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在颌骨囊性缺损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颌骨囊性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植入腔感染出现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口腔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在颌骨囊性缺损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的时间,降低植入腔感染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颌骨囊性缺损中应用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颌骨囊性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开窗人工骨植入术,对照组术后应用人工骨植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人工骨置入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及口腔修复膜在根尖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为根尖囊肿颌骨缺损修复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4例根尖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明胶海棉填充修复,观察组采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填充及口腔修复膜覆盖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植骨高度、厚度及骨生长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骨密度明显增加比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及口腔修复膜应用于根尖囊肿颌骨缺损修复手术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76-78+82+169
目的探讨可控性微结构多孔β-TCP生物陶瓷在颌骨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颌骨骨缺损病例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术中应用可控性微结构多孔β-TCP生物陶瓷修复颌骨缺损骨腔;对照组未植入任何骨替代材料。研究两组术后骨愈合情况,骨腔感染率及可控性微结构多孔β-TCP生物陶瓷在机体的排斥反应。结果实验组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排斥不良反应发生,术后3月复查CT提示骨愈合良好。对照组术后创口感染6例,病理性骨折1例,分别经抗感染和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3月复查CT,缺损骨腔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可控性微结构多孔β-TCP生物陶瓷作为新型的骨替代材料能有效修复颌骨骨缺损,消除骨缺损死腔,有效降低缺损骨腔引起的感染、病理性骨折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胎儿骨移植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用胎儿骨移植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囊腔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2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行囊肿摘除术,按囊腔大小选择并修剪胎儿骨,即刻植入充填囊腔,并严密缝合创口.结果 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明显排斥反应,X线片检查:术后1周显示植入骨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显示植入骨与周围颌骨密度相当,无明显吸收;术后3个月显示植入骨与周围颌骨界限模糊;术后半年显示植入骨与颌骨之间无明显缝隙,植入骨区域与周围颌骨密度相近;术后1年显示植入骨与颌骨密度基本一致,骨愈合良好;术后2年以上显示植入骨与颌骨密度一致.结论 用胎儿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损伤小,排斥反应小,疗效显著,克服了其他骨代用品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PHBV)膜与珊瑚羟基磷灰石(CHA)联合修复颌骨缺损,来观察和探讨骨缺损的修复方式及成骨机制,为PHBV膜将来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选择54只实验动物日本大耳白兔,随机抽取48只左侧为PHBV膜与CHA复合组(实验组),右侧为单纯CHA(对照组)。在下颌骨体部双侧造成12mm×5mm×4mm颌骨缺损,左侧缺损处CHA填充后覆盖15mm×10mm大小的PHBV膜,右侧缺损处CHA填充。另外6只兔子左右两侧各造成12mm×5mm×4mm颌骨缺损作为空白组。植入材料后在第4周、8周及12周各处死16只动物,空白组在各期处死2只,然后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4周实验组缺损区中央可见新生骨组织,而对照组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8周实验组缺损区中央可见多处新生骨,对照组缺损区中央可见新生骨组织,但仍可见纤维结缔组织;12周实验组缺损区新生骨组织内骨细胞小,核小,对照组骨缺损区可见部分骨组织形成。结论 PHBV膜联合CHA修复颌骨缺损,比CHA单独修复颌骨缺损成骨速度更快,新形成的骨质较好,而且PHBV膜通过膜的机械性能和维持再生空间的能力,能够阻挡成纤维细胞通透,并且能在机体内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以利于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珊瑚人工骨复合庆大霉素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临床应用珊瑚人工骨复合庆大霉素充填33例颌骨缺损,并与血块充填组37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珊瑚人工骨复合庆大霉素充填组的骨修复速度快,抗感染性明显优于血块充填组。结论:珊瑚人工骨制备简单、经济,可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良好的骨代用品。  相似文献   

8.
何祖球 《医学综述》2013,19(13):2488-2490
目的探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效果。方法 60例牙槽突裂患者在骨裂缺位植入自体骨与人工骨,用海澳口腔修复膜覆盖植骨区唇侧表面。结果 60例患者植入骨术后6个月、1年拍曲面断层全景片,CT扫描,植入骨成骨效果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及鼻瘘发生。结论自体骨与人工骨用于移植修复牙槽突裂,可以提高植骨成活及成骨量,避免骨吸收,保证上颌牙槽突的完整性,从而改善上颌及鼻底的美观;封闭口鼻瘘。  相似文献   

