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吉林医学》2017,(1)
目的:探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在胃肠手术后患者导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胃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留置导管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3.3%,观察组为1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能降低胃肠手术后患者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导管滑脱事件具有重要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吉林医学》2019,(7)
目的:探究泌尿外科患者在管道护理中应用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的效果。方法:择取泌尿外科收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管道护理中应用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9.51%),住院时间[(7.12±1.28)d]少于对照组[(10.46±1.37)d],护理满意度(97.56%)高于对照组(8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泌尿外科患者的管道护理实施管道滑脱风险评估表可及时帮助患者了解遵医嘱置管的作用,提升患者置管配合度,有利于保证患者临床疗效,因此,该种护理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及预防。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采取深静脉置管患者300例,根据患者的穿刺部位分为:股静脉穿刺组52例、颈内静脉穿刺组11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组138例。结果 30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进行观察,20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6.66%。结论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应做好皮肤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局部处理正规,选取材料的当,及应用抗生素封管,以达到减少和预防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CU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管道滑脱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留置管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临床路径组7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实施标准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管道滑脱的发生率。结果:临床路径组有1例(1.35%)患者出现管道滑脱,对照组有7例(10.61%),临床路径组管道滑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管道滑脱,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高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导管滑脱风险评分表在泌尿外科高危患者管道护理风险控制及提高患方满意度的效果情况.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配纳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出现护理风险时给予对症处理.干预组采用导管评分表,并采取系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管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患方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留置导管患者进行系统风险管理,有效减少意外拔管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8.
两种换药方法预防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静脉置管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能保证患者的及时用药,还可用来监测中心静脉压,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抢救成功率。但是深静脉置管是一项有创性操作,会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所以预防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就显得相当重要。我科以往采取传统方法对深静脉置管处皮肤进行消毒换药,即用2%碘酒消毒后,再用75%酒精脱碘,待干后外贴透明敷贴,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采取了一种新的换药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和探讨管道滑脱风险评估量表在骨科护理工作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未应用管道滑脱评估量表和2012年应用管道滑脱评估量表后管道滑脱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11年1月~2012年12月骨科全体护士对于各种管道名称、预防措施、潜在风险的认知程度。结果:应用管道滑脱量表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从而降低了护理管道滑脱的风险,增强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从而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的安全。结论:管道滑脱风险评估量表在骨科护理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诱发导管堵塞并发症中的应用,为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循证护理,以PICC留置期间患者导管堵塞的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置留时间及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运用循证护理的试验组血管堵塞的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下降,留置时间和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领域,可明显减少经PICC置管诱发导管阻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为循证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何雪梅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1):122-123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患者,由于新建立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需要约1个月的成熟时间,最好3~4个月以上,移植性内瘘也需要3~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开腹置管手术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备导管大鼠模型,在术后不同时点收集胆汁标本检测胆汁流量(bile flow,BF)、总胆酸(total bile acid,TBA),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胱甘肽(glutathiione,GSH/GSSG)等重要肝功能指标。结果 BF各时点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TBA在术后24h内明显降低,各时点值间的两两比较,除48与72h之外 相似文献
15.
颈内静脉置管术因其具有可以长期留置 ,使用化疗类刺激性药物和高营养药物时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还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等优点 ,现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自 2 0 0 1年 3月~ 2 0 0 3年 3月采用美国产Arrow双腔及单腔导管 ,对 2 0 0例癌症患者进行了颈内静脉置管术 ,用于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化疗 ,其中发生并发症者 10例 ,主要的并发症有感染 ,导管阻塞及导管脱出 ,发生并发症影响导管的留置时间及患者的治疗。因此 ,如何预防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16.
气胸是内科急症,常误诊为哮喘或心脏病,如不及时做出明确诊断并及时处置,常导致呼衰、心衰、窒息而死亡。我院呼吸内科1990~2004年共收治160例气胸患者,均施以细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术,治愈率98.7%,无一例死亡,置管后5~10min症状即缓解,肺复张多为1~3天,个别病例长达15天,平均住院5天。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浅静脉置管技术在内科的应用情况.方法 分析2008年5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应用浅静脉置管技术的情况.结果 应用浅静脉置管技术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 应用浅静脉置管技术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心包积液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其诊治过程常需做心包穿刺术 ,以往心包穿刺术致命性并发症高达11.4 %~ 2 0 % [1] 。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3年 6月对 34例病人在床边采用Seldinger导管法 ,置管引流心包积液 ,并留置导管进行药物治疗 ,避免了反复心包穿刺的高危状况。心包置管术操作简单、安全、受到病人欢迎。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4例病人。其中男 2 5例 ,女 9例 ,年龄 2 0~ 75岁 ,平均 5 5± 2岁。肿瘤积液 2 0例 (肺癌 13例、乳癌 5例、淋巴瘤 2例 ) ,结核性 7例 ,非特异性心包炎 4例 ,甲状腺机能减退 2例。心脏介…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洁葵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1):84-85
感染是血液透析患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通路则是造成血透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量资料证实,48%~73%的血透患菌血症是因血管通路感染诱发的。感染率受不同类型的血管通路影响,其中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率最高,自体动静脉内瘘感染率最低。然而对于初次接受透析的患尚未建立动静脉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中心静脉导管(PICC)胸腔置管患者自护能力、自我效能及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晚期肿瘤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100例,2012年5月前纳入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5月及以后纳入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为目的的健康教育方案.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ESCA表的自护技能、责任感、自我概念、疾病健康知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自我效能量表不适症状管理、自我护理任务管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依从性问卷调查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导管最大流速变化值、月均非计划性导管维护次数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认知行为干预、互动自我护理指导为主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PICC置管期间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效能,降低导管阻塞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