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调查武警部队超重及肥胖状况,为部队卫生健康、膳食搭配、科学组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技术对某武警机动部队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以腰臀围比(WHR)评估体脂分布情况,以体质量指数(BMI)评估超重情况。结果(1):该武警部队身高(1.71±0.06) m、体质量(66.08±6.49)kg、腰围(74.12±4.59)cm、臀围(92.88±4.72)cm、WHR(0.80±0.07)、BMI(22.56±1.86)。(2):该武警部队北方籍战士身高(1.72±0.06)m、体质量(66.44±6.87)kg、腰围(74.53±5.00)cm、臀围(92.88±5.24)cm、WHR(0.81±0.08)、BMI(22.48±1.97)kg/m 2;南方籍战士身高(1.70±0.05)m、体质量(65.42±5.69)kg、腰围(73.37±3.64)cm、臀围(92.89±3.60)cm、WHR(0.80±0.03)、BMI(22.70±1.65)kg/m 2。身高、腰围、WHR北方籍战士均高于南方籍战士,且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3):该武警部队战士体质量指数介于正常范围的326人,占77.62%,超重85人,占20.24%,肥胖4人,占0.95%,偏瘦5人,占1.19%。(4):该武警部队超重、肥胖组腰围(78.35±4.85)cm,非超重组腰围(72.98±3.79)cm,超重、肥胖组大于非超重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武警机动部队超重情况较为突出,应注意控制WHR,从而减少患病风险,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身体发育状况,为部队选兵和健康评价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某武警机动部队南北方籍战士身高、体重、胸围进行测量,计算发育指标,进行相应比较分析。结果(1)该机动部队战士身高、体重、胸围、比体重、比胸围及维尔维克指数均显著高于地方大学生,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南北方籍战士身高、体重、胸围3个指标均高于军标标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3)北方籍战士身高评价优于南方籍战士。身体匀称度南北方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武警机动部队战士身体发育状况较地方大学生好,达到和超过军标标准,北方籍战士身高较南方籍战士高,体型匀称度均较好,身体发育综合评价优良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武警部队战士身体柔韧素质,为武警部队科学训练和预防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量武警某机动部队420名战士的坐位体前屈并采用人体测量技术测量及计算瘦体质量、体脂百分率,进行相应比较。结果(1)该武警机动部队战士坐位体前屈(16.30±6.69)高于地方大学生(11.63±7.16),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瘦体质量(57.57±5.21)高于地方大学生(46.85±7.17),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瘦体质量与坐位体前屈相关系数为0.181,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2)南方籍战士坐位体前屈(17.48±6.14)优于北方籍战士(15.67±6.90),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新兵坐位体前屈(15.36±6.84)不如老兵(16.66±6.58),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F≤15%和F>15%的战士坐位体前屈比较(16.42±6.82;15.49±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该武警机动部队战士体脂百分率F为(12.79±2.30),体脂超标情况不严重,体脂超标人员的F相对集中于较低值。体脂百分率与坐位体前屈进行相关分析(r=-0.105,P>0.05),未达到显著性相关。结论该武警机动部队战士身体柔韧素质较好。部队应对战士柔韧素质的提高高度重视,加强科学训练。尤其是北方籍战士和新兵应加强韧带伸展等训练,以提高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武警部队体型及发育状况,为部队营养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技术对某武警机动部队战士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腹围,根据维尔维克指数三分法评定部队战士体型,评定战士发育状况.结果:①该部队战士北方籍身高高于南方籍战士(P<0.05);腹围北方籍大于南方籍(P<0.05);身高胸围指数、艾里斯曼指数北方籍均小于南方籍(P<0.05).②该部战士体型以中间型为主,占75.48%;瘦长型较少,占7.14%;矮胖型比例也较高,占17.38%.南、北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该部队战士整体发育比某部新兵及地方大学生好(P<0.05).结论:该部队战士发育状况较好,体型以中间型为主,矮胖型比例也较高.建议领导重视此情况,科学合理安排膳食和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身体发育及体能状况,为武警部队健康指导和科学训练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技术及体能测量和评价标准对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进行评定。结果(1)该机动部队战士身高、体质量、胸围及维尔维克指数均显著高于地方大学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与军标比较,战士身高、体质量和胸围发育指标均高于军标均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体型以粗壮和匀称型为主,身体发育综合评价优良率较高;(3)该武警机动部队战士右手握力、100米跑、500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均好于学员入校前,但均较学员体能专训后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以军事训练大纲评价,该武警机动部队战士体能总体达标情况较好,但立定跳远情况较差。结论该武警机动部队战士身体发育及营养状况较好,体能状况总体较好,但引体向上成绩较差,应重点加强上肢牵拉力量的锻炼。