨撕脱性骨折的分类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跟骨结节是跟腱的附着点,由于跟腱的力学特性,对于有移位的跟骨结节撕脱性骨折,多数学者建议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由于跟骨为松质骨,内固定不够牢固。术后需长期石膏等辅助外固定,易导致踝关节僵硬,活动功能障碍。2004年3月至2007年7月.笔者采用钢丝限制环治疗跟骨结节撕脱性骨折。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横形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跟骨结节撕脱骨折均采用横形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对跟腱功能进行评估,包括疼痛、功能、力线3项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7~18个月,平均9.3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外形美观。术后疗效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6.3%。结论横形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结节撕脱骨折操作简单、复位容易、固定便利、损伤小、切口愈合美观、无瘢痕挛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采用带线骨锚钉治疗髌骨下缘撕脱性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髌骨下缘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骨折端修整后以带线骨锚钉进行髌韧带修复。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2例关节强直并伴有创伤性关节炎,其余9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使用带线骨锚钉治疗髌骨下缘撕脱性骨折操作简便,所需手术时间短,无需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2年3月~1998年3月,应用特制钳夹牵引治疗跟骨压缩性骨折22例(25个跟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7~50岁;左侧11例,右侧8例,双侧3例;闭合性骨折20例(23足),开放骨折2例(2足),伤口小于2cm,均为新鲜距下关节内骨折。骨折程度:X线片示Bhler角0°~15°15个,0°~-15°10个;跟骨宽度较健侧增宽06~28cm,平均15cm。按Paley分类法[1],剪力骨折8例(9个跟骨),舌型骨折7例(7个跟骨),中央塌陷型骨折5例(6个跟骨),粉碎型骨折2例(3个跟骨)。合并症:脾破裂1例,肾挫伤2例,胸外伤血气胸2例…  相似文献   

7.
跟骨骨折的治疗,由原来的撬拔复位外固定到后来的重建钢板螺钉、Y钢板、H钢板等内固定材料的应用,疗效越来越好.但SandersⅢ、Ⅳ型骨折的固定效果仍欠理想.而从应用AO跟骨钢板以后,克服了上述钢板的不足,得到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7岁,扭伤致右足跟部疼痛肿胀3 d余,于2020年11月18日至山东省中医院治疗.患者患有痛风性关节炎,未受伤前患者右足跟后侧阵发性肿痛,受伤时患者正处于蹲起姿态的转化过程,无剧烈活动.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跟骨塌陷性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估跟骨塌陷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996年5月-2000年6月共手术治疗跟骨塌陷性骨折15例,8例内固定,7例植骨,平均随访14个月,参照AOFAS评分对患者有否疼痛,步态,距下关节活动,是否支架辅助,术后X线照片等加以评估。结果 两组结果无明显差异。2例手术切口皮缘坏死,6例疗效为优,9例为良,结论 跟骨塌陷性骨折手术解剖复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997年8月~2010年9月,我科手术治疗32例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14~19岁31例,52岁1例。左侧19例,右侧13例。骨折按Watson-Jones分型[1]:Ⅰ型4例,Ⅱ型19例,Ⅲ型9例。伤后至就诊时间50min~2 d。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探讨(附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股骨头骨折14例,Ⅰ型3例采用保守治疗;Ⅱ型1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经平均1年4个月随访,疗效满意。作者根据临床观察分析,将股骨头骨折分为两型,并对股骨头骨折的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Treatment of displaced or rotated avulsion fractures of the ulnar base of the proximal phalanx of the thumb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on the outcome of management of these injuries by non-surgical means. We undertook a ret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of the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these fractures. The study included 28 thumbs that were stable to lateral stress testing at the time of initial investigation.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immobilisation of the thumb in a spica cast. The mean follow-up interval was 2.5 years (range 1-4). None of the patients changed their permanent employment or was un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ir usual sporting activities. Twenty-six patients (93%) reported no pain on movement of the thumb. At follow-up, grip and pinch strength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on the injured and non-injured sides. No thumbs showed instability on stress testing. The fractures had a 40% rate of bony union and 60% rate of fibrous non-union. All the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outcome. None of the patients was operated on after treatment. Non-operative treatment is recommended in cases of displaced or rotated avulsion fractures provided that there is no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 Patients with unstable thumbs should always be treated surgically.  相似文献   

13.
