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研究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心肌梗死患者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应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使用静脉溶栓0.5 h、1 h及2 h后冠状动脉的再通率为34.0%、65.0%、89.0%,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CK、CK-MB的峰值时间分别为(13.53±2.44)h、(11.26±2.61)h,对照组患者则为(14.02±2.46)h、(12.40±3.71)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39,t=2.513,P<0.05);治疗组患者静脉溶栓4周内死亡率为3.0%,对照组则为8.0%,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可显著提高再通率,且术后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在急性肺血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42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根据溶栓药物的不同分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每组各21例。瑞替普酶组患者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尿激酶组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观察并比较溶栓前与溶栓后24 h,两组患者的的肺动脉压、动脉氧分压、收缩压、PaO_2、D-二聚体、肌钙蛋白T等指标。结果:瑞替普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47%优于尿激酶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在急性肺血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3.
钟小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3,(36):127-128,131
目的研究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5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尿激酶治疗,实验组患者运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血管再通率低于实验组,血管开通的时间长于实验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出血程度低、血管开通率高、血管开通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2例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其他治疗相同,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血管开通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血管开通率高、时间短、出血程度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李小林  杨思进  白雪 《西部医学》2018,30(8):1174-1177
【摘要】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脑利钠肽(BNP)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8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号顺序将纳入患者分为瑞替普酶组与阿替普酶组,每组40例。瑞替普酶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阿替普酶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溶栓后120min内血管再通率,检测患者血浆Hcy、BNP及cTnT水平,统计溶栓治疗30d内心血管事件与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瑞替普酶组溶栓后60min、120min血管再通率均高于阿替普酶组 (P<005)。瑞替普酶组溶栓48h后Hcy、BNP、cTnT均低于阿替普酶组 (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与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较阿替普酶具有更高血管再通率,可有效降低STEMI患者血浆Hcy、BNP、cTnT水平,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使用瑞替普酶与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开通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60例AM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30例)及重组链激酶组(30例)。瑞替普酶组给予瑞替普酶20mU,分2次,每次10mU,间隔30min快速静脉推注;重组链激酶组予重组链激酶150×104U溶于5%葡萄糖100ml内60min内静脉滴注。通过临床间接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通率及血管开通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血管开通率由临床间接指标评价,随后由急诊或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管开通时间为从静脉给药结束至ST段回落≥50%时间。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瑞替普酶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明显短于重组链激酶组〔(0.94±0.16)vs(1.20±0.29)h,P〈0.05〕,血管开通率略高于重组链激酶组(90.0%vs76.7%,P〉0.05),轻度出血率略低于重组链激酶组(6.7%vs10.0%,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AMI,在缩短血管开通时间上优于重组链激酶,在增加血管开通率、减少出血率上较重组链激酶有更大获益趋势,发病6h内的AMI患者可以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静脉溶栓方法的不同分为瑞替普酶组46例,尿激酶组42例,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2 h血管再通率、4周内出血率、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2 h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96%和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溶栓4周内的出血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尿激酶组(8.69%、4.35%vs 14.2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镇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每组47例。瑞替普酶组接受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尿激酶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0.5、1、1.5、2 h血管再通率及治疗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患者治疗后1、1.5、2 h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激酶组治疗后总出血发生率为27.66%(13/47),瑞替普酶组为10.64%(5/47),瑞替普酶组治疗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AMI效果较尿激酶好,出血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代咏梅  陈莹 《吉林医学》2014,(23):5226-5226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溶栓0.5 h、1 h、1.5 h、2 h时的血管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应用瑞替普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昌列  宋志红 《重庆医学》2015,(2):207-208,21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60例下肢DV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瑞替普酶溶栓组),与随机选取同期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28例(重组链激酶溶栓组)作对比。治疗期间观察患肢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全部达到有效,愈显率相比瑞替普酶溶栓组高于重组链激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瑞替普酶溶栓组低于重组链激溶栓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瑞替普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尿激酶溶栓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选用瑞替普酶溶栓药物治疗。溶栓后1 h、2 h,对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治疗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溶栓后1 h、2 h,观察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再通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死亡率,对患者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发病12 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瑞替普酶组49例,瑞替普酶18 mg间隔30 min分2次静脉注射;尿激酶组49例,150万u 30 min内静脉滴注。观察2组溶栓再通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120 min瑞替普酶组42例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为85.71%,尿激酶组35例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71.43%,瑞替普酶组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比尿激酶能更早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高,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2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各61例)。瑞替普酶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尿激酶组给予尿激酶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瑞替普酶组溶栓后1 h、6 h、12 h时临床再通率分别为39.34%(24/61)、65.57%(40/61)、86.89%(53/61),均显著高于尿激酶组同期(P0.01)。瑞替普酶组临床再通时间、肌酸激酶(CK)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显著低于尿激酶组(P0.01)。结论与尿激酶相比,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瑞替普酶治疗更能有效提高患者溶栓后临床再通率,缩短临床再通时间、降低CK与CK-MB峰值,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荣发家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12-291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014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分别采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血管再通、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和并发出血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30 min、60 min、120 min 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平均再通时间短于尿激酶组,差异显著(P<0.05);瑞替普酶组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尿激酶组(P<0.05);2组再梗死、心力衰竭及住院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并发出血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加快血管再通速度,提高血管再通率,减轻心肌损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 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溶栓治疗后,尿激酶组冠脉再通31例,再通率为62.0%(31/50);瑞替普酶组冠脉再通34例,再通率为81.0%(34/42),两组再通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95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55,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万晓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345-3346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瑞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溶栓治疗6 h、12 h内再通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瑞替普酶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再通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相比尿激酶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与瑞替普酶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瑞替普酶,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静脉滴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微循环情况。结果两组微循环指标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梗死血管再通率的97.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临床事件发生率的7.5%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联合瑞替普酶与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对微循环的改善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溶栓标准的8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观察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达峰时间以及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在血管再通率、CK-MB达峰时间均优于尿激酶组,出血等并发症方面2组无明显差别。结论瑞替普酶溶栓疗效较尿激酶更显著,能够最大程度挽救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同意接受药物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2例(女27例,男35例);其中32例给予瑞替普酶10 mU静注,30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1次;30例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30 min内静滴完成。观察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心血管并发症及出血不良反应等的发生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血管再通率比较(75.0%vs 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尿激酶组(9.38%vs 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周内死亡率、心血管并发症与尿激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疗效、安全性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超过溶栓时间窗的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自溶现象及其最佳治疗方案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为60例。对对照组患者在发病6 h内进行瑞替普酶溶治疗方法,而对研究组患者在发病24 h后进行瑞替普酶溶治疗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在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发生心脏常见风险(心源性休克、死亡、心绞痛、心力衰竭以及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进行冠脉造影后,研究组患者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以及双支冠脉血管堵塞的情况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研究组患者发生自溶血管的情况要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上,超过溶栓时间窗的心肌梗死患者仍然存在血栓自溶的现象,溶栓治疗能够对患者血管再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大大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