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体型和体能,为武警部队健康指导和科学训练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技术和体能测量及评价技术对某武警机动部队战士进行评定。结果①新、老兵体型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新兵在背肌力、判断移动反应时、5 km跑、100 m跑项目上均较老兵能力差,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武警机动部队新兵的背肌力量、判断移动反应能力、速度能力、耐力不如老兵,新兵需加强科学性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武警部队体型及发育状况,为部队营养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技术对某武警机动部队战士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腹围,根据维尔维克指数三分法评定部队战士体型,评定战士发育状况。结果:①该部队战士北方籍身高高于南方籍战士(P<0.05);腹围北方籍大于南方籍(P<0.05);身高胸围指数、艾里斯曼指数北方籍均小于南方籍(P<0.05)。②该部战士体型以中间型为主,占75.48%;瘦长型较少,占7.14%;矮胖型比例也较高,占17.38%。南、北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该部队战士整体发育比某部新兵及地方大学生好(P<0.05)。结论:该部队战士发育状况较好,体型以中间型为主,矮胖型比例也较高。建议领导重视此情况,科学合理安排膳食和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武警部队战士指长比与体能的关系,旨在为军队科学训练和人才选拔提供理论依据,并补充体质人类学数据资料。方法:对武警某机动部队318名战士测量食指、环指的手指长度和体能成绩,并进行相应比较。结果:①左手和右手的2D:4D差异不大。②左手2D:4D低,则速度能力(百米跑)强,力量项目的引体向上和俯卧撑能力强。右手2D:4D低,则力量项目的立定跳远和俯卧撑能力强。结论:左手和右手的2D:4D数值接近。左手2D:4D低,则速度能力强,引体向上和俯卧撑能力强。右手2D:4D低,则立定跳远和俯卧撑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武警南、北方地域籍男战士、学员心肺机能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武警南、北方地域籍男战士、学员心肺机能的差异 ,以期为部队选兵、体质评价以及指导训练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将Vo2 max、PWC1 70 和台阶指数作为心肺机能的三项评价指标 ,作因子分析 ,确定权重系数 ,进行T标准分处理 ,计算“机能分”。按南、北方地域籍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南方籍男战士、学员机能分为 49 60± 1 1 8,北方籍为 50 1 7± 1 1 7;南方低于北方 ,经u检验P <0 0 1 ,差异显著。结论 :不同地域籍男战士、学员心肺机能的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域籍男战士、学员生长发育形态上的差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体脂成分,为部队膳食营养及科学训练提供基础理论参考资料。方法:应用皮褶厚度测量法推算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体脂指标。结果:①北方籍战士肱三头肌皮褶、小腿内侧皮褶均较厚,四处皮褶厚之和以及四肢皮褶厚之和均大于南方籍战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兵肱三头肌皮褶、小腿内侧皮褶及四肢皮褶厚度之和均大于老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北方籍战士身高及总脂重高于南方籍战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兵身高大于老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该部队超重人数为12.86%。以体脂百分率作为指标来分析,体脂超标率达15.80%以上。结论:该武警机动部队体脂状况较好,但超重情况也很突出。提示部队领导应对此引起高度关注,科学安排膳食和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对位于海拔3 000 m战士有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名男性战士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训练组采用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训练,6周后比较安静心率、肺活量、最大摄氧量以及3 000 m跑成绩。【结果】训练组在安静心率、肺活量、最大摄氧量分别为(69.83±6.67)次/min、(4 138.58±488.96)ml、(49.78±4.76)ml·(kg·min)-1,与训练前及对照组训练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常规体能训练法仅改善了战士的肺活量(P〈0.05);训练组战士3 000 m跑成绩为(762.15±53.37)s,与本组训练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对高原战士的有氧能力有提高作用,可用于指导海拔3 000 m高原地区部队的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武警部队体型状况,为部队膳食营养搭配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体测量技术对某武警机动部队测量身高和体重,根据罗氏指数体型三分类方法评定部队战士体型,从而评定战士营养状况,并推算对应的李氏体重指数标准范围.结果 (1)该武警部队战士身高(171.11±5.52)cm,体重(66.08±6.49)kg,李氏指数23.61±0.73,罗氏指数1.32±0.12.(2)该武警部队战士身高、李氏指数、罗氏指数南北方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该武警部队战士体型为瘦长型37.62%、中间型53.57%、矮胖型8.81%.(4)李氏体重指数划定情况:23.39以下划为瘦长型,23.40~24.59为中间型,24.60以上为矮胖型.结论 该武警机动部队营养状况较好,体型以瘦长型和中间型为主,矮胖型比例也较高.建议部队领导重视此情况,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膳食和训练.  相似文献   

13.