不完全皮肤撕脱伤后皮肤活力判断与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主观指标判断不完全皮肤撕脱伤皮肤血运的可靠性。方法总结27例不同部位的不完全撕脱皮肤,利用皮肤颜色、皮肤温度、指压回血反应及针刺出血等主观指标判断撕脱皮肤的血循环。结果主观指标存在较高的失误率,其中5例完全成活,7例皮肤边缘或小面积坏死,其余15例均出现较大面积的坏死。将2例肢体大面积脱套伤患者的撕脱皮肤作成带真皮下血管网的皮瓣,并试行皮肤轴向多切口切开的方法治疗,使大部分撕脱皮肤得以成活,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利用了组织。结论对血循环指标良好,但有挤压和碾挫痕迹的撕脱皮肤,或血循环指标不确切、不稳定的撕脱皮肤,清创时应积极予以去除,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头皮撕脱伤超时游离回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受伤超过12小时以上的头皮撕脱伤治疗作回顾和总结。方法 1992年10月~2001年7月对7例头皮撕脱在12小时以上,撕脱面积达2%体表面积,头部创面和头皮伴不同程度污染,同时分别伴有休克和颅脑外伤者,通过将撕脱的头皮制成条状中厚皮片游离回植,覆盖头部创面。结果 术后4例回植头皮片90%以上成活,3例回植头皮片80%以上成活,直径在4cm以上颅骨裸露区覆盖的头皮片中央有小面积坏死,需行外板钻孔植皮。结论 治疗只要处理适当,可考虑放宽头皮游离回植的条件,为患者节约自体皮肤,延长撕脱头皮再利用的时限。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下带线可吸收双锚钉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可吸收双锚钉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8月,对18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应用带线可吸收双锚钉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17~48岁,平均30.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运动伤8例,摔伤6例。左侧7例,右侧11例。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53.9±6.7)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58.1±3.7)分。根据Meyers-McKeever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分型:Ⅱ型10例,Ⅲ型7例,Ⅳ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20 d,平均10.2 d。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3个月,平均29.1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示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髁间嵴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达0~130°;除2例Lachman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弱阳性外,其余16例两项检查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为(91.6±4.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00,P=0.000);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2.8±5.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00,P=0.000)。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带线可吸收双锚钉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能实现有效复位、牢固固定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严重肱骨近端骨折分类及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46例严重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情况。38例(82.6%)得到随访,手术组优良率85.7%,非手术组优良率40.0%。本文对该处骨折的分类法做了分析比较。治疗的要点是主张有限切开复位,尽少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应用可吸收钉棒治疗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棒治疗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1998年6月~2004年8月,应用自身增强一聚乙酯(self-reinforced polyglycolic acid,SR—PGA)、自身增强一聚丙酯(self—reinforced poly—L—Lacticacid,SR—PLLA)可吸收螺钉、棒,手术治疗关节内骨折35例,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4~62岁。均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手术时间为伤后3h~29d。应用SR—PGA全螺纹钉9枚,SR—PLLA拉力螺钉26枚,SR—PLLA固定棒15枚。术后行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术后获随访3~60个月,平均28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于1~3个月内达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美国骨科协会(AASO)关节功能评价:优2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3%。结论可吸收内固定钉、棒治疗关节内及关节周围骨折,免除了患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痛苦,是一种有效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儿童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功能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儿童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功能康复进行评价。方法 1994年~2001年对78例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新鲜及陈旧性孟氏骨折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单针固定组)45例,其中新鲜骨折16例,陈旧性骨折29例,复位肱桡关节后,单枚克氏针固定,石膏外固定,尺骨骨折不作内固定;第2组(双针固定组)33例,其中新鲜骨折14例,陈旧性骨折19例,复位肱桡关节及尺骨骨折后,分别用克氏针固定,石膏外固定。结果 术后78例伤口愈合佳,无感染。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4.6年.尺骨骨折愈合好,无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手术疗效按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标准评价,第1组优37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93.3%;第2组优22例,良7例,差4例,优良率87.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孟氏骨折整合复位肱桡关节,并予单枚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其操作简便、安全、组织损伤小及尺骨骨折愈合快,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9.
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的诊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multiple-level noncontiguous spinal fractures,MNSF)的致伤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23例MNSF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8例。年龄13~75岁。原发损伤T11~L2 13例,T1~T10 7例,C2~C6 3例。原发损伤合并神经症状14例,继发损伤合并神经症状3例。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1例,C级3例,D级6例,E级6例。16例行手术治疗,7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 1例术后4d死亡,2例失访,20例获随访3个月~4年,平均11.5个月。无神经症状加重、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及植骨不融合发生。术前有神经症状的17例中,12例Frankel分级改善1~3级,其中6例D级、2例C级和1例B级恢复至E级,1例C级恢复至D级,2例A级恢复至B级;余5例均为Frankel A级患者,其中4例无变化,1例术后死亡。结论 MNSF致伤机制复杂,易漏诊,应仔细全面检查脊柱损伤患者,必要时摄脊柱全长X线片。根据骨折稳定性、脊髓神经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内踝后丘部骨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1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4例外踝和/或后踝骨折合并内踝后丘部骨折患者。男5例,女9例;年龄27~60岁,平均44.5岁。致伤原因:扭伤9例,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病程3~9 d,平均6.5 d。外踝骨折14例,后踝骨折10例。内踝后丘部骨折根据Lauge-Hansen分型标准分型:旋前外旋型8例,旋前外展型3例,旋后外旋型3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14周采用下肢活动范围测量法测量患侧跖屈、背伸活动范围分别为(38.40±3.50)°及(16.30±2.41)°,与健侧(40.50±3.48)°及(17.90±2.2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Oler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评分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获优7例,良6例,一般1例。结论螺旋CT检查可显示内踝后丘部骨折,骨折后应积极手术复位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