9.
聚乳酸膜包裹煅烧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聚乳酸膜联合煅烧骨治疗修复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手术建立兔桡骨不愈合模型,将48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PLA组、TBC组和对照组,PLA组在骨缺损区植入煅烧骨(TBC),表面用聚乳酸(PLA)膜严密覆盖;TBC组仅在缺损区植入TBC;对照组缺损区不给予任何处理。术后2、4、8、12周行X线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时间动态X线和组织学检查发现,PLA组和TBC组骨缺损的修复在骨缺损两端呈现传导成骨的特性,新骨由骨端向植骨区长入;PLA组同时出现诱导成骨,植骨早期其内部出现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并逐渐与两端骨痂相接。12周时PLA组骨缺损修复较理想;TBC组骨再生和髓腔重建较缓慢,有2例尚未骨性愈合;对照组所有骨缺损均发生骨不连接。结论:膜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和煅烧骨联合应用对骨缺损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秋斌 《当代医学》2014,(10):80-81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种植骨再生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口腔科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22例口腔种植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对照组患者植入Bio-Gide人工骨粉,而观察组则植入Bio-Gide人工骨粉和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观察两组患者植骨愈合情况以及感染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植骨愈合良好,均未出现感染的情况;手术治疗4个月后,植骨区域材料和周围骨组织的结合情况良好,且被新生骨组织逐渐代替植骨颗粒;观察组患者出现新生骨组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复查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骨吸收情况为0例,对照组为3例,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对口腔种植骨再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临床观察医用硫酸钙(Stimulan)植入治疗颌骨囊肿术后所致缺损的疗效。方法对临床8例颌骨囊肿术后所致的颌骨缺损4—25ml,采用医用硫酸钙植入充填修复,全部病例均作术前下颌骨曲面断层片检查及术后随访。结果8例患者经5—13个月(中位时间7个月)的临床、X线检查随访,术后骨缺损区新骨生长良好,无术后感染和排异反应。结论医用硫酸钙植入修复有利于刺激新骨形成,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工骨修复颌骨骨腔性缺损镇江市口腔医院刘景跃,徐前洪80年代以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以下简称人工骨)作为较理想的人体硬组织修复材料应用于临床,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性,理化性质稳定,不被排斥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口腔临床[1~5],如牙槽骨、颌骨缺损...  相似文献   

13.
陈博  郭传波  张斌 《当代医学》2021,27(15):22-24
目的 探讨开窗减压术在口腔颌面部骨囊肿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行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行开窗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囊腔缩小率、术后囊腔密度高于对照组,囊腔缩小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窗减压术可有效治疗口腔颌面部骨囊肿疾病,缩小囊腔,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天然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颌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35例颌骨缺损,与应用不锈钢板修复30例颌骨缺损作对照。结果在2~4a随访中发现,在修复中断性骨缺损与骨腔性缺损中,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成功率分别为913%、100%,钢板成功率分别为583%、3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天然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引导产生新骨、修复颌骨缺损的能力,是自体骨移植理想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腔冲洗在颌骨骨折术护理中后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与口腔冲洗护理,对照组给与传统常规口腔护理。结果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口臭,其它无任何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口臭患者多达30例,口腔感染3例,口腔溃疡3例。结论采用口腔冲洗护理颌骨骨折弥补了传统口腔护理操作方法的不足,提高颌骨骨折患者口腔护理效果,预防口腔感染,保证口腔护理质量,并发症少,可减少患者手术期间的痛苦,并且疗效显著,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徐锡平 《中外医疗》2010,29(4):55-55,57
目的观察评估国产BME-10X医用胶原膜与骨又生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种植床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种植区牙槽骨存在骨缺损的15例患者共计22枚种植体。植入种植体后在骨缺损处植入国产骨又生骨粉及国产BME-10X医用胶原膜覆盖。术后,Ⅱ期手术前进行口腔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Ⅱ期手术后进行瓷全冠修复。结果2枚种植体覆盖粘膜少许裂开,1枚种植体缺损处新生骨组织较少,其余均有较多的新骨生成。结论国产BME-10X生物膜及骨又生骨粉可以引导骨组织再生,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临床观察医用硫酸钙(Stimulan(R))植入治疗颌骨囊肿术后所致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临床8例颌骨囊肿术后所致的颌骨缺损4-25 ml,采用医用硫酸钙植入充填修复,全部病例均作术前下颌骨曲面断层片检查及术后随访.结果 8例患者经5-13个月(中位时间7个月)的临床、X线检查随访,术后骨缺损区新骨生长良好,无术后感染和排异反应.结论 医用硫酸钙植入修复有利于刺激新骨形成,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海奥口腔修复膜和钛膜引导牙种植患者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0例行牙种植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采用钛膜为修复膜,观察组150例,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比较两组骨再生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种植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骨厚度及植骨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两种口腔修复膜各有所长,海奥口腔修复膜的种植修复成功率和安全性优于钛膜,而钛膜更有利于骨及植骨发育。  相似文献   

19.
珊瑚人工骨/自体骨髓复合移植修复颌骨缺损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珊瑚人工骨复合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珊瑚人工骨复合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修复颌骨缺损,共治疗32例病人。骨病变面积9.0~48.0cm^2,平均24.4cm^2。术中从髂嵴穿刺抽取5~9mL富含骨髓基质细胞的自体骨髓,将珊瑚骨浸泡在红骨髓中,使其完全渗透,然后将其修复颌骨缺损。术后随访1—8a。术后拍X线片动态检查;选择6例病例,术后进行,^99m^Tc-MDP核素骨三相显像动态观察。结果32例病人中伤口Ⅰ期愈合28例,伤口Ⅱ期愈合2例,2例因感染失败。^99m^Tc—MDP核素骨三相显像,术后1个月,植骨区的中央有核素浓聚,提示已有新骨形成;X线检查术后3个月,珊瑚骨密度开始降低,提示出现吸收;术后9~24个月,复合珊瑚骨完全被宿主骨取代,不留痕迹。结论珊瑚人工骨复合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修复颌骨缺损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骨代用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应用效果,为选择优质的口腔修复膜材料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我院口腔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50例牙缺失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的175例患者采用可吸收的海奥修复膜实施牙种植修复,对照组的175例患者采用不可吸收的肽膜实施牙种植修复,对比两组总体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植骨高度、成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可吸收的口腔修复膜可取得较不可吸收口腔修复膜更高的修复成功率、更低的并发症,就植骨高度和成骨厚度,可吸收口腔修复膜的效果更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