杨金芬  韩娟 《农垦医学》2010,32(2):165-166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学生体质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881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学生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男性的身高为170.92±6.32cm、女性为159.46±5.45cm;男性的肺活量为3897.13±757.85ml、女性为2624.16±455.44ml;男性的50米跑为7.56±3.22s、女性为8.78±1.09s;男性的立定跳远为240.59±278.21cm、女性为174.82±273.70cm。结论:男性的身高高于女性,不同年级学生的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肺活量大于女性,一年级学生肺活量低于高年级学生;50米跑、立定跳远在不同性别、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心理健康状况,为武警部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以及为科学训练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某警机动部队战士进行测查,并与军队常模和全国常模比较。结果(1)该武警机动部队战士附加项目的因子分为(1.35±0.42),总均分为(1.34±0.36),其余各因子分、总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显著低于军队常模,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与全国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低于全国常模,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该武警机动部队战士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躯体化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同龄常模,对此应高度重视,科学训练,进一步加强心理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武警某机动部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能相关性,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心理健康和体能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该武警机动部队战士SCL-90各因子分、总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显著低于军队常模,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体能各项指标及格率达到95%。(2)除坐位体前屈外,其余各体能项目与SCL-90各因子分、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绝大多数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力量型项目呈负相关,耐力(5千米跑)、速度(百米跑)呈正相关。结论该武警机动部队战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心理素质较为稳定,体能状况较好。随着SCL-90各指标分值的增加,力量能力下降,耐力和速度能力上升。提示在训练中应注重体能与心理素质相结合,加强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定量CT(QCT)研究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青年人群的各体质成分、腰臀围与握力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21年4–7月于我院进行胸部体检QCT的1310 例青年人群资料,并计算其BMI,按BMI分为4组:偏瘦组(BMI<18.5 kg/m2);正常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肥胖组(BMI≥28 kg/m2)。将原始数据传至QCT Mindways Pro 6.1软件后处理测量L2椎体的各体质成分脂肪含量(面积),包括腹部总脂肪(total adipose tissue, TAT)、腹腔内脂肪(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SAT)、腹腔内脂肪/皮下脂肪(腹脂比,VAT/SAT)。采用CAMRY EH101型数字握力计测量握力。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不同BMI的各体质成分、腰围、臀围与握力的相关性;同时对正常、超重两组按照年龄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正常组男性在21~40岁身高、体质量、臀围与握力呈正相关,36~40岁SAT与握力呈负相关,而VAT/SAT与其呈正相关;女性在21~25岁SAT与握力呈负相关,而VAT、VAT/SAT与其呈正相关,26~40岁身高、体质量、臀围与握力呈正相关,36~40岁VAT/SAT与握力呈正相关。超重组男性在21~25岁臀围、体质量与握力呈正相关,26~30岁TAT、腰臀比、腰高比与握力均呈负相关,31~40岁身高、体质量与握力呈正相关,而腰臀比、腰高比与其呈负相关,且在31~35岁臀围与握力呈正相关;女性在21~25岁腰围、臀围、腰高比与握力呈正相关,26~30岁身高、体质量与握力呈正相关,31~35岁TAT、SAT、腰围、腰臀比、腰高比与握力均呈负相关,36~40岁SAT、腰高比与握力呈负相关,VAT、VAT/SAT、身高、体质量与其呈正相关。偏瘦组男女身高、体质量与握力呈正相关,且偏瘦组女性臀围与握力也呈正相关。肥胖组男性TAT、VAT、腰高比与握力呈负相关,女性则无相关性。  结论  不同BMI的青年人群的腹部脂肪含量与握力关系密切,对于青年人群应控制腹部脂肪含量、臀部脂肪含量来维持相应的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17.
辛宏  陈容  贾静  张迪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8(4):269-270,272
目的:了解沈阳医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动态变化,为进一步开展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XTC—GF系列体质健康测量仪,对2003级在校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测试。结果:沈阳医学院大三学生身高、体重、握力等指标男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0.001);男生肺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0.001);立定跳远男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0.001)。大三学生各项指标动态分析发现,女生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和握力均低于大一时水平(P〈0.001)。大三男生体质变化不明显。结论:应加强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注重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革新传统公共体育教学模式,以体现“三自主”特点并且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并重的“基础课+选项课”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为期1学年的教学实践来验证新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和作用,实践前后结果表明:身高、体重实践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肺活量、坐位体前屈、800/1000米跑成绩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握力指数、立定跳远成绩提高,呈现较为显著性差异(P<0.05);新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运用频数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泰山医学院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81.4%的大学生BMI值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在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中,女生比例明显低于男生。在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各指标中,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数值与其BMI值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男生的50米跑时间以及男生的握力值与其BMI值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2015年7月间该院门诊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患者臀围、体重和腰围等数据进行测量,并且运用仪器检查患者的血脂和血尿酸等各项指标。将两组患者的检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体重为(71.2±4.8)kg,平均颈围为(51.2±3.8)cm,平均腰围为(89.9±11.1)cm,平均臀围为(108.2±9.8)cm。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平均值为(5.1±1.1)mmol /L,高密度脂蛋白平均值为(1.1±0.2)mmol /L,血尿酸的平均值为(318.2±69.2)mmol /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体重、腰围和臀围等身体指标和血尿酸、血脂等生化指标。加强对患者各项指标的控制,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